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菜色素突变体诱导的研究——I. NG对紫菜壳孢子诱变的效果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璞 费修绠 +2 位作者 张学成 朱建一 沈颂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5,共7页
用强诱变剂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坛紫菜和半叶紫菜的新放散壳孢子,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 1 ) 各实验对照组均未检出突变事例。 ( 2 ) 处于萌发状态的三种紫菜壳孢子个体,在 NG 的诱变作用... 用强诱变剂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坛紫菜和半叶紫菜的新放散壳孢子,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 1 ) 各实验对照组均未检出突变事例。 ( 2 ) 处于萌发状态的三种紫菜壳孢子个体,在 NG 的诱变作用下都出现了色素突变。在实验的最低剂量 (10 μg/mL) 处理中,条斑紫菜的突变率为 57.9 %,坛紫菜为 30.7 %,半叶紫菜为 51.7 %,均达到了很高的突变水平。( 3 ) 增加诱变剂浓度或延长诱变处理时间,并不能使突变率得以提高。在实验范围内,三种紫菜的诱变结果基本相似,各处理组的结果相当接近,突 变 率 趋 于 接 近 50 % 水平。实 验 结 果 表 明,亚 硝 基 胍 ( NG ) 浓 度 为 10μg/mL 、处理时间为 30 min 是适宜的诱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分析 紫菜 色素突变体 壳孢子 亚硝基胍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色素突变体诱导的研究——II. NG 对紫菜叶状体诱变的效果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璞 费修绠 +2 位作者 张学成 朱建一 沈颂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9,共6页
用强诱变剂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幼嫩叶状体,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1)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紫菜的对照材料都未发现突变现象,而各诱变组都容易观察到突变的细胞或细胞块,表明在实验... 用强诱变剂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幼嫩叶状体,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1)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紫菜的对照材料都未发现突变现象,而各诱变组都容易观察到突变的细胞或细胞块,表明在实验中发生的突变是诱变的结果。(2) 突变率随诱变剂量和诱变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诱变强度的增加,条斑紫菜的突变率 从 最 低 的 11.2 % 上升到 28.7 %。坛紫菜从 10.1 % 上升到 20.2 %。(3)在同等面积的叶片上,诱变产生的突变型细胞数量,并不随诱变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使用定量视野检试,两种紫菜在各诱变组中出现的突变细胞数量基本相似,略高的突变值都发生在诱变实验的最低剂量组中。突变率表示突变细胞在存活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而单位面积中的突变细胞数量,反映了诱变的效果。根据这一分析,可以认为 NG 浓度 25 μg/mL、诱变时间为 30 min 是合适的诱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色素突变体 诱导 遗传分析 叶状体 亚硝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海军 凌去非 +3 位作者 杨彩根 林建华 吴林坤 陆建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贝类 藻类 消除作用 褶纹冠蚌 三角帆蚌 河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鲤鱼群体形态学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倩 凌去非 +2 位作者 王磊 王大鹏 佟广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404-15405,15419,共3页
[目的]探讨4个鲤鱼群体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综合传统形态学(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对黄河鲤鱼、野生四鼻须鲤鱼、养殖四鼻须鲤鱼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个... [目的]探讨4个鲤鱼群体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综合传统形态学(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对黄河鲤鱼、野生四鼻须鲤鱼、养殖四鼻须鲤鱼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个群体在可数性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判别分析表明,4个群体的单一群体判别率分别为87.5%、78.1%、73.5%和96.8%,用优选的几项比例变量进行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7%;聚类分析表明,黄河鲤鱼群体和野生四鼻须鲤鱼群体聚为一支,养殖四鼻须鲤鱼群体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群体聚为另一支;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主要系头部、尾部及鱼体垂直轴方面差异所致。[结论]为四鼻须鲤鱼这一珍贵鲤鱼品系的提纯复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鼻须鲤鱼 形态学 多元变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海军 凌去非 +4 位作者 李倩 林建华 沈雯婷 吴林坤 曹萍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自制的流水密闭装置,测定了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研究了起始溶解氧对贝类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大小依次为:圆顶珠蚌、河蚬、扭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和楔形丽蚌;②水中起始溶氧水平对贝类耗氧率有一定影响... 通过自制的流水密闭装置,测定了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研究了起始溶解氧对贝类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大小依次为:圆顶珠蚌、河蚬、扭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和楔形丽蚌;②水中起始溶氧水平对贝类耗氧率有一定影响,起始溶氧水平与耗氧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起始溶解氧水平的降低,六种贝类耗氧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③淡水贝类与其他滤食性鱼类相比具更强耐低氧能力,更适合作为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工具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耗氧率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顾秋明 张磊磊 +4 位作者 张卫业 孟祥雨 魏宾 龚宏伟 宋学宏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抱卵青虾培育的产苗量要低36.49~69.26kg/hm2,或132.85万~143.60万尾/hm2,苗种规格大小差异大。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捕苗时间从7月18日到8月25日,共计38d,集中投放抱卵亲虾培育池的苗规格较一致,捕苗时间为期25d,捕捞时间缩短了13d。这表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可作为青虾规模化繁殖生产的优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青虾 亲虾培育 规模化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在江苏养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建荣 沈颂东 《水产养殖》 CAS 2002年第5期36-37,18,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江苏进行斑节对虾引种养殖试验的结果,探索将斑节对虾引种到江苏沿海进行推广养殖的经验。发现斑节对虾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的升高和体长、体重的增加有对应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5~6月放苗,虾苗放养1万尾/亩左右,养... 本文报道了在江苏进行斑节对虾引种养殖试验的结果,探索将斑节对虾引种到江苏沿海进行推广养殖的经验。发现斑节对虾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的升高和体长、体重的增加有对应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5~6月放苗,虾苗放养1万尾/亩左右,养殖4个月,不必使用增氧机就可以达到亩产100kg以上的斑节对虾江苏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水温 放养密度 江苏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鲫仔鱼的饥饿实验和不可逆点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许郑超 王国成 +3 位作者 刘青 韩晓飞 李彩娟 凌去非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金鲫仔鱼,对初孵的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通过观察卵黄囊的吸收、仔鱼生长变化以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金鲫仔鱼生长、形态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表明:1出膜后的第一天,卵黄囊的消耗率最...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金鲫仔鱼,对初孵的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通过观察卵黄囊的吸收、仔鱼生长变化以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金鲫仔鱼生长、形态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表明:1出膜后的第一天,卵黄囊的消耗率最大,达到45.98%;而仔鱼体长增长率也最大(14.2%)。27日龄的仔鱼卵黄囊全部吸收完毕。饥饿组的仔鱼体长开始出现负增长,部分饥饿组仔鱼出现身体畸形。3仔鱼从孵出后第4天开始摄食,摄食率为6.67%,第7天初次摄食率到达100%,第8天到第9天这段时间内到达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到达不可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鲫 仔鱼 饥饿实验 初次摄食率 不可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焱 时月 +2 位作者 凌去非 汪务诚 乔宗礼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10期41-43,共3页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均富含K、Ca、Na、Mg、P等常量元素,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Zn、Cu、Mn等微量元素,As未检测出,Cd、Pb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泥鳅 大鳞副泥鳅 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峰 黄鹤忠 +1 位作者 王晓兰 韩晓磊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4期47-50,共4页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mg/L以上,氨氮约0.20mg/L,亚硝酸氮0.02mg/L左右,每667m2养殖产量达426....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mg/L以上,氨氮约0.20mg/L,亚硝酸氮0.02mg/L左右,每667m2养殖产量达426.7kg,养殖效益高达4186.7元。结果表明,采用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延长了对虾生长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双茬 淡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承湖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传生 宋学宏 +2 位作者 杨彩根 崇加荣 钱培良 《内陆水产》 2004年第12期31-32,共2页
利用浅水湖泊多稳态理论,采取常规品种与名优新品种相结合、增殖与养殖相结合、产品数量与品质提高相结合的措施,对昆承湖渔业结构进行调整,保护与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经过3年的实施,昆承湖水质发生了根本好转,水生植被得以重建,养殖结... 利用浅水湖泊多稳态理论,采取常规品种与名优新品种相结合、增殖与养殖相结合、产品数量与品质提高相结合的措施,对昆承湖渔业结构进行调整,保护与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经过3年的实施,昆承湖水质发生了根本好转,水生植被得以重建,养殖结构的调整收到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同时,生态养殖给企业增加了收入396.8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承湖 渔业资源 保护 利用 放养品种结构 繁殖保护区 港门管理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承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12
作者 钱培良 吕传生 +1 位作者 宋学宏 张伟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0,共2页
遵循湖泊渔业现状,以保护水域环境为基准,生产优质无污染的名特优水产品为目的,在昆承湖中人工增养殖名特优水产品,调整湖区种群结构,营造和保护新的生态环境,促进新的生态平衡,有效地提高了湖泊的产出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 遵循湖泊渔业现状,以保护水域环境为基准,生产优质无污染的名特优水产品为目的,在昆承湖中人工增养殖名特优水产品,调整湖区种群结构,营造和保护新的生态环境,促进新的生态平衡,有效地提高了湖泊的产出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承湖 名特优水产品 增养殖 资源保护 优质 开发利用技术 水域环境 湖泊渔业 经济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春季湖泊死鱼情况及原因调查
13
作者 张红英 周建忠 +2 位作者 许爱国 安树伟 蔡春芳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56-56,共1页
每年春季,苏州地区一些湖泊时有死鱼情况发生,表现为湖湾或下风区有死鱼聚集,以花白鲢、鲫鱼、草鱼、鲤鱼为主,偶有其他鱼。大多数死鱼因死亡时间太久无法辨认死因。螺蛳、青虾等对水质敏感的动物状态良好,因此可排除水质问题。经调查... 每年春季,苏州地区一些湖泊时有死鱼情况发生,表现为湖湾或下风区有死鱼聚集,以花白鲢、鲫鱼、草鱼、鲤鱼为主,偶有其他鱼。大多数死鱼因死亡时间太久无法辨认死因。螺蛳、青虾等对水质敏感的动物状态良好,因此可排除水质问题。经调查、暗访、咨询老渔民,笔者认为发生死鱼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白鲢 螺蛳 青虾 苏州地区 无法辨认 死鱼 草鱼 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简易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杨彩根 宋学宏 孙丙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用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3种不同有机溶剂分别萃取苏州环城河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叶绿素a,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叶绿素a含量,试验数据经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显示,乙醇法、DMF法的叶绿素a萃取率极显著高于丙酮(F=54.20>... 用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3种不同有机溶剂分别萃取苏州环城河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叶绿素a,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叶绿素a含量,试验数据经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显示,乙醇法、DMF法的叶绿素a萃取率极显著高于丙酮(F=54.20>F0.01(2,18)(6.01))。另用这3种萃取方法分别测定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irregularis)纯培养液叶绿素a含量,通过直线回归,同样证明乙醇法、DMF法重复率较高,稳定性好,萃取率高。从安全、简便、重复性高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用乙醇萃取法是目前水域环境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简易测定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叶绿素A 有机溶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对水体硝态氮变化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鹤忠 孙菊燕 +1 位作者 贺丽虹 申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6,共5页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6个硝态氮(NO3--N)摩尔浓度水平(0,10,20,40,60,80μmol/L)下培养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6个硝态氮(NO3--N)摩尔浓度水平(0,10,20,40,60,80μmol/L)下培养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逐渐增加,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R、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显著变化(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变化则呈相反的趋势(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则与水体NO3--N摩尔浓度呈正相关(r=0.9161)。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单独以硝态氮为氮源时,20μmol/L的供氮水平能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处于相对最佳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NO3^-N) 生理响应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氮浓度及其配比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鹤忠 孙菊燕 +1 位作者 申华 王永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27,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NO3--N和NH4+-N浓度及其配比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的NO3--N浓度(0,10μmol/L)或过高的NO3--N浓度(60,80μmol/L)、过低的NH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NO3--N和NH4+-N浓度及其配比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的NO3--N浓度(0,10μmol/L)或过高的NO3--N浓度(60,80μmol/L)、过低的NH4+-N浓度(0,2.5μmol/L)或过高的NH4+-N浓度(10,20,40μmol/L)、过低的NH4+-N/NO3--N比值(1/35,1/7)或过高的NH4+-N/NO3--N比值(3/7,4/7)条件下,江蓠均表现为生长速率明显减慢(P<0.05)、藻体内藻红素(PE)、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分别在NO3--N20μmol/L、NH4+-N5μmol/L、NH4+-N/NO3--N2/7(TIN20mol/L)的条件下,江蓠可获得最快生长速率和最高的PE、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以及最低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t.liui ZHANG et Xia) 生长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泥鳅不同组织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洋 凌去非 +2 位作者 于连洋 王磊 王永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在淡水中分别添加NH4Cl 0、50、150、250、450 mg/L,并分组。测定21 d内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在淡水中分别添加NH4Cl 0、50、150、250、450 mg/L,并分组。测定21 d内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的SOD和GSH-PX活性,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低浓度组(50、150 mg/L)在氨氮胁迫2 d和7 d时,泥鳅肝脏、鳃SOD和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4 d和21 d时,逐渐降低。但250 mg/L组和450 mg/L组SOD和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与肝脏和鳃组织相比,肌肉组织内SOD和GSH-PX对氨氮胁迫的反应比较滞后。[结论]氨氮对泥鳅3种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氨氮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蔡春芳 陈立侨 +3 位作者 叶元土 宋学宏 杨彩根 陈国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尾平均初重为(1.63±0.10)g的健康青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含20%葡萄糖(低糖)、40%葡萄糖(高糖)、20%糊精(低糖)和40%糊精(高糖...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尾平均初重为(1.63±0.10)g的健康青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含20%葡萄糖(低糖)、40%葡萄糖(高糖)、20%糊精(低糖)和40%糊精(高糖)的等氮等能日粮,试验期为16周。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红细胞脆性、糖化血红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总补体溶血活性、脾指数、肝胰指数等指标。另选用平均尾重为(4.3±0.5)g的健康青鱼360尾,相似条件下相同分组饲喂8周后胸腔注射12.5 mg/kg(以体重计)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 h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的生长未造成显著影响(P>O.05);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糖组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均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高糖组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极显著地低于低糖组(P<0.01),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和24 h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青鱼可耐受40%的日粮糖,一定量的日粮糖尤其是葡萄糖有利于提高青鱼的抗氧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 青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EST-SSR位点的信息分析及其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5
19
作者 袁文成 黄鹤忠 +3 位作者 李文龙 路瑶 张茂友 王荣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3-409,共7页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学研究,并扩增分析了EST-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以期保护翘嘴鳜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发掘其功能性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翘嘴鳜转录组测序得到的51245条unigenes中共检...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学研究,并扩增分析了EST-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以期保护翘嘴鳜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发掘其功能性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翘嘴鳜转录组测序得到的51245条unigenes中共检测出14094个EST-SSR位点,分布于35285条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27.51%。翘嘴鳜转录组EST-SSR位点的序列总长度达到195086bp,EST-SSR位点长度分布从10—25个碱基不等,平均长度13bp;翘嘴鳜转录组EST-SSR位点共有90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单元是主导类型,分别占总SSR的30.62%和14.23%,且GT/AC、AAG/CCT分别占总SSR的32.12%和6.36%。随机选取100对经济性状相关EST-SSR引物的扩增产物中有24.7%表现为多态性,可作为功能性SSR分子标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转录组 EST-SSR信息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糖对彭泽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春芳 陈立侨 +3 位作者 叶元土 宋学宏 杨彩根 陈权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 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受性的影响,探讨鲫鱼对糖的利用能力及糖的生理功效。另用相同的饲料在相似的条件下饲养初重为(7.14±0.85)g的鲫鱼8周后胸腔注射12.5mg/kg体重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h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糖种类和水平都没有对鲫鱼的生长、脾指数和肝指数造成显著影响。高糖组糖化血红蛋白GHb值较高(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各组差异不显著,肝胰脏的T-AOC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各组差异不显著。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显著低于低糖组(P<0.05)。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40%饲料糖对鲫鱼生理功能没有不良影响,一定量的饲料糖有利于提高鲫鱼的抗氧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抗氧化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 彭泽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