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技术重塑饲料原料质量,新原料重塑水产饲料质量和技术
1
作者 叶元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工业化酶解技术显著提高了原料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和肽含量,同时释放出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工业化微生物发酵技术以无机碳源、无机氮源为原料,依赖菌株的生长生产了新型单细胞微生物蛋白质原料和单细胞微生物油脂(裂壶菌的油脂)原料。... 工业化酶解技术显著提高了原料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和肽含量,同时释放出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工业化微生物发酵技术以无机碳源、无机氮源为原料,依赖菌株的生长生产了新型单细胞微生物蛋白质原料和单细胞微生物油脂(裂壶菌的油脂)原料。工业化的过滤技术、膜分离技术为酶解浆类原料的除杂、分级分离、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低温浓缩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新原料中的热敏感物质、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新饲料原料为促进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水产动物生理健康维护、水产动物食用价值保障提供了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和技术保障。水产饲料以可消化蛋白质和肽为基础的营养与功能作用,为重塑水产饲料营养质量和功能质量提供了饲料原料保障和技术支持。发展低鱼粉、无鱼粉水产饲料是水产饲料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原料的高肽含量、强诱食功能、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来自海洋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单细胞油脂等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拓展了水产饲料原料资源格局,也为水产饲料质量重塑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酶解技术 工业化发酵技术 酶解浆 生物活性物质 水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司马杨虎 何斯美 +2 位作者 钱荷英 徐世清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649,共4页
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方法是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为基本育种手段,结合春秋自然交替的培育环境,蛾区选择始终把生命力性状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兼顾茧丝质的选择,入选蛾区内严格精选全茧量和茧层量性... 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方法是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为基本育种手段,结合春秋自然交替的培育环境,蛾区选择始终把生命力性状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兼顾茧丝质的选择,入选蛾区内严格精选全茧量和茧层量性状在平均值偏上的个体留种并控制茧层率,从而达到了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目的。按以上方法育成2个优良中、日系统品种"芙菁"和"湘8H,"F1代杂交种经过春秋2次实验室初交测试表现为生命力强、茧丝质好、茧丝量和产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从而克服了茧丝量与生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选育 茧丝性状 生命力 综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中小型湖泊渔业水质污染监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彩根 凌去非 +2 位作者 宋学宏 承宪成 张振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2,共3页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 4次 ,对苏州地区 6个中小型湖泊的水质进行了 1 0个项目污染物的综合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 6个中小型湖泊水质平均综合质量指数 (I)为 2 0 3 ,湖泊水质属“严重污染”。湖泊已受到总磷、氨态...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 4次 ,对苏州地区 6个中小型湖泊的水质进行了 1 0个项目污染物的综合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 6个中小型湖泊水质平均综合质量指数 (I)为 2 0 3 ,湖泊水质属“严重污染”。湖泊已受到总磷、氨态氮、COD、铜和锌等的严重污染 ;总磷、氨态氮和CODCr的平均污染负荷分担率之和为 64 89% ,属有机污染。铜、锌、镉和铬的污染负荷分担率分别为 1 3 54%、6 80 %、4 97%和4 68% ,表明水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水质污染 重金属 湖泊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6大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崇加荣 凌去非 杨彩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5,共3页
研究了苏州地区 6个湖泊在 1998~ 1999年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共采集到底栖动物 2 4种 ,分属于环节动物 7种 ,软体动物 8种 ,甲壳动物 3种和水生昆虫 6种共 4大类。漕湖、独墅湖、金鸡湖、昆承湖、澄湖、尚湖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 3 ... 研究了苏州地区 6个湖泊在 1998~ 1999年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共采集到底栖动物 2 4种 ,分属于环节动物 7种 ,软体动物 8种 ,甲壳动物 3种和水生昆虫 6种共 4大类。漕湖、独墅湖、金鸡湖、昆承湖、澄湖、尚湖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 3 16 4、3 784、2 44 8、2 2 0 8、4348、5 2 84个 /m2 ;它们的年均Shannon -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 6 0 6、1 796、1 82 4、1 6 2 6、1 82 2、1 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苏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6大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崇加荣 凌去非 杨彩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苏州地区湖泊浮游植物主要有8门53属,优势种3月份为隐藻、金藻,6月份为蓝藻、绿藻,10月份为硅藻;浮游动物主要有4门31种,优势种3月份为枝角类,6月份为原生动物,10月份为轮虫动物。并对湖泊资源的利用和调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湖泊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枝角类 原生动物 轮虫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与鳗虾虎鱼科鱼类分类特征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2
6
作者 秦伟 戈志强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录的种 ,列出了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分类鉴定检索表。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科 鳗虾虎鱼科 苏州地区 分类特征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顾福根 孙丙耀 +1 位作者 万志刚 朱明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10-12,14,共4页
通过对苏州市205个道路绿化植物群落的抽样调查,发现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达140余种,其中有123种绿化常用树种。在此基础上,统计道路绿化各常用树种频度、丰度以及各绿化植物群落的加权平均树种数等生态学指标,对苏州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资源... 通过对苏州市205个道路绿化植物群落的抽样调查,发现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达140余种,其中有123种绿化常用树种。在此基础上,统计道路绿化各常用树种频度、丰度以及各绿化植物群落的加权平均树种数等生态学指标,对苏州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应用的若干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 树种资源 发展对策 江苏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8
作者 孟爱军 王键 +3 位作者 张铖 毛觉生 曹霞敏 宋学宏 《水产养殖》 2025年第6期12-17,38,共7页
开展养殖水体泼洒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共投放大眼幼体42 kg。试验组从放苗前2 d起,每天每667 m^(2)泼洒1.5 kg小球藻,持续至放苗15 d后,调整为隔天1... 开展养殖水体泼洒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共投放大眼幼体42 kg。试验组从放苗前2 d起,每天每667 m^(2)泼洒1.5 kg小球藻,持续至放苗15 d后,调整为隔天1次,以后根据水质情况调整为每周1次;对照组不泼洒小球藻,养殖周期6个月。结果表明,泼洒小球藻可显著提高高温期间水体溶解氧,显著降低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提高扣蟹产量、规格、肥满度,以及扣蟹肝胰腺的红度值(a^(*));降低扣蟹血清和肝胰腺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和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指出,养殖水体长期泼洒小球藻,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扣蟹 小球藻 生长性能 血清理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 亚科鱼类的系统分类及区系特征
9
作者 秦伟 戈志强 +3 位作者 杨彩根 梁守仁 施美华 贾文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我国 亚科有 3个属 2 0种 ,作者确认苏州及邻近地区有 亚科 14种 ,占 70 % ,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 11 0 2 %。本文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 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 亚科鱼类是以亚洲为中心而扩散的 ,亦即 亚科是以... 我国 亚科有 3个属 2 0种 ,作者确认苏州及邻近地区有 亚科 14种 ,占 70 % ,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 11 0 2 %。本文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 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 亚科鱼类是以亚洲为中心而扩散的 ,亦即 亚科是以亚洲为发生中心的 ,因而是亚洲的固有种。针对该地区 亚科鱼类种群数量减小和鱼体小型化趋向 ,作者认为应对其资源采取繁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亚科 苏州 邻近地区 分类特征 区系 固有种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鱼白亚科鱼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作者 秦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0,共3页
首次报道苏州及邻近地区鱼白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 ,确认该亚科有 7个属 13个种及亚种 ,占全国鱼白亚科 17个属 6 6个种及亚种的 4 1 18%和 19 70 % ,首次报道尖头鱼白COxycephalusBleeke为本地区的新记录种。鱼白亚科种... 首次报道苏州及邻近地区鱼白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 ,确认该亚科有 7个属 13个种及亚种 ,占全国鱼白亚科 17个属 6 6个种及亚种的 4 1 18%和 19 70 % ,首次报道尖头鱼白COxycephalusBleeke为本地区的新记录种。鱼白亚科种类在中国淡水鱼类区划分布华东区鱼类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地区鱼类属江可平原区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 ,属、种数量明显超过中印山麓鱼类及印度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针对该地区鱼白亚科鱼类种群数量减少和鱼体逐渐小型化的趋向 ,认为亟待对其资源采取繁殖保护以及经济种类增殖和种群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亚科 鱼类 生物多样性 分类特征 区系组成 尖头红Bai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鱼句亚科鱼类的系统分类及区系分布组成
11
作者 秦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2,共3页
首次报道苏州及邻近地区鱼句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确认该亚科有 10个属、17个种及亚种 ,占全国鱼句亚科 90种及亚种的 18 9% ,且鱼句亚科种类在华东区鱼类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该地区鱼句亚科鱼... 首次报道苏州及邻近地区鱼句亚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确认该亚科有 10个属、17个种及亚种 ,占全国鱼句亚科 90种及亚种的 18 9% ,且鱼句亚科种类在华东区鱼类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该地区鱼句亚科鱼类种群数量减小和鱼体逐渐小型化趋向 ,作者认为主要应改善水域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邻近地区 ju亚科 分类特征 区系组成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焱 时月 +2 位作者 凌去非 汪务诚 乔宗礼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10期41-43,共3页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均富含K、Ca、Na、Mg、P等常量元素,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Zn、Cu、Mn等微量元素,As未检测出,Cd、Pb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泥鳅 大鳞副泥鳅 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春季湖泊死鱼情况及原因调查
13
作者 张红英 周建忠 +2 位作者 许爱国 安树伟 蔡春芳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56-56,共1页
每年春季,苏州地区一些湖泊时有死鱼情况发生,表现为湖湾或下风区有死鱼聚集,以花白鲢、鲫鱼、草鱼、鲤鱼为主,偶有其他鱼。大多数死鱼因死亡时间太久无法辨认死因。螺蛳、青虾等对水质敏感的动物状态良好,因此可排除水质问题。经调查... 每年春季,苏州地区一些湖泊时有死鱼情况发生,表现为湖湾或下风区有死鱼聚集,以花白鲢、鲫鱼、草鱼、鲤鱼为主,偶有其他鱼。大多数死鱼因死亡时间太久无法辨认死因。螺蛳、青虾等对水质敏感的动物状态良好,因此可排除水质问题。经调查、暗访、咨询老渔民,笔者认为发生死鱼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白鲢 螺蛳 青虾 苏州地区 无法辨认 死鱼 草鱼 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可消化蛋白质为基础的水产低蛋白质饲料发展方向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元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共8页
依据动物营养学理论,水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就是在满足动物生长性能和生理健康条件下的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水产饲料中过高的粗蛋白含量既违背动物营养理论,又造成饲料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显著增加了... 依据动物营养学理论,水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就是在满足动物生长性能和生理健康条件下的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水产饲料中过高的粗蛋白含量既违背动物营养理论,又造成饲料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显著增加了对养殖水体中的氮输入量。因此,发展低蛋白质含量、高质量的水产饲料是必需的。这类饲料可以称之为实现了理想蛋白质模型的低蛋白质水产饲料。水产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型是以饲料中可消化蛋白质的量、可消化氨基酸的量为基础计算和配制的,同时也要保持很好的氨基酸平衡性。构建饲料原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是发展理想蛋白质模型水产饲料的技术核心。采用工业化酶解技术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原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或者开发出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很高的新的饲料原料,这类原料在饲料中的应用,是发展低蛋白质含量、高质量水产饲料的重要保障。水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是水产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因此,水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也要增加饲料中可消化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技术指标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消化蛋白质 理想蛋白质 氨基酸平衡 饲料标准 水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15
作者 黄鹤忠 李义 +2 位作者 宋学宏 王永玲 杨彩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8-205,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不同氨氮浓度环境和养殖时间的组间差异,研究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NH+4-N3.0mg/L10天或1.0mg/L20天时,其血淋巴血细胞密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NH4+-N2.0mg/L和3.0m... 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不同氨氮浓度环境和养殖时间的组间差异,研究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NH+4-N3.0mg/L10天或1.0mg/L20天时,其血淋巴血细胞密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NH4+-N2.0mg/L和3.0mg/L无论10天或20天,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均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NH4+-N3.0mg/L10天或2.0mg/L20天,血细胞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H4+-N1.0mg/L和2.0mg/L分别20天时,血清溶菌酶(LSZ)活力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NH4+-N1.0—5.0mg/L10天时,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均极显著(P<0.01)下降;但NH4+-N1.0—4.0mg/L20天时,血清PO活力水平均比10天时有所上升。NH4+-N3.0—4.0mg/L10天或1.0—2.0mg/L20天,以及5.0mg/L10天或3.0—5.0mg/L20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会引起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数量、血细胞吞噬能力、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的逐渐下降,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遭到损伤,同时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机体细胞和组织受到伤害甚至出现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氨氮胁迫 血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中氮、磷吸收率的比较 被引量:47
16
作者 万志刚 沈颂东 +5 位作者 顾福根 张敏 孙中林 杨勇 徐光磊 孙丙耀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共3页
在人工放养条件下 ,对 1 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从水中吸收氮、磷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以水葫芦吸收TN的能力最强 ,吸收率为 83 0 9%,空心菜吸收率为 77 97%,槐叶苹对TN的吸收率最低 ,仅为4 4 94 %。对TP的吸收能力仍然以水葫芦最强 ,吸收... 在人工放养条件下 ,对 1 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从水中吸收氮、磷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以水葫芦吸收TN的能力最强 ,吸收率为 83 0 9%,空心菜吸收率为 77 97%,槐叶苹对TN的吸收率最低 ,仅为4 4 94 %。对TP的吸收能力仍然以水葫芦最强 ,吸收率为 80 30 %,空心菜吸收率为 6 8 1 8%,槐叶苹吸收率为 1 0 6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吸收率 人工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研究 被引量:96
17
作者 王建伟 阎斌伦 +2 位作者 林阿朋 胡静平 沈颂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通过考察浒苔属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条件,确定其各单因子的适应范围及最适范围。结果表明:浒苔藻体生长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6~40、10℃~30℃、>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4~28... 通过考察浒苔属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条件,确定其各单因子的适应范围及最适范围。结果表明:浒苔藻体生长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6~40、10℃~30℃、>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4~28、20℃~25℃、>18μmol/m2s、8~9,在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分别为24、25℃、72μmol/m2s、8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生长量;浒苔释放孢子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2~40、15℃~35℃、>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8~40、20℃~35℃、>36μmol/m2s、8~9,在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分别为32、35℃、144μmol/m2s、9的条件下达到最大释放量。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各单因子适应范围基本相同,最适范围区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生态因子 生长量 孢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COI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邵爱华 朱江 +2 位作者 陈葵 史全良 姚炜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3-971,共9页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红鳍东方鲀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I)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显示,克隆了暗纹东方鲀COI基因1 546 bp...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红鳍东方鲀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I)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显示,克隆了暗纹东方鲀COI基因1 546 bp及其5′端上游的tRNATyr基因和3′端下游的tRNASer基因序列共1 766 bp。用DNA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鲀与GenBank中10个目14种鱼类的COI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暗纹东方鲀与这些鱼类的COI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同属红鳍东方鲀的同源性最高为97.6%,与同目不同科的矛尾翻车鲀和翻车鲀的同源性为76.5%和75.4%。根据暗纹东方鲀与其他1 314种鱼的COI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推定的这两种tRNA的二级结构都具有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线粒体DNA COI 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义 陈星 +2 位作者 李红霞 韦绪 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163,共3页
该文首次报导了马兰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马兰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 该文首次报导了马兰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马兰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马兰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95%乙醇醇析。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马兰水溶性多糖的得率为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马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丝素蛋白轻链基因(fib-L)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文林 曹广力 +3 位作者 薛仁宇 虞晓华 沈卫德 贡成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7-554,共8页
家蚕Bombyx mori丝素蛋白轻链(fibroin light-chain,fib-L)基因fib-L具有在后部丝腺组织专一性、高效性表达的特点。为了利用其启动子构建能够表达外源基因的丝腺生物工厂,本实验对fib-L启动子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PCR法克隆了fib-L启... 家蚕Bombyx mori丝素蛋白轻链(fibroin light-chain,fib-L)基因fib-L具有在后部丝腺组织专一性、高效性表达的特点。为了利用其启动子构建能够表达外源基因的丝腺生物工厂,本实验对fib-L启动子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PCR法克隆了fib-L启动子元件,序列分析显示fib-L启动子由位于-33^-25处的TATA盒元件和位于-128^-121处的特征性序列GTCAATTT共同组成。用fib-L启动子控制报告基因DsRed进行家蚕BmN细胞和蚕体内的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fib-L启动子可以驱动DsRed报告基因在BmN细胞和家蚕后部丝腺组织中瞬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素轻链基因 启动子 DSRED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