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协助分类研究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学贤 吴志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行政协助的分类研究是对行政协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步骤,对建立完善的行政协助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不同的标准,行政协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行政协助的本质特征,行政协助可以分为法定协助与自由协助、内部协助与外... 行政协助的分类研究是对行政协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步骤,对建立完善的行政协助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不同的标准,行政协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行政协助的本质特征,行政协助可以分为法定协助与自由协助、内部协助与外部协助、一般协助与紧急协助,这一分类具有更为典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助 分类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上的社会权 被引量:23
2
作者 上官丕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我国现行宪法对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等社会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虽然目前宪法尚未明确规定基本生活水准权和健康权等社会权,但仍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社会权在性质上不仅仅是一种积极权... 我国现行宪法对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等社会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虽然目前宪法尚未明确规定基本生活水准权和健康权等社会权,但仍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社会权在性质上不仅仅是一种积极权利,它具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家对社会权负有消极尊重和积极保障的双重义务。宪法上的社会权具有特别的价值,它是普通的社会法上的社会权的立法依据、审查依据和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社会权 性质 国家义务 特别价值 依宪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政府的内在特征及其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学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法治政府的要求尚有距离。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厘清了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为建设法治政府明确了方向;科学的行政执法体制的构架,为建设法治政府架设起桥梁;五大体系的建立,为建设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法治政府的要求尚有距离。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厘清了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为建设法治政府明确了方向;科学的行政执法体制的构架,为建设法治政府架设起桥梁;五大体系的建立,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认清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建设法治政府扫清了障碍;而找准正确的路径,则为建设法治政府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特征 行政执法体制 五大体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学术梳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学贤 杨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3-194,共12页
兼具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双重特性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在预防行政权力的腐败与异化、扩展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方式、规范国家机关权力的范围与限度等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面对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信息公开与行政效率的矛盾并非不可... 兼具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双重特性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在预防行政权力的腐败与异化、扩展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方式、规范国家机关权力的范围与限度等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面对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信息公开与行政效率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构建包括科学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确立公开原则为指导的审查规则体系、完善政府信息不存在案件的证据制度、健全责任与制裁机制等内容的保障制度,必将助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理论研究 司法实践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及其处理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学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4,共7页
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在一般情况下是两种相互独立的诉讼法律关系。但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会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发生交织。在两种诉讼交织的情形中又有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不仅交织而且冲突,在交织与冲突中有时行政诉讼是刑... 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在一般情况下是两种相互独立的诉讼法律关系。但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会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发生交织。在两种诉讼交织的情形中又有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不仅交织而且冲突,在交织与冲突中有时行政诉讼是刑事诉讼的前提,有时刑事诉讼是行政诉讼的前提;另一种是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只交织但并不冲突。对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形作不同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关系 处理 诉讼法律关系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学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制度规范和实践操作中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因基本依据之间的矛盾、裁执分离模式处境尴尬等导致的模式不定,法院内部在立案、审查、执行各阶段机构不一;法院对于撤回执... 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制度规范和实践操作中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因基本依据之间的矛盾、裁执分离模式处境尴尬等导致的模式不定,法院内部在立案、审查、执行各阶段机构不一;法院对于撤回执行申请的处理不统一;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送达主体不清、程序不明等造成程序上的混乱;法院审查方式不明确,法院审查标准难以把握,法院审查后果的多样化等而产生的审查不清;因权利人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过窄、条件不具体,未赋予被执行人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的救济权而表现出的保障救济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模式 程序 审查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良法观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胡玉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6,共12页
马克思通过"真正的法律"与"形式上的法律"的区分,阐明了良法必须是"真正的法律"这一意涵。就良法的实体标准而言,它必须是体现"理性"、"自由"和"实质正义"的法律;就良法... 马克思通过"真正的法律"与"形式上的法律"的区分,阐明了良法必须是"真正的法律"这一意涵。就良法的实体标准而言,它必须是体现"理性"、"自由"和"实质正义"的法律;就良法的形式标准来说,法律必须"明确"而"普遍"。良法作为一种成文规则,还必须以自然法、习惯法以及法律原则作为辅助渊源。马克思的良法观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法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尤其表现在良法理念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实质正义相对于形式正义的优先性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法官有造法的权利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法律理论 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法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 实践的社会主义 意义 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别侵权责任的类型化分析——基于因果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中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61,共10页
《侵权责任法》将数人侵权划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从复合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侵权可以划分为择一因果关系型、累积因果关系型、共同因果关系型和混合因果关系型四类。前两种类型仍然以连带责任为原则,后两种类型则须根据对因果... 《侵权责任法》将数人侵权划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从复合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侵权可以划分为择一因果关系型、累积因果关系型、共同因果关系型和混合因果关系型四类。前两种类型仍然以连带责任为原则,后两种类型则须根据对因果关系结合形态的进一步考察,区分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同一层次与不同层次、并发原因与继发原因、简单联合与复杂融合以及原因关联与结果关联等因素,分别采用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以及各种混合责任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别侵权 复合因果关系 混合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标法上地名商标的其他含义--以“红河”商标争议案为切入点 被引量:6
9
作者 董炳和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1,共6页
在"红河"商标争议案中,作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红河"被认定具有其他含义。具有其他含义的地名至少具有两种含义:地名含义和其他含义。其他含义不同于"第二含义",与地名含义并存但强于地名含义。其... 在"红河"商标争议案中,作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红河"被认定具有其他含义。具有其他含义的地名至少具有两种含义:地名含义和其他含义。其他含义不同于"第二含义",与地名含义并存但强于地名含义。其他含义可以表现为特定事物的名称,也可以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公众的理解和认知。地名其他含义的判定应以公众的判断为基本标准,避免机械的字面或文字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商标 其他含义 第二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刍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当下中国法律史学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和命运,研究方法的创新成为其通向"不失体面"的未来的关键通道。本文认为,当下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抛弃"辉格论",关注"语境论";谨慎"教... 当下中国法律史学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和命运,研究方法的创新成为其通向"不失体面"的未来的关键通道。本文认为,当下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抛弃"辉格论",关注"语境论";谨慎"教义法学",注重"社科法学";淡化"史学化",倡导"法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因管理人因管理他人事务而负担之债务的偿付规则——基于类推的解释方案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中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3,共7页
无因管理人因管理他人事务而负担之债务,包括与第三人缔结之合同债务和管理行为损害第三人利益时所产生的赔偿责任。其偿付规则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应当类推适用本国有关委托的相应规则来修补法律的漏洞。这样既符合无因管理的法律属性... 无因管理人因管理他人事务而负担之债务,包括与第三人缔结之合同债务和管理行为损害第三人利益时所产生的赔偿责任。其偿付规则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应当类推适用本国有关委托的相应规则来修补法律的漏洞。这样既符合无因管理的法律属性,也有利于保持一国法律体制的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因管理 偿付规则 合同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卑贱的身体表演:清代对优伶阶层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潇 田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清代是传统中国对优伶阶层进行最为严密法律规制的朝代。这种规制建立在对该阶层"贱民"的法律定性基础上,乃通过"人以役贱"推衍而成并有其根源。这种法律规制主要分为身份性和职业性两大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对优... 清代是传统中国对优伶阶层进行最为严密法律规制的朝代。这种规制建立在对该阶层"贱民"的法律定性基础上,乃通过"人以役贱"推衍而成并有其根源。这种法律规制主要分为身份性和职业性两大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对优伶法律责任、婚姻关系、政治权利、服饰制度上的诸种不平等规制;后者主要体现为对优伶从业、表演题材、演出时间、声腔剧种上的诸种禁限性规制。这些法律规制虽实效不一,但推动着整个社会对优伶阶层持歧视立场。清代对优伶阶层的法律规制,虽是一个呈反面意义的样本,但也为今天提供了某种别样的警示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伶 贱民 身体表演 清代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