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碳层包覆金属钴颗粒与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耿凯明 吴俊杰 +5 位作者 耿洪波 胡亚云 瞿根龙 潘越 郑军伟 顾宏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5-1502,共8页
合成了一种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即:由氮掺杂碳层包覆的金属钴纳米颗粒,充分分散于氮掺杂的石墨烯表面。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了石墨烯的导电性,增加了石墨烯的储锂容量。该材料被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性能测试中展现了良好... 合成了一种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即:由氮掺杂碳层包覆的金属钴纳米颗粒,充分分散于氮掺杂的石墨烯表面。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了石墨烯的导电性,增加了石墨烯的储锂容量。该材料被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性能测试中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在以100 m A·g-1的电流密度循环200圈后,放电容量高达950.1 m Ah·g-1,库伦效率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纳米颗粒 氮掺杂的石墨烯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辅助设计生长高质量多功能薄膜 被引量:1
2
作者 易庆华 赵杰 +2 位作者 娄艳辉 邹贵付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328,共15页
随着薄膜材料的日益发展和新型薄膜材料的不断涌现,开发薄膜生长技术对于半导体和光电等科技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介绍最近发展的聚合物辅助沉积从分子层面上控制生长高质量的薄膜材料。聚合物辅助沉积是一种生长高质量薄膜的... 随着薄膜材料的日益发展和新型薄膜材料的不断涌现,开发薄膜生长技术对于半导体和光电等科技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介绍最近发展的聚合物辅助沉积从分子层面上控制生长高质量的薄膜材料。聚合物辅助沉积是一种生长高质量薄膜的化学水性溶液方法,将金属离子与聚合物通过络合、氢键或静电等方式形成一种均匀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再经过超滤、成膜和热处理形成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单质、金属硫/硒化物等薄膜以及纳米粒子等化合物或复合功能材料。该方法中水溶性的聚合物能通过络合作用抑制金属离子的水解使得溶液稳定,并能精确控制薄膜的组分从而形成高质量的薄膜。该化学溶液方法的提出为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和大面积制备薄膜的技术路线。本文最后总结和展望了聚合物辅助沉积法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薄膜 半导体 化学溶液法 复合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可见光诊断系统光学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2,共6页
针对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可见光成像系统进行了设计。考虑等离子体成像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采用独特的光路形式,在满足光学指标前提下,减小了光学元件受到的辐射和污染。最终设计完成了通光口径2.5 mm,焦距6 mm,视场60°&#... 针对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可见光成像系统进行了设计。考虑等离子体成像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采用独特的光路形式,在满足光学指标前提下,减小了光学元件受到的辐射和污染。最终设计完成了通光口径2.5 mm,焦距6 mm,视场60°×50°,波段380~780 nm的广角高速可见光等离子成像系统,并对杂光进行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抑制措施。装调后对各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EAST托卡马克装置的放电过程成像实验表明,系统实现了高速、广角、清晰的等离子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装置 等离子体成像 可见光诊断 折反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背景下卫星目标的运动仿真
4
作者 吴淼 赵勋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9-414,共6页
为了模拟卫星目标在云层背景下的运动效果,提出了基于云图像灰度的目标灰度衰减计算方法。利用FY-1C卫星获得的数据,建立了云光学厚度与云反射率的关系,进而确定了云图像灰度与云光学厚度的函数关系。根据Bouguer指数衰减定律,计算目标... 为了模拟卫星目标在云层背景下的运动效果,提出了基于云图像灰度的目标灰度衰减计算方法。利用FY-1C卫星获得的数据,建立了云光学厚度与云反射率的关系,进而确定了云图像灰度与云光学厚度的函数关系。根据Bouguer指数衰减定律,计算目标经云衰减后的灰度。利用该计算方法,模拟了同一目标在不同云层及不同亮度目标在相同云层下的运动效果。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目标穿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背景 卫星目标 反射率 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部分取代V对Li_3V_2P_3O_(12)/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范富强 徐艳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分析了Co部分取代V对磷酸钒锂(Li3V2P3O12)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o部分取代后结晶结构不变,仍然保持单斜结构,具有P21/n空间群,XRD测试未发现杂质相。Co部分取代会降低0.1 C倍率下材料的放电容量,但是有助于提高0.5 C倍率循环时的放... 分析了Co部分取代V对磷酸钒锂(Li3V2P3O12)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o部分取代后结晶结构不变,仍然保持单斜结构,具有P21/n空间群,XRD测试未发现杂质相。Co部分取代会降低0.1 C倍率下材料的放电容量,但是有助于提高0.5 C倍率循环时的放电容量与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Li3V2P3O12)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