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话三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1
作者
曹炜
《长江学术》
201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自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间北京话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历时嬗变,最直观的表现是在其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上,这种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这三部北京话典型文献中也得到了充分...
自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间北京话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历时嬗变,最直观的表现是在其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上,这种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这三部北京话典型文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是"瘦身":由一个10多个成员组成的庞大家族缩减为寥寥几个成员组成的小聚合。较之这种直观的一目了然的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更为深刻细腻因而也更需要关注的是《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第一人称代词及第二人称代词家族中的一些重要成员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与第一人称代词及第二人称代词有所不同的是,第三人称代词在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间家族规模变化及成员消长更替不大,因此揭示每个个体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从而展示其整个家族的历史变迁便成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北京话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句法、语义和语用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话三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1
作者
曹炜
机构
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201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1750-1950)"(项目编号:08BYY0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间北京话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历时嬗变,最直观的表现是在其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上,这种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这三部北京话典型文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是"瘦身":由一个10多个成员组成的庞大家族缩减为寥寥几个成员组成的小聚合。较之这种直观的一目了然的家族成员的消长更替更为深刻细腻因而也更需要关注的是《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第一人称代词及第二人称代词家族中的一些重要成员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与第一人称代词及第二人称代词有所不同的是,第三人称代词在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间家族规模变化及成员消长更替不大,因此揭示每个个体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从而展示其整个家族的历史变迁便成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北京话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句法、语义和语用
历史嬗变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Beijing Dialect
The First
Second & Third Personal Pronouns
Syntactic Form
Semantic Content and Pragmatic Func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话三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曹炜
《长江学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