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长三角核心-边缘区比较实证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化均衡发展,恢复力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②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协同有序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互为非线性动态因果关系,在此非线性复杂自组织力作用下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良好发展趋势。③通过复杂系统多情景模拟,核心区乡村旅游地发展路径以协调发展型或生态保护型为主,边缘区以旅游优先型为主。④驱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演化的要素系统具有差异性。在系统层面,生态系统对核心区影响程度最高,社会系统对边缘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在因素层面,生态因素是影响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共同要素,核心区能够通过生态修复提升生态韧性,边缘区能够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均能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地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演化差异 核心-边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德根 孙枫 +1 位作者 刘昌雪 钱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90,共13页
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 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及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苏州城区城市游憩空间对策。结果表明:(1)苏州城区各游憩点空间距离通达值决定了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公共交通系统导向下,各游憩点的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显著提高,位于轨道交通沿线上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提升明显,公共自行车对游憩点通达性提升也起到一定作用。(2)游憩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游憩点对游憩流的集散能力,但公共交通系统压缩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值,从而提升游憩点的游憩集散能力。(3)在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游憩流模式以"点对点"单一目的地游憩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为主,游憩空间呈现"双核"格局;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下,游憩空间行为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线型游模式、旅行链模式、区域游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游憩空间呈现"多核"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系统 游憩空间 通达性 游憩流 苏州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与高铁站接驳系统特征及模式——以苏州和上海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牛玉 汪德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高铁的开通极大缩短了高铁沿线城市外部范围的交通出行时间,产生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带来了大量客流的涌入,同时极大刺激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与高铁站的接驳面临巨大挑战。为承接高铁对远位移带来的快速便捷效应,实... 高铁的开通极大缩短了高铁沿线城市外部范围的交通出行时间,产生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带来了大量客流的涌入,同时极大刺激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与高铁站的接驳面临巨大挑战。为承接高铁对远位移带来的快速便捷效应,实现城市交通与高铁站的高效对接,文章以中等城市苏州和大城市上海为例,研究大中城市的接驳结构特征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在接驳结构特征上,大中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出租车为辅,此外,快速公共交通有取代普通公共交通的趋势;在接驳时间特征上,大中城市共同特征在于非公共交通比公共交通更为敏感,其可承受时间范围小于公共交通,同时大城市交通用时大于中等城市;在接驳空间特征上,大中城市各交通方式出行存在3个圈层结构,分别为混合交通接驳空间带、公共交通接驳空间带和长途交通接驳空间带。在此基础上,文章从高铁站和城市交通接驳的结构特征、时间距离、空间圈层和换乘方式差异总结出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高铁站接驳的模式,并提出城市交通和高铁站高效接驳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快速公共交通体系、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强化便捷换乘等4种措施实现城市交通与高铁站的顺畅接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高铁站 接驳系统 特征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游半径的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31
4
作者 汪德根 陈田 刘昌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7,共6页
自驾车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自驾出游半径不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自驾车旅游产品,对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出游半径不同的5类自驾车旅游... 自驾车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自驾出游半径不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自驾车旅游产品,对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出游半径不同的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在旅游动机、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6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异程度不同;研究还发现,影响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自驾车旅游经济成本高以及驾车安全隐患等4个方面;最后针对不同类型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市场 出游半径 差异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汪德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1995—2004年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从时空角度探讨4类亲景度市场和4种市场竞争态的相关性,据此确定苏州国际旅游宜发展的4类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 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1995—2004年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从时空角度探讨4类亲景度市场和4种市场竞争态的相关性,据此确定苏州国际旅游宜发展的4类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市场和机会市场,并提出开拓苏州国际客源市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景度 市场竞争态 时空变化 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会展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周春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6,共4页
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兴的专项旅游形式 ,因其具有诸多常规旅游产品所没有的优越性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发展苏州大旅游的角度出发 ,综合考量了苏州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因素 。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开发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旅游景区空间智能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泰 保继刚 +1 位作者 周晓芳 Geoffrey Wall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2,39,共5页
针对现有信息系统在空间智能评价方面的薄弱之处,运用WebGIS空间智能集成方法探讨旅游景区空间智能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三方面提高了旅游景区评价系统的智能化层次:通过集成旅游景区网上调查问卷系统,提高了数据收集提取的智能化层... 针对现有信息系统在空间智能评价方面的薄弱之处,运用WebGIS空间智能集成方法探讨旅游景区空间智能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三方面提高了旅游景区评价系统的智能化层次:通过集成旅游景区网上调查问卷系统,提高了数据收集提取的智能化层次;通过集成旅游景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客流结构评价模型及旅游专家知识系统,增强了评价系统的半结构化智能推理功能;采用B/S+C/S系统构架,并利用Web技术提高了人机交互界面的智能化。周庄景区案例评价结果显示,该系统原型的运行效果良好且智能化层次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旅游景区 空间智能评价 系统原型 周庄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休闲设施系统结构分异的信息维透视——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5,共7页
文章立足分形信息论新视野,选取等级信息维和空间信息维两项指标,对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等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均具有分形特性,信息维数深入刻画了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特征,也为... 文章立足分形信息论新视野,选取等级信息维和空间信息维两项指标,对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等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均具有分形特性,信息维数深入刻画了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特征,也为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优化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优化判定的标准。其次,苏州休闲设施系统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分形递变趋势,自组织能力的离心化现象较突出。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结构相吻合,准确反映了成熟型休闲设施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休闲设施系统发展越成熟,越需要重视自组织优化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其三,信息维可以弥补简单统计方法的不足,为基于行为统计规律的环城游憩带理论提供分形信息论的比较依据。另外,与以往研究比较发现,休闲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信息分维存在差异,从分形信息论视角证实了旅游仅仅是游憩的一种非惯常方式,游憩对城乡社会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休闲设施系统 结构分异 信息维数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速铁路对旅游影响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92
9
作者 汪德根 陈田 +1 位作者 李立 章鋆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一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都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交通革命"重要推动力-高速铁路已在全世界普遍发展起来。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外有关高铁旅... 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一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都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交通革命"重要推动力-高速铁路已在全世界普遍发展起来。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外有关高铁旅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高铁对其他旅游交通系统、旅行方式、旅行时间、区域旅游收益、目的地旅游要素结构、目的地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对高铁旅游研究的关注度高,研究领域广,注重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中国高铁旅游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范式。加强高铁旅游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更客观地预测和评价高铁对旅游的影响,为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被引频次的旅游文献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牛玉 汪德根 钱佳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文章借鉴了一般文献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修正后应用于旅游文献影响力评价,对我国30年来出现的一批高被引频次的旅游文献进行影响力计算和分级,并分析不同影响力等级文献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领域分布以及核心作者群影响力特征。... 文章借鉴了一般文献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修正后应用于旅游文献影响力评价,对我国30年来出现的一批高被引频次的旅游文献进行影响力计算和分级,并分析不同影响力等级文献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领域分布以及核心作者群影响力特征。研究发现:(1)高被引频次旅游文献总体呈现4个阶段的分布,其中1998—2005年期间为被引频高峰阶段;强影响力文献时间分布较早,较强与弱强影响力文献在2001年以后发文率较高;空间分布呈现高被引频次旅游文献的高富集区、较高富集区、一般富集区和贫瘠区4种类型,经济发达或旅游发展水平高,以及拥有强大的旅游科研团队是高被引频次文献富集的重要推动力;北京和广东在4个影响力等级文献数量均超过其他省份。(2)4个等级影响力文献在理论与方法、旅游发展与规划、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等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同时国内对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增多,但文献的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高。(3)高影响力旅游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被核心期刊引用率普遍较高,但也存在核心作者群相互间引用频率较低、自引率较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心作者间的知识流动不足,不利于旅游学科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献 被引频次 影响力 核心作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68
11
作者 汪德根 陈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8-536,共9页
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揭示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 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揭示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②省内差异对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比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东部地带省间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③东部地带部分旅游业发达省份的省内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中西部地带省内差异明显的省份较多,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表现为"双核"模式或"单核"模式,但因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全国的比重普遍较低,因此中西部省内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不高。④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 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支持度及出游行为变化——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钱佳 汪德根 牛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1,共12页
2012年国庆首次实行的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作为一项惠民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在引爆假日旅游尤其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同时,高速公路拥堵不堪、事故频发和旅游质量下降等弊端集中凸显,有违制定政策的初衷。文章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 2012年国庆首次实行的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作为一项惠民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在引爆假日旅游尤其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同时,高速公路拥堵不堪、事故频发和旅游质量下降等弊端集中凸显,有违制定政策的初衷。文章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支持度及出游行为感知概念模型,并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借助2013年春节后及2013年国庆后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感知与支持度及出游行为相关关系变化,结果显示:(1)春节和国庆调研中出游质量与支持度相关性最强,且关联性得到提升;(2)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和安全隐患都是支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略有下降的同时安全隐患的影响力得到提升;(3)出行成本与支持度的相关性有所减弱,相反地,公平性对支持度产生了影响,但并不显著;(4)支持度作为居民出游行为感知与再次出行决策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免费 支持度 出游行为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33
13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93,共14页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空间分布 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网络点评的房车营地发展影响因素和机理——以苏州太湖房车露营公园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凤 汪德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房车营地带动了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等领域的新投资与新供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该文以苏州太湖房车露营公园为例,基于游客的网络点评,分析游客的感知因素和态度评价,得出营地发展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为... 房车营地带动了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等领域的新投资与新供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该文以苏州太湖房车露营公园为例,基于游客的网络点评,分析游客的感知因素和态度评价,得出营地发展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为:1)露营游客对自驾车房车营地的感知因素主要为自然环境、配套设施、房车酒店、休闲娱乐、管理服务和感知价值6类一级因素。2)房车酒店、休闲娱乐和自然环境是自驾车房车营地供给的主要旅游产品,是营地的供给层要素;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是完善营地供给和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支撑,是影响营地发展的中介层要素;感知价值(主要为"教育价值"、"休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游客旅游需求的体现,反映了营地的需求层要素。前5类因素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实现。3)对于自驾车房车营地的发展而言,特色化、多样化产品供给形成推力,设施设备和管理服务问题产生阻力,差异化市场需求提供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车营地 网络点评 影响机理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学刊》创刊30年的中国旅游研究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德根 李凤 +1 位作者 徐银凤 牛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3-146,共14页
作为旅游学科标志性期刊,《旅游学刊》能大致反映中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章从1986—1995年、1996—2005年和2006—2016年3个阶段,分析《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的总体特征、研究领域特点、演变趋势、研究展望等方面。研究发现,中国旅... 作为旅游学科标志性期刊,《旅游学刊》能大致反映中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章从1986—1995年、1996—2005年和2006—2016年3个阶段,分析《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的总体特征、研究领域特点、演变趋势、研究展望等方面。研究发现,中国旅游研究尚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群,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9个方面,且呈现"五降四升"的演变趋势,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树立核心作者群、关注热点趋精细化和前瞻化、研究领域趋引领化和理论化、研究方法趋定性和定量唇齿相依化等4方面成为《旅游学刊》的主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学刊》 旅游研究 特点与趋势 创刊30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旅游产业差异及“板块旅游”发展战略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汪德根 刘昌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2,112,共6页
建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度江苏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并采用锡尔I(O)系数方法对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进行分解,从市场、效益、贡献、资源、设施、人才、经济、交通和环境9个细分指标揭... 建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度江苏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并采用锡尔I(O)系数方法对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进行分解,从市场、效益、贡献、资源、设施、人才、经济、交通和环境9个细分指标揭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发现,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间差异明显,地区内部城际差异相对较小;苏南地区的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强,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弱,苏南与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差距大,苏中与苏北的差距相对较小;江苏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点是"南强北弱"、"沿江强沿海弱"。提出重点打造四大旅游板块并构建跨区域旅游板块的"板块旅游"模式区域发展战略,旨在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旅游产业的相对均衡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差异 板块旅游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创意城市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玉 汪德根 钱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6,共8页
随着发达国家创意城市的蓬勃发展,国外创意城市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路径等逐渐对创意城市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创意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对所获得的国外有关创意城市旅游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从创意城市对... 随着发达国家创意城市的蓬勃发展,国外创意城市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路径等逐渐对创意城市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创意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对所获得的国外有关创意城市旅游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从创意城市对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空间、旅游产业、旅游营销和旅游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由此提出创意城市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启示,以推动中国创意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旅游业 影响 启示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玉芹 汪德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医疗旅游是医疗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医疗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根据近10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医疗旅游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方法以描... 医疗旅游是医疗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医疗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根据近10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医疗旅游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方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研究领域大体相当,主要集中在医疗旅游概念、影响因素、旅游效应及旅游市场4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医疗旅游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旅游 国内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仿真的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适老性重构——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泰 卫嫚 +1 位作者 支钰婷 席建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8,共10页
空间人本主义强调城市空间开发的现实需求导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休闲绿地空间的营造需要切实解决适老性短板问题。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基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将“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与空间句法应用于城市休闲... 空间人本主义强调城市空间开发的现实需求导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休闲绿地空间的营造需要切实解决适老性短板问题。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基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将“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与空间句法应用于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适老性仿真模拟及优化重构。结果表明:1)基于生理和心理特征,老年人群体对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具有选择性;2)绿地步行空间网络整合度与老年人群体分布和活动类型高度相关,整合度数值越高,老年人群体聚集程度越高,活动类型以社交集聚型为主;3)绿地步行空间视域的开合影响老年人群体的流动方向和停留选择,且老年人活动类型与视域空间复杂度及其变化程度紧密相关;4)绿地空间步行距离影响老年人空间感知能力,且多数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较差,加强局域性步行空间网络功能集聚及服务是优化重构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重构提供基于行为仿真的空间智能优化预案,也可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网络适老性优化重构提供基于空间人本主义的治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休闲绿地 步行空间网络 适老性重构 行为仿真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环境责任解构与规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梅 汪德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95,共19页
全社会共同承担环境责任是党和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体现出一种职责义务层面的环境责任观。文章以旅游业为例,运用同心圆理论研究环境责任的内在结构和规制体系。首先,解析旅游业环境责任的责任者、责任对象、产生原因和内... 全社会共同承担环境责任是党和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体现出一种职责义务层面的环境责任观。文章以旅游业为例,运用同心圆理论研究环境责任的内在结构和规制体系。首先,解析旅游业环境责任的责任者、责任对象、产生原因和内容体系。旅游业环境责任者包括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企业和政府,他们基于7种可能的原因而承担环境责任;旅游业环境责任对象自内向外分布于人类、动物和无知觉环境3大圈层中,涉及旅游者、旅游社区、中国公众、外国公众、未来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和无知觉环境;旅游业环境责任内容包括不干扰人类和动物圈层对象的消极权利、增进人类和家养动物圈层对象的积极权利、有限度满足人类圈层对象的偏好和不贬损无知觉环境4项,具体涉及11项基本规则和21项具体准则。随后,构建旅游业环境责任的多元规制体系,并明确规制内容、规制相关主体和规制措施。从自我规制和政府规制两大方面,形成德性培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法律规制机制和行政规制机制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环境责任 解构 规制 同心圆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