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 |
卞兆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2
|
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 |
罗时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
3
|
变化的语境与鲁迅作为资源的意义 |
汪卫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4
|
唐诗选本的日本化阐释及其对中晚期日本汉诗创作的影响 |
吴雨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5
|
他者的反叛--林语堂与萨义德对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不同途径的选择 |
李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6
|
现代诗魂的重塑——论朦胧诗的诗性寻求与艺术建构 |
徐国源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7
|
形态学视野中的现代章回小说 |
张蕾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8
|
“用事实说话”还是“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节目定位的再思考 |
杨新敏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