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的接收电路研究
1
作者
涂俊轩
樊庭冰
+4 位作者
倪慧琳
庄济舟
曹国洋
吴绍龙
李孝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目的】在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LIPT)系统中,能量采集(EH)与信息传输(IT)两种功能相互制约,为了使SLIPT系统更高效地工作,需要对两者进行调控。【方法】文章首先测试了目前SLIPT系统中常用的接收电路,并依据测试结果对接收电路进行...
【目的】在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LIPT)系统中,能量采集(EH)与信息传输(IT)两种功能相互制约,为了使SLIPT系统更高效地工作,需要对两者进行调控。【方法】文章首先测试了目前SLIPT系统中常用的接收电路,并依据测试结果对接收电路进行了优化。文章所设计的接收电路由解耦合电路、EH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3个电路组成,其中,解耦合电路由能量采集支路(EHB)、电流调控支路(CRB)和信息传输支路(ITB)3条支路组成,用于分离和调控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电流;EH电路由升压、能量管理和稳压电路组成,用于能量的采集管理和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由两级低通同相放大和阈值比较电路组成,用于信号的滤波放大和整形。然后,将接收电路应用于以发光二极管(LED)和光伏电池(PV)为光/电转换器件及以单片机为处理器的SLIPT系统中,文章归纳了EH和IT两个功能之间的制约关系和调控方式。【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文章设计的电路,SLIPT系统能在EH、IT和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模式之间切换,通过调节接收电路的参数能够调控PV输出电流分配,从而调控输入到EHB的功率和ITB的信干比(SIR),进而实现能量的高效采集和信息的稳定传输,对应的能量存储功率和通信速率可由解耦合电路均衡与调控。【结论】接收电路能在无外加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同时具备最大功率点追踪、低功耗和工作模式可调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
光伏电池
能量采集
信息传输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研究
2
作者
蔡俊
叶文清
+1 位作者
郑伟伟
申溯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2,共8页
针对传统油墨印刷技术存在视觉效果不丰富、生产过程高污染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成像薄膜器件由揭示层微柱透镜阵列与基础层反射式微柱透镜阵列叠加构成,图像信息空间偏移编码于基础...
针对传统油墨印刷技术存在视觉效果不丰富、生产过程高污染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成像薄膜器件由揭示层微柱透镜阵列与基础层反射式微柱透镜阵列叠加构成,图像信息空间偏移编码于基础层结构中。从揭示层侧可观察到具有立体感的灰度图像,且图像灰度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变化。采用无掩膜激光直写、双面对准压印技术,可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地制备该成像薄膜,该技术在光学防伪、高端印刷与包装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透镜阵列
灰度
线状莫尔
双面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光束数字全息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雯
周皓
+3 位作者
顾济华
杨俊义
姜锦虎
高本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3-5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多光束数字全息技术来解决当利用菲涅耳数字全息对全息图进行再现时,物体的多个表面无法同时再现得明亮、清晰.该方法是记录时采用多光束照明同一物体的多个表面,增强CCD上接收到的物体侧表面散射光的强度.实验成功地同时再...
提出了一种多光束数字全息技术来解决当利用菲涅耳数字全息对全息图进行再现时,物体的多个表面无法同时再现得明亮、清晰.该方法是记录时采用多光束照明同一物体的多个表面,增强CCD上接收到的物体侧表面散射光的强度.实验成功地同时再现了物体的多个表面.同时,为了减弱再现像的散斑噪声,采用双线性插值和中值滤波处理图像,获得了质量高的三维物体的再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数字全息
菲涅耳衍射
多光束数字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艳花
申溯
+4 位作者
周小红
方宗豹
浦东林
朱鹏飞
陈林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9-134,179,共7页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光电子和IC领域,随着国际新一轮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线宽越来越细,对印刷电子材料与应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印刷术很难实现数微米以下精密电路。针对国际行业研究现状、工艺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微纳柔性...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光电子和IC领域,随着国际新一轮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线宽越来越细,对印刷电子材料与应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印刷术很难实现数微米以下精密电路。针对国际行业研究现状、工艺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基于微纳图形化激光直写光刻技术、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及其配套(微纳填充、转印和软压印)技术,以大尺寸透明导电材料的研发为例,微纳柔性制造在106.68 cm幅面上使印刷电路的线宽达到1.5μm。微纳柔性制造方法属于"加法"制造。展望了柔性制造在印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中的前景和需求,指出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材料的结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大尺寸柔性显示与触控、传感器件等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和推动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柔性制造
印刷电子
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设计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嘉诚
周建康
沈为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减小成像光谱仪的偏振敏感度并提高其定量化探测精度,提出一种透射式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它在两个正交方向上都具有周期性槽形单元,每个槽形单元包含7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的介质占空比在两个方向上是独立的,可同时调制TE和TM偏...
为减小成像光谱仪的偏振敏感度并提高其定量化探测精度,提出一种透射式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它在两个正交方向上都具有周期性槽形单元,每个槽形单元包含7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的介质占空比在两个方向上是独立的,可同时调制TE和TM偏振态的等效折射率,以此优化光栅偏振特性。本文将等效介质理论拓展到二维情况,设计了以熔石英为基底,工作波段为0.6~0.8μm的高衍射效率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光栅两正交方向周期分别为3.31μm和0.473μm。仿真结果表明,在参考波长0.7μm处TE和TM偏振态衍射效率分别为79.5%和79.6%,0.6~0.8μm波段范围内TE和TM偏振态衍射效率均高于70%,偏振敏感度低于2.6%。与一维二元闪耀光栅相比,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具有高衍射效率、低偏振敏感度和易制作的优势。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应用中透射式二元闪耀光栅的设计,可望在光栅型高光谱成像仪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闪耀光栅
消偏振
二维结构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6
作者
袁娇娇
殷杰
+6 位作者
凌婧
沈飞
谢丽倩
白霞
阮长耿
何杨
马珍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区)蛋白作为免疫原,以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获取融合细胞的生长克隆,经过筛选和鉴定后,挑选能特异性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构建VWFpp抗原检测试剂盒,用于人血浆VWFpp的测定,对收集的12例行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血浆进行VWFpp抗原水平动态检测。结果:最终获得两株可持续传代并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别命名为SZ175和SZ176。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VWFpp而不能识别成熟的VWF(不含前导肽)。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原理,将单克隆抗体SZ175和SZ176成功制备成检测VWFpp抗原的试剂盒,动态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后血浆中的VWFpp水平,结果显示移植后较移植前血浆中VWFpp水平有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两株抗VWFpp单克隆抗体,并且建立了VWFpp抗原双抗体夹心检测试剂盒,为进一步研究VWFpp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血管性血友病临床诊断分型和内皮损伤相关疾病的预后监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微波光子系统
7
作者
江芝东
谢溢锋
+2 位作者
周沛
唐志刚
李念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微波信号的产生和其相位噪声的测量。该系统由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光电振荡器模块和基于光延时线技术的相位噪声测量模块构成。通过使用单个电吸收调制激光器代替激光源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微波信号的产生和其相位噪声的测量。该系统由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光电振荡器模块和基于光延时线技术的相位噪声测量模块构成。通过使用单个电吸收调制激光器代替激光源和强度调制器,所提出的双功能系统不仅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而且性能表现优异;有利于在基于OEO的射频系统,特别是信号产生系统的研制、优化与工作过程中,及时评估信号源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参数调整以优化其性能,为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测试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由光电振荡器生成的9.952 GHz信号的边模抑制比为66dB,相位噪声为-116.53dBc/Hz@10kHz。此外,相位噪声测量系统的相位噪声基底达-133.71 dBc/Hz@10 kHz,其测量灵敏度优于商用信号分析仪R&S FSV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测量
微波信号产生
微波光子
光电振荡器
电吸收调制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的接收电路研究
1
作者
涂俊轩
樊庭冰
倪慧琳
庄济舟
曹国洋
吴绍龙
李孝峰
机构
苏州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教育部
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
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75146,621201060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31311)。
文摘
【目的】在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LIPT)系统中,能量采集(EH)与信息传输(IT)两种功能相互制约,为了使SLIPT系统更高效地工作,需要对两者进行调控。【方法】文章首先测试了目前SLIPT系统中常用的接收电路,并依据测试结果对接收电路进行了优化。文章所设计的接收电路由解耦合电路、EH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3个电路组成,其中,解耦合电路由能量采集支路(EHB)、电流调控支路(CRB)和信息传输支路(ITB)3条支路组成,用于分离和调控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电流;EH电路由升压、能量管理和稳压电路组成,用于能量的采集管理和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由两级低通同相放大和阈值比较电路组成,用于信号的滤波放大和整形。然后,将接收电路应用于以发光二极管(LED)和光伏电池(PV)为光/电转换器件及以单片机为处理器的SLIPT系统中,文章归纳了EH和IT两个功能之间的制约关系和调控方式。【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文章设计的电路,SLIPT系统能在EH、IT和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模式之间切换,通过调节接收电路的参数能够调控PV输出电流分配,从而调控输入到EHB的功率和ITB的信干比(SIR),进而实现能量的高效采集和信息的稳定传输,对应的能量存储功率和通信速率可由解耦合电路均衡与调控。【结论】接收电路能在无外加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同时具备最大功率点追踪、低功耗和工作模式可调等特点。
关键词
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
光伏电池
能量采集
信息传输
电路设计
Keywords
SLIPT
PV
EH
IT
circuit design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研究
2
作者
蔡俊
叶文清
郑伟伟
申溯
机构
苏州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
教育部
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域变换的微光场重构特性研究(No.62175172)。
文摘
针对传统油墨印刷技术存在视觉效果不丰富、生产过程高污染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成像薄膜器件由揭示层微柱透镜阵列与基础层反射式微柱透镜阵列叠加构成,图像信息空间偏移编码于基础层结构中。从揭示层侧可观察到具有立体感的灰度图像,且图像灰度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变化。采用无掩膜激光直写、双面对准压印技术,可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地制备该成像薄膜,该技术在光学防伪、高端印刷与包装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微柱透镜阵列
灰度
线状莫尔
双面对准
Keywords
Cylindrical microlens arrays
Grayscale
Linear moiré
Double-sided alignment
分类号
TS8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光束数字全息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雯
周皓
顾济华
杨俊义
姜锦虎
高本利
机构
苏州大学
教育部
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3-53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4109)资助
文摘
提出了一种多光束数字全息技术来解决当利用菲涅耳数字全息对全息图进行再现时,物体的多个表面无法同时再现得明亮、清晰.该方法是记录时采用多光束照明同一物体的多个表面,增强CCD上接收到的物体侧表面散射光的强度.实验成功地同时再现了物体的多个表面.同时,为了减弱再现像的散斑噪声,采用双线性插值和中值滤波处理图像,获得了质量高的三维物体的再现图像.
关键词
信息光学
数字全息
菲涅耳衍射
多光束数字全息
Keywords
Information optics Digital holography Fresnel diffraction Multi-beam digital holography
分类号
O438.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艳花
申溯
周小红
方宗豹
浦东林
朱鹏飞
陈林森
机构
苏州大学教育部“
苏州
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9-134,17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1023044)
文摘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光电子和IC领域,随着国际新一轮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线宽越来越细,对印刷电子材料与应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印刷术很难实现数微米以下精密电路。针对国际行业研究现状、工艺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基于微纳图形化激光直写光刻技术、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及其配套(微纳填充、转印和软压印)技术,以大尺寸透明导电材料的研发为例,微纳柔性制造在106.68 cm幅面上使印刷电路的线宽达到1.5μm。微纳柔性制造方法属于"加法"制造。展望了柔性制造在印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中的前景和需求,指出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材料的结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大尺寸柔性显示与触控、传感器件等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和推动性力量。
关键词
微纳柔性制造
印刷电子
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
Keywords
micro-nano flexible manufacturing
printed electronics
metal-mes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分类号
TH165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设计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嘉诚
周建康
沈为民
机构
苏州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教育部
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2016YFB0500501-02)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PAPD)。
文摘
为减小成像光谱仪的偏振敏感度并提高其定量化探测精度,提出一种透射式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它在两个正交方向上都具有周期性槽形单元,每个槽形单元包含7个子周期。每个子周期的介质占空比在两个方向上是独立的,可同时调制TE和TM偏振态的等效折射率,以此优化光栅偏振特性。本文将等效介质理论拓展到二维情况,设计了以熔石英为基底,工作波段为0.6~0.8μm的高衍射效率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光栅两正交方向周期分别为3.31μm和0.473μm。仿真结果表明,在参考波长0.7μm处TE和TM偏振态衍射效率分别为79.5%和79.6%,0.6~0.8μm波段范围内TE和TM偏振态衍射效率均高于70%,偏振敏感度低于2.6%。与一维二元闪耀光栅相比,二维二元闪耀光栅具有高衍射效率、低偏振敏感度和易制作的优势。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应用中透射式二元闪耀光栅的设计,可望在光栅型高光谱成像仪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二元闪耀光栅
消偏振
二维结构
衍射效率
Keywords
binary blazed grating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O436.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6
作者
袁娇娇
殷杰
凌婧
沈飞
谢丽倩
白霞
阮长耿
何杨
马珍妮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
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
苏州大学
教育部
血液与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5-12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0106,8207012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S2137)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研究课题(2021ZKMA02)。
文摘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区)蛋白作为免疫原,以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获取融合细胞的生长克隆,经过筛选和鉴定后,挑选能特异性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构建VWFpp抗原检测试剂盒,用于人血浆VWFpp的测定,对收集的12例行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血浆进行VWFpp抗原水平动态检测。结果:最终获得两株可持续传代并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别命名为SZ175和SZ176。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VWFpp而不能识别成熟的VWF(不含前导肽)。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原理,将单克隆抗体SZ175和SZ176成功制备成检测VWFpp抗原的试剂盒,动态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后血浆中的VWFpp水平,结果显示移植后较移植前血浆中VWFpp水平有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两株抗VWFpp单克隆抗体,并且建立了VWFpp抗原双抗体夹心检测试剂盒,为进一步研究VWFpp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血管性血友病临床诊断分型和内皮损伤相关疾病的预后监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
双抗体夹心ELISA
Keywords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pp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LISA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554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微波光子系统
7
作者
江芝东
谢溢锋
周沛
唐志刚
李念强
机构
苏州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教育部
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62001317,62171305,6200413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200855)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开放基金(No.IPOC2020A012)。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微波信号的产生和其相位噪声的测量。该系统由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光电振荡器模块和基于光延时线技术的相位噪声测量模块构成。通过使用单个电吸收调制激光器代替激光源和强度调制器,所提出的双功能系统不仅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而且性能表现优异;有利于在基于OEO的射频系统,特别是信号产生系统的研制、优化与工作过程中,及时评估信号源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参数调整以优化其性能,为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测试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由光电振荡器生成的9.952 GHz信号的边模抑制比为66dB,相位噪声为-116.53dBc/Hz@10kHz。此外,相位噪声测量系统的相位噪声基底达-133.71 dBc/Hz@10 kHz,其测量灵敏度优于商用信号分析仪R&S FSV40。
关键词
相位噪声测量
微波信号产生
微波光子
光电振荡器
电吸收调制激光器
Keywords
Phase noise measurement
Microwave generation
Microwave photonics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
分类号
TN92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光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的接收电路研究
涂俊轩
樊庭冰
倪慧琳
庄济舟
曹国洋
吴绍龙
李孝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射式灰度线状莫尔图像生成技术研究
蔡俊
叶文清
郑伟伟
申溯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光束数字全息的研究
张雯
周皓
顾济华
杨俊义
姜锦虎
高本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
刘艳花
申溯
周小红
方宗豹
浦东林
朱鹏飞
陈林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消偏振二维二元闪耀光栅设计
朱嘉诚
周建康
沈为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袁娇娇
殷杰
凌婧
沈飞
谢丽倩
白霞
阮长耿
何杨
马珍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双功能微波光子系统
江芝东
谢溢锋
周沛
唐志刚
李念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