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加“共有的教育合作故事”:大学的作用与未来展望——许美德教授专访 |
许美德
金国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础教育的过程性质量评价研究——基于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数据 |
周明
王天琪
黄建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英国教师教育PGCE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
刘江岳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大科学与大学科学家的角色——以斯坦福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为例 |
夏之晨
杨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存在无意义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
汪李玲
付军军
陈羿君
|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职业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标准、方式和范畴分析——基于社会实在论的视角 |
周芷莹
冉云芳
潘逸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 |
田晓明
芮国强
周玉玲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8
|
教育培训对苏州市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教育培训经济收益率的再检验 |
崔玉平
吴颖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9
|
非货币化收益视角下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效应——基于苏州市农民工样本的实证研究 |
崔玉平
吴颖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0
|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建议 |
丁芳
石轩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1
|
中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始末——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创办电教专业的历史与总结 |
徐红彩
潘中淑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2
|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
周川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8
|
|
13
|
提高大学生自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于大学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 |
陶新华
王椿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4
|
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基本特征 |
王玉东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4 |
39
|
|
15
|
城乡大学生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S大学本科生的调查 |
崔玉平
吴颖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6 |
3
|
|
16
|
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 |
田晓明
蒋晓虹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现代大学的传统理念--纽曼教育思想解析 |
徐继宁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8
|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
肖卫兵
|
《高校教育管理》
|
2007 |
4
|
|
19
|
理性设计的限度:民国大学院、大学区制与高校设置 |
黄启兵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0
|
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高峰 |
范庭卫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