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转换在校大学生考试运行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建洪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课程考试日益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无论是国家教育部,还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大学生的课程考试作了种种规定,从而使大学生的课程考试在有序而严肃的环境下进行。学生的作弊现象...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课程考试日益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无论是国家教育部,还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大学生的课程考试作了种种规定,从而使大学生的课程考试在有序而严肃的环境下进行。学生的作弊现象少了,教师出卷、阅卷也更加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鲁庆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
本文探讨综合性大学尤其是重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分析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两种模式 ,比较了两种模式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师教育模式 ,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优势的思路。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基于S大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佳伟 李莹 陆丽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2,共6页
为探讨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改编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对S大学的783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在性别变量及专业变量上... 为探讨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改编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对S大学的783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在性别变量及专业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S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个人、家庭及学校三个层面。根据研究结果,为提高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提出如下建议:统筹管理规划,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师范生技能实践;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师范生 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press的中小单位机构库建设实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卫潇 周毅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12期65-70,共6页
针对我国机构库建设落后的现状,探讨现有的机构库建设模式及我国机构库建设的需求及障碍,在分析Wordpress系统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基于Wordpress的中小单位机构库解决方案是:基于Wordpress的机构库通用系统的集成、细节需求的... 针对我国机构库建设落后的现状,探讨现有的机构库建设模式及我国机构库建设的需求及障碍,在分析Wordpress系统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基于Wordpress的中小单位机构库解决方案是:基于Wordpress的机构库通用系统的集成、细节需求的深度定制、融合搜索引擎的资源推广策略,并分别阐述了实现上述三部分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库 WORDPRESS 中小单位 开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面向21世纪的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3
5
作者 施盛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9年第2期6-8,19,共4页
本文针对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调整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式的几点建议,以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 高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被引量:359
6
作者 周毅 李卓卓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9,共8页
新文科是“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了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意义;对新文科的内涵、目标、特征等进行了阐释和梳理;探讨以新文科建设为... 新文科是“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了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意义;对新文科的内涵、目标、特征等进行了阐释和梳理;探讨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文科教育的新领域和新局面,探索培养新文科人才,布局和优化文科教育创新体系;最后,以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开设数字人文专业为例,研究新文科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推进策略,为开展新文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 高等教育改革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与管理创新——评《高等教育管理新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孙芸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I0003-I0003,共1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学环境革新,加快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也革新了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改变了高校教育管理传统模式,通过借助大数据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学环境革新,加快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也革新了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改变了高校教育管理传统模式,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与方法,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 信息技术 机制与方法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治理机制的构建及创新实践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毅 李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2,96,共8页
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治理的转变是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提出与界定课程治理机制的内涵开始,总结了课程治理与课程管理的显著区别。提出并构建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多重机制耦合的课程治理... 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治理的转变是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提出与界定课程治理机制的内涵开始,总结了课程治理与课程管理的显著区别。提出并构建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多重机制耦合的课程治理新机制,认为要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吸纳和动员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形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合力;通过由学校引导机制、师生参与机制、专家干预机制和社会力量融入机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机制,促进课程资源高质量供给;发挥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达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多重目标。同时结合课程治理的创新行动实践,对上述课程治理机制的实际运用方法与成效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治理 治理机制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