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双平面高速摄影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技术
1
作者 王建平 张俊 +5 位作者 王彦清 李强 王金武 赵冬冬 曾西 胡海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20,共9页
目的 测量健康志愿者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方法 建立膝关节胫股骨的坐标系,并据此在骨标志处粘贴标记点,随后采用双平面高速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人体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并依据坐标变... 目的 测量健康志愿者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方法 建立膝关节胫股骨的坐标系,并据此在骨标志处粘贴标记点,随后采用双平面高速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人体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并依据坐标变换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比内收外展、内外旋转、内外平移和近远端移动的峰值,人工膝关节大于健康膝关节(P<0.05),但在后移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健康志愿者与TKA患者的膝关节运动,揭示了两者在膝关节运动上的差异,说明了双平面高速摄影技术在膝关节运动学测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 膝关节 全膝置换术 步态 三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转运蛋白1介导的铜死亡途径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2
作者 王议贤 欧崇阳 +2 位作者 郝璐 焦旸 曹建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5-1061,共7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的发生取决于细胞内铜离子的累积。铜离子是生物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必需微量元素,但细胞内过量的游离铜不仅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还会对肿瘤细胞发挥特异性杀伤功能。铜转运蛋白1(CTR1)是细胞跨... 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的发生取决于细胞内铜离子的累积。铜离子是生物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必需微量元素,但细胞内过量的游离铜不仅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还会对肿瘤细胞发挥特异性杀伤功能。铜转运蛋白1(CTR1)是细胞跨膜摄取铜离子的关键转运体,作为一种铜死亡调节因子,其在肿瘤中的突变及表达变化对铜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有影响,并可能通过调控铜死亡途径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对CTR1介导的铜死亡途径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进行综述,阐述铜离子稳态调控机制对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及CTR1调控铜死亡的机制,并探讨以CTR1为干预靶点进行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为临床肿瘤患者的救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铜死亡 铜转运蛋白1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在放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安庆 聂晶 +2 位作者 裴海龙 张健 周光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4-186,190,共4页
根据放射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特点,开设了第二课堂讲述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设计了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照射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实验课。同时,每个星期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练习操作,熟练掌握流式细胞仪,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 根据放射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特点,开设了第二课堂讲述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设计了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照射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实验课。同时,每个星期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练习操作,熟练掌握流式细胞仪,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放射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与迁移模型
4
作者 黄亚楠 刘志勇 管永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2-912,共11页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增,第二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利用对流扩散方程(CDE)模型模拟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迁移行为时,表观对流速率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呈现正相关关系(n=45,R^(2)=0.847).湖泊和海洋沉积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仅有一种类型:^(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同时,湖泊柱样沉积速率(n=35,R^(2)=0.921)或海洋柱样中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n=32,R^(2)=0.949)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无峰分布柱样中^(239+240)Pu可交换态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vmax)在数值上与沉积速率(v)相当,并且最大表观对流速率不影响^(239+240)Pu在柱样中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无峰分布 对流扩散方程(CDE) 柱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eam型医用质子治疗系统机房屏蔽分析与测量结果比较
5
作者 姜文华 涂彧 +2 位作者 薛惠元 李亚东 张洁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3-489,共7页
质子治疗系统使用能量在70~250 MeV范围内的质子进行肿瘤治疗,损失或预期使用的质子与靶物体产生能量范围宽、角度分布差异大的中子谱,成为质子治疗系统屏蔽设计的主要考虑源项。本文采用点核模型估算Probeam型质子治疗系统机房外中子... 质子治疗系统使用能量在70~250 MeV范围内的质子进行肿瘤治疗,损失或预期使用的质子与靶物体产生能量范围宽、角度分布差异大的中子谱,成为质子治疗系统屏蔽设计的主要考虑源项。本文采用点核模型估算Probeam型质子治疗系统机房外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屏蔽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质子加速器 估算 监测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梦裳 张云艳 +2 位作者 万建美 章斌 吴翼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93T细胞经0、2、4、6Gy的X射线照射后,用浓度分别为5、10、20、50μg/ml的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0、2、4、6Gy时,不同浓度PI染色时G1/G0期的比例变化如下:... 研究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93T细胞经0、2、4、6Gy的X射线照射后,用浓度分别为5、10、20、50μg/ml的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0、2、4、6Gy时,不同浓度PI染色时G1/G0期的比例变化如下:(35.90±0.17)至(37.65±0.42),(18.05±0.40)至(19.08±2.01),(4.24±1.31)至(5.89±1.08),(2.88±0.16)至(4.04±1.06),G2/M期的比例变化如下:(13.36±0.36)至(15.39±0.33),(54.56±0.34)至(58.98±1.46),(83.92±4.50)至(84.80±1.43),(92.29±1.56)至(92.89±1.49);S期的比例变化如下:(45.63±0.97)至(49.74±0.16),(22.45±0.35)至(27.04±0.36),(10.05±0.79)至(11.29±0.11),(3.71±1.06)至(4.99±1.01)。在同一照射剂量下,不管是G1/G0期、S期还是G2/M期,不同浓度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不管5、10、20μg/ml还是50μg/ml的PI染色,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但对于同一照射剂量,不同浓度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做周期分布实验时选择5μg/ml的PI染色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X射线 脱氧核糖核酸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春红 潘自强 +12 位作者 刘森林 杨明理 尚兵 卓维海 任天山 肖德涛 杨维耿 李福生 周开建 吴锦海 宣志强 涂彧 葛良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3,共9页
介绍了2006-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基本上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分4个季节进行探测器的布放与回收,多数地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量。共有1个省和7个城市参加了此次调查,测量房... 介绍了2006-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基本上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分4个季节进行探测器的布放与回收,多数地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量。共有1个省和7个城市参加了此次调查,测量房间数共计2029个,涉及省市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氡浓度范围5.3—183.0Bq·m^-3,按样本量加权均值为(32.6±5.2)Bq·m^-3,按人口加权均值为(30.7±4.3)Bq·m^-3。氡浓度超过100Bq·^-3的房间(36间)约占总调查房间的1.8%。本次调查结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测量结果的比值范围为1.00—3.12,按各城市人口加权均值为1.80。同时对调查地区城镇/农村、不同建筑年代、不同楼层、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面和墙体材料居室内氡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调查地区居室内氡浓度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 调查 比较分析 N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 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翟小明 顾科 +2 位作者 俞家华 王建平 张军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99-3101,共3页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ⅢA期N2NSCLC患者80例.40例行胸腔镜手术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后...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ⅢA期N2NSCLC患者80例.40例行胸腔镜手术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后7~14d给予6MV—X线适形放疗50Gy/25次/35d。比较2组的1、2年生存率、完成总疗程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疗程时间明显缩短(χ2=9.45,P=0.002),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χ2=41.32,P=0.00),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χ2=15.12,P=0.002)。2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ⅢA期N2NSCLC患者胸腔镜术后化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疗效,且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缩短术后辅助化疗开始的时间及总的疗程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胸腔镜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波刀Xsight spine prone tracking模式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摆位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君 孔祥慧 +3 位作者 杨瑞杰 程程 王工 庄洪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670-674,共5页
目的:射波刀脊柱肿瘤治疗提供了两种追踪模式,即脊柱追踪系统(Xsight spine tracking,XST)和俯卧位脊柱追踪系统(Xsight spine prone tracking,XSPT)。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脊柱追踪模式的摆位误差,评估射波刀采用XSPT模式治疗脊柱肿瘤患... 目的:射波刀脊柱肿瘤治疗提供了两种追踪模式,即脊柱追踪系统(Xsight spine tracking,XST)和俯卧位脊柱追踪系统(Xsight spine prone tracking,XSPT)。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脊柱追踪模式的摆位误差,评估射波刀采用XSPT模式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摆位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射波刀治疗的腰骶脊柱肿瘤患者18例,分别采用仰卧位(真空垫固定)和俯卧位(热塑体网与俯卧板固定)进行CT模拟定位。按照XST与XSPT两种追踪方式设计治疗计划,治疗中分别记录两种体位脊柱追踪的摆位修正误差,平移修正为进出、左右、升降方向,角度修正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仰俯、倾斜。同时采集俯卧位治疗模式下同步呼吸追踪的相关误差。两种追踪模式的摆位修正误差参数通过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修正误差的差异。同时分析俯卧位同步呼吸相关误差,评估呼吸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升降方向仰卧位修正误差为(0.18±0.16)mm,俯卧位为(0.31±0.2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出方向仰卧位修正误差为(0.27±0.24)mm,俯卧位为(0.50±0.4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呼吸模型相关误差左右、进出和升降的平均值分别为(0.21±0.11)mm、(0.41±0.38)mm和(0.68±0.42)mm。结论:治疗中受呼吸运动的影响,相比于仰卧位定位方式,俯卧位在升降与进出方向摆位误差相对较大,但俯卧位治疗方式具有同步呼吸追踪系统,且该系统可以实现治疗过程中呼吸动度的实时修正。俯卧位脊柱追踪模式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同样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脊柱追踪 俯卧位 立体定向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持续照射对Sw1990及Panc-1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奡 王忠敏 +2 位作者 张丽云 茅爱武 刘芬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采用125I粒子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行体外持续照射,研究其生物学效应,探讨连续照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为胰腺癌放射实验细胞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体外培养至对数... 目的采用125I粒子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行体外持续照射,研究其生物学效应,探讨连续照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为胰腺癌放射实验细胞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行125I粒子持续照射,在初始剂量率为12.13 cGy/h时,分别给予总剂量为0、2、4、6、8 Gy的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细胞存活率(SF2),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以及3H-TDR掺入实验探究照射后细胞DNA合成情况。结果经过拟合,计算出Sw1990和Panc-1细胞的SF2值分别为0.766±0.063和0.729±0.045,随着照射剂量增高,两种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升高,Panc-1细胞的最大凋亡率出现在6 Gy,Sw1990出现在8 Gy。G2/M期阻滞分数均逐渐升高,3H-TDR掺入放射量逐渐降低。结论125I持续照射胰腺癌细胞时,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是抑制细胞增殖的主要原因,在剂量为0、2、4、6、8 Gy时,Sw1990及Panc-1细胞生物学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125Ⅰ粒子 SW1990细胞 Pane-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纳米金探针对宫颈癌细胞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散射成像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娜 秦颂兵 +3 位作者 张兵波 张旭光 周菊英 涂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纳米金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叶酸修饰,制得具有靶向性的纳米金探针.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靶向性纳米金的细胞特异性散射成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纳米金-叶酸的摄取作用强于对纳米... 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纳米金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叶酸修饰,制得具有靶向性的纳米金探针.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靶向性纳米金的细胞特异性散射成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纳米金-叶酸的摄取作用强于对纳米金的摄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的差别逐渐减小.表明在适当的时间内纳米金-叶酸探针对宫颈癌细胞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叶酸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散射成像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基团功能化共轭介孔聚合物用于可监控快速海水提铀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鹏 王子昱 +1 位作者 徐美芸 华道本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5-275,I0005,共12页
海水提铀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快速提铀材料凭借短吸附周期可减少生物污损、老化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优化吸附周期可获得更高的提铀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偕胺肟修饰的共轭介孔聚合物(CMPAO)用于可监控的... 海水提铀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快速提铀材料凭借短吸附周期可减少生物污损、老化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优化吸附周期可获得更高的提铀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偕胺肟修饰的共轭介孔聚合物(CMPAO)用于可监控的快速海水提铀。以具有优良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三苯胺和修饰有偕胺肟的芴衍生物为构建单元合成吸附材料,UO_(2)^(2+)被偕胺肟基团捕捉后,经共振能量转移增强CMPAO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从而实现吸附过程的监测,以确定最优的吸附周期。结果表明:CMPAO在铀酰溶液(5×10^(-5)mol/L)中可在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对U的吸附容量为182.5 mg/g;在真实海水中,3 d即可基本完成吸附过程,CMPAO对U的吸附容量达到1.6 mg/g,同时CMPAO在海水中可实现铀吸附量与ECL强度的正相关,能够实时监测吸附过程,指示吸附量的变化,以确定最优吸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共轭介孔聚合物 海水提铀 可监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安庆 马晓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随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更新,功能不断拓展,已成为新兴学科纳米毒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动态检测纳米颗粒在活细胞内的定位及其与细胞骨架、细胞内离子、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 随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更新,功能不断拓展,已成为新兴学科纳米毒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动态检测纳米颗粒在活细胞内的定位及其与细胞骨架、细胞内离子、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纳米颗粒对机体的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纳米毒理学 纳米颗粒 细胞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精准放疗系统在小鼠肿瘤放疗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安庆 聂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小动物精准放疗系统是专为小动物实验设计的放疗设备,类似于临床放疗系统,广泛用于临床前的放射生物学效应研究、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等领域。特点是在实施放疗前,对小动物进行精确的CT三维成像,应用专门的软件计算受照剂量并制定... 小动物精准放疗系统是专为小动物实验设计的放疗设备,类似于临床放疗系统,广泛用于临床前的放射生物学效应研究、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等领域。特点是在实施放疗前,对小动物进行精确的CT三维成像,应用专门的软件计算受照剂量并制定照射计划,最后使用制定好的计划引导仪器对小动物实施精确的放疗,能够模拟临床放射治疗过程,得到更加贴近实际的基础研究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精准放疗系统 放射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剂量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5
作者 倪婕 陈勇 +1 位作者 孔栋 孙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微剂量学是研究微观体积内辐射能量的时空分布的学科。本文从微剂量学的基础剂量学量开始,针对微剂量学领域模型的建立方法展开综述,主要探讨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效应模型,并对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介绍了微剂量学模型... 微剂量学是研究微观体积内辐射能量的时空分布的学科。本文从微剂量学的基础剂量学量开始,针对微剂量学领域模型的建立方法展开综述,主要探讨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效应模型,并对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介绍了微剂量学模型当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剂量学 径迹结构 辐射建模 LQ模型 双重辐射作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土壤中^(239+240)Pu的来源与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亚楠 潘少明 +2 位作者 张威 Stephen G.Tims 刘志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08-4616,共9页
利用现有大量实测的^(137)Cs背景值数据,根据北半球大气沉降^(137)Cs/^(239+240)Pu活度比值32.5(^(137)Cs活度校正到2005年),将中国大陆土壤中^(137)Cs转换成对应的^(239+240)Pu,类比中国大陆^(137)Cs-RI模型(^(137)Cs-RI MCM),利用克... 利用现有大量实测的^(137)Cs背景值数据,根据北半球大气沉降^(137)Cs/^(239+240)Pu活度比值32.5(^(137)Cs活度校正到2005年),将中国大陆土壤中^(137)Cs转换成对应的^(239+240)Pu,类比中国大陆^(137)Cs-RI模型(^(137)Cs-RI MCM),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模拟中国大陆土壤中Pu-RI的空间分布.目前中国大陆土壤中实测^(239+240)Pu的沉积通量范围在7.3~546Bq/m^2之间,模拟Pu-RI的范围在3~812Bq/m^2之间,并且最大值出现的地点与模拟最大Pu-RI可能出现的区域基本一致,^(137)Cs-RIMCM模型对中国大陆土壤中Pu-RI的模拟具有可行性.由于^(137)Cs与^(239+240)Pu沉降的不均匀性,根据中国土壤实测^(137)Cs/^(239+240)Pu的活度比可知,局部区域Pu-RI模拟值可能有偏差.为了更好的说明^(137)Cs-RI MCM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30~40°N之间中国62个城市位点的^(239+240)Pu湿沉降通量(I湿沉降)与相应Pu-RI的值(I总沉降)进行了比较,发现I湿沉降和I总沉降的理论计算均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来源 240Pu/239Pu 背景值 土壤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泊柱样沉积物中239+240Pu的来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亚楠 潘少明 刘志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7,共11页
针对当前中国湖泊柱样沉积物中^(239+240)Pu的研究现状,对中国湖泊^(239+240)Pu的来源、^(239+240)Pu最大蓄积峰的年代以及^(239+240)Pu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表明:中国湖泊^(239+240)Pu的主要... 针对当前中国湖泊柱样沉积物中^(239+240)Pu的研究现状,对中国湖泊^(239+240)Pu的来源、^(239+240)Pu最大蓄积峰的年代以及^(239+240)Pu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表明:中国湖泊^(239+240)Pu的主要来源于全球大气核试验沉降,湖泊沉积柱样中表层沉积物^(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19;柱样^(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08;柱样^(239+240)Pu的沉积通量范围在7.45~240.6 MBq/km^2之间,因湖泊所处沉积环境及纬度的差异而变化。湖泊柱样剖面中的^(239+240)Pu的分布多呈单峰分布,湖泊沉积物中^(239+240)Pu的最大蓄积峰位置改变可以忽略不计,^(239+240)Pu最大蓄积峰具有时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柱样沉积物 ^239+240Pu ^240Pu/^239Pu 沉积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239+240Pu的来源与存量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亚楠 潘少明 刘志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92-1903,共12页
对海水和沉积物中239+240Pu活度、240Pu/239Pu比值和239+240Pu存量的分析,可以为海洋环境中水团输运、黑潮海水入侵、颗粒物通量、颗粒清除过程、污染物堆积、沉积年代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途径。针对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239+240Pu活度... 对海水和沉积物中239+240Pu活度、240Pu/239Pu比值和239+240Pu存量的分析,可以为海洋环境中水团输运、黑潮海水入侵、颗粒物通量、颗粒清除过程、污染物堆积、沉积年代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途径。针对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239+240Pu活度分布、240Pu/239Pu比值特征和239+240Pu存量进行比较讨论,发现虽然全球大气沉降和太平洋核试验场的输入是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239+240Pu的2个主要来源,但是中国边缘海海洋环境中不同区域Pu的来源的比例有差异。同时,文中系统探讨了利用Pu端元法研究中国边缘海海洋沉积物中239+240Pu存量的质量平衡模型,这对认识海洋中沉积物的源与汇以及海洋放射性环境状况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240Pu/239Pu 沉积通量 存量模型 中国边缘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力场的镧系和锕系元素分子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苗仁 刘子义 +1 位作者 柴之芳 王东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114,I0005,共25页
简要概述了镧系和锕系元素关键种态的力场发展及其应用。早期主要采用非极化力场研究镧系和锕系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取得了与实验吻合较好的结果。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极化力场因考虑了对极化效应的处理而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并在镧系和锕系... 简要概述了镧系和锕系元素关键种态的力场发展及其应用。早期主要采用非极化力场研究镧系和锕系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取得了与实验吻合较好的结果。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极化力场因考虑了对极化效应的处理而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并在镧系和锕系溶液动力学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从水溶液动力学、f区元素萃取相关的配位动力学、环境与健康相关的动力学等三个方面简要总结了近年来部分在分子力场水平上研究镧系和锕系溶液动力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 锕系 f区元素 分子动力学 分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岩藻糖基乳糖预防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梦兰 陈财龙 +4 位作者 徐加英 石羽杰 苏红文 刘彪 秦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08-412,共5页
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消化和免疫功能不全、肠道发育不成熟,导致肠道耐受性差和细菌定植困难,并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腹泻高度敏感。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益处有赖于母乳中特殊的低聚糖,2’-岩藻糖基乳糖是母乳中含量较高的... 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消化和免疫功能不全、肠道发育不成熟,导致肠道耐受性差和细菌定植困难,并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腹泻高度敏感。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益处有赖于母乳中特殊的低聚糖,2’-岩藻糖基乳糖是母乳中含量较高的低聚糖。本文综述了2’-岩藻糖基乳糖的安全性,对肠道菌群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以及对预防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腹泻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岩藻糖基乳糖 母乳低聚糖 腹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婴幼儿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