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R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家华 刘芬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136,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多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存在着过度表达和变异。EGFR与相应配体结合后激活,继而活化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并产生众多的生物效应。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放射敏...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多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存在着过度表达和变异。EGFR与相应配体结合后激活,继而活化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并产生众多的生物效应。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调控细胞周期阻滞、促进DNA辐射损伤修复有关,运用EGF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特异性抑制剂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恶性肿瘤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生存素基因增强人肝癌细胞SMMC-7721放射敏感性
2
作者 杨巍 尹小祥 +1 位作者 曹建平 刘芬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52-356,共5页
为探讨沉默生存素(Survivi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靶向Survivin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质粒pGenesil-survivin,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后48 h,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 为探讨沉默生存素(Survivi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靶向Survivin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质粒pGenesil-survivin,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后48 h,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Genesil-survivin后48 h,SMMC-7721细胞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和阴性干扰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转染后第1—4 d,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转染后48 h,细胞阻滞于G2/M期(p<0.001),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转染后SMMC-7721细胞D0值减小,放射敏感性增强,增敏比为1.24。结果提示,沉默生存素基因可增强人肝癌细胞SMMC-7721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生存素 肝细胞癌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PRT基因突变及CBMN研究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加林 曹建平 +5 位作者 朱巍 刘芬菊 王明明 周献锋 朱财英 郑斯英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5-369,共5页
研究了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高辐射敏感性。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为对照,利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 研究了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高辐射敏感性。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为对照,利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位点突变分析技术及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method,CBMN),在AT细胞和GM细胞经Coγ射线0、1、2、3、4Gy60照射后,观察比较AT细胞和GM细胞之间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hprtMF)、微核率(MNF)及微核细胞率(MNCF)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在各剂量点,AT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GM细胞,其差别具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AT和GM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可拟合成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a+bx。结果表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患者AT细胞辐射敏感性显著高于GM细胞,具有高辐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高辐射敏感性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和生存素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巍 李艳博 +3 位作者 赵敬国 龚守良 曹建平 刘芬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为探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抑瘤效应,利用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 为探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抑瘤效应,利用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经乏氧培养36h后,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的SMMC-7721细胞中,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和阴性干扰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也未检测到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照射组明显降低(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降低(p<0.01)。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可有效地干扰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对乏氧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X射线 乏氧诱导因子-1Α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和生存素基因联合放疗对裸鼠移植人肝癌的抑瘤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巍 孙婷 +3 位作者 曹建平 刘芬菊 朱巍 陈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39-244,共6页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裸鼠移植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瘤效应,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靶向HIF-1α和/或Survivin基因的...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裸鼠移植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瘤效应,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靶向HIF-1α和/或Survivin基因的RNA干扰质粒后,接受5Gy 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裸鼠治疗后不同时间肿瘤体积和平均存活时间,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Survivin、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以TUNEL法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治疗开始后第9-21天,双干扰联合放疗组裸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治疗结束后1天,双干扰联合放疗组裸鼠肿瘤组织Survivin、HIF-1α、PCNA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放疗组,双干扰联合放疗组移植瘤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明显升高。结果提示,双干扰联合放疗可有效地抑制裸鼠移植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其抑瘤效应明显优于放疗和单干扰联合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X射线 乏氧诱导因子-1Α 生存素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ATM基因对辐射诱导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盛方军 曹建平 +5 位作者 罗加林 朱巍 刘芬菊 冯爽 宋建元 李翀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6-320,共5页
通过观察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 通过观察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ATM对hTERT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法,对比ATM基因转染前、后AT细胞hTERTmRNA表达的变化及与源自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相比的差异;以及细胞经3Gy60Coγ射线照射后其hTER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照射时,GM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阴性,AT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阳性,转染ATM基因后的ATM+-AT细胞其hTERT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60Coγ射线照射后,GM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阳性,AT细胞、空载体AT细胞(PEBS7-AT细胞)和ATM+-AT细胞hTERTmRNA的表达量比未照射时明显增加(p<0.05),ATM+-AT细胞hTERTmRNA相对表达量的增加低于AT细胞和空载体AT细胞(p<0.05)。提示ATM可下调hTERTmRNA的表达;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hTERTmRNA表达;端粒酶参与DNA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 端粒酶逆转录酶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研究工作的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燎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综述了低剂量辐射(LDR)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 大量的整体和体外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说明LDR的刺激效应和适应性反应,并提出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兴奋效应 人体健康效应 适应性反应 刺激效应 临床应用 医用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AT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建元 曹建平 +7 位作者 李翀 朱巍 盛方军 冯爽 黄晓菲 王小强 樊赛军 F.Eckardt-Schupp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应对电离辐射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GM细胞)为对照,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 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应对电离辐射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GM细胞)为对照,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定试剂盒,AT细胞和GM细胞经60Coγ射线0、1、2、3、4Gy照射后,观察比较它们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在1、2、3、4Gy剂量照射下,AT和GM细胞中SOD活性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p<0.01),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SOD活性明显低于GM细胞(p<0.05);AT和GM细胞中MDA含量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MDA含量明显高于GM细胞(p<0.05)。AT细胞和GM细胞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由于AT细胞中SOD活性降低,导致AT细胞应对辐射的氧化损伤能力不足,引起AT细胞中MDA含量增加,是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电离辐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