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象化摘要与读者传播行为意愿的关系: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的链式中介作用
1
作者 杨永乐 刘梦颖 江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20,共5页
以40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探究形象化摘要与纯文本摘要之间认知负荷、感知喜爱度以及传播行为意愿的差异,并进一步检验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在摘要类型对传播行为意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浏览形象化摘要时认... 以40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探究形象化摘要与纯文本摘要之间认知负荷、感知喜爱度以及传播行为意愿的差异,并进一步检验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在摘要类型对传播行为意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浏览形象化摘要时认知负荷更低、感知喜爱度更高、传播行为意愿更强;(2)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在摘要类型与传播行为意愿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化摘要 认知负荷 感知喜爱度 传播行为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和沉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9
2
作者 段锦云 孙飞 田晓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9,共6页
当员工了解到组织中存在问题时,则需要决定是向管理者或同事建言还是保持沉默。准确理解建言与沉默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建言。员工的建言行为和沉默行为并非对立相反的两极,且在情绪中介下,两者还可以相互转化。... 当员工了解到组织中存在问题时,则需要决定是向管理者或同事建言还是保持沉默。准确理解建言与沉默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建言。员工的建言行为和沉默行为并非对立相反的两极,且在情绪中介下,两者还可以相互转化。文章对建言和沉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对管理实践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沉默行为 情绪 归因 印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管理心理思想概要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庭卫 朱永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在对道家著作中关于治国论述的梳理基础上,提出道家管理心理思想的6个主要方面:“无为”的管理原则,辩证的管理谋略,清虚自守的领导品质,注重知人的人力资源论,善用众智的决策思想,把握时机的时间管理意识。 》
关键词 《老子》 管理心理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面子意识、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凤华 段锦云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7-533,共7页
以大学生为对象,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面子意识与协作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协作式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 以大学生为对象,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面子意识与协作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协作式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协作型冲突处理策略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社会面子意识负向预测人际关系满意度;低社会面子意识大学生在协作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争面子意识、高护面子意识和高社会面子意识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面子意识 冲突处理策略 人际关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体类别差异调节视听跨通道冲突中反应水平的感觉主导效应
5
作者 周衡 王爱君 +1 位作者 袁祥勇 蒋毅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12,共12页
感觉主导效应是大脑面临多种感觉通道信息时,优先加工某种感觉通道信息的现象。认知加工水平假说认为感觉主导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不同认知加工水平所决定,即早期知觉加工水平表现为视觉主导,晚期反应加工水平表现为听觉主导。然而,现有的... 感觉主导效应是大脑面临多种感觉通道信息时,优先加工某种感觉通道信息的现象。认知加工水平假说认为感觉主导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不同认知加工水平所决定,即早期知觉加工水平表现为视觉主导,晚期反应加工水平表现为听觉主导。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未关注认知加工水平中处于早期和晚期之间的中间加工水平如何影响感觉主导效应。研究操纵了位于中间加工水平的客体类别差异,采用2-1 mapping(映射)范式通过3个实验考察介于早期知觉和晚期反应水平之间的客体类别表征如何影响跨通道冲突感觉主导效应。实验1结果发现,客体类别差异能够调节反应水平的感觉主导效应。类别差异小时,表现为视觉主导;类别差异大时,表现为听觉主导。实验2结果说明此效应的产生与视觉刺激不同加工深度无关,证实了此效应的产生特异于视觉通道。实验3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抑制类别加工脑区,即左侧颞前叶。结果发现,反应水平的听觉主导效应消失。研究表明,认知加工水平中的客体类别表征这一中间加工水平对感觉主导效应产生了调节,完善了认知加工水平假说对于跨通道冲突感觉主导效应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类别 视觉主导效应 听觉主导效应 反应前水平 反应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营销传播的心理优势 被引量:6
6
作者 江 波 彭彦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整合营销传播是当今营销界最为热门的话题,其操作模式也是当今企业界、咨询界广为采用的模式,为了正确把握这一理论,使该理论能更好地指导营销实践,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心理优势,主要表现为:(1)形象整... 整合营销传播是当今营销界最为热门的话题,其操作模式也是当今企业界、咨询界广为采用的模式,为了正确把握这一理论,使该理论能更好地指导营销实践,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心理优势,主要表现为:(1)形象整合,声音一致有利于品牌形象的确立;(2)以资料库为起点,有利于同现有及潜在消费者互动;(3)系统综效的思考模式,有利于传播效果的最大化;(4)关系营销,有利于厚积品牌资产:(5)注重过程评估,有利于一致性策略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营销传播 心理优势 信息一致性 品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丽 蒋勤峰 田晓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5,共6页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其动态能力(吸收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绩效(创新绩效、财务绩效、成长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对处于新创企业来说,吸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业绩效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而在成熟...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其动态能力(吸收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绩效(创新绩效、财务绩效、成长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对处于新创企业来说,吸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业绩效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而在成熟期的企业,吸收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则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仅创新能力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创业绩效 新创企业 成熟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脸面共享及脸面共享行为:社会关系和伦理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凤华 段锦云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用两个基于情境故事的纸笔实验,探讨了五类重要关系他人卷入三类负向和两类正向道德事件时,个体的脸面共享感受和脸面共享行为。研究1采用3(违背家庭伦理、违背消极义务、违背职业伦理)×5(父-子/女、兄弟、师生、朋友、同乡关系)... 用两个基于情境故事的纸笔实验,探讨了五类重要关系他人卷入三类负向和两类正向道德事件时,个体的脸面共享感受和脸面共享行为。研究1采用3(违背家庭伦理、违背消极义务、违背职业伦理)×5(父-子/女、兄弟、师生、朋友、同乡关系)被试间设计,研究2采用2(维护家庭伦理、维护消极义务)×5(父-子/女、兄弟、师生、朋友、同乡关系)被试间设计。结果发现:(1)当关系人违背道德时,脸面共享强度随关系的亲疏远近逐步减弱;当关系人遵从道德时,脸面共享主要表现在家内和地缘关系上。(2)以孝道观念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脸面共享感受影响最大。(3)在关系人违背道德时,个体更可能采用‘避而不谈’和‘辩护’行为,较少采用‘划界避殃’行为;个体更可能因家庭成员违背道德而避而不谈,更愿意为关系亲密者而不是为同乡辩护;关系人遵从伦理时,个体更可能采用宣扬行为,而不是表示关系亲密和主动谈及行为;维护家庭伦理比见义勇为更可能被宣扬,后者则更可能被主动谈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面共享 脸面共享行为 违背伦理行为 遵从伦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考与探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晓明 徐维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3,共13页
在系统总结科研管理制度设计理念、运行机制及实践效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外延拓展"向"内涵建设"转型的必要性和... 在系统总结科研管理制度设计理念、运行机制及实践效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外延拓展"向"内涵建设"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文化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维视角详细阐释了大学科研管理转型的理念创新、具体内涵、实现路径、困难预期、应对举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制度设计 文化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翼与中国儿童心理辅导的开拓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庭卫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训育是民国时期学校工作职能的一个方面。但在工作中,学生扰乱行为是训育关注的内容,训话、惩罚是训育常用的方法。实际上心理卫生问题往往被作为道德品行问题来处理。黄翼关于儿童训导的研究,是一项以现代心理辅导改革传统训育的开拓... 训育是民国时期学校工作职能的一个方面。但在工作中,学生扰乱行为是训育关注的内容,训话、惩罚是训育常用的方法。实际上心理卫生问题往往被作为道德品行问题来处理。黄翼关于儿童训导的研究,是一项以现代心理辅导改革传统训育的开拓性研究。黄翼不仅在理论上总结了现代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而且创办了旨在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培育院(1935~1937),在实践上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辅导。黄翼的开拓性研究,为如何学习西方心理学、建立发展中国心理科学,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翼 训育 儿童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判的社会心理研究
11
作者 段锦云 徐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5-288,共4页
谈判是分配稀缺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个体因素对谈判不具有决定性影响,或往往被情境因素所掩盖。认知研究的热潮推动了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其结论也体现在自我中心偏向研究及其结论中。受"有限理性"思想的启示,情绪研究也成... 谈判是分配稀缺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个体因素对谈判不具有决定性影响,或往往被情境因素所掩盖。认知研究的热潮推动了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其结论也体现在自我中心偏向研究及其结论中。受"有限理性"思想的启示,情绪研究也成为谈判研究的热点,并得出了与其它领域的情绪研究结论一致的观点,如积极情绪的有利影响等。文章最后对未来研究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判 行为决定 自我中心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双创”项目成功者的决策偏好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沈丝楚 许明星 +4 位作者 张迅捷 郁林瀚 郑蕊 陈熹 李纾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业型人才。"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之问,考问着各高校的该计划组织者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者。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大学生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业型人才。"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之问,考问着各高校的该计划组织者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者。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奖者作为创业成功的效标人群,以风险、跨期、社会、环保、可持续等决策偏好为预测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偏好可持续,而非冒险、偏好将来、公平/合作、关心环保等决策偏好,才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获奖表现。本研究从理论上提示并明确了可持续决策偏好是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者的有效指标,实践上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的选拔和培训提供了简洁有效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行为 可持续偏好 风险偏好 跨期偏好 社会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家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雪艳 王重鸣 段锦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文章采用修订的民营企业家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获取的215份测量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民营企业家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是思维度结构,包括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情... 文章采用修订的民营企业家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获取的215份测量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民营企业家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是思维度结构,包括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反馈性支持。社会支持中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与倦怠的三个子维度:情绪枯竭、创业成就感和创业认同感的相关系数均显著。而去个性化与社会支持各子维度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倦怠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单维度预测作用比多维度预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职业倦怠 企业家 创业认同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孤独感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文明 田晓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7期88-89,共2页
本研究采用施密茨和苏迈特(1983)设计的孤独感量表对被试者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即友谊分量表、家庭关系分量表、与恋人关系分量表、与更大群体关系分量表。本量表共20题,每个分量表有5题,每题答案为是或否,每个答案... 本研究采用施密茨和苏迈特(1983)设计的孤独感量表对被试者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即友谊分量表、家庭关系分量表、与恋人关系分量表、与更大群体关系分量表。本量表共20题,每个分量表有5题,每题答案为是或否,每个答案都有明确记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独程度越高,0到6分为不孤独,6(不包括6分)到9分为比较孤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大学生 原因 家庭关系 群体关系 量表 施密茨 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效果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治疗效果 心理症状 精神状态 评价指标 患者 不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16
作者 钱程 赵越 +2 位作者 牛溪溪 顾佳灿 王爱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将Posner线索化范式应用到三维空间,通过两个实验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情绪面孔的效价,考察了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如何影响视觉空间返回抑制。结果发现,(1)情绪面孔作为目标时,目标...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将Posner线索化范式应用到三维空间,通过两个实验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情绪面孔的效价,考察了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如何影响视觉空间返回抑制。结果发现,(1)情绪面孔作为目标时,目标出现在近处空间,情绪面孔效价与返回抑制存在交互作用,负性面孔下的返回抑制减小;(2)情绪面孔作为线索时,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情绪面孔效价与返回抑制存在交互作用,负性面孔下的返回抑制增大。研究表明,三维空间中情绪面孔能够影响返回抑制的大小,且这种影响在远近空间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返回抑制 情绪面孔 注意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事件理论的内容、应用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14
17
作者 段锦云 傅强 +1 位作者 田晓明 孔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07,共9页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应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在对工作满意度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驱动型和判断驱动型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对研究组织成员情感反应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考虑团体层次情感机制及测量方法等因素,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事件理论 情感反应 工作满意度 工作环境特征 情感驱动行为 判断驱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的情绪机制:一个新的探索视角 被引量:41
18
作者 傅强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82,共9页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情绪 认知加工 情绪事件理论 情绪循环理论 情绪反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氛围研究:概念测量、理论基础及评价展望 被引量:87
19
作者 段锦云 王娟娟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4-1974,共11页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可分。组织氛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常用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交互作用、吸引选择磨合、涌现和意义建构等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氛围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拓展组织氛围的跨文化及其差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氛围 团队氛围 组织文化 心理氛围 社会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 被引量:92
20
作者 陈文平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13,共9页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组织和谐的特征不利于组织中建言行为的发生;权力距离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长期观念可能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文化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中庸 关系 面子和人情 权力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