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被引量:5
1
作者 贾济波 张万军 +3 位作者 刘原庆 冯飞文 胡粟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在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6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并将其分为低恶性风险组和高恶性风险组。提取10个临床及CT图像特征(年龄、性别、肿瘤部位... 目的: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在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6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并将其分为低恶性风险组和高恶性风险组。提取10个临床及CT图像特征(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囊变或坏死、钙化、表面溃疡、强化方式)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对病例的CT图像分别特征提取,并分为平扫期(N)、动脉期(A)、静脉期(V)及影像3期(N+A+V)4组,对上述4组通过select percentile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降维、筛选组学特征后,分别使用5种分类器(Random Forest、Logistic Regression、SVM、SGD、XGBoost)建立各期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量化。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AUC值差异,得到最佳影像组学模型。然后组合临床模型和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结果:肿瘤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及有无囊变坏死在两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有无钙化及溃疡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大小和强化方式2个临床特征LASSO权重系数最高分别为0.08、0.20,临床模型基于XGBoo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组AUC值为0.91(95%CI:0.83~0.96),平扫期组学模型基于SGD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组AUC值为0.84(95%CI:0.75~0.92),动脉期组学模型基于SVM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AUC值为0.87(95%CI:0.80~0.94),静脉期组学模型基于Random Fore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84(95%CI:0.75~0.93),影像3期组学模型基于XGBoo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88(95%CI:0.79~0.94),基于XGBoost分类器构建的临床-CT影像3期(N+A+V)的联合模型最佳,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分别达0.98(95%CI:0.97~0.99)、0.95(95%CI:0.89~0.98)。结论: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GIST的危险度分级上具有较高价值,从而为GIST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相对危险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纹理分析对帕金森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顾惠芳 戴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上灰质核团和脑白质的纹理分析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30例PD患者与2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TI扫描,工作...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上灰质核团和脑白质的纹理分析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30例PD患者与2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TI扫描,工作站后处理得到两组的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在ITK-SNAP软件上勾画ROI,包括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黑质、红核、小脑齿状核和双侧半卵圆区,用A.K软件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选择5个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的纹理特征,并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降维所得的纹理特征与PD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及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Hoehn-Yahr(H-Y)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降维选择后得到的5个纹理特征,ROC分析得出其独立预测PD的曲线下面积(AUC)范围为0.692~0.871,构建PD预测模型,该模型的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86、0.89、0.84。交叉验证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84、0.94。5个纹理特征与上述各临床评分量表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于DTI的纹理分析对PD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病情发展的评估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扩散张量成像 纹理分析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预测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祥 朱静芬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性、定量参数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3月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ICC)患者临床、病理、MRI资料。将患者分为中分化组(29例)和...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性、定量参数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3月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ICC)患者临床、病理、MRI资料。将患者分为中分化组(29例)和低分化组(52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在临床、MRI定性以及定量参数方面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用来建立MRI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被用于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肝内转移灶、动态强化模式、肝胆期强化模式、扩散加权成像(DWI)、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1、0.035、0.017、0.001)。动态强化模式、直径是预测MICC分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所得MRI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06,敏感度71.2%,特异度79.3%。结论:动态强化模式、直径是预测MICC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MRI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细胞癌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容积ADC直方图分析联合ADC值术前预测直肠癌肿瘤沉积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冯飞文 刘原庆 +1 位作者 胡粟 胡春洪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在术前预测直肠癌肿瘤沉积(tumor deposits,TDs)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术前行直肠...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在术前预测直肠癌肿瘤沉积(tumor deposits,TDs)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术前行直肠MRI检查且经病理确诊的11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TDs阳性组(n=30)和TDs阴性组(n=81),在ADC图像上手动勾画每一层肿瘤病灶感兴趣区(region of iterest,ROI)并提取ADC直方图参数,包括第10百分位数(ADC_(10%))、第90百分位数(ADC_(90%))、最大值(ADC_(max))、最小值(ADC_(min))、均数(ADC_(mean))、中位数(ADC_(median))、峰度及偏度;同时测量肿瘤最大层面的平均ADC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ADC值及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模型,利用ROC曲线分析ADC值、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及两者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AUC间的差异。结果ADC值、ADC_(10%)、ADC_(90%)、ADC_(max)、ADC_(mean)、ADC_(median)及峰度在TDs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_(90%)的预测效能最高(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8、80.0%、65.4%)。由ADC值、ADC_(10%)、ADC_(90%)、ADC_(mean)构建的联合模型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40、86.7%、93.8%,其诊断效能优于ADC值(AUC为0.645)及各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AUC为0.649~0.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及肿瘤最大层面的ADC值可用于术前预测直肠癌TDs,尤其当两者联合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直肠癌 肿瘤沉积 扩散加权成像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ET-CT和MRI在脊柱骨髓瘤及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熊星 王佳 +1 位作者 张妤 胡春洪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9期823-825,共3页
骨髓瘤和转移瘤均为脊柱常见的恶性病变,它们的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相似。当患者仅以腰痛就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尤为重要。作者从CT、PET-CT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及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脊柱 多发性骨髓瘤 转移瘤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DWI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妍 惠友友 +4 位作者 姚飞荣 胡春洪 颜灵芝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比较正常对照、DWI-和DWI+组3组人群的ADC值差异,并进一步研究MM患者的ADC值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DWI+组患者的浆细胞百分比高于DWI-组。DWI+组患者的椎骨、胸骨、肋骨、上肢带骨、下肢带骨ADC值高于DWI-和正常对照组,DWI-组各部位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R-ISSⅢ期患者的胸骨、肋骨、上肢带骨ADC值高于临床R-ISSⅠ和Ⅱ期患者的ADC值,而R-ISSⅠ期和Ⅱ期患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ISS分期Ⅰ-Ⅲ期患者的其他骨部位如椎骨、下肢带骨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M患者DWI+和高肿瘤浸润有关。DWI+组ADC值高于DWI-组,DWI-患者骨质ADC值仍高于正常者,且ADC值与R-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R-ISS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常规MRI征象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诊断胎盘植入 被引量:4
7
作者 熊星 王佳 +1 位作者 张妤 胡春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疑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8例发生胎盘植入、29例未植入,比较有无胎盘植入患者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 目的评估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疑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8例发生胎盘植入、29例未植入,比较有无胎盘植入患者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测胎盘植入模型,并制作列线图,绘制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无胎盘植入患者孕次、剖宫产次数、胎盘位置、胎盘下血管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年龄、流产史、阴道流血史、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面中断、胎盘局部膨出及胎盘信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剖宫产次>1及胎盘下血管异常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胎盘植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77.78%、86.21%、86.21%,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胎盘植入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可作为术前预测胎盘植入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