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社会安全到环境安全——环境安全设计导向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探索
1
作者 毛媛媛 雷诚 曾敏玲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城市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环境安全设计理念对于营造安全安心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缺乏环境安全设计理念的内容和相应的知识体系支撑。基于此,文章提出从“理论导入、环境认知、设计应用”三方面建构... 城市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环境安全设计理念对于营造安全安心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缺乏环境安全设计理念的内容和相应的知识体系支撑。基于此,文章提出从“理论导入、环境认知、设计应用”三方面建构环境安全设计知识体系,采用“模块局部嵌入,网络系统融入”的方式将其纳入城乡规划教学体系,同时从理论基础、认知调查、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教学组织设计,并通过多途径的教育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设计理念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学 规划实践 教育改革 安全城市 环境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衡协同视角下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倩鸿 田雅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67-6583,共17页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人地关系复杂、城乡冲突尖锐的特征,其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功能呈现权衡或协同的复杂相互作用。研究城市边缘区ESs的相互关系、基于功能协调目的对其进行优化,对于缓解人地关系矛...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人地关系复杂、城乡冲突尖锐的特征,其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功能呈现权衡或协同的复杂相互作用。研究城市边缘区ESs的相互关系、基于功能协调目的对其进行优化,对于缓解人地关系矛盾、实现乡村振兴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市为例,在识别城市边缘区基础上,选取粮食供给、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水质净化、文化服务7种关键ESs进行评估,结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自组织网络方法探究ESs权衡协同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分类及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苏州市918个村庄被识别为城市边缘区;2)生境质量与粮食供给存在极显著的权衡关系(R_((xy))=-0.77),生境质量与文化服务存在极显著的协同关系(R_((xy))=0.95),2010—2022年间ESs间的关系以权衡效应为主,协同效应较少,整体权衡关系呈减弱趋势;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分为5类生态系统服务簇,分别为生态服务协调簇、生态服务失调簇、生态保育簇、生态游憩休闲簇以及生态风险加剧簇;4)提出了促进城市边缘区ESs协调,有助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关系 时空演变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与规划策略演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机制模拟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月 雷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4-95,共12页
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外部宏观进程-内在生命周期-保护规划干预”3个维度的因果循环图模型,分阶段研究无保护规划干预、保护规划初步介入以及保护规划全面主导阶段的核心保护问题、问题产生机制以及... 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外部宏观进程-内在生命周期-保护规划干预”3个维度的因果循环图模型,分阶段研究无保护规划干预、保护规划初步介入以及保护规划全面主导阶段的核心保护问题、问题产生机制以及规划策略的应对机制与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保护规划通过渐进式干预,分阶段解决历史遗留的保护问题,避免了大拆大建等“更坏情况”的发生,对活态遗产续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人口老龄化与住房老化问题的凸显,研究对象开始出现原住居民减少、社会网络断层以及过度商业化趋势所引发的生活延续性危机。基于机制模拟分析,提出控制居改非行为、创新住房产权制度与户型改造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问题 规划策略 系统动力学 机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及调整规划研究--以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沿线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丁邹洲 夏杰 +2 位作者 刘婧 孙庆颖 张海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91-97,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密集、住房紧缺、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弊病日趋严重,其中交通拥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城际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交通问题的一种交通方式,其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成为业界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密集、住房紧缺、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弊病日趋严重,其中交通拥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城际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交通问题的一种交通方式,其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以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沿线为例,探讨其土地利用调整及交通接驳优化的策略、措施,以期为同类型用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调整 交通接驳优化 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导则介述与借鉴 被引量:6
5
作者 毛媛媛 寇琴 +2 位作者 孙庆颖 宋科 殷玲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策略是促进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在诸多国家推广应用,而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对此关注较少。通过对国际上41份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导则的梳理,总结其编制特点和实施策略,并针对典型导则案例进行介绍。最...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策略是促进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在诸多国家推广应用,而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对此关注较少。通过对国际上41份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导则的梳理,总结其编制特点和实施策略,并针对典型导则案例进行介绍。最后结合当前国内规划编制和管理,提出平衡把握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导则的应用层次、导则要素集建构、鼓励多主体参与式共建、通过试点项目形成分地区差异化计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引导则、建立完善的导则犯罪预防评估机制等编制实施建议,以期为未来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相关导则的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犯罪预防 导则 城市安全 CPTED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雅丝 毛倩鸿 +1 位作者 李纯 钱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06-5416,共11页
区域一体化在推动要素流动、整合地区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生态用地带来一定风险与压力,造成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平衡区域发展... 区域一体化在推动要素流动、整合地区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生态用地带来一定风险与压力,造成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平衡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制定合理生态用地保护策略、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分析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两个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一个模型为考虑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实验组,一个模型则是不考虑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对照组,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规模缩减显著,减少166.56×10^(4) hm^(2),生态用地急剧减少时间集中在2015—2020年间;(2)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减少面积的时空演变具有以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扩散方向覆盖长三角全部地区,生态用地集聚性快速减少区域则以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地区为主;(3)GWR回归对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生态用地演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伴随时间增加;(4)根据生态用地演变影响机制,长三角生态用地演变类型可分为内生驱动型、外生驱动型以及发展监测型,可为平衡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生态用地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