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对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北宁 张凤芝 苏国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8,共5页
以莴苣(Lactuca sativa L.)品种挂丝红种子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和一氧化氮生物合成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浸种,研究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含物质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处理36 h,0.10 mmol/L SNP... 以莴苣(Lactuca sativa L.)品种挂丝红种子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和一氧化氮生物合成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浸种,研究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含物质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处理36 h,0.10 mmol/L SNP处理下莴苣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0 mmol/L、0.05 mmol/L和0.20 mmol/LSNP处理(P<0.05);在浸种处理12~36 h,0.10 mmol/L SNP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48 h后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减弱;1.00 mmol/L L-NAME浸种可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率。0.10 mmol/L SNP处理可显著降低莴苣种子淀粉含量(P<0.05)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P<0.05);1.00 mmol/L L-NAME处理可显著抑制淀粉的降解(P<0.05),且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0.10 mmol/L SNP处理下莴苣种子α-淀粉酶、硝酸还原酶和脂肪酶的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β-淀粉酶活性在浸种36 h时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1.00 mmol/L L-NAME处理下莴苣种子的β-淀粉酶、α-淀粉酶、硝酸还原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一氧化氮 物质代谢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1
2
作者 夏超明 龚唯 +4 位作者 骆伟 周卫芳 李允鹤 查锡良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1,46,共4页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急、慢性期肝肉芽肿病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 ,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 0、4、6、8和...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急、慢性期肝肉芽肿病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 ,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 0、4、6、8和 12周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L 2、IFNγ 和IL 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小鼠感染后 6周出现明显肝肉芽肿病变 ,8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 ;12周则明显缩小 ;感染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因子IL 2和IFNγ 在感染后 4~ 6周开始上升 ,8周达高峰 ,随后下降 ;而Th2细胞因子IL 4在感染后 8周时迅速上升且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结论 Th1细胞因子IL 2和IFNγ 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和形成密切相关 ,而Th2细胞因子IL 4可抑制Th1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慢性期虫卵肉芽肿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肉芽肿病变 TH1/TH2细胞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抗动物脑衰老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殷伟平 雷群英 +1 位作者 黄美英 蒋滢 《中国养蜂》 2001年第2期4-5,共2页
本实验使用花粉抗大鼠脑衰老 ,发现花粉具有预防动物海马、纹状体、下丘脑等脑区DNA的损伤作用。
关键词 花粉 脑区 海马 纹状体 下丘脑 DNA损伤 抗衰老机制 预防作用 脑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GABARAPL2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4
作者 陈政 蒋滢 +2 位作者 王尉平 蒋菊香 辛玉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21,18,共4页
为了确定人类GABAA 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根据该基因cDNA的 3′非翻译区序列设计一对RH定位引物 ,以人 /鼠体细胞辐射杂种板Genebridge4(GB4) panel和G3 panel试剂盒中的杂种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在一定的... 为了确定人类GABAA 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根据该基因cDNA的 3′非翻译区序列设计一对RH定位引物 ,以人 /鼠体细胞辐射杂种板Genebridge4(GB4) panel和G3 panel试剂盒中的杂种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PCR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别输入Sanger和Stanford网站的RH定位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R法在一些杂种细胞株中扩增出特异的目的片段 ,并经测序验证了其准确性。凝胶电泳结果在Sanger网站统计分析表明该基因与 16号染色体上的AFM 3 4 0 ye5 ,AFM 2 92xh5 ,AFM 3 2 0wf1,AFMa0 66xd5 ,AFM 2 49xc5位标紧密连锁 ;在Stanford网站统计分析表明该基因与 16号染色体上的SHGC— 14 5 7,SHGC— 5 3 4 15 ,SHGC— 6782 ,SHGC— 2 2 2 8,SHGC— 14 62 9位标紧密连锁 ,LOD值均大于 3。整合分析该染色体区带的物理图、遗传图及细胞图谱后 ,最终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 16q2 2 .3区带的D16s3 0 16和D16s5 15位标之间。结论放射杂交定位法是一种新颖便捷的基因定位的方法 ,通过此法成功地进行了人类GABAA 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 2基因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杂交作图 GABARAPL2基因 PCR 染色体位标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朱存泉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1期20-20,共1页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流转概念的角度出发,阐明农村劳动力流转的重要性,分析探讨当前农村劳动力流转的政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流动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