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和温度影响昆虫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艳 朱晓苏 +1 位作者 徐丽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1-456,共6页
昼夜节律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生物钟节律。模式昆虫果蝇(Drosophila)的昼夜生物钟即是一种"转录-翻译-抑转录"调节机制。其中,光照是一种调控生物钟的重要授时因子,能引起时间相位的延迟和提前;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授时因子,只需1-... 昼夜节律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生物钟节律。模式昆虫果蝇(Drosophila)的昼夜生物钟即是一种"转录-翻译-抑转录"调节机制。其中,光照是一种调控生物钟的重要授时因子,能引起时间相位的延迟和提前;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授时因子,只需1-2℃的改变就可影响生物钟的时间相位。温度诱导生物钟的机制与光照相似,都需要隐花色素(CRY)蛋白的参与,周期蛋白(PER)-永恒蛋白(TIM)-CRY蛋白复合体在光线和温度的诱导路径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度与光照可以协同发挥作用,共同调节生物钟,但光照与温度在诱导生物钟基因per和tim表达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光照条件下per与tim基因的表达节律变化为平行关系;而温度条件下per的表达峰比tim的表达峰早出现。家蚕(Bombyxmori)滞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对环境温度和光照进行主动适应的机制,因而家蚕有可能成为研究这2种授时因子协同作用的模式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青素苷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卢立真 张雨青 +7 位作者 马永雷 周丽霞 周珍祯 李琳 贺天真 王元净 刘先明 闫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16-6917,6920,共3页
[目的]探寻紫甘薯花青素苷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微波加热-酸化水提取新技术,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然后给12月龄小鼠(老龄小鼠)灌胃不同浓度(100、500和1000mg/kg)的酸化水粗提物30d,测定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结果]12... [目的]探寻紫甘薯花青素苷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微波加热-酸化水提取新技术,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然后给12月龄小鼠(老龄小鼠)灌胃不同浓度(100、500和1000mg/kg)的酸化水粗提物30d,测定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结果]12月龄小鼠被浓度为1000mg/kg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灌胃30d后,其体内抗衰老指标与对照组5月龄小鼠相当。[结论]紫甘薯色素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生物氧化作用,可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青素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闫倩倩 周玉珍 张雨青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5-266,共2页
为了探索紫甘薯花青素对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将雄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急性乙醇肝损伤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90 mg/kg)及紫甘薯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90、120、150 mg/kg)共6组,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 为了探索紫甘薯花青素对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将雄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急性乙醇肝损伤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90 mg/kg)及紫甘薯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90、120、150 mg/kg)共6组,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表明,紫甘薯花青素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急性乙醇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P<0.05)、AST的活性(P<0.05),升高组织中SOD(P<0.05)、GST(P<0.05)、CAT(P>0.05)的活性及GSH(P>0.05)的含量。说明紫甘薯花青素对乙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