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硫代乙酰胺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向朝林 叶元土 +3 位作者 蔡春芳 殷永风 朱磊 胡显琼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05-511,I0002,共8页
目的通过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方法 实验草鱼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投喂2.8%油脂组、4.8%油脂组和6.8%油脂组,模型组腹腔注射TAA 300mg/kg,1次/日,注射1 d,共计6个实验组,饲养10周... 目的通过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方法 实验草鱼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投喂2.8%油脂组、4.8%油脂组和6.8%油脂组,模型组腹腔注射TAA 300mg/kg,1次/日,注射1 d,共计6个实验组,饲养10周。养殖过程中,于2周、4周和6周对每组实验鱼采血,测定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ST/ALT。结果①模型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30.5%(P<0.01),成活率平均为73.33%。模型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17.6%,而肝胰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增高了13.38%(P<0.01)。②模型组2周、4周和6周时,模型组血清AST/ALT分别为对照组的1.94倍、1.38倍和1.31倍。10周时,模型组草鱼血清AST/ALT增高了10.10%(P>0.05),而血清胆碱酯酶(CHE)降低了6.38%(P>0.05)。模型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8.56%(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肿胀且边界模糊,肝细胞部分脂肪病变,有部分炎症浸润,并均出现肝纤维化。结论注射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可以诱导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实验模型具备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油脂水平 硫代乙酰胺 肝胰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固醇合成途径的生物进化及其产物的饲料资源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元土 吴萍 +3 位作者 蔡春芳 曹霞敏 成中芹 王永玲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类固醇作为一类具有环戊烷多氢菲骨架结构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其骨架结构具有合成之后不可再分解的特性,成为生物分子进化的重要事件。通过自身合成或食物来源,不同进化程度的生物体富集了高含量的固醇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尤其在... 类固醇作为一类具有环戊烷多氢菲骨架结构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其骨架结构具有合成之后不可再分解的特性,成为生物分子进化的重要事件。通过自身合成或食物来源,不同进化程度的生物体富集了高含量的固醇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尤其在抵御恶劣环境条件下,这些物质成为维持其生长、繁育和生存的必需物质。这些类固醇合成中间产物同样是养殖动物的必需物质,必须在配合饲料中进行有效的补充。认识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其在自然生物中的分布,对于创新性地开发生物资源、了解饲料中“未知生长因子”或“未知必需物质”的种类及其来源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 化学结构 合成途径 生物进化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饲料产业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的经济形势、产业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居于其中的水产饲料产业也面临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对原有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状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的饲料形势很复杂,主要是原料的价格很乱,但总有其内在的规则和联系。
关键词 饲料产业 水产 中国 经济形势 产业格局 运行状态 料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产养殖盈利能力,促进水产养殖业升级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元土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共4页
一、如何提高水产养殖的盈利能力 这是养殖业升级发展的核心。提高养殖的盈利能力需要有强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还要研究养殖利润的来源及控制机制。重要的就是养殖水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养殖水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其定价机制。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 定价机制 技术支撑 市场价格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品质为核心,促进水产饲料产业升级发展
5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创造了同期世界发展的最快速度,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主体、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我国农产品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创造了同期世界发展的最快速度,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主体、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中占居首位。然而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形势下,未来中国的水产饲料产业和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如何发展,企业转型和升级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企业盈利能力 产品品质 产业升级 水产养殖业 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旭全 吴萍 +3 位作者 杜瑞雪 张玮岚 叶元土 王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119,共6页
随黑水虻培育日龄变化其蛋白质、油脂含量也显著改变,5龄幼虫是最佳收获时期,并且培养基类型对黑水虻幼虫蛋白质、油脂含量有直接性的影响。黑水虻幼虫可以以鲜活或冷冻幼虫、黑水虻虫粉、黑水虻脱脂虫粉、黑水虻酶解浆、黑水虻油脂等... 随黑水虻培育日龄变化其蛋白质、油脂含量也显著改变,5龄幼虫是最佳收获时期,并且培养基类型对黑水虻幼虫蛋白质、油脂含量有直接性的影响。黑水虻幼虫可以以鲜活或冷冻幼虫、黑水虻虫粉、黑水虻脱脂虫粉、黑水虻酶解浆、黑水虻油脂等产品形式添加至水产饲料中。不同的黑水虻饲料产品在不同种类的水产饲料中有不同的适宜添加量。水产饲料中添加适宜量的黑水虻产品,有促进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水产动物健康状态的效果,而过量添加或黑水虻产品中油脂氧化后对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表现为负面效果。因此,黑水虻作为一类新型的蛋白质和油脂原料,应该了解其培养基类型和产品开发工艺,这是黑水虻饲料产品质量的基础;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应该选择不同的黑水虻饲料产品和适宜的添加量,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而对于黑水虻培育和饲料产品开发,也应该充分利用黑水虻幼虫资源特性开发出不同的饲料产品,以满足水产饲料工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黑水虻蛋白粉 黑水虻油 酶解黑水虻浆 水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氧化鱼油引起草鱼肠道结构损伤、通透性增加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7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13,共10页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影响,本实验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影响,本实验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经72d池塘网箱养殖后,实验结果显示:(1)氧化鱼油显著增加(P<0.05)草鱼血清和肠道MDA含量、增加肠道GSH含量(P<0.05),但随氧化产物含量上升GSH含量出现下降。(2)氧化鱼油会显著降低肠道内胆汁酸的含量(P<0.05)。(3)氧化鱼油会显著增加肠道绒毛中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且随着氧化产物的增加,肠道微绒毛高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氧化鱼油会导致肠道紧密连接间隙增大,增加肠道通透性,使血清中D-乳酸及内毒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鱼油氧化产物损伤了草鱼肠道组织结构,尤其是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损伤严重,从而破坏了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功能,使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肠道细菌内毒素等发生转移。鱼油氧化产物会引起草鱼肠道氧化与抗氧化应激反应,干扰草鱼"肝-肠"正常胆汁酸循环,致使草鱼肠道胆汁酸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鱼油 肠道 结构 通透性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飞 何杰 +7 位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吴代武 周露阳 高敏敏 郁浓 张艳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3-516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P<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 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 18%(P> 0. 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 59%(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P>0.05); OO组SGR下降了8.10%(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P<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P>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P<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P<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著(P>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P<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P<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P>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P<0.05),血清M DA含量下降了16.20%(P>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 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壳寡糖 氧化油脂 肠道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氧化鱼油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8-1708,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氧化鱼油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6%豆油(6S组)、6%鱼油(6F组)、2%氧化鱼油+4%豆油(2OF组)、4%氧化鱼油+2%豆油(4OF组)、6%氧化鱼油(6OF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氧化鱼油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6%豆油(6S组)、6%鱼油(6F组)、2%氧化鱼油+4%豆油(2OF组)、4%氧化鱼油+2%豆油(4OF组)、6%氧化鱼油(6OF组)的5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74.82±1.49) g的草鱼3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为72 d。结果表明:与6S组比较,6F、2OF、4OF及6OF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下降了5.81%~11.50%,饲料系数(FCR)增加了8.64%~17.28%,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含量与草鱼的 SGR 呈正相关关系(幂函数),而饲料中酸价( AV)、过氧化值( POV)及丙二醛( MDA)含量与草鱼的SGR呈负相关关系(幂函数),与FCR呈正相关关系(幂函数),即饲料中少量的AV、POV及MDA会使草鱼生长速度下降,并降低草鱼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及肌肉中PUFA的含量,干扰脂肪的代谢;随着饲料中AV、POV及MDA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的影响处于高位稳定。结果提示,鱼油在提供饲料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其氧化产物对草鱼生长的副作用也显著显现,保持饲料中适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控制鱼油的氧化酸败是提高草鱼饲料油脂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氧化鱼油 生长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丙二醛对草鱼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8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周亚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9-792,共14页
为了探讨丙二醛(MDA)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4.82±1.49)g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对比MDA与其他油脂氧化产物的毒副作用,本试验以新鲜豆油、低氧化程度的鱼油为饲料脂肪源,制成豆油组(S组)、鱼油组(F... 为了探讨丙二醛(MDA)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4.82±1.49)g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对比MDA与其他油脂氧化产物的毒副作用,本试验以新鲜豆油、低氧化程度的鱼油为饲料脂肪源,制成豆油组(S组)、鱼油组(F组),并在豆油组中喷涂不同浓度的MDA,制成MDA水平为61.59(M1组)、123.92(M2组)、185.04(M3组)mg/kg的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经72d池塘网箱养殖后,试验结果显示:(1)饲料中MDA及油脂其他氧化产物均可显著增加草鱼饲料系数(FCR)(P<0.05),显著降低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RR)(P<0.05),MDA还可显著降低草鱼脂肪沉积率(LRR)(P<0.05);(2)饲料中MDA及油脂其他氧化产物均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P<0.05),并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饲料中MDA还可显著增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比(HDL/LD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G)比值(P<0.05);(3)饲料中MDA及油脂及其他氧化产物会显著增加肝胰脏脂肪(P<0.05),且MDA还会显著增加肝胰脏SOD含量(P<0.05),导致草鱼肝胰脏氧化应激;(4)饲料中MDA会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降低细胞核数量,使肝胰脏细胞有明显纤维化趋势;(5)饲料MDA及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均会引起草鱼肠道黏膜杯状细胞数量增加,损伤肠道微绒毛,并会损伤肠道紧密连接结构,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1)饲料MDA会引起草鱼鱼体应激,并通过干扰正常胆汁酸循环来干扰草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最终导致草鱼生长性能下降;(2)MDA会引起肝胰脏氧化应激,并可通过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内部结构来损伤草鱼肝胰脏,增加其发生脂肪性肝炎机率,而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则是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结构改变线粒体形态来损伤肝胰脏;(3)饲料MDA及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均会损伤草鱼肠道绒毛和微绒毛来降低其消化吸收能力,还可损伤肠道紧密连接结构,增加肠道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脂肪代谢 胆汁酸 线粒体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菜籽饼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素雅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肖顺应 李宾 殷永风 姚仕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定量比较国产菜籽粕、印度菜籽粕、加拿大菜籽粕、冷生榨菜籽饼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体组成、形体指标的影响。4种菜籽饼粕在等蛋白质条件下分别设计23.0%、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蛋白质等油脂水平),配制成8种实... 本研究旨在定量比较国产菜籽粕、印度菜籽粕、加拿大菜籽粕、冷生榨菜籽饼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体组成、形体指标的影响。4种菜籽饼粕在等蛋白质条件下分别设计23.0%、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蛋白质等油脂水平),配制成8种实用性试验饲料。选取均重为(40.4±2.4)g的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a)48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每组饲喂1种试验饲料,持续饲喂60d。结果表明:1)4种菜籽饼粕试验饲料养殖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为1.68%/d^2.00%/d,饲料系数为1.35~1.59,其中23.0%冷生榨菜籽饼组和34.5%印度菜籽粕组草鱼的生长性能较优;2)随着添加水平由23.0%增加到34.5%,国产菜籽粕组与加拿大菜籽粕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与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生榨菜籽饼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而印度菜籽粕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则显著提高(P<0.05);3)4种菜籽饼粕及其不同添加水平对草鱼的蛋白质沉积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不同的菜籽饼粕对草鱼的脂肪沉积率有显著影响(P<0.05);4)随着添加水平由23.0%增加到34.5%,冷生榨菜籽饼组草鱼的内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全鱼和肝胰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国产菜籽粕、印度菜籽粕、加拿大菜籽粕、冷生榨菜籽饼均可以用于草鱼饲料中;除了冷生榨菜籽饼在饲料中用量为23.0%外,其余的在34.5%用量下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菜籽粕 印度菜籽粕 加拿大菜籽粕 冷生榨菜籽饼 草鱼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与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84-219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20(P28.50/L8.91)、4.07(P30.09/L7.39)、5.33(P31.63/L5.93)、7.25(P33.78/L4.66)、10.64(P35.63/L3.35)的6种试验饲料。以初均重为(10.37±0.69)g/尾(小鱼种)、(35.07±0.45)g/尾(中鱼种)、(101.65±1.82)g/尾(育成鱼)3个生长阶段的团头鲂为试验鱼,在相同饲料配方模式下,分别在室内水族系统(小鱼种)和池塘网箱(中鱼种和育成鱼)养殖64、85、56 d。每个生长阶段的养殖试验均设置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脂肪比的增加,3个生长阶段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均在5.33组达到极值。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主要受生长阶段的影响,鱼体越小全鱼蛋白质含量越低,肌肉氨基酸含量越高;在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为4.07~5.33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沉积量。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具有正相关关系。团头鲂全鱼脂肪含量受饲料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养殖水温变化的影响,低水温下鱼体沉积的脂肪量较高。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脂肪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呈幂函数关系。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比,团头鲂肌肉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表明鱼体具备一定的转化饲料脂肪酸的能力,随着团头鲂的生长,这种能力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蛋白质脂肪比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韬 张振龙 +3 位作者 蔡春芳 叶元土 李婷 朱健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82-2291,共10页
为了揭示植物性饲料中非淀粉多糖(NSPs)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潜在抗营养作用,本试验研究了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将果胶、酶解果胶、麦麸(木聚糖源)、酶解麦麸分别以8%、8%、30%和30%的比... 为了揭示植物性饲料中非淀粉多糖(NSPs)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潜在抗营养作用,本试验研究了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将果胶、酶解果胶、麦麸(木聚糖源)、酶解麦麸分别以8%、8%、30%和3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制成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5.9±0.4)g的中华绒螯蟹8周,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过量投饲。消化率试验采用初始体重为(42.0±5.1)g中华绒螯蟹进行,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结果显示:各组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果胶组血清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低于酶解果胶组、木聚糖组和酶解木聚糖组(P<0.05),后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果胶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酶解果胶组(P<0.05);木聚糖组和酶解木聚糖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酶解果胶组(P<0.05)。木聚糖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酶解木聚糖组(P<0.05)。中华绒螯蟹对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现果胶组<酶解果胶组<木聚糖组<酶解木聚糖组的态势,果胶组干物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酶解果胶组(P<0.05),木聚糖组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酶解木聚糖组(P<0.05)。各组中华绒螯蟹肠道上皮均覆盖围食膜,未见各组中华绒螯蟹在围食膜厚度、皱襞宽度和皱襞高度上有明显不同。由此得出,果胶和木聚糖会降低中华绒螯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但不影响其肠道形态;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的抗营养作用强度不同,总体上表现为果胶的抗营养作用大于木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果胶 木聚糖 消化功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喂氧化鱼油后黄颡鱼胃肠道黏膜黑色素细胞分化和黑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元土 吴萍 +9 位作者 蔡春芳 吴代武 罗琪刚 何杰 高敏敏 周露阳 王梦影 汪冰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7,共11页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实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鱼油7d后,提取胃肠道黏膜总RNA,采用RNA-seq测序并做转录组分析,分析了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基因、黑素体运动的3个蛋白基因、α黑素细胞刺激激...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实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鱼油7d后,提取胃肠道黏膜总RNA,采用RNA-seq测序并做转录组分析,分析了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基因、黑素体运动的3个蛋白基因、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途径和WNT/β-catenin、EDN3和EDNRB、KIT及其配体KITL3个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基因的差异表达活性。结果显示,黄颡鱼胃肠道黏膜中存在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黑色素合成及其调控途径的代谢网络,通过绘制代谢网络得到了关键性酶或蛋白质的基因信息。在灌喂氧化鱼油后,控制黑色素合成途径主要基因的表达活性显著下调,可能导致黑色素合成量的不足;α-MSH激素途径主要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具备促进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调控基础;而调控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的3个信号通路主要基因也有差异表达。因此,黄颡鱼受灌喂氧化鱼油的影响,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受到较大影响,会影响到鱼体成熟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同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量不足将导致引起黄颡鱼体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黑素体 黑色素细胞 胃肠道黏膜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黄雨薇 刘汉超 龚志 吴韬 张宝彤 萧培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3-1879,共7页
为了探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设计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的4种等氮饲料,并以平均体重为(15.5±1.4)g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在池塘网箱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将240尾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 为了探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设计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的4种等氮饲料,并以平均体重为(15.5±1.4)g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在池塘网箱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将240尾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结束后检测草鱼血清中肝胰脏功能指标、肝胰脏指数和肝胰脏脂肪含量,观察肝胰脏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血清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以60%组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增加,肝胰脏脂肪含量和肝胰脏指数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都出现在60%组,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发现60%组部分肝胰脏细胞核呈异常形态,细胞面积增大。在10 000μm2视野内,各组肝胰脏细胞核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60%组的数量最少。肝胰脏细胞核面积以60%组最大,但与除40%组外的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细胞核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小值出现在40%组,60%组次之。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60%的豆粕后会引起草鱼血脂、肝胰脏脂肪含量升高,并可能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豆粕 肝胰脏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与鱼粉的适宜比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红 叶元土 +3 位作者 蔡春芳 宋亮 胡显琼 朱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40,共7页
本研究分别以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饲料总油脂和总磷水平,以血球蛋白粉和鱼粉交叉组合平衡总氮水平,在等氮等油脂等磷条件下研究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以饲料原料优化组合来实现血球蛋白粉对鱼粉替代的... 本研究分别以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饲料总油脂和总磷水平,以血球蛋白粉和鱼粉交叉组合平衡总氮水平,在等氮等油脂等磷条件下研究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以饲料原料优化组合来实现血球蛋白粉对鱼粉替代的可行性。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8.40±1.07)g的异育银鲫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饲料的血球蛋白粉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5%、5.0%、7.5%、10.0%、11.5%,对应的鱼粉含量分别为13.8%、10.7%、7.8%、4.8%、1.8%、0。试验期为8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添加量为7.5%、10.0%和11.5%时,鲫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形体指标和体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添加量为11.5%时,鲫鱼的存活率有所下降。由此得出,在综合考虑饲料营养平衡的前提下,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与鱼粉的适宜比例为(7.5%:4.8%)^(10.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幼鱼 血球蛋白粉 替代 鱼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磊 叶元土 +2 位作者 蔡春芳 王永庆 姚仕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41-304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体色的影响。以实用饲料原料配制5种试验饲料,分别为未添加玉米蛋白粉的对照饲料、添加4%叶黄素的叶黄素饲料以及分别添加6%、10%、14%玉米蛋白粉的试验饲料。上述饲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5.74、...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体色的影响。以实用饲料原料配制5种试验饲料,分别为未添加玉米蛋白粉的对照饲料、添加4%叶黄素的叶黄素饲料以及分别添加6%、10%、14%玉米蛋白粉的试验饲料。上述饲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5.74、25.37、17.72、20.67、22.36 g/kg,叶黄素含量分别为6.42、29.63、9.97、15.12、20.46 mg/kg。保持各饲料中蛋白质、脂肪、能量、磷水平基本一致。选用初均重为(13.82±1.06)g的黄颡鱼1 5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0尾,试验期为58 d。结果表明:添加玉米蛋白粉可以提高黄颡鱼鱼体黄色色泽深度,14%玉米蛋白粉组与叶黄素组鱼体体色基本一致。添加玉米蛋白粉可以提高黄颡鱼血清和皮肤中酪氨酸酶活力以及总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黄颡鱼血清、背部皮肤中酪氨酸酶活力(Y1、Y2)与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使用量(X1)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68.750X21-6.75X1+1.107 5(R2=1.000 0);Y2=-40.625X21+10.00X1+0.216 2(R2=1.000 0)。黄颡鱼血清、腹部皮肤、背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Y3、Y4、Y5)与饲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X2)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3=7E-09X32-0.000 4X22+6.827 5X2-37 902(R2=0.992 9);Y4=-8E-09X32+0.000 5X22-8.513 7X2+54 716(R2=0.982 8);Y5=-5E-10X32+9E-06X22+1.004 9X2-8 431.2(R2=0.997 9)。黄颡鱼血清、腹部皮肤、背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Y6、Y7、Y8)与饲料中叶黄素含量(X3)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0.002 2X33-0.112 8X23+1.891 7X3-5.697 9(R2=0.996 6);Y7=0.003 6X33-0.217 6X23+5.331 9X3-20.687(R2=0.996 9);Y8=0.007 8X33-0.484 5X23+9.935 5X3-37.857(R2=0.998 4)。综上,黄颡鱼可以有效利用玉米蛋白粉中的色素,提高鱼体黄色色泽深度;随着玉米蛋白粉使用量的增加,总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黄颡鱼皮肤中的沉积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叶黄素 类胡萝卜素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洁 叶元土 +7 位作者 冷向军 蔡春芳 宋亮 许凡 张宝彤 萧培珍 张波 王丽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3-39,95,共8页
目的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以探讨适合草鱼肝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及培养方法,用于饲料营养与非营养物质对草鱼肝细胞代谢、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红细... 目的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以探讨适合草鱼肝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及培养方法,用于饲料营养与非营养物质对草鱼肝细胞代谢、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红细胞裂解液分离、纯化肝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测定不同时期培养液上清液中LDH、Alb和BUN的含量,分析肝细胞生长状况。结果采用0.25%浓度的温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20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活细胞数≥99%。结论在含1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培养基中,以接种浓度1.7×106cell/mL左右为宜,置于27℃、4.5%CO2浓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可成功培养草鱼原代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肝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肝胰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7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3-803,共11页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d。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增加草鱼血清ALB、GLB、MDA和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胰脏GSH和SOD含量(P<0.05);氧化鱼油会显著增加草鱼肝胰脏指数及肝胰脏脂肪含量(P<0.05),且草鱼血清TG含量显著上升(P<0.05),HDL/LDL显著下降(P<0.05);氧化鱼油使血清及肝胰脏TC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TBA显著下降(P<0.05),肝胰脏TBA显著上升(P<0.05);氧化鱼油会引起草鱼脂肪肝,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并导致肝胰脏细胞纤维化和组织萎缩。结果表明:饲料添加氧化鱼油会引起草鱼氧化应激,并降低草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扰乱草鱼肝胰脏脂肪代谢,引起脂肪肝;影响胆汁酸肝肠循环,使胆汁酸在肝胰脏中堆积,并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最终增加草鱼肝胰脏脂肪性肝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代谢 胆汁酸 线粒体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餐厨固形物为原料的黑水虻养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元土 吴萍 +3 位作者 蔡春芳 曹霞敏 成中芹 王永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共6页
黑水虻作为饲料优质蛋白质和油脂原料为其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城市餐厨固形物资源化为黑水虻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以餐厨固形物作为培养基质的黑水虻规模化养殖产业形态的发展,还需要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保、土... 黑水虻作为饲料优质蛋白质和油脂原料为其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城市餐厨固形物资源化为黑水虻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以餐厨固形物作为培养基质的黑水虻规模化养殖产业形态的发展,还需要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保、土地、税收和饲料原料目录管理的政策调整与支持。同时,黑水虻规模化养殖需要完善从种、苗到幼虫养殖产业链的技术集成,需要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的饲料产品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固形物 黑水虻 蛋白质原料 油脂原料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