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和温度影响昆虫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艳 朱晓苏 +1 位作者 徐丽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1-456,共6页
昼夜节律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生物钟节律。模式昆虫果蝇(Drosophila)的昼夜生物钟即是一种"转录-翻译-抑转录"调节机制。其中,光照是一种调控生物钟的重要授时因子,能引起时间相位的延迟和提前;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授时因子,只需1-... 昼夜节律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生物钟节律。模式昆虫果蝇(Drosophila)的昼夜生物钟即是一种"转录-翻译-抑转录"调节机制。其中,光照是一种调控生物钟的重要授时因子,能引起时间相位的延迟和提前;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授时因子,只需1-2℃的改变就可影响生物钟的时间相位。温度诱导生物钟的机制与光照相似,都需要隐花色素(CRY)蛋白的参与,周期蛋白(PER)-永恒蛋白(TIM)-CRY蛋白复合体在光线和温度的诱导路径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度与光照可以协同发挥作用,共同调节生物钟,但光照与温度在诱导生物钟基因per和tim表达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光照条件下per与tim基因的表达节律变化为平行关系;而温度条件下per的表达峰比tim的表达峰早出现。家蚕(Bombyxmori)滞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对环境温度和光照进行主动适应的机制,因而家蚕有可能成为研究这2种授时因子协同作用的模式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转化法合成普鲁兰中的作用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大慧 巨晓敏 卫功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32,共6页
考察斯潘类和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在利用出芽短梗霉全细胞生物转化合成普鲁兰多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20 g/L斯潘80和5 g/L吐温80将细胞的普鲁兰合成能力分别提高了46.5%和32.9%,二者复配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普鲁兰产量和合成效率。通过对相关... 考察斯潘类和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在利用出芽短梗霉全细胞生物转化合成普鲁兰多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20 g/L斯潘80和5 g/L吐温80将细胞的普鲁兰合成能力分别提高了46.5%和32.9%,二者复配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普鲁兰产量和合成效率。通过对相关生理生化参数进行测定,发现斯潘80和吐温80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了普鲁兰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提升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和能量物质ATP的水平,加速了ATP的再生,在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基础上,实现了普鲁兰产量和合成效率的提高。研究结果部分解析了表面活性剂提高普鲁兰合成效率的生理机制,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结构微生物多糖的高效合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普鲁兰 生物转化 合成效率 斯潘80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吴中区水产养殖病害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光明 顾雪林 +2 位作者 魏宾 张富明 宋学宏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54-55,共2页
据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13年苏州的河蟹年产量为30617吨、青虾为21920吨,还有一些大宗鱼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的增加,水域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病害。笔者于2014年4-11月对水产养殖细... 据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13年苏州的河蟹年产量为30617吨、青虾为21920吨,还有一些大宗鱼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的增加,水域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病害。笔者于2014年4-11月对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分布、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病害 苏州 吴中区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病害 养殖规模 发病特点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皮多糖的提取及组成成分与体外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贺天珍 李琳 +2 位作者 刘先明 马永雷 张雨青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3-1036,共4页
为了更好地发掘桑枝皮的药用价值,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桑枝皮中分离提取多糖,其得率达到28.5%。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和非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桑枝皮多糖的组成成分,初步推定桑枝皮多糖为一种杂多糖,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 为了更好地发掘桑枝皮的药用价值,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桑枝皮中分离提取多糖,其得率达到28.5%。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和非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桑枝皮多糖的组成成分,初步推定桑枝皮多糖为一种杂多糖,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桑枝皮多糖的体外生物活性试验显示其具有较强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为1.7mg/mL)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IC50为0.298mg/mL)。上述结果提示桑枝皮多糖是降血糖和抗氧化的天然药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皮 多糖 单糖 DPPH自由基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生物合成中底物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灿灿 陈晨 +1 位作者 王大慧 卫功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3-68,共6页
以1株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CCTCC M 2012259为出发菌株,考察不同底物(葡萄糖、蔗糖和木糖)对普鲁兰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蔗糖有利于实现普鲁兰的高产(72.33 g/L),而葡萄糖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普鲁兰分子质量(5.9×... 以1株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CCTCC M 2012259为出发菌株,考察不同底物(葡萄糖、蔗糖和木糖)对普鲁兰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蔗糖有利于实现普鲁兰的高产(72.33 g/L),而葡萄糖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普鲁兰分子质量(5.9×105 Da)。通过对不同底物条件下的发酵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以及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发现蔗糖提高了普鲁兰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活性,增加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水平和能量物质ATP的供给,促进了普鲁兰的高产;而葡萄糖降低了普鲁兰降解酶系的活性,最终将普鲁兰分子质量维持在更高的水平。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底物影响普鲁兰生物合成的生理机制,同时也为实现不同分子质量普鲁兰的高效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普鲁兰 葡萄糖 蔗糖 木糖 分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立军 孔永 +3 位作者 颜天铭 王玉玉 王婧 邱玉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53-2257,共5页
目的:制备纯化的鼠抗人CD2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初步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ProteinA免疫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SEC-HPLC分析测定其纯度;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与重组CD28抗原及Jurkat... 目的:制备纯化的鼠抗人CD2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初步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ProteinA免疫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SEC-HPLC分析测定其纯度;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与重组CD28抗原及Jurkat膜表达CD28的结合活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检测抗体与CD28的结合动力学参数,并研究抗体对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制备获得纯化的鼠抗人CD2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其纯度>95%,能够结合重组及天然表达的CD28,其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9.8μg/ml和15.2μg/ml,该抗体与CD28结合亲和力常数(KD)为2.13×10^-9M。基于细胞的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抗体具有明显的促进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本研究制备获得纯化的鼠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识别CD28的特性以及促进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活性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结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耳草的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萍 张雨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22-5424,5439,共4页
虎耳草茎长而匍匐下垂,茎尖着生小株,犹如金线吊芙蓉,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岩石园绿化,或盆栽供室内垂挂。同时,虎耳草还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如抑菌、抗氧化、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的增生等作用。文中详... 虎耳草茎长而匍匐下垂,茎尖着生小株,犹如金线吊芙蓉,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岩石园绿化,或盆栽供室内垂挂。同时,虎耳草还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如抑菌、抗氧化、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的增生等作用。文中详细描述了虎耳草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等慨况、民间药方以及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为虎耳草的生物活性研究和药用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 有效成分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m1协调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基础 被引量:9
8
作者 陶禹(译) 华楠(译) +1 位作者 吴梦辉(译) 陶金(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7-891,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的慢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对于开发慢性疼痛新的有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Tiam1是一种Rac1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海马发育过程中通过诱导细...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的慢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对于开发慢性疼痛新的有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Tiam1是一种Rac1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海马发育过程中通过诱导细胞骨架重构促进树突和突触的生长。该研究使用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发现Tiam1通过促进细胞骨架重构和突触NMDAR稳定性来协调脊髓背角的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这些作用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开始、过渡和维持至关重要。此外,针对脊髓Tiam1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持续缓解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该研究表明Tiam1协调突触功能和结构可塑性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理生理学的基础。干预Tiam1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异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有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突触功能 慢性疼痛 病理生理学 突触可塑性 细胞骨架 躯体感觉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雨 朱玉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在高职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伦理学的有关内容,并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伦理观的认识,帮助学生重新建立生命观、道德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命伦理 生命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偶联纳米胶束药物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10
作者 郑毅 于洋 +3 位作者 瞿秋霞 黄沁 邱利焱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8,共7页
目的:将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与3种含有不同反应基团的聚合胶束(polymeric micelle,PM)偶联,构建相应5C11偶联的聚合胶束(5C11 coupled polymeric micelle,PM-5C11),筛选出其中最适合与5C11偶联的PM,并观察该偶联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目的:将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与3种含有不同反应基团的聚合胶束(polymeric micelle,PM)偶联,构建相应5C11偶联的聚合胶束(5C11 coupled polymeric micelle,PM-5C11),筛选出其中最适合与5C11偶联的PM,并观察该偶联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合成3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制备相应PM,与5C11偶联后制备PM-5C11,选择其中偶联率和生物安全性均较高的作为最适PM-5C11。将最适PM-5C11与人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株作用,观测其生物学活性及其被Daudi细胞摄取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别含对甲苯磺酸酯基、丙烯基、羧基的3种PM,其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和羧基的PM与5C11的偶联率均明显高于含丙烯基的PM的偶联率[(28.08±2.24)%、(29.06±1.37)%vs(21.26±1.04)%,P<0.05];由于含羧基的PM在制备过程中易残留细胞毒性物质,故选取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作为最适PM。相应的最适PM成功偶联5C11形成PM-5C11,最适PM-5C11显示出5C11原有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可被Daudi细胞摄取。结论:构建的3种PM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在生物安全性、偶联率及相应PM-5C11的生物学活性方面最优,可作为构建纳米药物载体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单克隆抗体 聚合胶束 纳米药物载体 肿瘤免疫治疗 BURKITT淋巴瘤 DAUDI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研究
11
作者 孙缓 董兰兰 +3 位作者 赵波 仇思婕 孙德群 夏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32种YCH-II-P系列PZQ衍生物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和童虫活性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17d及第6周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童虫与成虫,分别加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于培养液,过夜后(16h)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虫体3次,... 目的观察32种YCH-II-P系列PZQ衍生物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和童虫活性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17d及第6周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童虫与成虫,分别加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于培养液,过夜后(16h)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虫体3次,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虫体72h,每天置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死亡率及活力降低情况,收集第72h虫体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2种YCH-II-P系列PZQ衍生物筛选出P96、P125、P126、P64种有效化合物。其中P96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虫体完全死亡,体外抗日本血吸虫成虫及童虫临界致死浓度均为25μmol/L,SEM显示虫体皮层及抱雌沟内壁损伤严重。结论 YCH-II-P系列PZQ衍生物中P96体外具有显著的杀日本血吸虫成虫和童虫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ZQ衍生物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荷英 张运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26,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level specific CE-Chirp,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在不同声强下两种刺激声所诱发的ABR波形特点,探讨CE-Chi...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level specific CE-Chirp,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在不同声强下两种刺激声所诱发的ABR波形特点,探讨CE-Chirp LS声诱发的ABR在听觉功能客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成年人21例(共42耳)分别在0.5、1.0、2.0、4.0 kHz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获取其双耳各频率的纯音听阈,分别采用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ABR,测量2种刺激声在80、60、40 dB nHL的Ⅴ波波幅,获得2种刺激声下受试者的Ⅴ波反应阈,获取其在80 dB nHL刺激强度时Ⅰ、Ⅲ、Ⅴ波潜伏期。按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相同刺激强度下2种刺激声诱发的ABR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种刺激声下Ⅴ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结果正常成年人80、60、40 dB nHL刺激强度下,CE-Chirp LS刺激声诱发的ABR的Ⅴ波波幅均大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Chirp LS刺激声诱发的ABR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平均听阈差值均低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dB nHL声强下CE-Chirp LS刺激声Ⅰ波潜伏期长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Chirp LS刺激声Ⅲ、Ⅴ波潜伏期与Click刺激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比较,无论在高强度还是低强度刺激下波幅均明显增大,Ⅴ波反应阈更接近于纯音听阈,更有利于纯音听阈判定,但潜伏期个体差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hirp LS声 Click声 听性脑干反应 V波反应阈 波幅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4
13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萧培珍 刘汉超 黄雨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以丙二醛为实验材料,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丙二醛,研究丙二醛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在3—9... 以丙二醛为实验材料,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丙二醛,研究丙二醛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在3—9h时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存活率,以6h时抑制程度较为明显,导致贴壁细胞减少,细胞集落面积减小,其中添加4.94μmol/L丙二醛细胞胞浆内脂肪滴沉积,空泡变性,同时线粒体肿胀,核固缩;丙二醛对细胞分化成熟有抑制,且增加细胞器膜的通透性,导致胞浆酶漏出;6h时丙二醛处理组培养液中GSH-PX、T-AOC活力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了损伤,表现为抑制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形态、结构,导致膜结构破坏,且作用程度与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具有显著性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丙二醛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葛斌 谢梅林 +3 位作者 顾振纶 钱培刚 周文轩 郭次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0-514,共5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高脂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高脂性脂肪肝大鼠随机分为EGCG(10、20和40 mg.kg-1)3个剂量治疗组、非诺贝特治疗组(20 mg.kg-1...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高脂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高脂性脂肪肝大鼠随机分为EGCG(10、20和40 mg.kg-1)3个剂量治疗组、非诺贝特治疗组(20 mg.kg-1)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观察EGC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的肝重和肝脏系数、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EGCG10、20、40 mg.kg-1治疗6 wk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重和肝脏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给予EGCG的大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P<0.01)。结论EGCG 10、20、40mg.kg-1治疗6 wk后,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高脂性脂肪肝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喂氧化鱼油使草鱼肠道黏膜胆固醇胆汁酸合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3 位作者 许凡 董娇娇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7d后,采集肠道黏膜组织并提取总RNA,采用RNA-seq方法,进行氧化鱼油组和正常鱼油组草鱼肠道黏膜基因差异表达水平、基因注释和IPA基因通路分析,并测定了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7d后,采集肠道黏膜组织并提取总RNA,采用RNA-seq方法,进行氧化鱼油组和正常鱼油组草鱼肠道黏膜基因差异表达水平、基因注释和IPA基因通路分析,并测定了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草鱼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胆固醇和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酶、调节胆固醇和胆汁酸合成或转运的代谢酶或蛋白基因差异表达,部分基因差异表达达到显著性上调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草鱼肠道黏膜具备完整的"乙酰辅酶A→胆固醇→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基因通路。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增强,胆固醇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的逆转运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下调,胆固醇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以胆固醇为原料的胆汁酸经典合成代谢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上调,而胆汁酸的补充合成途径基因表达下调。在灌喂氧化鱼油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分别增加了28.84%、29.56%和12.13%,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了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 RNA-seq 胆固醇 胆汁酸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和花椒籽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2 位作者 许凡 宋霖 刘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29,共2页
新的饲料资源开发是目前饲料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新的蛋白质资源和油脂资源。葡萄籽和花椒籽分别是葡萄酒和花椒粉加工的副产物,含油量相对较高,且含有特殊的脂肪酸,可以作为新的油脂饲料原料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 营养成分分析 花椒籽 葡萄籽 饲料资源开发 蛋白质资源 工业发展 饲料原料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与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邱燕 蔡春芳 +4 位作者 代小芳 叶元土 尹晓静 张俊 谭芳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4-36,共3页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初均重(69.51±6.29)g的草鱼24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添加0、1000、1500、2000mg/kg和2500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经过70d的池塘网箱...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初均重(69.51±6.29)g的草鱼24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添加0、1000、1500、2000mg/kg和2500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经过70d的池塘网箱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饲料系数(FCR),其中2000mg/kg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各试验组肠道皱襞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500mg/kg和250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微绒毛高度基本高于对照组,其中1000mg/kg和250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绒毛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绒毛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通过改善草鱼肠道黏膜形态,促进草鱼对饲料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草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草鱼 生长性能 肠道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EST-SSR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及4个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袁文成 叶金明 +4 位作者 黄鹤忠 肖攀 路瑶 李泽 朱传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31,共8页
采用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并筛选得到的13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60尾翘嘴鳜的体长、体高、体厚及体重4种生长性状进行标记-性状相关性研究,并对4个翘嘴鳜选育群体各30尾个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与其生长... 采用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并筛选得到的13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60尾翘嘴鳜的体长、体高、体厚及体重4种生长性状进行标记-性状相关性研究,并对4个翘嘴鳜选育群体各30尾个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与其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有5个,包括:分别与体厚和体长极显著相关(P<0.01)和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C10127,AA型为体长、体厚的优势基因型,而AC型为劣势基因型;与体重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C19016,AA型为体重的优势基因型,AB型为体长的劣势基因型;与体厚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C14847,BB型为体厚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与体长、体高和体重、体厚极显著相关(P<0.01)和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C12350,BC型为体长、体厚、体高和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与体厚、体重和体高极显著相关(P<0.01)和显著相关(P<0.05)的C18691标记,BB型为体厚、体重和体高性状的优势基因型。4个翘嘴鳜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低依次为太湖选育群体>长江口选育群体>洪泽湖选育群体>鄱阳湖选育群体,其平均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2.2115、1.9405、0.55513、0.5925和0.3775,属于中度多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EST-SSR标记 生长性状 遗传结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丝胶蛋白的纯化及其体外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丽霞 张雨青 +1 位作者 周珍祯 王元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2,共5页
家蚕茧壳经过高温高压水脱胶处理后,被覆在丝纤维外面的绝大部分丝胶层物质(色素、蜡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溶解在水中。利用乙醇溶液反复沉淀蛋白的方法,分离和纯化了5种不同蚕茧品种的丝胶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分子量都分布在1... 家蚕茧壳经过高温高压水脱胶处理后,被覆在丝纤维外面的绝大部分丝胶层物质(色素、蜡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溶解在水中。利用乙醇溶液反复沉淀蛋白的方法,分离和纯化了5种不同蚕茧品种的丝胶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分子量都分布在10~100 kDa之间),对已纯化丝胶样品的体外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糖苷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丝胶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生成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但生物活性不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可广泛用于高级化妆品,也可作为抗氧化保健食品和糖尿病降血糖的辅助药物或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纯化 抗氧化 酪氨酸酶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青素苷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卢立真 张雨青 +7 位作者 马永雷 周丽霞 周珍祯 李琳 贺天真 王元净 刘先明 闫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16-6917,6920,共3页
[目的]探寻紫甘薯花青素苷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微波加热-酸化水提取新技术,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然后给12月龄小鼠(老龄小鼠)灌胃不同浓度(100、500和1000mg/kg)的酸化水粗提物30d,测定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结果]12... [目的]探寻紫甘薯花青素苷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微波加热-酸化水提取新技术,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然后给12月龄小鼠(老龄小鼠)灌胃不同浓度(100、500和1000mg/kg)的酸化水粗提物30d,测定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结果]12月龄小鼠被浓度为1000mg/kg花青素苷酸化水粗提物灌胃30d后,其体内抗衰老指标与对照组5月龄小鼠相当。[结论]紫甘薯色素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生物氧化作用,可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