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香苷对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部分基因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婷 卫正国 +4 位作者 高瑞娜 王瑞娴 赵国栋 李兵 沈卫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6,共7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是对一种机体的解毒代谢起重要作用并可以被诱导的酶系。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Bombyx mori GSTs基因与植物次生物质芸香苷代谢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dual-spike-i...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是对一种机体的解毒代谢起重要作用并可以被诱导的酶系。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Bombyx mori GSTs基因与植物次生物质芸香苷代谢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dual-spike-in qPCR)方法,用5×10^(-1),5×10^(-2),5×10^(-3) ng/μL 3个浓度芸香苷溶液处理家蚕5龄幼虫,并对各组织中GSTs Epsilon家族不同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5×10^(-2) ng/μL的芸香苷溶液能诱导GSTs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在中肠中,BmGSTe1,BmGSTe2和BmGSTe6的诱导转录水平较高,在诱导后24 h达到最大值;在脂肪体中BmGSTe1,BmGSTe6和BmGSTe7的转录水平相对较高且分别在诱导后2 h,2 h和4 h达到最大值;而GSTs基因在马氏管中表达量均很低或者检测不到表达。与5×10^(-2) ng/μL浓度相比,5×10^(-1)ng/μL的芸香苷溶液诱导后各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升的幅度较小并且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而5×10^(-3) ng/μL浓度的芸香苷溶液并不能使GSTs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发生变化。结果提示,家蚕GSTs Epsilon家族基因对芸香苷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 芸香苷 双跟踪标定定量PCR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亮 韩晓磊 +4 位作者 夏婵 戴伟 张建平 叶元土 徐建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9-364,共6页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随州、济南、宁波和常熟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对选择性引物在4个群体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76个位点,多态位点241个;4个群体的杂合度分别为0.2...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随州、济南、宁波和常熟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对选择性引物在4个群体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76个位点,多态位点241个;4个群体的杂合度分别为0.200 9、0.200 9、0.228 2、0.143 7,Shannon’s指数分别为0.292 9、0.292 9、0.339 9、0.213 9,可见4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39.76%的遗传变异由群体间贡献,60.24%的变异分布于群体内个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0.397 65(P<0.01),说明4个群体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利用MEGA3.0软件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随州、济南群体差异小,可聚为一类,宁波、常熟群体各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抑制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萧培珍 吉红 +5 位作者 张宝彤 叶元土 孙健 杨洲 李雪贤 田晶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1-1310,共10页
为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对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理,体外培养草鱼肝细胞,在用400μmol/L油酸对其进行蓄脂诱导的同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处理24h,检测了肝细胞活力、脂质蓄积状况、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 为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对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理,体外培养草鱼肝细胞,在用400μmol/L油酸对其进行蓄脂诱导的同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处理24h,检测了肝细胞活力、脂质蓄积状况、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状况。结果显示,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75—125μg/m L对草鱼肝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与单独采用油酸进行蓄脂诱导的油酸组比较,水飞蓟素和油酸共同处理的水飞蓟素组中,随着水飞蓟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肝细胞内的脂质含量逐渐降低,且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100—150μg/m L时的肝细胞脂质蓄积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油酸组相比,100μg/m L水飞蓟素处理组的脂质含量以时间依赖性的模式显著降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合成酶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水飞蓟素能够抑制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有关;同时,水飞蓟素可能通过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脂质蓄积 肝细胞 草鱼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粕和菜籽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免疫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伍代勇 叶元土 +1 位作者 张宝彤 郑石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7-30,共4页
选用900尾初重为0.61g的凡纳滨对虾,棉籽粕和菜籽粕按照1∶1比例,棉籽粕、菜籽粕使用总量由6%增加到22%,替代日粮中的鱼粉、大豆粕及花生粕,鱼粉分别为25%、20%两个水平,配制6种试验饲料,投喂8周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选用900尾初重为0.61g的凡纳滨对虾,棉籽粕和菜籽粕按照1∶1比例,棉籽粕、菜籽粕使用总量由6%增加到22%,替代日粮中的鱼粉、大豆粕及花生粕,鱼粉分别为25%、20%两个水平,配制6种试验饲料,投喂8周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体成分。结果显示:(1)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4周和8周末重、增重率、饲料系数及8周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棉籽粕和菜籽粕使用比例的增加,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但是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虾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GOT和GPT无显著差异,不同组别间肝胰腺SOD存在显著差异。(3)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虾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组别粗脂肪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棉籽粕 菜籽粕 生长 非特异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C/NHS交联改性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 被引量:3
5
作者 明津法 刘蓉 +1 位作者 张焕相 左保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165,169,共5页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并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交联改性前后,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等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并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交联改性前后,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等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EDC/NHS交联改性后,纤维直径由250 nm增加到320 nm,纤维表面变粗糙,且纤维发生弯曲变形;丝素的结构以Silk II为主,并含有部分无规卷曲或Silk I构象;桑蚕丝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有所提高,且交联改性后的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素 静电纺丝 交联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夕东 李义 +2 位作者 张红英 陈文典 刘永贵 《饲料工业》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以每千克体重10、30和90mg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体腔(即在第3或第4步足基节膜处)注射海藻酸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85%生理盐水,在注射开始之前(第0d)和注射后的第1、3、5、8d采集血淋巴液,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总量(... 以每千克体重10、30和90mg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体腔(即在第3或第4步足基节膜处)注射海藻酸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85%生理盐水,在注射开始之前(第0d)和注射后的第1、3、5、8d采集血淋巴液,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总量(THC)、不同血细胞数量(DHC)、吞噬活性、呼吸暴发(超氧阴离子的释放)、酚氧化酶(PO)及溶菌酶(LSZ)活性;在注射海藻酸钠后第3d,按每千克体重1.2×107cfu的剂量,体腔注射接种中华绒螯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d后中华绒螯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THC、大颗粒细胞(GC)数量、血细胞吞噬活性、呼吸暴发活性、PO活性和LSZ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30mg/kg剂量组的透明细胞(HC)和小颗粒细胞(SGC)数量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海藻酸钠处理组的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因此,体腔注射适量的海藻酸钠可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海藻酸钠 免疫反应 抗病力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ABP与ABPX基因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瑶 张升祥 +2 位作者 路国兵 徐世清 崔为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5-902,共8页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触角结合蛋白(antennal-binding protein,ABP)是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家蚕Bomb...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触角结合蛋白(antennal-binding protein,ABP)是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家蚕Bombyx mori ABP与ABPX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定位、基因分析及半定量表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BmABP和BmABPX分别位于家蚕第5和第26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差异较大,可能功能上有较大差异。对家蚕胚胎、幼虫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虫多种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BmABP在家蚕发育的各个虫态、多种组织器官中都有较高表达,无时间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BmABPX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相对表达量以触角中最高,其他非嗅觉组织中也多有表达,性别间差异不大。结果提示,BmABP和BmABPX除了具有嗅觉相关功能外,很可能还具有其他未知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气味结合蛋白 ABP基因 ABPX基因 表达分析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处理离体培养家蚕丝腺对丝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明 刘云垒 +3 位作者 毛钰霞 沈卫德 许雅香 卫正国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421,共8页
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具有共同调控家蚕丝蛋白合成的作用。将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中部和后部丝腺置于含不同浓度20E或JH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通过定量PCR检测丝素蛋白基因及丝胶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具有共同调控家蚕丝蛋白合成的作用。将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中部和后部丝腺置于含不同浓度20E或JH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通过定量PCR检测丝素蛋白基因及丝胶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蜕皮激素处理对丝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因激素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不同而异;保幼激素处理会抑制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尤其对丝素蛋白重链基因Bmfib-H的表达抑制作用更为明显,50 ng/m L JH处理48 h后Bmfib-H的表达水平下调1倍左右;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比单一激素处理更有助于丝蛋白基因的表达,但用保幼激素先处理丝腺24 h后再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会显著抑制丝素蛋白轻链基因Bmfib-L的表达。试验在排除蚕体内源激素干扰的条件下,从转录水平初步分析了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丝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丝腺 体外培养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丝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伍代勇 叶元土 +1 位作者 张宝彤 郑石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8,共4页
在使用30%鱼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7%豆粕、24%花生粕、24%棉粕、31%菜粕,以一高鱼粉组(含鱼粉46%)和商品饲料作参照,挑选初均重约(0.61±0.02)g凡纳滨对虾,在室内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后,比较和探讨4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必需氨... 在使用30%鱼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7%豆粕、24%花生粕、24%棉粕、31%菜粕,以一高鱼粉组(含鱼粉46%)和商品饲料作参照,挑选初均重约(0.61±0.02)g凡纳滨对虾,在室内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后,比较和探讨4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和沉积率的影响,结果显示:①9种必需氨基酸中,除了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在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以外(P>0.05),其余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花生粕组、豆粕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低于鱼粉组,而高于商品饲料,但是差异均不显著(P>0.05);棉粕组和菜粕组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与商品饲料无显著差异(P>0.05)。②各试验组9种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存在显著差异;总氨基酸沉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鱼粉组、花生粕组、豆粕组、商品饲料、棉粕组和菜粕组;花生粕组、豆粕组同鱼粉组和商品饲料无显著差异(P>0.05),而棉粕组和菜粕组显著低于鱼粉组和商品饲料(P<0.05)。③饲料和肌肉9种必需氨基酸相关性系数分别为商品饲料组0.95、鱼粉组0.92、豆粕组0.94、花生粕组0.96、棉粕组0.97、菜粕组0.89,均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植物蛋白 氨基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和水飞蓟素对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萧培珍 吉红 +2 位作者 张宝彤 叶元土 李森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6-33,共8页
为了探究饲料脂肪和添加水飞蓟素对草鱼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脂肪水平为4%和8%(LL和HL),水飞蓟素浓度为0、100、200 mg/kg(SM0,SM100,SM200),配制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360尾初重为(27.43±0.17)g的草... 为了探究饲料脂肪和添加水飞蓟素对草鱼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脂肪水平为4%和8%(LL和HL),水飞蓟素浓度为0、100、200 mg/kg(SM0,SM100,SM200),配制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360尾初重为(27.43±0.17)g的草鱼12周,每组4个重复。结果显示,增加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P<0.05)。与LL组相比,HL组肌肉中18∶2n-6和20∶4n-6(ARA)的比例以及腹腔脂肪组织18∶2n-6和18∶3n-3比例分别增加了60.99%、22.72%、64.40%、161.29%,而HL组腹腔脂肪组织22∶6n-3(DHA)比例显著降低了26.76%,HL组肝胰脏中的18∶2n-6(ARA),20∶5n-3(EPA)和DHA的比例分别降低了44.68%、63.59%、49.63%和74.51%(P<0.05)。水飞蓟素添加对肌肉、腹腔脂肪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结果显示,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r=0.91,0.91)均显著高于肝胰脏(r=0.59)(P<0.05);与LL组相比,HL组的腹腔脂肪组织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了10.34%(r=0.96和r=0.87);而HL组肝胰脏的相关性则显著降低了44.74%(r=0.42和r=0.76);水飞蓟素添加显著影响了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SM100组肌肉的相关性显著高于SM200组,增加了3.33%(r=0.93和r=0.90;P<0.05);在低脂肪水平时,SM100(r=0.91)和SM200(r=0.87)组的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显著高于SM0组(r=0.84)(P<0.05)。研究表明,增加饲料脂肪水平,导致各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组织在应对饲料脂肪水平以及脂肪酸利用和转化等适应或调节策略不同有关。在低脂肪水平下,添加水飞蓟素有利于提高腹腔脂肪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水飞蓟素对不同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肪 水飞蓟素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u对异育银鲫部分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建明 叶元土 +3 位作者 陈佳毅 郭建林 萧培珍 汪军涛 《饲料工业》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试验通过固定配合饲料配方和预混料中其它成分,研究饲料中分别添加2、4、6、8、10mg/kg的Cu对异育银鲫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Cu的补充对血清溶菌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饲料中补充6mg/kg的Cu血清溶菌酶活力最高;随饲料中Cu补充量... 试验通过固定配合饲料配方和预混料中其它成分,研究饲料中分别添加2、4、6、8、10mg/kg的Cu对异育银鲫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Cu的补充对血清溶菌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饲料中补充6mg/kg的Cu血清溶菌酶活力最高;随饲料中Cu补充量的增加,肝脏中释放入血的GPT活力先下降后上升,当补充量达到10mg/kg时,鱼体血清GPT活力最高,与8mg/kg组差异显著(P<0.05);随饲料中Cu补充量的增加鱼体肝胰脏GOT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补充量达到10mg/kg时,肝胰脏中GOT活力最低;饲料中Cu的补充量高于4mg/kg时,鱼体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随饲料中Cu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添加量达到8mg/kg以上时出现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异育银鲫饲料中Cu的添加量以6~8m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微量元素 生理机能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对家蚕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饲养鉴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进 张升祥 +1 位作者 徐世清 崔为正 《北方蚕业》 2011年第4期40-42,49,共4页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春54正反交显著高于ZHG×春54正反交,但1龄和2龄眠蚕体重广食×春54低于ZHG×春54,发育经过以广食×春54短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茧层量和茧层率正反交平均值ZHG组合高于广食组合,但全茧量和小区产茧量则是广食组合略高于ZHG组合;4个杂交组合1~2龄存活率均为100%,虫蛹生命率均达到97%以上,但广食组合的死笼率略低于ZHG组合。试验结果初步证明,2对杂交组合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在摄食性、产茧量、生命率等方面能够达到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杂交组合 人工饲料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蓖麻蚕蛹精巢组织细胞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分析
13
作者 王文兵 倪爱民 +3 位作者 李兵 张月华 徐安英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358,共5页
为开展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宿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建立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分析其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差异。采用剪切分离后的蓖麻蚕蛹精巢组织材料,将分散的细胞在TNM-FH培养基中经数月换液培养后... 为开展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宿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建立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分析其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差异。采用剪切分离后的蓖麻蚕蛹精巢组织材料,将分散的细胞在TNM-FH培养基中经数月换液培养后,获得了扩增的蓖麻蚕蛹精巢细胞系(BMC1)。BMC1的倍增时间约为65h。病毒的感染性实验表明:BMC1细胞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比较敏感,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多角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可以在BMC1细胞中表达,但难以观察到多角体形成和细胞的病变,提示BMC1可以作为BmNPV的稳定化表达受体;而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crNPV)单独感染BMC1细胞时,无明显病变,只有在与AcNPV混合感染时可观察到PcrNPV多角体形成。BMC1细胞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具有差异,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性差异的机制有待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细胞系 精巢 核型多角体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多胺对莴苣种子萌发诱导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旭 苏国兴 +2 位作者 孙娜 王立伟 顾福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0-1866,共7页
以正常莴苣‘挂丝红’(Lactuca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外源多胺(Put、Spd、Spm)、硝普钠(SNP)及NO清除剂cPTIO处理,以DAQ作为NO荧光检测探针,研究多胺和NO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外源多胺尤其是亚精胺(Spd)对莴... 以正常莴苣‘挂丝红’(Lactuca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外源多胺(Put、Spd、Spm)、硝普钠(SNP)及NO清除剂cPTIO处理,以DAQ作为NO荧光检测探针,研究多胺和NO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外源多胺尤其是亚精胺(Spd)对莴苣种子都有一定的促早萌作用并以0.5 mmol.L-1处理最佳,其效果在种子吸胀后前48 h最为显著;1.0 mmol.L-1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己胺(CHA)对莴苣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外源NO供体SNP对莴苣种子早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且48 h后促进作用消失,与外源Spd促进种子早萌作用相似;(3)在外源Spd和SNP处理的同时,添加NO清除剂cPTIO可显著降低SNP和Spd对莴苣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在Spd和SNP处理后的种子近胚区均有较强的NO荧光产生,而cPTIO可猝灭Spd和SNP处理种子胚荧光的增强,并伴随着对Spd和SNP促进种子早萌作用的抑制。研究表明,多胺尤其是亚精胺在促进莴苣种子早萌过程中可能与NO的诱导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亚精胺 一氧化氮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和巢式PCR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小燕 魏育红 +4 位作者 杨贺 贡成良 薛仁宇 曹广力 朱越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也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虾类的主要病害,但是目前没有相应的有效治疗药物。为了减少WSSV对克氏原螯虾的危害,及早发现病...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也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虾类的主要病害,但是目前没有相应的有效治疗药物。为了减少WSSV对克氏原螯虾的危害,及早发现病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笔者开展了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的研究,并且与灵敏度非常高的巢式PCR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LAMP法可以快速、灵敏、特异性地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其灵敏度与巢式PCR相比,高出约500倍,且不需要专用的PCR仪,是检测WSSV的一种理想方法。该结果也为其他虾类的WSSV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巢式PCR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友英 倪新红 +1 位作者 梁国强 陈永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58-1059,10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改善围产儿预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方和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改善围产儿预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方和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总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组总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均有所下降,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早产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内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早期防控展望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宗灵 傅明珠 +6 位作者 周健 沈颂东 邵魁双 胡伟 肖洁 范士亮 张学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共11页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期分为3个关键过程,即浒苔微观繁殖体在养殖设施上的着生与生长过程,定生浒苔脱离附着基形成漂浮浒苔过程,浅滩漂浮浒苔进入深水区形成大面积绿潮过程。最后分别从加强新材料与技术研发防控绿藻着生、强化养殖设施回收管理严控定生绿藻落滩、浅滩汇聚通道拦截打捞等3种途径提出了早期防控措施建议,以期为黄海浒苔绿潮的源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 绿潮 生态灾害 早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型生态岛对城市黑臭水体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玉良 张剑刚 +6 位作者 李蒙英 谢立群 王乙江 虞英杰 蔡聪 朱莉莉 何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6-190,共5页
以昆山市望山河水体治理为目标,建设了6个湿地型生态岛,对望山河水质情况、生态景观效果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个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国家地表水(GB 3838-2002)Ⅲ~Ⅴ类水... 以昆山市望山河水体治理为目标,建设了6个湿地型生态岛,对望山河水质情况、生态景观效果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个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国家地表水(GB 3838-2002)Ⅲ~Ⅴ类水标准,总体水质较好;恢复了河道中由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和多种水生动物组成的水体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实践证明,湿地型生态岛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改善了城市河道水质环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型生态岛 水生植物 望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CFP21融合蛋白克隆表达及全血IFN-γ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舟 丁元生 +3 位作者 刘忠华 毛翎 桂徐蔚 胡忠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1-216,F0003,共7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CFP21(CE21)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通过IFN-γ的检测探讨CE21在结核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CFP21和CFP10-ESAT-6(CE)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并将两片段2次连接到表...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CFP21(CE21)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通过IFN-γ的检测探讨CE21在结核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CFP21和CFP10-ESAT-6(CE)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并将两片段2次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1a(+)中,获得pET21a-CFP10-ESAT-6-CFP21重组质粒;经表达纯化和复性后,去除内毒素,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8例结核病患者、3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全血中IFN-γ的释放量。结果CE21经SDS-PAGE分析后相对分子质量为45,与预期大小一致。CE21融合蛋白全血标本IFN-γ的检测,结核组阳性率为72.9%,非结核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3%和3.1%。结论成功获得CE21融合蛋白,IFN-γ的检测证明该融合抗原具有良好的结核病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抗原 细菌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伟 张铖 +2 位作者 贡成良 薛仁宇 柳一方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美洲鲥肝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及PCR鉴定,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用该菌株接种健康美洲鲥,鉴定其致病力,从人工感染5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鲥发现,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试验鱼...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美洲鲥肝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及PCR鉴定,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用该菌株接种健康美洲鲥,鉴定其致病力,从人工感染5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鲥发现,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试验鱼在感染后72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鱼症状一致。进一步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吩三种药物极为敏感,对红霉素、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