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需求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客运需求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反馈约束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大伟 肖为周 +1 位作者 李旭宏 何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03,共5页
在分析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迭代反馈约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框架和方法.在基础数据处理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协调总体与局部的开发强度,达到研究范围内... 在分析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迭代反馈约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框架和方法.在基础数据处理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协调总体与局部的开发强度,达到研究范围内城市人口和就业岗位的重新平衡.在模型方面,考虑到机动车车流对公交车运行的影响,对传统四阶段模型进行了改进,使机动车车流分配模型与交通分布模型及方式划分模型相互作用,迭代反馈,达到平衡收敛.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采用迭代反馈模型对其客流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3个目标年当模型迭代次数分别为7、9和10时,即符合收敛条件,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迭代反馈 四阶段模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传播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逸静 陈甦 王占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8-395,共8页
对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引起的地面振动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实测,研究其传播规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隧道-土层三维模型,模拟了轨道交通所引起的不同距离地面振动响应,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在圆曲线段引起... 对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引起的地面振动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实测,研究其传播规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隧道-土层三维模型,模拟了轨道交通所引起的不同距离地面振动响应,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在圆曲线段引起的地面水平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在距离隧道中心线12m以内的范围内是竖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的2倍左右,在12m范围以外地面水平和竖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大小相当;轨道交通对距离隧道中心线25m以外的地面水平振动加速度已无明显影响,而竖向振动的影响更远;轨道交通在圆曲线段引起地面水平振动的主要频率为30~125Hz。轨道交通引起地面竖向振动的主要频率为40~100Hz。竖直方向在6~12m范围内存在振动放大区,10Hz以下的低频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在距离隧道中心线12~17m范围内放大,提示地铁周围这一范围内的建筑需要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面振动 实测验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强 秦菲菲 吴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3,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影响时间长,其运作效率的研究对系统本身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作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年全国1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数据,建立DEA方法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影响时间长,其运作效率的研究对系统本身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作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年全国1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数据,建立DEA方法的效率评价模型,得出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率评价及规模效率分析结果,并结合各决策单元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提出提高运作效率的针对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微观仿真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2,共9页
从网络层面出发,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与客流出行过程仿真结合在一起,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及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的微观仿真问题。分析了仿真系统的类结构、事件驱动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算法的总体流程等内容,设计开发了应急处置微观仿真系... 从网络层面出发,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与客流出行过程仿真结合在一起,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及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的微观仿真问题。分析了仿真系统的类结构、事件驱动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算法的总体流程等内容,设计开发了应急处置微观仿真系统,并以列车故障救援为例,对其处置过程的影响和效率进行了对比评价。采用微观仿真技术,可将完整的网络客运过程再现,实现精细化统计众多时间和效率指标,为处置方案的分析、决策和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微观仿真 应急处置过程 事件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吸声体设计及其性能测试
6
作者 徐文君 李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3期163-165,176,共4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结构特点和噪声特性,设计并制作有空腔的吸声体;将1/4波长声管设置于吸声体中,以提高其对中低频轮轨噪声的吸收能力。通过单传声器脉冲响应法测试吸声体样品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加装空腔和布置声管后,吸声体的...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结构特点和噪声特性,设计并制作有空腔的吸声体;将1/4波长声管设置于吸声体中,以提高其对中低频轮轨噪声的吸收能力。通过单传声器脉冲响应法测试吸声体样品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加装空腔和布置声管后,吸声体的中低频吸声能力明显提高。最后应用ANSYS和SYSNOISE软件,分别计算出安装该吸声体前后的车站声场,结果显示:安装吸声体后,候车点的声压降低2~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站噪声 吸声体 声管 空腔结构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减振措施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双 袁国清 +2 位作者 李成 侯晋 施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31,共6页
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内采用III型轨道减振器扣件、中量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减振措施的代表断面上,采用落锤法测量钢轨、轨枕、道床及隧道侧壁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计算得到各断面上测点的传递函数,并评... 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内采用III型轨道减振器扣件、中量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减振措施的代表断面上,采用落锤法测量钢轨、轨枕、道床及隧道侧壁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计算得到各断面上测点的传递函数,并评价分析了这3种减振措施的性能。选取对列车振动较敏感的轨道下穿居民小区路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分析了地下列车运行对居民生活的振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轨道交通所采取的大埋深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减振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环境振动 轨道减振器 钢弹簧浮置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地面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侯晋 李双 +1 位作者 袁国清 蒋伟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8-72,92,共6页
为分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运行对线路周边的振动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测试了各种工况下特征断面的地面振动响应。在时域和频域内,比较分析了列车速度、轨道埋深、距离及周边环境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影... 为分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运行对线路周边的振动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测试了各种工况下特征断面的地面振动响应。在时域和频域内,比较分析了列车速度、轨道埋深、距离及周边环境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传递到地面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50-80Hz,在1/3倍频程分析中,63Hz频段的振动最为明显;随着测点距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加,列车通过引起的地面振动逐渐衰减,本次测试中,不同工况的测量断面下,地面振动平均振级均低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规定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现场振动测试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风亭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施毅 李双 +1 位作者 刘秀娟 邢倩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29,共4页
选取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东环路站活塞风亭和塔园路站排风亭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噪声测试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活塞风亭,隧道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噪声在63-6 300 Hz范围能量都很高,风井消声器发挥显著作用,消声量约为25 d B;对于排风亭... 选取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东环路站活塞风亭和塔园路站排风亭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噪声测试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活塞风亭,隧道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噪声在63-6 300 Hz范围能量都很高,风井消声器发挥显著作用,消声量约为25 d B;对于排风亭,排风机变频运行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在315-1 250 Hz的中低频范围,排风机工频运行时噪声在200-4 000 Hz较大,消声器发挥了很好作用,降噪量约为21 d B。两种风亭附近的敏感居民楼均达到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风亭噪声 消声器 噪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轨道交通路网可靠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志强 徐瑞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670-6674,共5页
首先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的相关特征指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复杂网络特征;然后,设计了轨道交通网络仿真分析模型和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轨道交通路网的失效仿真分析理论和方法;最后,以上海市2020年远景规划路... 首先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的相关特征指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复杂网络特征;然后,设计了轨道交通网络仿真分析模型和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轨道交通路网的失效仿真分析理论和方法;最后,以上海市2020年远景规划路网为例,标定了其网络类型,并对该路网的连通可靠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可为轨道交通基础理论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复杂网络特征 可靠性 失效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蓉 陈红仙 +1 位作者 朱忠奎 汪一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6,共4页
从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机制、实验教学改革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苏州大学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实践中心的建设将有效推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形成服务... 从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机制、实验教学改革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苏州大学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实践中心的建设将有效推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形成服务于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中心设立在首个建有地铁的地级市,可以立足苏州,面向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开展轨道交通教学与培训交流,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育中心,强化多层次多种类实验技能的实践训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实践教育 管理机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拥挤线路票价及服务供应优化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菲菲 贾海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80,共12页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很多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但是轨道交通能否达到预期的分担率还取决于其相对于路面交通方式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很多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但是轨道交通能否达到预期的分担率还取决于其相对于路面交通方式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拥挤线路,在一定的管理目标约束下,本文建立了票价、发车频率和车厢数的优化模型.模型还考虑了负外部性的噪声污染因素、车内拥挤度的反作用以及正外部性的缓解道路拥挤因素.选取苏州市为例,详细说明了某运输通道下轨道交通线路定价的有效性和服务供应的合理性的评价方法.理论与实例综合分析表明,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相比,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需求为低票价、多车厢数和高载客率.从现行的运行管理模式向社会效益最优转化需要降低票价、增大发车频次并增加车厢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服务供应优化 分析优化建模 轨道交通服务 车内拥挤成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悬挂参数下轨道车辆平稳性的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双 余衍然 +1 位作者 陈玲 李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5,共7页
考虑悬挂阻尼器两端橡胶节点的刚度,建立基于广义Ruzicka隔振系统的轨道车辆垂向多刚体系统模型。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车辆垂向随机振动响应及Sperling平稳性指标,并建立悬挂参数与Sperling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Latin超立方抽样法模拟随... 考虑悬挂阻尼器两端橡胶节点的刚度,建立基于广义Ruzicka隔振系统的轨道车辆垂向多刚体系统模型。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车辆垂向随机振动响应及Sperling平稳性指标,并建立悬挂参数与Sperling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Latin超立方抽样法模拟随机悬挂参数作用下的Sperling指标样本,利用全局灵敏度分析法探讨阻尼器节点刚度比对Sperling指标关于随机悬挂参数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数变异系数相同时,多个悬挂参数变异引起的平稳性指标不确定性比单一悬挂参数大;平稳性指标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二系悬挂刚度和阻尼的变异,且随机悬挂参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作用;阻尼器节点刚度比的变化对随机悬挂参数灵敏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随机参数 虚拟激励法 平稳性 全局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幅值检验扩展法的轨道车辆垂向模型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衍然 李成 +1 位作者 姚林泉 朱忠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1,共5页
为筛选明显影响轨道车辆垂向振动特性的设计参数,简化车辆模型参数优化设计过程,采用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扩展法对典型轨道车辆垂向模型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系悬挂与一系悬挂阻尼变化对车体沉浮运动影响较一系悬挂刚度... 为筛选明显影响轨道车辆垂向振动特性的设计参数,简化车辆模型参数优化设计过程,采用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扩展法对典型轨道车辆垂向模型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系悬挂与一系悬挂阻尼变化对车体沉浮运动影响较一系悬挂刚度大;调整车辆定距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车体点头运动;模型设计参数间存在微弱的交互作用。所用该研究方法及结论对轨道车辆模型的振动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振动特性 灵敏度分析 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扩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轨交1号线隧道内振动传递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晋 李双 +1 位作者 袁国清 蒋伟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5期82-85,共4页
在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滨河路至塔园路上行隧道内,采用锤击法分别测试短轨枕断面(III型减振器扣件+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和长轨枕断面(普通扣件+长轨枕式整体道床)钢轨上激励点至钢轨、轨枕、道床以及隧道侧壁的振动传递。测试结果表明,扣件... 在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滨河路至塔园路上行隧道内,采用锤击法分别测试短轨枕断面(III型减振器扣件+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和长轨枕断面(普通扣件+长轨枕式整体道床)钢轨上激励点至钢轨、轨枕、道床以及隧道侧壁的振动传递。测试结果表明,扣件对于钢轨振动的衰减主要体现在小于100 Hz的低频段,而轨枕对频率大于100 Hz的振动有相对好的衰减效果。对比两个断面中钢轨测点至道床的传递函数,III型减振器扣件+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在40Hz^80Hz频段的振动峰值衰减10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城市轨道交通 现场振动测试 减振措施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铁风亭噪声特性及其衰减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秀娟 严莉 +1 位作者 袁国清 李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8,共6页
通过对苏州地铁风亭进行噪声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各类风亭的噪声源,并分析了其噪声特性。应用环境噪声评价软件CadnaA仿真分析了苏州地铁1号线东环路站活塞风亭、2号线宝带西路站排风亭和劳动路站新风亭周围的声场分布,并与噪声标准作了对... 通过对苏州地铁风亭进行噪声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各类风亭的噪声源,并分析了其噪声特性。应用环境噪声评价软件CadnaA仿真分析了苏州地铁1号线东环路站活塞风亭、2号线宝带西路站排风亭和劳动路站新风亭周围的声场分布,并与噪声标准作了对比,分析了各风亭噪声的达标状况,为风亭的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铁 风亭 噪声特性 测试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车桥耦合系统的车辆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英萍 朱忠奎 +1 位作者 鞠华 邱哲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12期17-21,30,共6页
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立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垂向动力学模型。运用D'Alembert原理和模态综合法,导出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采用Newmark-β数值方法对系... 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立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垂向动力学模型。运用D'Alembert原理和模态综合法,导出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采用Newmark-β数值方法对系统运动方程组进行求解。以谐波型激扰模型来模拟轨道几何不平顺,研究了轨道不平顺的波长和波深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波不平顺对Sperling指标影响较大,即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影响较大,存在最不利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车辆平稳性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交通应急处置过程事件驱动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从网络层面出发,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与客流出行过程仿真结合在一起,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及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的微观仿真问题。通过分析仿真系统的类结构、事件驱动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算法的总体流程等内容,设计开发了应急处置微观仿... 从网络层面出发,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与客流出行过程仿真结合在一起,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及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的微观仿真问题。通过分析仿真系统的类结构、事件驱动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算法的总体流程等内容,设计开发了应急处置微观仿真系统,并以列车故障救援为例,对其处置过程的影响和效率进行了对比评价。采用微观仿真技术,可将完整的网络客运过程再现,实现精细化统计列车运行和乘客出行相关的时间和效率指标,为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的分析、决策和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微观仿真 应急处置过程 事件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隧道轨道列车同时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学健 李双 +1 位作者 李成 侯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8-222,共5页
近距离平行隧道和交叠隧道中轨道列车同时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明显高于单列车运行情形,对此类环境振动进行定量计算和预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背景,建立近距离平行隧道-地基平面有限元模型,研究在不同列车荷载... 近距离平行隧道和交叠隧道中轨道列车同时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明显高于单列车运行情形,对此类环境振动进行定量计算和预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背景,建立近距离平行隧道-地基平面有限元模型,研究在不同列车荷载组合、不同隧道间距及不同隧道埋深下的地面振动响应特点和规律,并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基于双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振动预测公式,为工程设计和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轨道交通 近距离隧道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式交通网络的时间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骏杰 张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面向小汽车和公交组成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建立公交到站时间迭代表达式,分别给出公交及小汽车的时间可靠性计算方法,构建包含时间可靠性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开辟公交专用道及增加公交发车频率这两项措施... 面向小汽车和公交组成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建立公交到站时间迭代表达式,分别给出公交及小汽车的时间可靠性计算方法,构建包含时间可靠性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开辟公交专用道及增加公交发车频率这两项措施,均能提高公交自身的时间可靠性及分担率,同时也能改善小汽车的时间可靠性,但是后者还会增加公交积聚概率;而增加公交站点间距,将降低公交分担率,同时也将增加公交集聚的发生概率;随着乘车站数的增加,公交时间可靠性及分担率降低,特别是下游公交线路分担率降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时间可靠性 MONTE CARLO模拟 多方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