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丁洁 何杨 +3 位作者 杨剑锋 左斌 杨炳华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2-566,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选出最佳双抗体组合,其中检测抗体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建立检测人血浆sVE-cadherin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采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肿瘤患者的血浆sVE-cadherin浓度。结果:经筛选共获得6株单克隆抗体,通过筛查配对,成功建立检测人血浆可溶性VE-cadherin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4.7 p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7.7%,批间CV为8.7%-10.8%,平均回收率为96.7%。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62.1±11.75 pg/ml,而用该方法检测24例白血病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173.9±17.98 pg/ml,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14例胃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1.7±25.24 pg/ml(P>0.05),11例肺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06.8±25.01 pg/ml,均低于正常人(P<0.05),11例其他肿瘤(9例乳腺癌,1例胶质瘤,1例肝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0.7±11.82 pg/ml(P>0.05)。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浆中可溶性VE-cadherin含量的检测,并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新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代细胞移植建立硼替佐米耐药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
2
作者 岳延华 周怡芳 +8 位作者 缪颖洁 曹阳 王飞 刘月 李枫 沈洋灵 郭嫣婷 黄玉辉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目的:探索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PDX)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分别将MM患者来源的1.0×10^(7)个单个核细胞(MNC)、MM细胞株MM.1S和NCI-H929各2.0×10^(6)个细胞经皮下植入NOD.CB17-PrkdcscidIl2rgtm1/B... 目的:探索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PDX)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分别将MM患者来源的1.0×10^(7)个单个核细胞(MNC)、MM细胞株MM.1S和NCI-H929各2.0×10^(6)个细胞经皮下植入NOD.CB17-PrkdcscidIl2rgtm1/Bcgen(B-NDG)小鼠,接种体积为每只100μl,构建动物模型,应用苏木精-尹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PDX肿瘤的形态、表型、增殖及遗传学特征,通过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体内外实验研究PDX肿瘤对硼替佐米、安罗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敏感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和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安罗替尼治疗对肿瘤血管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皮下接种原代MNC的方法成功建立了MM PDX模型,该种PDX肿瘤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的浆细胞,阳性表达CD138和CD38,存在1q21扩增、Rb1缺失和IgH重排,细胞增殖活力低于MM细胞系。体外细胞增殖实验中,硼替佐米和安罗替尼分别处理PDX、MM.1S和NCI-H929细胞24 h,其中硼替佐米的IC50值分别为5716.486、1.025和2.775 nmol/L,安罗替尼的IC50值分别为55107.337、0.706和5.13μmol/L;安罗替尼处理增加了MM.1S细胞的凋亡(P<0.01),但不影响PDX肿瘤细胞的凋亡(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硼替佐米单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肿瘤生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安罗替尼单药组和安罗替尼与硼替佐米联合组均有效抑制了PDX肿瘤的生长(均P<0.05);安罗替尼治疗组PDX肿瘤的血管灌注和血管密度均减少(均P<0.01);安罗替尼治疗组较对照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通过在B-NDG小鼠皮下接种MM患者来源的MNC能够成功建立硼替佐米耐药的MM PDX模型,该种PDX模型保留了MM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用于MM治疗新方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耐药 PDX模型 安罗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VEGF小干扰RNA协同5-FU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誉静 王学祥 +2 位作者 于红 王静 张文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VEGF小干扰RNA联合应用化疗药物5-FU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机制。以携带VEGF siRNA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CF-7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VEGF mRNA、VEGF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VEGF小干扰RNA联合应用化疗药物5-FU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机制。以携带VEGF siRNA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CF-7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VEGF mRNA、VEGF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慢病毒VEGF siRNA干扰组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上调,而SIRT1、Bcl-2及Survivin表达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慢病毒干扰组及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联合治疗组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VEGF的表达,通过下调SIRTI蛋白的表达,导致P53蛋白表达上调,并调控其下游P21、bcl-2和Survivin的表达,从而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并且提高了MCF-7对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RNA干扰 乳腺癌细胞 5-FU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在非肿瘤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翁震 钮晓音 周俊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96-1400,共5页
近来随着CRISPR-Cas9精确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出现,血液学疾病研究的方法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CRISPR-Cas9技术被证实可用于去除和纠正基因或突变,并在人类细胞中引入位点特异性治疗基因。因此,该系统介导的基因治疗已经成为遗传性血液... 近来随着CRISPR-Cas9精确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出现,血液学疾病研究的方法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CRISPR-Cas9技术被证实可用于去除和纠正基因或突变,并在人类细胞中引入位点特异性治疗基因。因此,该系统介导的基因治疗已经成为遗传性血液疾病治疗的理想方法,并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纠正致病突变来缓解疾病相关症状。在人类使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校正之前,必须确定具有高效率和特异性的适当的递送系统,同时须建立应用具有可控安全性的技术和道德准则。该文对CRISPR-Cas9技术在非肿瘤性血液学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当前挑战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非肿瘤性血液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钙黏蛋白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洁 何杨 +2 位作者 杨剑锋 左斌 杨炳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血管内皮钙黏蛋白5(VECDH5)的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用重组原核人VECDH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VECDH5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测定其效价;Western blo...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血管内皮钙黏蛋白5(VECDH5)的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用重组原核人VECDH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VECDH5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测定其效价;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其特异性及抗原表位。结果制备并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抗VECDH5的杂交瘤细胞株(2C11)。ELISA测定腹水效价高达1∶10 000。多种方法均证实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人VECDH5蛋白,并可在上述不同方法中应用。经抗原表位鉴定,研究制备的2C11识别的氨基酸序列为LDREVVPWYNLTVEA。结论成功制备了亲和力高、特异型好的抗人VECDH5的m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DH5)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C5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对黑素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左元玲 杨剑峰 +1 位作者 何杨 赵益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制备非协调性分子5同源蛋白B(UNC5B)的单克隆抗体(mAb),分析其功能。方法将UNC5B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UNC5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 目的制备非协调性分子5同源蛋白B(UNC5B)的单克隆抗体(mAb),分析其功能。方法将UNC5B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UNC5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筛选可稳定分泌抗UNC5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利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UNC5BmAb对黑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达并纯化了UNC5B重组蛋白;筛选出1株高效价的2C9mAb,通过ELISA、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证实该m Ab特异性识别UNC5B;划痕实验证明在netrin-1存在的条件下,UNC5BmAb可促进黑素瘤细胞迁移。结论成功制备了UNC5B的特异性m Ab,在netrin-1存在时,该抗体可促进黑素瘤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协调性分子5同源蛋白B(UNC5B) 蛋白纯化 单克隆抗体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融合蛋白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庄文越 李正祎 +3 位作者 赵昀 岑建农 庄文卓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4-1398,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AML1-ETO在白血病细胞中对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WT、U937-Mock和经AML1-ETO基因转染的U937-A/E1-4的细胞凋亡率;使用免疫印迹法检... 本研究旨在观察AML1-ETO在白血病细胞中对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WT、U937-Mock和经AML1-ETO基因转染的U937-A/E1-4的细胞凋亡率;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研究转染细胞中AML1-ETO与BCL-2基因启动子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AML1-ETO转染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且检测到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转染了AML1-ETO的U937细胞系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转染细胞沉淀富集的AML1-ETO直接结合的DNA中含有BCL-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论:BCL-2是AML1-ETO的直接靶基因,AML1-ETO能下调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ETO融合蛋白 BCL-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免疫毒素BI7D12-PE38KDEL的制备及其体外活性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春燕 安钢力 +4 位作者 王祥岭 翟晓晨 孟会敏 游凤涛 杨林(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8-562,573,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EGFR纳米抗体的免疫毒素BI7D12-PE38KDEL,并检测其对EGFR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靶向EGFR的纳米抗体7D12以二价的形式,通过柔性连接肽(G4S)4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的截断形式PE38KDEL连接,构建原... 目的:构建基于EGFR纳米抗体的免疫毒素BI7D12-PE38KDEL,并检测其对EGFR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靶向EGFR的纳米抗体7D12以二价的形式,通过柔性连接肽(G4S)4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的截断形式PE38KDEL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BI7D12-PE38KDEL。然后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并经Western blot验证。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该免疫毒素与EGFR阳性细胞A549、HT29、MCF-7和EGFR阴性细胞CEM、Jurkat的结合能力后,将其按照一定的浓度梯度进行细胞毒实验研究,72 h后,使用WST-1试剂检测BI7D12-PE38KDEL对上述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成功的制备了重组免疫毒素BI7D12-PE38KDEL,该毒素大部分以可溶性的方式表达。BI7D12-PE38KDEL能够与EGFR阳性的A549、HT29、MCF-7肿瘤细胞特异性的结合,并且对上述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阴性对照组CEM和Jurkat相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基于EGFR纳米抗体的重组免疫毒素BI7D12-PE38KDEL,该免疫毒素能特异性的结合并杀伤EGFR阳性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纳米抗体7D12 免疫毒素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K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MI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 被引量:3
9
作者 孔潇 秦扬 +6 位作者 李甲璐 游凤涛 朱学军 袁磊 孟会敏 安钢力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用特异性靶向HER2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HER2-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方法:通过PCR获得HER2-CAR片段,运用常规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上,利用包装的慢病毒颗粒对NK-92MI细胞进行转染... 目的:探讨用特异性靶向HER2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HER2-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方法:通过PCR获得HER2-CAR片段,运用常规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上,利用包装的慢病毒颗粒对NK-92MI细胞进行转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以及转染前后NK-92MI的IFN-γ和颗粒酶分泌差异;使用7-AAD和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HER2-CAR-NK92MI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构建小鼠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进行体内细胞毒性的检测。结果:用HER2-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和T47D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MI细胞[分别为(62.4±1.3)%vs(22.1±1.2)%和(50.0±1.9)%vs(16.9±0.6)%,P<0.01];而两者对HER2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468的杀伤效率没有明显差异[(13.6±1.4)%vs(12.7±0.8)%,P>0.05]。同时,经HER2-CAR修饰的NK-92MI细胞相比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MI细胞,IFN-γ的分泌明显升高(P<0.01)。结论:经HER2-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提高,且具有特异性靶向,此为治疗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NK-92MI细胞 HER2嵌合抗原受体(HER2-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19的CAR修饰的NK细胞对B细胞淋巴瘤的杀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园 秦扬 +9 位作者 游凤涛 陈丹 邹建炫 朱学军 李炳宗 袁磊 孟会敏 张波桢 安钢力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3-619,共7页
目的:利用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和制备治疗性CD19单克隆抗体,探讨以CD19 scFv序列构建CD19-CAR(p CD19-CAR)修饰的NK细胞对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制备CD19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基因测序法获得抗体的序列... 目的:利用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和制备治疗性CD19单克隆抗体,探讨以CD19 scFv序列构建CD19-CAR(p CD19-CAR)修饰的NK细胞对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制备CD19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基因测序法获得抗体的序列。分析抗体序列,并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19-CAR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病毒包装制备后,转染NK-92MI细胞。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的pCD9-CAR-NK-92MI细胞对CD1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1)成功筛出特异性强的CD19单克隆抗体-pCD19;(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19+的Ramos细胞的阳性率为84.3%,Raji为85.6%,与商业化抗体结果相似;(3)被pCD19-CAR修饰的CD19-CAR阳性率为28.72%的NK-92MI细胞对CD19^+的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修饰的NK-92MI细胞株对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47.1±1.7)%vs(24.7±6.2)%和(51.8±7.9)%vs(27.6±9.6)%,均P<0.05];对CD19-细胞Jurkat,不论是未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或是被修饰的NK-92MI细胞,几乎都不存在特异性杀伤作用[(16.1±0.7)%vs(17.7±2.9)%,P>0.05]。结论:成功构建pCD19-CAR,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CD19抗原并杀伤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 NK-92MI细胞 CD19 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珍珍 李国强 +3 位作者 刘萌 孙晟轩 安广宇 董宁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2-103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功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获得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2周后收集贴壁细胞,通...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功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获得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2周后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RT-PCR、DiI-Ac-LDL的摄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终浓度分别为0.1,1,10,100,1 000,10 000μmol/L)处理EPC 24 h,然后分别采用CCK-8比色法、Transwell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来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阿司匹林(0.1-1 000μmol/L)对脐血晚期EPC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强晚期EPC的黏附及迁移能力,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10 000μmol/L)显著抑制晚期EPC的增殖和迁移,但对其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浓度的阿司匹林可增强晚期EPC的黏附及迁移能力,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抑制晚期EPC的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内皮祖细胞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对巨核细胞系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昕雨 左斌 +3 位作者 王文 钮晓音 翁震 何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6-874,共9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的水平,以及其对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46例ITP患者及体检中心30名性别... 目的·探究脂联素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的水平,以及其对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46例ITP患者及体检中心30名性别、年龄相对应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使用人脂联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ITP患者与健康对照(HC)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并分析ITP患者脂联素水平与其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在细胞实验方面,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研究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在髓系细胞株K562,巨核细胞系细胞株MEG-01、Dami中的表达。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K562细胞株分化,诱导MEG-01及Dami细胞株成熟,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细胞百分比、CD41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ence intensity,MFI)、多倍体细胞(≥4N)比例。结果·与HC组比较,ITP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0),且与患者BMI无明显相关性(P=0.621)。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均发现K562、MEG-01及Dami细胞株表达ADIPOR1和ADIPOR2。10μmol/L、20μmol/L AdipoRon与PMA共同培养K562细胞株72 h后CD41+细胞比例显著低于PMA+DMSO组(均P=0.000)。20μmol/L AdipoRon与PMA共同培养MEG-01细胞株72 h后CD41-MFI (P=0.047)和多倍体细胞比例(P=0.003)均显著高于PMA+DMSO组;但在Dami细胞株中,20μmol/L AdipoRon与PMA处理后未发现两者显著升高。结论·ITP患者外周血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人髓系细胞株K562、巨核细胞系细胞株MEG-01及Dami均表达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脂联素受体激动剂可以在体外抑制巨核细胞分化,但其对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脂联素 脂联素受体 巨核细胞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19抗原的CAR-NK-92MI和CAR-CD19-T细胞对套细胞淋巴瘤的体外杀伤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松柏 韩志超 +2 位作者 安钢力 孟会敏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461,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CD19抗原的CAR-NK-92MI和CAR-CD19-T细胞对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近年来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临床试验中获得的成功嵌合... 目的:探讨靶向CD19抗原的CAR-NK-92MI和CAR-CD19-T细胞对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近年来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临床试验中获得的成功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CAR-T细胞)技术,针对MCL高表达CD19抗原的情况,分别构建了靶向CD19抗原的CAR-CD19-T和CAR-NK-92MI细胞,运用LDH释放法检测两者对MCL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另外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其杀伤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相对于对照,无论是CAR-NK-92MI细胞还是CAR-CD19-T细胞,都对MCL细胞具有极高的杀伤能力(均P<0.01),都对K562-CD19细胞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均P<0.01),而对K562细胞基本不起作用。CAR-NK-92MI细胞组MCL细胞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高30%~40%,CAR-CD19-T细胞组MCL细胞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高40%~50%。结论:CAR-NK-92MI和CARCD19-T细胞在体外对MCL细胞具有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CAR-NK-92MI细胞 CAR-CD19-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14
作者 张波桢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技术自从2010年以来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靶向CD19分子在针对难治、复发的B细胞来源的血液肿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技术自从2010年以来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靶向CD19分子在针对难治、复发的B细胞来源的血液肿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获得了传统疗法无法达到的临床疗效,成为当下肿瘤免疫治疗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领域。不过CAR-T细胞技术在治疗中不断出现的高复发率、毒副作用及CAR-T细胞高昂的制备成本都为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国际上CAR-T细胞治疗技术领军企业的发展现状,就该技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细胞治疗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