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大学民俗学社积极开展活动
1
作者 张国洪 《江苏社会科学》 1983年第9期37-37,共1页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摒弃糟粕,发扬精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年多来,他们邀请熟悉民俗学的老师作了多次讲座。利用假日,集体到附近角直、木渎等古镇进行了民俗调查。寒暑假,学社同学还利用回乡的机会,进行乡土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运动 苏州大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运用 马克思主义 文化遗产 大学历史 民族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 民俗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维度谱系与整体史 被引量:10
2
作者 小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7,共9页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国的一日》留下的"一日史",实际意味着一种历史的时间维度极端,随之,其他历史维度发生了相应变化:人物维度由社会精英变成了平民百姓,由庞杂的个体行为构成无数的社会角色;事件维度由重大社会现象变成了日常生活,由重复的琐事敷演为碌碌的生活影像;空间维度由抽象的全盘世界变成了具象的生活共同体,通过芸芸众生的人际关系呈示出鲜活的历史情境。"一日史"所凸显的历史维度谱系之间,桴鼓相应,以鲜明的平民史观,区别于传统的精英史观,构成史观维度谱系。历史维度谱系的所有端绪合成整体的社会史。整体史需要加强历史维度谱系内部的牵连,通过跨学科的沟通,改变思维方式,克服"碎片化"倾向,在世界视野中观照共同体,在社会结构中考察边缘角色,在特定时代中确定日常事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史 历史维度谱系 碎片化 整体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的历史追溯 被引量:6
3
作者 林闽钢 田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作为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是创办于1901年的教会大学,在办学上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也是在中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及开展研究的大学之一。本文力图梳理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脉络,借此探讨社会学依托教会学校从西方入中国后的发... 作为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是创办于1901年的教会大学,在办学上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也是在中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及开展研究的大学之一。本文力图梳理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脉络,借此探讨社会学依托教会学校从西方入中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东吴大学 发展历史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苏州、徽州进士数量和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建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62,共8页
本文对明清苏州、徽州的进士数量重加考订 ,在两地进士的数量比较中揭示其分布特征和互动关系 ,从而为进行苏州、徽州两地进士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发展特性比较提供了一个可以把握的基础。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苏州市 徽州市 进士 数量 分布特征 比较研究 科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四强”之路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坤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77-82,共6页
抗日战争中后期,在美国的直接扶持和促成下,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步入了“四强”之列,开始对全球政治关系的演变产生影响。那么,推动这种起步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它赋予战时中美关系以怎样的色彩?又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前景产生了什... 抗日战争中后期,在美国的直接扶持和促成下,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步入了“四强”之列,开始对全球政治关系的演变产生影响。那么,推动这种起步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它赋予战时中美关系以怎样的色彩?又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前景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的中国战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1日,华盛顿又向德、意宣战,美国同时卷进了欧亚两个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蒋介石政府 罗斯福 华盛顿 国际政治 中国战略 太平洋地区 战争爆发 国民党政府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吴大学的创办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东吴大学创办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晚清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美国监理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和创办教育事业,是东吴大学创建的历史条件。东吴大学的创办酝酿于1899年,决策于1900年5月,1900年冬制定校董会章程、建立校... 东吴大学创办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晚清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美国监理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和创办教育事业,是东吴大学创建的历史条件。东吴大学的创办酝酿于1899年,决策于1900年5月,1900年冬制定校董会章程、建立校董会和选举校长,1901年3月正式开办,1901年6月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以1900年或1901年为东吴大学创办的时间各有所据,而以1901年3月为最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大学 东吴大学 校史 高校 近代 教育改革 中国 创办时间 传教活动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户开放”:20世纪上半叶美国扩张战略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卫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18 99年和 190 0年美国通过两次“门户开放”照会 ,以特殊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跻身于濒临列强瓜分的远东大陆。这项政策的特殊性表现为战略上超前、连贯 ,战术上现实、灵活 ,并且在国际道义上享有虚誉。它使美国能够根据自身实力和国际... 18 99年和 190 0年美国通过两次“门户开放”照会 ,以特殊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跻身于濒临列强瓜分的远东大陆。这项政策的特殊性表现为战略上超前、连贯 ,战术上现实、灵活 ,并且在国际道义上享有虚誉。它使美国能够根据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在整个 2 0世纪上半叶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清晰地映现了从东北到中国全境、从中国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从亚太地区到欧洲直至实现美国倡导下的全球“门户开放”的扩张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美日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扩张战略 美国 现实主义 20世纪上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贵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90,共7页
2 0世纪 60年代前期 ,中日关系在民间和半官方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具体表现在人员互访、经贸往来的频繁发生以及友好组织的建立上。这一局面的形成是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全面考察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也存在... 2 0世纪 60年代前期 ,中日关系在民间和半官方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具体表现在人员互访、经贸往来的频繁发生以及友好组织的建立上。这一局面的形成是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全面考察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即双边关系的发展 ,主要局限在民间特别是在经济层面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 中日关系 经贸往来 民间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演变
9
作者 高芳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28,共5页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演变高芳英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派兵入侵东南亚。随后对东南亚进行了长达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大肆掠夺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几乎完全控制了东南亚的经济命脉。二战以后,东南...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演变高芳英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派兵入侵东南亚。随后对东南亚进行了长达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大肆掠夺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几乎完全控制了东南亚的经济命脉。二战以后,东南亚各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东盟经济 东盟国家 重返东南亚 战后日本 对外经济关系 亚太地区 经济援助 新加坡 亚洲“四小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趋势探测
10
作者 王翔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97-100,共4页
当人们正在谈论中国的史学“危机”,并对之深表忧虑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预示着它即将走出低谷,迈向新的高峰。当前,中国史学的某些发展趋势已有端倪可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下列“三化”。 一、多样化 今天,无论是世界还... 当人们正在谈论中国的史学“危机”,并对之深表忧虑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预示着它即将走出低谷,迈向新的高峰。当前,中国史学的某些发展趋势已有端倪可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下列“三化”。 一、多样化 今天,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文化、思想观念,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发展趋势,即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无论向哪里看,我们发现的都是进化、多样化和不稳定。”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向着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发展的根本变化。这种多样化趋势正在向社会的一切领域和角落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历史学 史学研究 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 精确化 学派 多样化趋势 历史科学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租界界址由来考辨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玲玲 杨大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中日甲午战争后,苏州设立租界,开埠通商。苏州租界界址的由来主要记载于《中国租界史》和《苏州市志》。然而,这两处记载都过于简略,乃至有不确之处。本文主要根据《张之洞全集》对苏州租界界址的确立过程重新加以考证,厘清了五道... 中日甲午战争后,苏州设立租界,开埠通商。苏州租界界址的由来主要记载于《中国租界史》和《苏州市志》。然而,这两处记载都过于简略,乃至有不确之处。本文主要根据《张之洞全集》对苏州租界界址的确立过程重新加以考证,厘清了五道基本步骤,并尽力校正相关作品中的失误。苏州租界界址是晚清官员和日本侵略者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这正是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租界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革命时期政坛易人与美国的关系
12
作者 吴瑞 何桂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94-99,共6页
关键词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威尔逊 革命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卡兰 西奥多·罗斯福 伍德罗·威尔逊 墨西哥革命 垄断资本家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 被引量:22
13
作者 臧知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75,共8页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变动的本质。本文拟从社会结...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变动的本质。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对先秦时代的什伍乡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里制度 《周礼》 春秋时代 宗族 地方行政 《左传》 包山楚简 基层政权 血缘关系 战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以来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晚英 池子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11,共6页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史的研究亦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对20 年来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近代保险史研究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保险业 保险史 法律体系 保险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承宗 李家钊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45-147,154,共4页
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是江南文化开发史上的两件重要大事。本文对这两件大事的起因。
关键词 秦始皇 东巡 江南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 被引量:29
16
作者 臧知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80,共8页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等表明,西汉已建立系统的继承法。继承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内容既有身份继承也有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包括二十级爵位和一般户主的身份在内,二十级爵位除彻侯和关内侯的爵位世袭罔替之...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等表明,西汉已建立系统的继承法。继承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内容既有身份继承也有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包括二十级爵位和一般户主的身份在内,二十级爵位除彻侯和关内侯的爵位世袭罔替之外,其余均降级不均等继承;一般意义的财产继承原则是诸子均分。继承人及继承顺序按血缘亲等确定而兼顾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未婚女子有一定的继承权。西汉的继承制度对爵位降级继承的规定,使军功地主的后代逐渐失去爵位;他们由于大量继承财产和凭借父祖的政治权势,成为西汉前期严重影响乡里社会的豪民地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张家山汉简 继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0
17
作者 臧知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53,共6页
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 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乡─—里的行政体系;战国的郡不是地方最高政府,齐国也没有实行相当于郡的都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制度 齐国 《齐语》 地方行政 春秋战国时代 管仲改革 《周礼》 《左传》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1910年南洋劝业会述论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翔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对于中国近代化所经历过的漫漫途程,人们各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方面对之进行考察,探索它的演化轨迹,摸索它的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志,它集中而又直观地使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 对于中国近代化所经历过的漫漫途程,人们各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方面对之进行考察,探索它的演化轨迹,摸索它的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志,它集中而又直观地使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异显性化了。于是,我们试图从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这个新角度,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南洋劝业会 述论 里程 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 演化轨迹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 被引量:7
19
作者 臧知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4-90,83,共8页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相地而衰征”,是管件相齐时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揭开了我国田税制度的历史新篇章,影响深远,历来为治史者所重视。但是,其具体内容如何?究竟如何“衰征”...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相地而衰征”,是管件相齐时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揭开了我国田税制度的历史新篇章,影响深远,历来为治史者所重视。但是,其具体内容如何?究竟如何“衰征”?因史文不明,迄今不甚了了,古今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地而衰征 春秋战国 《田法》 田税 授田制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 提封田 《周礼 银雀山汉墓竹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茂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7-144,共8页
19世纪 60年代 ,江南经过连年的残酷战争 ,人口锐减 ,土地荒芜 ,流民遍地 ,盗匪成群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 ,上海租界的畸形繁荣所导致的风俗“浇漓” ,也从根本上侵蚀瓦解着传统的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失败之后 ,江南士绅为... 19世纪 60年代 ,江南经过连年的残酷战争 ,人口锐减 ,土地荒芜 ,流民遍地 ,盗匪成群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 ,上海租界的畸形繁荣所导致的风俗“浇漓” ,也从根本上侵蚀瓦解着传统的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失败之后 ,江南士绅为维护自身的权利 ,与地方政府一起在政治、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重建江南社会秩序。然而 ,历史证明 :在近代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大势所趋时 ,这种以复古为旨趣的秩序重建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短期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士绅 社会秩序 太平天国 上海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