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生物钟基因Bmcry1与Bmcry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栋 梁辉 +4 位作者 朱晓苏 陶卉 徐丽 司马杨虎 徐世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共11页
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gene,Cry)是已确认的主要生物钟基因之一,它广泛分布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中。昆虫Cry基因分为Cry1和Cry2两类,果蝇只有Cry1,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只有Cry2。为了研究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Bombxy mori的昼夜生物钟分子... 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gene,Cry)是已确认的主要生物钟基因之一,它广泛分布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中。昆虫Cry基因分为Cry1和Cry2两类,果蝇只有Cry1,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只有Cry2。为了研究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Bombxy mori的昼夜生物钟分子调控机制和昆虫CRY蛋白的进化,本研究克降了家蚕Bmcry1与Bmcry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2 166 bp和2 389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M747059和HM747060),拼接了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M747057和HM747058)。Bmcry1基因具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Bmcry2具有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染色体定位表明Bmcry1和Bmcry2分别位于第17号和15号染色体。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Bmcry1和Bmcry2蛋白的三维结构,其FAD入口大而深,这与CRY不与嘧啶二聚体结合相符;Bmcry1和Bmcry2表面多为负电荷,只在FAD入口位置有正电荷寓集。多序列比对、蛋白质基序和功能域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显示,Bmcry1和Bmcry2分属昆虫的CRY1和CRY2,与柞蚕Antheraea pernyi等鳞翅目昆虫中CRY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家蚕的两类CRY与其他昆虫CRY相似,也都具有DNA光解酶和FAD结合功能域,但保守位点和蛋白基序位点不同。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家蚕CRY1和CRY2的分子进化机制和功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物钟 隐花色素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进化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滞育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家蚕胚胎生物钟信号主要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辉 徐丽 +4 位作者 宋艳 朱晓苏 韩慧慧 司马杨虎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1-77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和光照等昼夜节律授时因子对家蚕滞育的调控机制,以常规诱导滞育发生的温度与光照条件处理胚胎发育后期蚕卵,调查家蚕胚胎生物钟信号环路主要基因Cry1、Cry2、Per和Tim的表达对授时因子振荡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光照...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和光照等昼夜节律授时因子对家蚕滞育的调控机制,以常规诱导滞育发生的温度与光照条件处理胚胎发育后期蚕卵,调查家蚕胚胎生物钟信号环路主要基因Cry1、Cry2、Per和Tim的表达对授时因子振荡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光照能够上调Cry1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的表达,温度则可改变该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相位;温度在改变Cry2基因振荡表达相位的同时,低温(15℃)还能上调该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的表达;温度升高可缩短Per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黑暗诱导Tim基因振荡表达,温度则能够改变Tim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相位。结果提示:家蚕胚胎中可能存在与其他昆虫类似的以CRY1为光感受器因子的生物钟信号环路,Cry1、Cry2、Per和Tim是家蚕胚胎期能够响应昼夜节律授时因子光照和温度而诱导滞育发生的生物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昼夜节律 温度 光周期 反馈回路 生物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家蚕脂肪体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袁红霞 褚峰 +3 位作者 秦粉菊 刘佳 何亚清 刘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探讨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Bombyxmori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在镉胁迫下的酶反应及相关的基因表达。【方法】给家蚕幼虫期全龄添食镉(cd^2+),调查不同性别家蚕5龄幼虫脂肪体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 【目的】探讨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Bombyxmori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在镉胁迫下的酶反应及相关的基因表达。【方法】给家蚕幼虫期全龄添食镉(cd^2+),调查不同性别家蚕5龄幼虫脂肪体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d^2+胁迫对雌雄家蚕MDA含量均具有浓度效应关系,MDA含量随c∥’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cd。‘胁迫下,S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D和CAT活性变化有显著相关性(雄:R=0.770,P=0.001;雌:R=0.854,P=0.000)。雌性家蚕脂肪体中CAT活性变化和CatmRNA水平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12,P=0.003)。雄性家蚕脂肪体中GSH-Px活性随cd^2+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显示浓度一效应关系,12.5~50mg/kgCd^2+胁迫组GSH-Px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活性和GSH-PxmRNA水平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834,P=0.000);雌性家蚕脂肪体中GSH-Px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2.5mg/kgCd^2+胁迫组GSH.Px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结果表明,急性镉胁迫对家蚕脂肪体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脂质过氧化加剧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有关。家蚕对重金属镉的解毒机制有性别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重金属污染 脂肪体 丙二醛 抗氧化酶 酶活性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铅暴露对家蚕组织GSTs和GSH-Px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艳梅 袁红霞 +4 位作者 徐旭 束梅影 卓微伟 司马杨虎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解毒酶。为了研究重金属铅对鳞翅目昆虫的影响机制,给家蚕添食Pb(NO3)2进行Pb2+暴露,用酶活测定和real-time PCR方法,调查家蚕5龄6 d幼虫不同组织中酶活性及相关基因...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解毒酶。为了研究重金属铅对鳞翅目昆虫的影响机制,给家蚕添食Pb(NO3)2进行Pb2+暴露,用酶活测定和real-time PCR方法,调查家蚕5龄6 d幼虫不同组织中酶活性及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正常家蚕5龄6 d幼虫生殖腺中的GST酶活性分别是脂肪体和中肠中的20.0倍、34.6倍,GSH-Px酶活性分别是脂肪体和中肠中的57.7倍、46.6倍。幼虫食下含10 mg/kg Pb2+以上的人工饲料时,生殖腺中2种解毒酶的活性成倍下降;人工饲料含20~80 mg/kg Pb2+时,生殖腺中的Gstd1和Gsh-Px基因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下调,且雄性比雌性更加显著。幼虫食下含10~160 mg/kg Pb2+的人工饲料时,脂肪体中2种解毒酶活性显著升高,Pb2+对2种酶的影响浓度分别为10~160 mg/kg和20~80 mg/kg,但在20~80 mg/kg Pb2+范围内,Gsh-Px和Gstd1基因mRNA的转录却受到抑制,并且雌性幼虫脂肪体中的GSH-Px酶活性及其基因mRNA转录水平、雄性幼虫脂肪体中的GST酶活性及基因mRNA转录水平对Pb2+暴露更加敏感。幼虫食下含20 mg/kg Pb2+以上的人工饲料时,中肠的GST酶活性显著上升,而GSH-Px酶活性变化较小,性别间差异不明显;Gstd1基因mRNA转录水平有上调趋势,Gsh-Px基因mRNA转录水平则受到显著抑制。结果显示,家蚕幼虫生殖腺虽然有比脂肪体和中肠更强的GST酶和GSH-Px酶活性,但对Pb2+的毒害敏感,雄性比雌性受影响更大,生殖腺通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抵御Pb2+毒害的作用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 家蚕组织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酶活力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不同茧色品种中cbp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牛艳山 陈亚东 +5 位作者 席建 司马杨虎 段雪梅 梁海丽 甘丽萍 徐世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2-950,共9页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是唯一已被确认与家蚕黄色茧形成密切相关的主要蛋白质。文章选择12个有色茧和白茧蚕品种,调查了cbp基因结构、转录产物mRNA类型和丝腺类胡萝卜素紫外可见光吸收特征与其茧色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色茧蚕品种含有...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是唯一已被确认与家蚕黄色茧形成密切相关的主要蛋白质。文章选择12个有色茧和白茧蚕品种,调查了cbp基因结构、转录产物mRNA类型和丝腺类胡萝卜素紫外可见光吸收特征与其茧色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色茧蚕品种含有2种或3种cbp基因结构,同时转录具有CBP功能性的完整mRNA和缺少第2外显子的mRNA;绿茧品种间cbp基因结构存在差异,转录缺少第2外显子的mRNA;白茧蚕品种cbp基因只有1种结构,转录缺少第2外显子的mRNA。文章在黄茧品种中新发现的cbp基因第1内含子序列可能具有茧色品种特异性,家蚕黄茧品种丝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显著区别于绿茧和白茧品种,cbp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与家蚕茧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天然彩色茧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 基因结构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对家蚕(Bombyx mori)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袁红霞 裔洪根 徐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82,共6页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生命力等都明显下降,在发育后期和蜕皮、化蛹、羽化等变态时期更加明显。同时,NP在蚕体内可能有累积作用。2.000mmol·L-1浓度的NP能使家蚕幼虫很快死亡。NP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家蚕的雌雄大小开差缩小,并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是环境激素效应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壬基酚 家蚕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戊菊酯对鲫鱼肝胰脏和鳃组织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袁红霞 秦粉菊 徐世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2-415,442,共5页
为了探讨氰戊菊酯对鲫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5、10、20、40μg/L)分别处理鲫鱼4、8、12、16d后,对肝胰脏、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 为了探讨氰戊菊酯对鲫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5、10、20、40μg/L)分别处理鲫鱼4、8、12、16d后,对肝胰脏、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氰戊菊酯能激活鲫鱼肝胰脏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但随着氰戊菊酯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SOD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肝胰脏和鳃中AKP和ACP酶活性均随氰戊菊酯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在染毒后4d,肝胰脏AKP酶活性随着氯戊菊酯浓度升高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胰脏ACP酶活性在染毒后12d和16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鳃组织ACP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没有显著差异。氰戊菊酯对鲫鱼肝胰脏GSTs活性产生较强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鲫鱼肝胰脏和鳃中的SOD、AKP,肝胰脏中ACP、GSTs活性均可以用作其组织细胞受农药胁迫的生物标志物,鲫鱼可作为一种淡水水体污染的监测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氰戊菊酯 肝胰脏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碱性磷酸酶(AKP) 酸性磷酸酶(AKP) 谷光甘肽硫转移酶(G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丙酮酸脱氢酶功能的家蚕Bm-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结构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更先 司马杨虎 +2 位作者 周嫣娜 季明明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9-765,共7页
丙酮酸脱氢酶(PDH)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中的前件酶,参与生成柠檬酸循环(TCA)的起始物乙酰辅酶A,决定生物体内营养成分的分配。利用电子克隆、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等方法克隆了与果蝇lethal(1)G0334基因类似的具有丙酮... 丙酮酸脱氢酶(PDH)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中的前件酶,参与生成柠檬酸循环(TCA)的起始物乙酰辅酶A,决定生物体内营养成分的分配。利用电子克隆、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等方法克隆了与果蝇lethal(1)G0334基因类似的具有丙酮酸脱氢酶功能的家蚕Bm-l(1)基因。Bm-l(1)基因的cDNA全长为1 630 bp,由1 200 bp的完整ORF序列、186 bp的5'-UTR和207 bp的3'-UTR组成,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蛋白为39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43.93kD,pI 8.07。Bm-l(1)基因编码蛋白的69-365氨基酸残基为E1-dh结构域,该结构域为硫胺素焦磷酸依赖性脱氢酶所特有。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α螺旋占28.8%,β折叠占12.0%。采用Clustal W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Bm-l(1)基因编码蛋白与赤拟谷盗等昆虫的PDH具有63%以上的序列相似性,且保守区域高度一致。Bm-l(1)基因mRNA在家蚕整个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刚羽化的成虫中,以及5龄3 d幼虫的头部、丝腺、生殖腺、脂肪体、中肠和血液6种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转录水平,且存在较小的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l(1)基因 丙酮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2,4-二氯苯酚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红霞 裔洪根 +1 位作者 陈息林 徐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59-2263,共5页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对鳞翅目昆虫的影响,用添加2,4-二氯苯酚(2,4-DC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2,4-DCP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60 mmol.kg-1以下浓度的2,4-DCP,对幼虫和蛹的卵巢生长有促进作用(P<0.05);1.60 mmol.kg-1的2,4-...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对鳞翅目昆虫的影响,用添加2,4-二氯苯酚(2,4-DC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2,4-DCP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60 mmol.kg-1以下浓度的2,4-DCP,对幼虫和蛹的卵巢生长有促进作用(P<0.05);1.60 mmol.kg-1的2,4-DCP对5龄后期快速生长阶段的卵巢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在蛹期卵巢的生长获得补偿。高浓度的2,4-DCP对幼虫期、蛹期卵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2,4-DCP对家蚕雄性生殖腺的生长、特别是5龄后期精巢的快速生长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蛹期抑制作用表现十分强烈,1.60 mmol.kg-1的2,4-DCP使雄蛾蚕的精巢几乎完全退化。2,4-DCP使5龄幼虫的精细胞数量微弱减少,至蛹期精细胞和蛾期精子的数量则显著少于对照(P<0.01)。1.60 mmol.kg-1的2,4-DCP使雌蛾的产卵数下降到对照的20%,但造卵数比对照高1.3倍,0.80 mmol.kg-1以上浓度的2,4-DCP使不受精卵率显著增高(P<0.05)。2,4-DCP主要通过强烈抑制家蚕雄性生殖腺和生殖细胞的发育以表现出很强的雌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2 4-二氯苯酚 鳞翅目昆虫 家蚕 生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对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慧慧 徐丽 +2 位作者 陶卉 司马杨虎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0-936,共7页
滞育激素(DH)是导致家蚕滞育生理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卵期不同温度和光照节律引起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变化,探讨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调控的机制。催青期25℃持续光照(25LL)条件下,蚕卵中Dh基因mRNA高水平稳定转录;而在15℃... 滞育激素(DH)是导致家蚕滞育生理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卵期不同温度和光照节律引起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变化,探讨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调控的机制。催青期25℃持续光照(25LL)条件下,蚕卵中Dh基因mRNA高水平稳定转录;而在15℃持续黑暗(15DD)条件下,蚕卵中只有痕迹量Dh基因mRNA存在;25LL或者20℃、光照与黑暗12h交替(20LD)条件下,胚胎发育至单眼着色后(有效积温2160℃.h以后)Dh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与此时期胚胎对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更加敏感一致。从催青期开始整个世代的保护温度和光照节律,呈现高温25℃显著上调整个胚后时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光照上调蛹期与蛾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高温的作用强于光照。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显示,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与组织差异,雌蚕多个组织中的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都显著低于雄蚕,卵巢中的Dh基因mRNA只有痕迹量。亲代卵的催青温度与光照节律决定子代卵的滞育性,也影响到D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但子代卵内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低不是蚕卵滞育与否的关键。推测家蚕Dh基因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在早期蚕卵中表达特征与滞育性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与Dh基因的前体多肽翻译产物剪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家蚕 滞育激素 基因表达 滞育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cbp基因的表达与幼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水平相关 被引量:4
11
作者 牛艳山 司马杨虎 徐世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86-17989,共4页
[目的]调查家蚕幼虫期类胡萝卜素水平的变化及cbp基因的mRNA表达特征。[方法]选取黄茧和绿茧品种家蚕3、4和5龄期幼虫的丝腺,参照Takara Trizol plus试剂说明提取总RNA,根据文献提供的cb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调查不同... [目的]调查家蚕幼虫期类胡萝卜素水平的变化及cbp基因的mRNA表达特征。[方法]选取黄茧和绿茧品种家蚕3、4和5龄期幼虫的丝腺,参照Takara Trizol plus试剂说明提取总RNA,根据文献提供的cb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调查不同茧色品种家蚕幼虫不同龄期丝腺中cbp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和主要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水平变化。[结果]cbp基因的mRNA表达,在3和5龄期各品种家蚕均维持一定水平,但在4龄期表达量很低或不表达。同一组织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显示,4龄期家蚕丝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极低,不同茧色品种cbp基因的mRNA表达也存在差异,绿茧品种仅表达1个缺失第2外显子的转录本,而所有黄色茧品种还可表达1个序列完整的转录本。[结论]家蚕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水平与cbp基因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黄茧候选基因Cameo1和Cameo2在不同茧色品种的表达差异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束梅影 陈亚东 +3 位作者 牛艳山 甘丽萍 司马杨虎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7-904,共8页
外层黄茧C基因是家蚕对体内类胡萝卜素选择性吸收的关键基因之一。以13个黄红茧系品种(包括1个限性黄茧品种)、7个绿茧系品种、1个白色茧品种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和分析C基因的2个候选基因Cameo1和Cameo2在4龄和5龄幼虫不同组织... 外层黄茧C基因是家蚕对体内类胡萝卜素选择性吸收的关键基因之一。以13个黄红茧系品种(包括1个限性黄茧品种)、7个绿茧系品种、1个白色茧品种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和分析C基因的2个候选基因Cameo1和Cameo2在4龄和5龄幼虫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丝腺对黄茧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不依赖于Cameo1基因的表达,Cameo1基因表达没有茧色和性别特异性,其蛋白产物可能没有直接参与黄茧色素吸收,而是作为B族清道夫受体家族(SCRB)成员在家蚕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虽然Cameo2基因的蛋白产物介导了中肠中的黄色茧主要色素成分叶黄素的主动运输方式,但Came-o2基因不只是在家蚕黄色茧品种中肠的特异表达基因,Cameo2基因在家蚕中肠以外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与这些组织的黄茧色素积累密切关联,生殖腺可能是比中肠和丝腺更加重要的Cameo2基因表达和作用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外层黄茧C基因 表达特征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BmGpd的结构特征与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鲁延军 季明明 +3 位作者 牛艳山 张升祥 司马杨虎 徐世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是真核细胞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酶,具有能量传递等重要功能。家蚕Bombyxmori是重要的变态和能量代谢研究模式动物,为了明确GPDH在家蚕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果蝇lethal(2)k05713的蛋白质序列,从家蚕C108... 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是真核细胞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酶,具有能量传递等重要功能。家蚕Bombyxmori是重要的变态和能量代谢研究模式动物,为了明确GPDH在家蚕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果蝇lethal(2)k05713的蛋白质序列,从家蚕C108品种克隆了2个完整的mRNA转录体,长度分别为3456bp和2979bp(GenBank登录号为GQ865685和GQ865686),具有相同的2166bpORF,编码721个氨基酸。克隆拼接了548bp的第9内含子后,参照大造品种的全基因组数据,推测出BmGpd基因全长27983bp(GenBank登录号为EF154335),包含16个外显子和15个内含子。编码蛋白具跨膜螺旋结构,pI为8.22,分子量为80.5kD,1~20氨基酸区域为信号肽序列。分子同源进化和蛋白质基序分析表明,BmGPD是家蚕中一种新GPDH成员,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诱导大量表达。RT-PCR分析表明,BmGpd基因表达量在5龄中期最高,在3d的蛹中明显下调,进入滞育时表达量更低;血液中较低,中肠、丝腺、生殖腺和脂肪体中有大量表达。芯片表达谱显示,5龄第3天幼虫头和体壁中表达丰度最高,脂肪体和马氏管中最低,性别差异不显著。EST表达谱显示,4龄第2天中肠中表达丰度最高。RNAi结果显示,家蚕体内存在BmGpd基因产物代谢补偿途径。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家蚕GPDH的表达调控以及与变态和能量代谢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3-磷酸甘油脱氢酶 基因克隆 结构特征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类胰岛素肽的结构及信号传导与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祥宾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8-464,共7页
胰岛素(insulin)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调节生物的生长、代谢、生殖以及衰老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家蚕素(bombyxin)是无脊椎动物中首个被鉴定的类胰岛素肽,分子质量5kD,为异二聚体分子,... 胰岛素(insulin)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调节生物的生长、代谢、生殖以及衰老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家蚕素(bombyxin)是无脊椎动物中首个被鉴定的类胰岛素肽,分子质量5kD,为异二聚体分子,与人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约有40%的同源性,家蚕素基因为基因组多拷贝基因,已发现的32个家蚕类胰岛素肽家族基因都无内含子,分成7个亚族,集中在基因组的3个片段,并以3种特有的基因排列模式排列;家蚕素基因主要在脑组织表达,在其他组织的表达量较低;家蚕素由脑中央背部的4对大型神经分泌细胞合成,通过神经轴突运送至对侧的咽侧体,然后释放到血淋巴液中,是一种由超日振荡放电节律所控制的分泌模式;家蚕素参与了糖代谢调控,有促进翅芽和造血器官细胞增殖,调控前胸腺分泌活性等作用。家蚕素信号通路的Pi3k60、Pdk、InR和Akt同源基因已相继被克隆,其中Akt编码的蛋白保守性最强,并能被商业化供应的抗哺乳动物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磷酸化AKT抗体识别,为家蚕素信号系统研究提供了便利。鉴于家蚕变态和能量代谢等诸多特点,以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研究胰岛素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家蚕 家蚕素 分子特征 分泌模式 信号传导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