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无定形ZnSnO3/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方国清 张瑞雪 +6 位作者 刘伟伟 夏丙波 孙洪丹 王海波 吴晶晶 金子信悟 李德成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1-574,共4页
采用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制备了碳包覆无定形ZnSnO3复合材料(ZnSnO3/C),并利用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观察与测试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nSnO3/C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 采用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制备了碳包覆无定形ZnSnO3复合材料(ZnSnO3/C),并利用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观察与测试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nSnO3/C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ZnSnO3/C复合料表现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100周期循环比容量仍保持659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锡基氧化物 水热碳化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LiMnPO_4包覆的LiMn_2O_4正极材料及其改善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仇光超 夏丙波 +4 位作者 孙洪丹 方国清 刘伟伟 李德成 魏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3,共7页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LiMnPO4包覆LiMn2O4的复合材料,并且利用XRD、拉曼光谱、SEM、TEM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适当量的LiMnPO4包覆,不仅可以增加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还可...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LiMnPO4包覆LiMn2O4的复合材料,并且利用XRD、拉曼光谱、SEM、TEM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适当量的LiMnPO4包覆,不仅可以增加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还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在55℃下的循环特性。1wt%LiMnPO4包覆的LiMn2O4在55℃下的可逆容量为109 mAh.g-1,是其初始容量的96%。此外,1wt%LiMnPO4包覆的LiMn2O4与未包覆的LiMn2O4相比,在倍率特性上也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锂离子电池 LIMNPO4 包覆 LIMN2O4 高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氧化物AZO对尖晶石型LiMn2O4高温性能的改善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丙波 仇光超 +5 位作者 孙洪丹 方国清 刘伟伟 张瑞雪 王宏宇 李德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5-73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进行铝掺杂氧化锌(AZO)包覆改性,并通过XRD、SEM、EDS、TEM、EIS、ICP-AES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ZO包覆层有效的阻止了LiMn2O4颗粒和电解液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进行铝掺杂氧化锌(AZO)包覆改性,并通过XRD、SEM、EDS、TEM、EIS、ICP-AES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ZO包覆层有效的阻止了LiMn2O4颗粒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了高温下锰溶解,明显改善了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1.5wt%AZO包覆的LiMn2O4正极材料在高温(55℃)1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4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5.4%,远高于未包覆LiMn2O4的70.6%。此外,1.5wt%AZO包覆的LiMn2O4表现出了优越的大倍率放电性能,在10C下放电比容量能达到99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LIMN2O4 锰溶解 导电AZO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x)Al_(2x)Mn_(1.5-x)O_4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洪丹 贺诗词 +7 位作者 夏丙波 方国清 刘伟伟 仇光超 张茜 金子信悟 郑军伟 李德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9-1066,共8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LiNi0.5-xAl2xMn1.5-xO4(0≤2x≤0.15)正极材料,研究Al掺杂对LiNi0.5Mn1.5O4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LiNi0.5-xAl2xMn1.5-xO4(0≤2x≤0.15)正极材料,研究Al掺杂对LiNi0.5Mn1.5O4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取代Ni和Mn使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转变,空间群由P4332转变为Fd3m,同时增大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在室温下,LiNi0.4 5Al0.1Mn1.45O4表现了最好的倍率性能,当放电电流为0.5 C时,放电容量为126 mA.h/g,当放电电流增加到5 C时,放电容量为109 mA.h/g,保持率达到了87%.此外,Al取代Ni和Mn有效降低了材料在高温下的Mn溶解量,从而有效改善了材料在高温大倍率下的循环性能.LiNi0.45Al0.1Mn1.45O4材料在50℃,倍率为3 C时,放电容量为121.7mA.h/g,循环50次后,仍可保留初始容量的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喷雾干燥法 LINI0 5-xAl2xMn1 5-x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Li_(1.2)Mn_(0.4+x)Ni_xCr_(0.4-2x)O_2及其结构与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茜 贺诗词 +5 位作者 刘伟伟 方国清 金子信悟 杨裕生 郑军伟 李德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01-2507,共7页
利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1.2Mn0.4+xNixCr0.4-2xO2(x=0,0.05,0.10,0.15,0.20,以下简称为SD1-SD5),并利用XRD,XPS,ICP,TEM,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元素价态,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SD1-SD5... 利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1.2Mn0.4+xNixCr0.4-2xO2(x=0,0.05,0.10,0.15,0.20,以下简称为SD1-SD5),并利用XRD,XPS,ICP,TEM,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元素价态,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SD1-SD5系列样品都具有层状结构,其所含的Cr元素为Cr^6+和Cr^3+共存,而Ni元素价态为+2.5价,Mn元素为+4价。SDl。SD4样品中由于存在非晶态的Li2CrO4,导致样品表现出强烈的吸湿性。这个问题可通过水洗处理来解决,且水洗处理对于改善该系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效果。SD1-SD5系列样品中,SD1与SD4样品电化学性能较好,以20mA·g^-1。的放电电流密度,在4.8—2.0V电压区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47和220mA·h·g^-1,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3%和78%。高温条件下SD1和SD4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增大为256和237mA·h·g^-1,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3%和99%。将充放电电压扩展为5.0~2.0V时,SD4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307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水洗处理 元素价态 电化学性能 LI1 2Mn0 4+xNixCr0 4-2xO2 固溶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结构磷酸盐脱/嵌锂过程的控制步骤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军 李志虎 +3 位作者 吴群 李德成 郑军伟 徐艳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橄榄石结构磷酸盐脱嵌锂过程的控制步骤,发现就多元橄榄石结构Li(FeMnCo)PO4磷酸盐而言,碳含量比较低时在充放电曲线之间存在非对称现象.充电时与Fe2+/Fe3+电对对应的容量小于理论容量,与Co2+/Co3+电对对应的容量大于理... 本文详细研究了橄榄石结构磷酸盐脱嵌锂过程的控制步骤,发现就多元橄榄石结构Li(FeMnCo)PO4磷酸盐而言,碳含量比较低时在充放电曲线之间存在非对称现象.充电时与Fe2+/Fe3+电对对应的容量小于理论容量,与Co2+/Co3+电对对应的容量大于理论容量;放电时与Co2+/Co3+电对对应的容量远小于相应的充电容量,但是与Fe2+/Fe3+电对对应的放电容量远大于与该电对对应的充电容量.电极呈现出以Co2+/Co3+电对充电,以Fe2+/Fe3+电对放电的行为.作者认为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颗粒内部存在内界面,充电时内界面内部组成是Fe2+、Co2+、Mn2+和低浓度的Fe3+,而内界面外部组成是Co3+、Mn2+、Fe3+和低浓度的Co2+.非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界面移动速度缓慢,碳含量低时慢的内界面移动速度是电化学脱嵌锂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面 橄榄石结构磷酸盐 非对称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LiMnO_2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鞠华 耿海龙 +1 位作者 李慎范 徐艳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综述了锰酸锂(LiMnO2)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该材料属于亚稳态结构,通常采用软化学方法合成,如溶胶-凝胶技术、水热反应和离子置换等。由于Mn元素多价态的特点,LiMnO2有很多种微观结构。LiMnO2的循环性能具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即初期容量较... 综述了锰酸锂(LiMnO2)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该材料属于亚稳态结构,通常采用软化学方法合成,如溶胶-凝胶技术、水热反应和离子置换等。由于Mn元素多价态的特点,LiMnO2有很多种微观结构。LiMnO2的循环性能具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即初期容量较低,存在活化过程,循环若干次后,放电容量变得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结构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i[Li_(1/3)Mn_(2/3)]O_2-(1-x)LiNi_(5/12)Mn_(5/12)Co_(2/12)O_2(0≤x≤0.8)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8
作者 刘伟伟 金子信悟 +4 位作者 方国清 孙洪丹 夏丙波 郑军伟 李德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95-2400,共6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xLi[Li1/3Mn2/3]O2-(1-x)LiNi5/12Mn5/12Co2/12O2(0≤x≤0.8)系列富锂层状固溶体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阻抗测试(EIS)以及充放电测试等多种...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xLi[Li1/3Mn2/3]O2-(1-x)LiNi5/12Mn5/12Co2/12O2(0≤x≤0.8)系列富锂层状固溶体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阻抗测试(EIS)以及充放电测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样品组分中Li2MnO3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材料的微观结构随着Li2MnO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发生转变.当x≤0.2时,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其母体材料LiNi5/12Mn5/12Co2/12O2相似;而当x≥0.4时,样品的微观结构与Li2MnO3有很高的相似性.当x=0.3时,材料表现出两相共存的特征.HRTEM结果显示,随着Li2MnO3含量的增加,样品中过渡金属原子的排列逐渐由长程有序转变为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并且在高Li2MnO3含量的样品中观察到了金属阳离子混排的现象.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当x≤0.6时,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当x>0.6时,其放电比容量则随着x的增加而下降;当x=0.6时,放电比容量最高,室温及高温(50℃)下分别为260和304 mA·h/g.EIS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微观结构上由有序向无序的转变会导致材料电荷转移阻抗的增加,进而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o-M-C(M=Zn,Fe)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方国清 刘伟伟 +3 位作者 贺诗词 张茜 郑军伟 李德成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以金属氧化物和蔗糖为原料,经混合球磨,高温碳热还原制备Sn-Co-M-C(M=Zn,Fe)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RD、SEM测试样品结构,观察样品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Sn-Co-Zn-C电极首次嵌锂比容量571 mAh·g-1,45次循环后比容量369 mAh·g-1... 以金属氧化物和蔗糖为原料,经混合球磨,高温碳热还原制备Sn-Co-M-C(M=Zn,Fe)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RD、SEM测试样品结构,观察样品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Sn-Co-Zn-C电极首次嵌锂比容量571 mAh·g-1,45次循环后比容量369 mAh·g-1,其比容量和循环寿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n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型LiFePO_4电池失效机理研究
10
作者 邓爽 汝坤林 +2 位作者 赵鸿飞 吴晓东 顾仁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采用模拟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状态参数,对电动汽车用动力型LiFePO4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进行了相关的振动以及电性能测试。对电池模块在模拟实车行驶状态和通常无振动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平台、开路电压和循环寿命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模拟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状态参数,对电动汽车用动力型LiFePO4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进行了相关的振动以及电性能测试。对电池模块在模拟实车行驶状态和通常无振动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平台、开路电压和循环寿命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了失效机理分析,探讨了外界振动环境对电动汽车用动力型LiFePO4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电池模块在长期振动条件下工作,可能导致电池模块的不一致性扩大而带来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 振动 失效机理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枝状银上对巯基苯甲酸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11
作者 闫月荣 冯海贵 +5 位作者 李晓伟 李双双 褚文娅 赵伟 周群 郑军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共4页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铜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松针枝状银,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虽然松针状银的松枝和松针长度都在微米级,但松针的直径却是纳米级的...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铜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松针枝状银,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虽然松针状银的松枝和松针长度都在微米级,但松针的直径却是纳米级的;首次发现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银对吸附于其表面的有机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有较大的增强作用,使得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松针枝状银粒子 对巯基苯甲酸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LiFe_(0.3)Mn_(0.6)Co_(0.1)PO_4/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海龙 吴军 +3 位作者 鞠华 李慎范 王振伟 徐艳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3,共3页
详细研究了原材料中蔗糖添加量对LiFe0.3Mn0.6Co0.1PO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成品材料中碳掺杂量过多,会导致碳层锂离子扩散速度减慢,从而限制材料的容量;成品材料中碳含量太少,不仅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不足,而且颗粒偏大,也不利于... 详细研究了原材料中蔗糖添加量对LiFe0.3Mn0.6Co0.1PO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成品材料中碳掺杂量过多,会导致碳层锂离子扩散速度减慢,从而限制材料的容量;成品材料中碳含量太少,不仅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不足,而且颗粒偏大,也不利于电化学性能。研究证实,原材料中最佳蔗糖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磷酸盐 锂离子电池 含碳量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及其制备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孟良荣 王金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02-1604,共3页
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和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市场分布、主要生产企业等情况;对矿石提取和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两种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碳酸锂生产对矿石和盐湖卤水中锂含量和杂质含量的要... 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和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市场分布、主要生产企业等情况;对矿石提取和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两种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碳酸锂生产对矿石和盐湖卤水中锂含量和杂质含量的要求;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级碳酸锂市场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制备工艺 生产现状 市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光伏发电与储能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金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8-632,共5页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满足能源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了全球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中国风能和光伏发电的现状、市场分布和发展目标。储能是风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储...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满足能源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了全球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中国风能和光伏发电的现状、市场分布和发展目标。储能是风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储能电源的技术要求,蓄电池储能仍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的储能技术;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为储能电池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开发新型储能电源和技术将成为今后电池业界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风能发电 光伏发电 储能电源 储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最优碳含量与运行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兰 吴军 +1 位作者 鞠华 徐艳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1期270-272,共3页
研究了LiFePO4/C复合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详细研究了前驱体中加入蔗糖量对产物在不同倍率下测得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中最佳蔗糖添加量取决于产物的运行模式。如果产物以0.1C倍率工作,那么前驱体中最佳蔗... 研究了LiFePO4/C复合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详细研究了前驱体中加入蔗糖量对产物在不同倍率下测得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中最佳蔗糖添加量取决于产物的运行模式。如果产物以0.1C倍率工作,那么前驱体中最佳蔗糖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如果产物以1C倍率工作,那么最佳蔗糖添加量就是10%(质量分数)。电池的运行模式决定了产物中的最佳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磷酸盐 正极 阴极 锂离子电池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膜表面改性法改进锂金属电极循环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鞠兰 李志虎 +1 位作者 鞠华 徐艳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40-1642,共3页
采用等离子体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锂磺酸根(SO3Li)基团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基团。将隔膜与金属锂组装成对称电池采用恒流长时间放电、恒流充放电循环以及交流阻抗方法研究接枝的表面官能团对金属锂电极上锂沉积/溶... 采用等离子体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锂磺酸根(SO3Li)基团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基团。将隔膜与金属锂组装成对称电池采用恒流长时间放电、恒流充放电循环以及交流阻抗方法研究接枝的表面官能团对金属锂电极上锂沉积/溶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表面接枝MMA和SO3Li官能团可有效促进锂的沉积/溶解动力学,降低界面电阻,抑制金属锂在反复溶解/沉积循环中枝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电极 枝晶 等离子体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AS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中杂质Ca、Mg 被引量:2
17
作者 汝坤林 张莉莉 沈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中杂质Ca和Mg的含量。考虑了盐酸浓度、基体对测定产生的影响,并验证了释放剂LaCl3在本实验测Ca、Mg中有显著的抗干扰能力。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方法准确度高、检出限低,Ca回收率...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中杂质Ca和Mg的含量。考虑了盐酸浓度、基体对测定产生的影响,并验证了释放剂LaCl3在本实验测Ca、Mg中有显著的抗干扰能力。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方法准确度高、检出限低,Ca回收率在98.3%~102.8%之间,Mg在98.6%~9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Ca<6.65%,Mg<1.68%,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功率碱锰电池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成昌 孟波 任鉴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82-84,共3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高功率碱锰电池.其LR6型在1 500 mW 2 s,650 mW 28 s,每小时10次,每天24 h,截止电压1.05 V的高功率放电制度下,放电性能较现有市售电池提高超过60%,同时,其10Ω连放等中小电流放电性能没有下降.该电池有效解决了碱锰电池... 报道了一种新型高功率碱锰电池.其LR6型在1 500 mW 2 s,650 mW 28 s,每小时10次,每天24 h,截止电压1.05 V的高功率放电制度下,放电性能较现有市售电池提高超过60%,同时,其10Ω连放等中小电流放电性能没有下降.该电池有效解决了碱锰电池在数码相机等新型高功率数码电器上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兼顾了其在传统电器上的应用,是新一代高功率碱锰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锰电池 放电性能 高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Ru/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良荣 陆天虹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用四氢呋喃(THF)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阴极用Ir-Ru/C催化剂,研究了n(Ir)∶n(Ru)对Ir-Ru/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和抗甲醇能力的影响。当n(Ir)∶n(Ru)=3∶1时,Ir-Ru/C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抗甲醇能力,对氧还原的电催... 用四氢呋喃(THF)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阴极用Ir-Ru/C催化剂,研究了n(Ir)∶n(Ru)对Ir-Ru/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和抗甲醇能力的影响。当n(Ir)∶n(Ru)=3∶1时,Ir-Ru/C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抗甲醇能力,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好于n(Ir)∶n(Ru)=1∶1和2∶1时,也好于Ir/C催化剂和Ru/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u/C催化剂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PO_4中碳与Co_2P杂质含量的确定
20
作者 鞠华 吴军 +1 位作者 李德成 徐艳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6-177,共2页
提出用酸淋洗溶解磷酸钴锂(LiCoPO4),测定橄榄石型LiCoPO4中杂质碳和磷化钴(Co2P)含量的方法。XRD分析结果表明:稀盐酸淋洗后的产物是Co2P相,硝酸淋洗后的产物是碳材料。用上述方法确定了合成的LiCoPO4/C复合材料中,碳含量为5.4%,Co2P... 提出用酸淋洗溶解磷酸钴锂(LiCoPO4),测定橄榄石型LiCoPO4中杂质碳和磷化钴(Co2P)含量的方法。XRD分析结果表明:稀盐酸淋洗后的产物是Co2P相,硝酸淋洗后的产物是碳材料。用上述方法确定了合成的LiCoPO4/C复合材料中,碳含量为5.4%,Co2P杂质的含量为5.3%。合成的样品粒度约为0.5μm,0.2C放电比容量为75 mAh/g(LiCoPO4+Co2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钴锂(LiCoPO4) 杂质 正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