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L-脯氨酸吸收及肠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叶元土 王永玲 +2 位作者 蔡春芳 丁晓峰 蒋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并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量;将1.0mmol/L组与5.0mmol/L组谷氨酰胺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无论是肠道吸收总量还是肠道组织游离氨基酸、新蛋白质合成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草鱼肠道在吸收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同时,能够利用吸收的亮氨酸和脯氨酸和肠道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量随着亮氨酸和脯氨酸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本文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吸收量、能够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合成 L-亮氨酸 L-脯氨酸 肠道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磊 黄鹤忠 +2 位作者 吴康 蔡春芳 吴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镉诱导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毒性参数。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补体50%溶血活性(CH50)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镉诱导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毒性参数。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补体50%溶血活性(CH50)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Hormesis现象,1.25mg·kg-1注射染Cd2+胁迫时对WBC、PR和CH50有激活作用,2.5和3.75mg·kg-1注射染Cd2+胁迫时对WBC、PR和CH50有抑制作用;WBC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4d,PR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2d,CH50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1d。所以Cd2+对鲫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免疫力 白细胞 吞噬率 补体50%溶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对鲫血清溶菌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磊 吴萍 +2 位作者 蔡春芳 宋学宏 黄鹤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用注射染Cd的实验方法,研究了Cd对鲫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LSZ和POD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Hormesis现象。1.25mg·kg-1染Cd胁迫时对LSZ和POD有激活作用;2.... 用注射染Cd的实验方法,研究了Cd对鲫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LSZ和POD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Hormesis现象。1.25mg·kg-1染Cd胁迫时对LSZ和POD有激活作用;2.5和3.75mg·kg-1染Cd胁迫时对LSZ和POD有抑制作用。LSZ与Cd剂量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拟合为y=0.896+0.196x-0.094x2(r2=0.8205),POD与Cd剂量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拟合为y=0.262+0.042x-0.019x2(r2=0.7898);1.25mg·kg-1染Cd胁迫时LSZ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后12h,POD则为24h。Cd对鲫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鲫鱼 血清溶菌酶 过氧化物酶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口服不同剂量葡萄糖后的代谢反应 被引量:23
4
作者 蔡春芳 刘影 +2 位作者 陈立侨 宋学宏 吴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6,共5页
平均体重为 16 4± 12g的异育银鲫 (方正银鲫♀×兴国红鲤♂ )禁食四周 ,以使肝糖原含量充分下降 ,然后灌喂不同剂量的葡萄糖 ,研究葡萄糖负荷后的代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不管口服剂量是多少 ,异育银鲫在口服葡萄糖后都出现... 平均体重为 16 4± 12g的异育银鲫 (方正银鲫♀×兴国红鲤♂ )禁食四周 ,以使肝糖原含量充分下降 ,然后灌喂不同剂量的葡萄糖 ,研究葡萄糖负荷后的代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不管口服剂量是多少 ,异育银鲫在口服葡萄糖后都出现持久的高血糖 ;口服后 1h血浆总氨基酸、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显著上升 ,然后迅速下降 ;肝糖原含量先降低 ,2h左右开始回升。血糖、总氨基酸、甘油三酯、乳酸及肝糖原的变化幅度也随口服剂量变化而变化 :血糖升幅随口服剂量增加而加大 ;在口服后 1h ,总氨基酸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甘油三酯和乳酸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而在口服后 2— 10h内 ,口服剂量越高 ,总氨基酸、甘油三酯水平越低 ,乳酸水平越高 ;肝糖原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异育银鲫在口服高剂量葡萄糖之初的 1h内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较高 ,而胰岛素的分泌可能受到了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 口服葡萄糖 胰岛激素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致鲫(Carassius auratu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增殖抑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磊 黄鹤忠 +3 位作者 吴康 张伟明 时夕金 周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体内注射染镉的方法进行镉诱导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DNA损伤与增殖抑制相关性的研究。将鲫(400g/尾)驯养4周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尾,以Cd2+浓度1.25、2.50和3.75mg/kg腹腔注射染鲫,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鲫为对照,染镉后0、3、5、7... 采用体内注射染镉的方法进行镉诱导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DNA损伤与增殖抑制相关性的研究。将鲫(400g/尾)驯养4周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尾,以Cd2+浓度1.25、2.50和3.75mg/kg腹腔注射染鲫,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鲫为对照,染镉后0、3、5、7、10和14天取无菌抗凝鲫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获取PBMC,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PBMC的DNA损伤,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检测PBMC的增殖。结果表明,3天时各染镉组DNA迁移度增加,5天时继续加大并于7天时达到峰值,10天和14天时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1.25mg/kg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放射性活度(dpm)的差异均无显著性;0天和3天时各染镉组与对照组dpm的差异均无显著性;5天时2.50和3.75mg/kg组dpm明显下降,7天和10天时dpm与5天时基本相同,14天时dpm呈上升趋势。镉诱导DNA损伤与其抑制PBMC增殖相比,作用时间短且浓度低,初步推测镉诱导的DNA损伤是镉抑制PBMC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DNA损伤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枇杷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0
6
作者 蔡平 包立军 +1 位作者 相入丽 张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病害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枇杷 中国 非传染性病害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线虫病害 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 种系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对草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6 位作者 蒋蓉 丁晓峰 伍代勇 郭建林 王永玲 曾端 张宝彤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以35%的鱼粉、57%的豆粕、68%的菜粕、60%的棉粕、52%的花生粕分别组成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草鱼64d。在第二阶段的43d结束时,各试验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鱼粉组(1.16±0.05)%/d、豆粕组(0.95... 以35%的鱼粉、57%的豆粕、68%的菜粕、60%的棉粕、52%的花生粕分别组成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草鱼64d。在第二阶段的43d结束时,各试验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鱼粉组(1.16±0.05)%/d、豆粕组(0.95±0.06)%/d、菜粕组(0.57±0.02)%/d、棉粕组(0.49±0.04)%/d、花生粕组(0.53±0.05)%/d,鱼粉组和豆粕组获得很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组草鱼的形体参数、内脏指数、主要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和血清非特异免疫力指标、全鱼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等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对草鱼生长和生理机能是比较安全的。豆粕组草鱼血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组,显示肝胰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它各组与鱼粉组结果无显著差异。鱼粉组草鱼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显示出豆粕组、菜粕组、棉粕组、花生粕组草鱼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饲料原料 生长 生理机能 草鱼 鱼粉 豆粕 菜粕 棉粕 花生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必需氨基酸模式对草鱼生长及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罗莉 叶元土 +1 位作者 林仕梅 李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通过调整原料种类和配比 ,以及补充氨基酸 ,设计了 6种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的日粮 ,其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 0 70 71 ,0 72 59,0 740 9,0 751 2 ,0 782 7和 0 82 31。试验设计目的为研究EAA模式的平衡效果对草鱼种生长和肌肉、肝... 通过调整原料种类和配比 ,以及补充氨基酸 ,设计了 6种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的日粮 ,其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 0 70 71 ,0 72 59,0 740 9,0 751 2 ,0 782 7和 0 82 31。试验设计目的为研究EAA模式的平衡效果对草鱼种生长和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 )日粮EAA模式的平衡 ,促进草鱼生长和饲料的转化 ;(2 )EAA模式的平衡能提高肌肉、肝胰脏的蛋白质生长速率 (FGR) ,和蛋白质合成速率 (FSR)与降解速率 (FDR) ,但EAA模式的改变 ,对肌肉、肝胰脏蛋白质的沉积效率 (PRE) ,即FGR与FSR的比值 ,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效率 (KRNA)不产生影响。 (3)日粮EAA模式的平衡促进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增长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能力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周转代谢 必需氨基酸模式 肌肉 肝胰脏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天然彩色茧丝的色素特性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梁海丽 葛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2,共3页
研究了家蚕彩茧2号黄茧品种和彩茧3号绿茧品种茧丝的剖面结构、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结果:黄色茧丝的丝蛋白分子间孔隙率比菁松品种白色茧丝大37%~53%;黄酮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黄色茧丝分别是白色茧丝的1.3倍和33.2倍,绿色... 研究了家蚕彩茧2号黄茧品种和彩茧3号绿茧品种茧丝的剖面结构、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结果:黄色茧丝的丝蛋白分子间孔隙率比菁松品种白色茧丝大37%~53%;黄酮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黄色茧丝分别是白色茧丝的1.3倍和33.2倍,绿色茧丝分别是白色茧丝的5.0倍和9.2倍;SOD活性和抗多种细菌的能力也显著高于白色茧丝或棉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研究 彩色茧丝 家蚕 天然 类胡萝卜素 SOD活性 剖面结构 抗菌性能 色素含量 白色 品种 抗氧化 孔隙率 分子间 丝蛋白 棉纤维 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饵中大豆浓缩蛋白不同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氮、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二超 于丰军 +4 位作者 陈立侨 郭慧 李康 蔡永久 蔡春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结果表明,当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为0%~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虽有所升高,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SPC的替代比例超过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则显著性升高(P<0.05);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氨氮排泄率的相关方程为y=0.1197x+0.168(R2=0.8131)。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活性磷酸盐排泄率成显著负相关,方程为y=-0.0739x+0.6246(R2=0.9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SPC) 中华绒螯蟹 氨氮 活性磷酸盐 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4 位作者 丁晓峰 蒋蓉 伍代勇 曾端 张宝彤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草鱼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11.5%、6.0%的菜籽,同时比较鱼虾Ⅳ号对鱼体的保护作用,以4.0%的菜籽油作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经过52d的正式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草鱼饲料中直接使用11.5%的菜籽,在添加和不添加200mg/kg鱼虾Ⅳ号的情... 在草鱼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11.5%、6.0%的菜籽,同时比较鱼虾Ⅳ号对鱼体的保护作用,以4.0%的菜籽油作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经过52d的正式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草鱼饲料中直接使用11.5%的菜籽,在添加和不添加200mg/kg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的速度分别下降20.4%、17.1%,使饲料系数增加27.3%、30.4%,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下降;而添加6.0%菜籽时,在添加和不添加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速度分别增加18.7%、14.4%,饲料系数下降21.1%、17.0%,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显示出很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对草鱼肝胰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草鱼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高,使草鱼的非特异免疫力下降。如果同时使用鱼虾Ⅳ号则可有效减缓菜籽的上述不利影响。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后使草鱼体重/体长比、肥满度降低,使内脏比增加,草鱼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增加,使肝胰脏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在鱼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限制菜籽用量、并使用相应添加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添加菜籽油更好的养殖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饲料蛋白质 菜籽 添加 肝胰脏 生长 饲料系数 增加 血清转氨酶 非特异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鱼类染色体制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伟明 吴萍 +2 位作者 吴康 魏育红 王少平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0,共2页
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可获得高分裂指数的翘嘴红鱼白染色体标本,且染色体分散均匀,形态清晰,背景干净,适于进行核型分析,更适用于小型及深海鱼类。在用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时,细胞接种后3~4d是制片的最佳时期,秋水仙素的作用时... 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可获得高分裂指数的翘嘴红鱼白染色体标本,且染色体分散均匀,形态清晰,背景干净,适于进行核型分析,更适用于小型及深海鱼类。在用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时,细胞接种后3~4d是制片的最佳时期,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染色体 制片方法 肾细胞体外培养法 高分裂指数 翘嘴红鲌 白染色体标本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枇杷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平 包立军 +1 位作者 相入丽 张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枇杷 主要害虫 生物学特性 有害生物 发生 综合防治 危害 中国 局部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剑兴 蔡春芳 +2 位作者 宋学宏 吴萍 丁磊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用经口染镉的方法研究镉对鲫血清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染镉后第14天时0.5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激活作用,18、108和648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第28天时0.5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激活作... 用经口染镉的方法研究镉对鲫血清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染镉后第14天时0.5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激活作用,18、108和648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第28天时0.5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激活作用,3、18、108和648mg/kg饲料组对LSZ和POD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推测镉对鲫LSZ和POD有Hormesis现象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过氧化物酶(POD) 激活作用 剂量效应 抑制作用 血清溶菌酶 时间效应 组对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鲌属3种鲌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戈志强 宋学宏 +3 位作者 许爱国 展龙平 汤晓红 严智瑜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4,共2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鱼白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鱼白(E.ill-shaeformis)、蒙古红鱼白(E.mongolicus)、青梢红鱼白(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鱼白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鱼白(E.ill-shaeformis)、蒙古红鱼白(E.mongolicus)、青梢红鱼白(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共4种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鱼白鱼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只在肝组织中检出酯酶、过氧化物酶酶带,而乙醇脱氢酶仅在眼组织中检出弱的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蒙古红鲌 青梢红鲌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质元素对斑点叉尾鮰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元土 林仕梅 +1 位作者 罗莉 王友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2期28-32,共5页
按照 L1 2 ( 2 1 1 )正交表设计 1 1种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 1 2种组合的配合饲料 ,进行 5 4d的室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斑点叉尾鱼回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的基础上 ,Mn、Cu、Co、Mg增加 5 0 %用量后显著促进了斑点叉尾鱼... 按照 L1 2 ( 2 1 1 )正交表设计 1 1种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 1 2种组合的配合饲料 ,进行 5 4d的室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斑点叉尾鱼回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的基础上 ,Mn、Cu、Co、Mg增加 5 0 %用量后显著促进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速度 ;酵母 Cr的添加 ( 0 .5 mg/ kg)非常显著地抑制了生长速度 ,在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不能添加 Cr;Zn、Fe、I用量增加显著抑制了生长速度 ,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增加用量。 Fe、Zn、I、Se、P的用量增加将使斑点叉尾鱼回的饲料系数也增加 ,尤其是 Fe、Zn、I、Se较为明显 ;而 Cu、Mn、Co、Cr、Ca、Mg用量的增加使饲料系数降低。Fe、Cu、Mn、Co、I、Mg使内脏比增加 ,以 Fe最为明显 ;而 Zn、Se、Cr、Ca、P使内脏比减少 ,以 Cr最为明显。Fe、Zn、I的增加可使体长 /体重比增加、使体长生长快于体重的增长 ,其结果使鱼体向“长条形”发展 ;而 Cu、Mn、Co、Se、Cr、Ca、P、Mg的增加使体长 /体重的值减小 ,可使体重的增长大于体长的生长 ,使鱼体向“肥”、“粗壮”体型发展。综合分析以第 5组的组合最佳 ,使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速度比第 1组高 3 0 %、饲料系数低 2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元素 斑点叉尾鮰 生长 预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酪氨酸的吸收与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邝雪梅 叶元土 +2 位作者 蔡春芳 王永玲 蒋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和肠道离体灌流方法,研究了草鱼离体肠道对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的吸收转运与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eu浓度从1.0mmol/L增加到5.0mmol/L、10mmol/L时,肠道吸收转运的速度表现出“高浓度抑制”效应,运输到肠道外的比例... 采用同位素示踪和肠道离体灌流方法,研究了草鱼离体肠道对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的吸收转运与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eu浓度从1.0mmol/L增加到5.0mmol/L、10mmol/L时,肠道吸收转运的速度表现出“高浓度抑制”效应,运输到肠道外的比例为83%、66%和35%;合成肠道蛋白质的比例为2%、5%和13%;肠道组织内游离形式的比例为9%、28%和49%;其他形式的比例为6%、1%和3%。Tyr浓度从0.5mmol/L增加到1.5mmol/L、2.5mmol/L时,肠道对Tyr的吸收转运速度也随之增加,运输到肠道外的比例为52%、55%和55%;合成肠道蛋白质的比例为17%、15%和16%:肠道组织内游离形式的比例为7%、10%和16%;其他形式的比例为24%、20%和13%。肠道在吸收转运Leu和Tyr的同时,也利用它们合成蛋白质的和其他方面,Leu的吸收利用受灌流试验氨基酸浓度影响较大、而Tyr受影响较小;随着肠道内灌流的试验氨基酸浓度增加,吸收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下降、留存于肠道内的比例增加,肠道合成的蛋白质绝对量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酪氨酸 蛋白质合成 肠道 草鱼 吸收 利用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离体消化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永玲 叶元土 屠勇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草鱼肠道酶液对棉粕、红花粕、豆粕、菜籽饼、葵粕、菜粕、大豆、小麦麸、玉米等几种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在0、1、3、5、7h时的离体消化率。结果表明:①草鱼对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本试验中...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草鱼肠道酶液对棉粕、红花粕、豆粕、菜籽饼、葵粕、菜粕、大豆、小麦麸、玉米等几种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在0、1、3、5、7h时的离体消化率。结果表明:①草鱼对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本试验中几种原料的粗蛋白消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大豆>豆粕>小麦麸>菜籽饼>葵粕>菜粕>棉粕1>玉米>红花粕>棉粕2;②在离体消化时,各种饲料保持了较高的消化率,氨基酸的消化率可以作为评价饲料蛋白质质量的指标;③从离体酶解反映过程分析,反应可以控制在5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离体消化率 饲料蛋白质 菜籽饼 棉粕 玉米 菜粕 氨基酸 红花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鲫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磊 吴康 +1 位作者 张伟明 顾金寿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2,共2页
以Cd2+浓度1.25、2.50、3.75 mg/kg腹腔注射染鲫,测定0、1、3、5、7 d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显示:1.2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 mg/kg组... 以Cd2+浓度1.25、2.50、3.75 mg/kg腹腔注射染鲫,测定0、1、3、5、7 d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显示:1.2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SOD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1.25 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GSH-PX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因此,低浓度Cd2+刺激鲫产生应激补偿效应而使血清抗氧化酶活力升高,高浓度Cd2+则抑制血清抗氧化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烘茧内部蛹体的热变化及其对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生海 宋亚英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21,共2页
为解决微波烘茧中的蛹体热击穿(爆裂)问题,提高微波烘茧的茧丝质量,分析研究了微波烘茧内部蛹体的热变化及其对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微波烘茧中蛹体会出现膨大现象,蛹体的热击穿主要发生在微波干燥前期;在干燥前期控制微波功率和加热时... 为解决微波烘茧中的蛹体热击穿(爆裂)问题,提高微波烘茧的茧丝质量,分析研究了微波烘茧内部蛹体的热变化及其对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微波烘茧中蛹体会出现膨大现象,蛹体的热击穿主要发生在微波干燥前期;在干燥前期控制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选择较小的质量比功率,适当延长加热时间,可防止蛹体热击穿及蛹油溢出对茧层的污染;或是采用微波间歇加热干燥的方法,也有利于解决蛹体的热击穿问题,提高茧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烘茧 茧丝质量 茧质 热变化 蚕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