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态性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昭岚 沈颂东 +1 位作者 黄鹤忠 许璞 《水产养殖》 CAS 2005年第2期10-13,共4页
SSR(SimpleSequenceRepeat)和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它们通常表现为共显性、呈孟德尔式遗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遗传信息量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 SSR(SimpleSequenceRepeat)和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它们通常表现为共显性、呈孟德尔式遗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遗传信息量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论述了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实验中的技术要点,并总结了其在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NA指纹库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态性 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人工补光技术及光源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宋亚英 陆生海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光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温室栽培时,由于受覆盖物透光率的影响(如普通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为90%~92%,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只有85%~90%),温室内的自然光照条件要比露地差。另外,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日照时... 光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温室栽培时,由于受覆盖物透光率的影响(如普通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为90%~92%,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只有85%~90%),温室内的自然光照条件要比露地差。另外,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日照时间短,温室的光照度较弱;南方地区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温室内的光照度仅为2000Lx 左右。光照不足,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受抑,从而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人工补光是根据作物对光照的需求,采用人工光源改善温室的光照条件,调节对作物的光照。人工补光是提高温室生产水平的一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生产 人工补光 作物生长 光照 露地 早春季节 覆盖物 技术 产业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化栽培桑园施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谈建中 皇甫兴成 +3 位作者 是丰 丁悦 陆小平 张国英 《中国蚕业》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桑园肥培管理是影响桑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无论对于丝茧育或种茧育都是最受重视的栽培技术.为此,国内外学者迄今为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确立了相对成熟的施肥技术.就普通栽培桑园而言,一般根据春期和夏秋期桑树生长的不同特点结合... 桑园肥培管理是影响桑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无论对于丝茧育或种茧育都是最受重视的栽培技术.为此,国内外学者迄今为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确立了相对成熟的施肥技术.就普通栽培桑园而言,一般根据春期和夏秋期桑树生长的不同特点结合蚕期布局,采用按季节施肥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草本化栽培 施肥技术 蚕期 桑叶产量 条桑 种茧育 重要因素 国内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碎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亚英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渔业生产 应用 粉碎工艺 粉碎设备 水产饲料 水产品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蚕丝业科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文林 《广西蚕业》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传统的蚕丝业,一直以来都属于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粗放型行业,在现代社会中越发显露出其弊端所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此新的世纪里,蚕丝业科学研究的热点,必将是与现代新的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广泛、全面的结合。21世纪的蚕丝业... 传统的蚕丝业,一直以来都属于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粗放型行业,在现代社会中越发显露出其弊端所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此新的世纪里,蚕丝业科学研究的热点,必将是与现代新的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广泛、全面的结合。21世纪的蚕丝业必将是中国的蚕丝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蚕丝业科学 家蚕 基因组 遗传资源 分子育种 生物反应器 转基因技术 蚕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力化养蚕研究最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潘中华 周萍 《广西蚕业》 2003年第2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养殖技术 催青 机械化 桑园建设 品种选育 蚕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瓣菜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惠燕 《长江蔬菜》 2004年第9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豆瓣菜 基质 栽培 西洋菜 水田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野生蔬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8
作者 袁惠燕 王利芬 王杰青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73-74,共2页
野生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芳香酯等,且化学污染少,清香可口,有些还具有治病和保健功能,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过去各地群众食用野生蔬菜多为自采自食,并采集、加工销售.但随市场需求增... 野生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芳香酯等,且化学污染少,清香可口,有些还具有治病和保健功能,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过去各地群众食用野生蔬菜多为自采自食,并采集、加工销售.但随市场需求增加,采集野生蔬菜,既面临自然资源匮乏,如发菜、蕨菜、薇菜的采集,又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发菜的过度采集造成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化加剧,以至国家明令禁止发菜的采集和销售.随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多品种、高营养和风味独特的蔬菜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野生蔬菜人工种植将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蔬菜 人工栽培 生物学特性 繁殖 马齿苋 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9
作者 王利芬 《西南园艺》 2004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白沙枇杷 果实品质 品种选择 土肥水管理 花果管理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虾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军 蔡春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青虾 人工育苗 水泥池育苗 土池育苗 消毒 亲虾放养 日常管理 幼体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虫草小规模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芬娣 水汉英 +3 位作者 王雪梅 贡成良 郑小坚 潘中华 《广西蚕业》 2005年第1期14-17,i001,共5页
本课题对蚕虫草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菌种驯化、接种最佳时间、可行性培育技术、后期加工、初步产品设计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小规模培育出形态较好的蚕虫草,生产技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 蚕虫草 小规模 生产技术 培育技术 接种 加工 后期 可行性研究 产品设计 最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澄湖渔业资源调查及综合开发思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林 陈祖培 +3 位作者 许爱国 陈超 卢磊 秦伟 《内陆水产》 2003年第3期34-35,共2页
2001年3月~12月,对澄湖的水质理化因子、水生生物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为:pH值7.3~7.7,透明度0.3~0.8米,溶氧7.2~10.2毫克/升,COD13.3~17.3毫克/升,氨态氮0.5~1.3毫克/升,总磷0.090~0.156毫克/升,酚0.001~0.004毫克/升;浮游植物... 2001年3月~12月,对澄湖的水质理化因子、水生生物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为:pH值7.3~7.7,透明度0.3~0.8米,溶氧7.2~10.2毫克/升,COD13.3~17.3毫克/升,氨态氮0.5~1.3毫克/升,总磷0.090~0.156毫克/升,酚0.001~0.004毫克/升;浮游植物7门72属,生物量12.7331毫克/升;浮游动物63属91种,生物量3.27毫克/升;底栖动物(软体动物)73.6179克/米2。澄湖属天然中—富营养型湖泊,适宜采取调整品种结构、保护和开发优质野生鱼类资源,走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经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调查 综合开发 澄湖 渔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和家蚕的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沈卫德 李兵 +3 位作者 季平 卫正国 陈玉华 庞岗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5-379,共5页
野桑蚕和家蚕对不同组分人工饲料的食性比较研究表明 ,野桑蚕不取食无桑叶粉的人工饲料 ,4 8h不出现疏毛现象 ,其食性较家蚕单一。以完成虫态的积温研究二者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 ,发现野桑蚕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较家蚕强 ,野桑蚕完成不同... 野桑蚕和家蚕对不同组分人工饲料的食性比较研究表明 ,野桑蚕不取食无桑叶粉的人工饲料 ,4 8h不出现疏毛现象 ,其食性较家蚕单一。以完成虫态的积温研究二者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 ,发现野桑蚕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较家蚕强 ,野桑蚕完成不同虫态所需的有效积温较稳定。对野桑蚕和家蚕添食农药和紫外辐照处理 ,结果表明野桑蚕对不良的环境的耐受性较家蚕强 :添食相同浓度的农药 ,家蚕全部中毒死亡 ,而野桑蚕却部分存活 ,且正常化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家蚕 环境适应性 营养环境 气象环境 人工饲料 食性 疏毛现象 虫态 积温 耐受性 农药 紫外线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 被引量:62
14
作者 徐世清 王建南 +2 位作者 陈息林 戴璇颖 司马杨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系统介绍了彩色茧丝资源的世界分布情况和色彩遗传控制规律,彩色蚕丝与彩色棉的特性差异,以及彩色蚕丝保湿、抗菌、抗氧化和遮蔽紫外线等特殊功能。综合比较了日本、中国、泰国、印度和柬埔寨等国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 开发 利用 蚕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 被引量:44
15
作者 徐世清 王建南 +2 位作者 陈息林 戴璇颖 司马杨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 开发利用 桑蚕有色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不同药用部位的降血糖效果比较 被引量:39
16
作者 吴志平 周巧霞 +1 位作者 顾振纶 谈建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以春天采集的桑叶、桑白皮、桑枝(嫩枝)和桑皮4种中药材为材料,究了4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显示,这4中药材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 桑属植物 药用部位 链脲佐菌素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叶色突变体类型与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谈建中 刘美娟 +1 位作者 张国英 丁悦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以新发现的两份桑树叶色突变体为材料 ,分析了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及光合色素变化。结果表明 :在无性繁殖条件下 ,黄化突变体Cty Ym的叶色变异能够在后代植株中稳定遗传 ;白化突变体Cty Wm也属于遗传性变异 ,但由于缺乏光合色素而不能长久... 以新发现的两份桑树叶色突变体为材料 ,分析了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及光合色素变化。结果表明 :在无性繁殖条件下 ,黄化突变体Cty Ym的叶色变异能够在后代植株中稳定遗传 ;白化突变体Cty Wm也属于遗传性变异 ,但由于缺乏光合色素而不能长久存活 ;与对照原始材料相比 ,突变体Cty Y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明显减少 ,仅为对照桑的 17 6 5 %~ 2 5 32 % ,这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 ,属于缺总色素 (Ch1)类型叶色突变体 ,推测其生理机制可能与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叶色突变体 类型 遗传特性 光合色素 生理机制 叶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L-脯氨酸吸收及肠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叶元土 王永玲 +2 位作者 蔡春芳 丁晓峰 蒋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并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量;将1.0mmol/L组与5.0mmol/L组谷氨酰胺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无论是肠道吸收总量还是肠道组织游离氨基酸、新蛋白质合成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草鱼肠道在吸收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同时,能够利用吸收的亮氨酸和脯氨酸和肠道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量随着亮氨酸和脯氨酸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本文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吸收量、能够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合成 L-亮氨酸 L-脯氨酸 肠道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 被引量:21
19
作者 蒋蓉 宋学宏 +3 位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杨彩根 黄鹤忠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2-257,共6页
采用3×3因子试验法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36%、37 5%、39%)及能量蛋白比水平(37、38、39kJ/g蛋白)的9种试验饲料,以体重为(11 65±0 85)g的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 为养殖对象,在水温为(24 0±0 5)℃的室内恒温... 采用3×3因子试验法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36%、37 5%、39%)及能量蛋白比水平(37、38、39kJ/g蛋白)的9种试验饲料,以体重为(11 65±0 85)g的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 为养殖对象,在水温为(24 0±0 5)℃的室内恒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8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与能量蛋白比对黄颡鱼的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显著,其中以8号饲料(蛋白质39 13%,能量蛋白比38 23kJ/g蛋白)的养殖效果和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为最好。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能量蛋白比与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人工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37 58%~39 02%,适宜的能量蛋白比(C/P)为38 29~39 23kJ/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配合饲料 蛋白质含量 能量蛋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丁磊 黄鹤忠 +2 位作者 吴康 蔡春芳 吴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镉诱导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毒性参数。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补体50%溶血活性(CH50)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镉诱导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毒性参数。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结果显示,镉对鲫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补体50%溶血活性(CH50)均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Hormesis现象,1.25mg·kg-1注射染Cd2+胁迫时对WBC、PR和CH50有激活作用,2.5和3.75mg·kg-1注射染Cd2+胁迫时对WBC、PR和CH50有抑制作用;WBC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4d,PR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2d,CH50顶点所对应的时间为染Cd2+后1d。所以Cd2+对鲫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免疫力 白细胞 吞噬率 补体50%溶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