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此看去,总是别有天地”──《桃花扇》批语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永健
-
机构
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31,共9页
-
文摘
在明清众多的戏曲评点本中,原刊本《桃花扇》的评点本是值得另眼相看的。比评点本上的批语出于何人之手,虽尚待查考,但为孔尚任所看重。批语涉到剧作的旨意、人物塑造、艺术结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戏曲语言等方面,且多精当、创新之见。本文通过梳理和整合,揭示了它们的戏曲美学意义。
-
关键词
《桃花扇》批语
戏曲美学意义
-
Keywords
commentary on peach Blossoms San
aesthelic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operas
-
分类号
J809.249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精神反叛与灵魂拯救——王小波创作思想简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小明
谷鹏
-
机构
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5期77-79,共3页
-
文摘
2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中国作家王小波及其作品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旨在揭示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虚无的文化虚荣心和面对现实的畸形承受能力。王小波作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作家人格上的精神反叛以及由精神反叛的初衷引发的灵魂拯救 ,从而在精神反叛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是从当前文坛文本肆无忌惮的性描写与传统士大夫文化对“性”躲躲闪闪的道貌岸然的尴尬对抗中 ,揭示其“性学”的真实内涵 ,指明灵魂拯救的最终目的。
-
关键词
"精神反叛"
"灵魂拯救"
知识环境
王小波
创作思想
小说
-
Keywords
spiritual rebellion
spiritual salwage
scienti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庄子》的生存方式
- 3
-
-
作者
王丽梅
-
机构
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北方论丛》
2002年第3期66-70,共5页
-
文摘
庄子在进退失据的乱世中 ,为全身远祸、消解人生苦痛创造性的提出了独特的人生存在方式。即无用论、虚己论和随化论以及逍遥论 ,这是有识的弱者在无可奈何的形势下的生存智慧。庄子人生的归宿是对逍遥游的描述和验证 ,至人的得道、道的形象、道的特征都围绕着如何逍遥而展开的。他的无用论、虚己论、随化论以及逍遥论都是为了心灵的超越而论的。这种生存方式 ,一方面可以化解现世的伤害 ,另一方面在精神世界里提升了由逃避和思考所带来的虚空感及幻灭感。
-
关键词
无用
虚已
随化
逍遥
-
Keywords
uselessness
nothingness
adaptability
happy excursion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