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观念创新 被引量:16
1
作者 芮国强 邱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8,共4页
大学的知识管理是理论界和管理实践面临的前瞻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建构适应知识社会要求的大学内部管理体系。本文在尝试对大学知识管理作一初步界定的基础上 ,提出 :大学要实现真正的知识管理 ,必须在知识共享、终身学... 大学的知识管理是理论界和管理实践面临的前瞻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建构适应知识社会要求的大学内部管理体系。本文在尝试对大学知识管理作一初步界定的基础上 ,提出 :大学要实现真正的知识管理 ,必须在知识共享、终身学习、组织学习与团队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知识管理 观念创新 知识共享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人事管理的职能转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永清 于毓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4-126,141,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高校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高校人事管理中的现实悖论,我们必须开拓新思路,研究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战略,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的职能转变。
关键词 高校 人事管理 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化与人文化的抉择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毓蓝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共3页
高校人事管理既要重视制度建设,又要注重人文关怀;既要关注组织行为的结构性功能,又要看到教师个体的能动性作用;既要关注人的理性方面,又要关注人的非理性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管理哲学指导高校人事管理实践,建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高校人事管理既要重视制度建设,又要注重人文关怀;既要关注组织行为的结构性功能,又要看到教师个体的能动性作用;既要关注人的理性方面,又要关注人的非理性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管理哲学指导高校人事管理实践,建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管理范式,这将是高校人事管理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事管理 制度化 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建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教师业务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教师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教师成长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树立"师... 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教师业务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教师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教师成长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树立"师资强校"的理念、完善教师生态环境、拓宽师资来源门径和改进教师评价制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大学文化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德芬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92,共2页
文章从大学文化对师德的导向凝聚功能、陶冶激励功能和约束控制功能出发,从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校师德建设 大学文化 路径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建明 马竞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客观上对高校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提出了需求。文章对知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及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客观上对高校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提出了需求。文章对知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及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论述了高校教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归纳出"创新、反思与交流是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过程的三个要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岗位津贴制度缺陷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邱鸣 田晓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67,共3页
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 ,对高等学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发挥院系在教师聘任工作的主体作用 ;严格教师聘任程序 ,建立健全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 ;密切关注并认真把握高等... 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 ,对高等学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发挥院系在教师聘任工作的主体作用 ;严格教师聘任程序 ,建立健全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 ;密切关注并认真把握高等学校教师内在的反等级矛盾人格 ,使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富有人性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事分配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教师考核与晋升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建明 马竞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169,共4页
美国高校教师考核包括教师考核类型、考核程序、考核指标和考核意义。这种考核与教师晋升密切相关。美国高校教师考核与晋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引导高校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意识和交流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 美国高校教师考核包括教师考核类型、考核程序、考核指标和考核意义。这种考核与教师晋升密切相关。美国高校教师考核与晋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引导高校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意识和交流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高校教师的最为重要的素质,同时也是高校实现自身社会功能和促进知识进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教师 考核 晋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视角下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德芬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5,共3页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普遍存在着目的功利化、培训内容抽象化、培训形式刻板化的现象,严重脱离新教师的实际需要。从非正式学习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对于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非正式学习...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普遍存在着目的功利化、培训内容抽象化、培训形式刻板化的现象,严重脱离新教师的实际需要。从非正式学习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对于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非正式学习的视域中,教师的岗前培训可以采用导师制、青年教师联谊会、自助式系列报告、团队训练、校情教育等形式,这些非正式的活动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岗前培训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岗前培训 非正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仇玉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115,共3页
运用平衡计分卡(BSC)探讨高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是一个新途径,BSC方法不仅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对管理过程的再造,不仅重视科研教学指标,而且重视其它指标。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将绩效管理与队伍建设的... 运用平衡计分卡(BSC)探讨高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是一个新途径,BSC方法不仅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对管理过程的再造,不仅重视科研教学指标,而且重视其它指标。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将绩效管理与队伍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现有流程的绩效改进,而且还进行了绩效管理流程的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 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营利观刍议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学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认为,主张民办高校以营利为目的,实质是承认其收益权,进而承认其独立产权,允许其以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式进行企业模式运作。当前迫切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以疏浚、引导和规范民办高校的管理。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私人 营利 盈利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师德的缺失及其重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仇玉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0,共3页
师德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薄、品行不端、爱心欠缺等几个方面。师德缺失是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重建高校师德,重点在于建立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科学的考评... 师德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薄、品行不端、爱心欠缺等几个方面。师德缺失是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重建高校师德,重点在于建立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缺失 师德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以胜任力为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德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125-126,共2页
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强度大,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从胜任力角度出发,根据辅导员内隐胜任力的特点,分别从组织层面和辅导员个体层面提出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建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48,共3页
文章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师的职称与分类,探讨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具体地评介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的基本程序、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的主要特点。理解美国高校教师聘用的基本过程与特点,有助于促进我国高... 文章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师的职称与分类,探讨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具体地评介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的基本程序、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过程的主要特点。理解美国高校教师聘用的基本过程与特点,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教师聘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俊 李振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43,共2页
民营银行日趋成为各国银行业的主流,但我国银行民营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民营化,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缺陷,并提出完善我国... 民营银行日趋成为各国银行业的主流,但我国银行民营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民营化,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缺陷,并提出完善我国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内部治理 关联交易 信息披露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与高校跨世纪师资队伍建设
16
作者 姜建明 沈海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关键词 高校师资队伍 高等教育现代化 跨世纪 高校教师 学科建设 科学技术 职务评聘 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 高等教育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聚焦:前交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7
作者 姜建明 金薇吟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学科交叉是当今时代科学发展的主潮,而学科前交叉教育又是学科交叉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经阶段。本文从价值论、教育史、教育学、交叉学、人才学和社会学等诸多视角,聚焦了前交叉教育,旨在阐明其具有多元的知识积累、潜在的融合意向和多... 学科交叉是当今时代科学发展的主潮,而学科前交叉教育又是学科交叉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经阶段。本文从价值论、教育史、教育学、交叉学、人才学和社会学等诸多视角,聚焦了前交叉教育,旨在阐明其具有多元的知识积累、潜在的融合意向和多向的思维演练、智能的适应及增值运用等多种价值意义,以引起人们对这一教育教学新现象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前交叉教育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办高等学校劳务派遣制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云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0-31,共2页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减少公办高等学校事业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支出,聘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临时性、辅助性的事务工作成为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务派遣人员逐渐成为公办高等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文章针对公办高等学校劳务派...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减少公办高等学校事业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支出,聘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临时性、辅助性的事务工作成为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务派遣人员逐渐成为公办高等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文章针对公办高等学校劳务派遣制人员的职业特性,在分析激励的原则与理论基础上,提出建立独立薪酬福利机制、培训机制、情感激励机制及独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为增强劳务派遣制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高等学校 劳务派遣制人员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