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访马克思:深化理解哲学革命进程的三个新视角
1
作者 任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228,共11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需要重访马克思,以三个新视角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进程:第一,以出场学视域重新理解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现代性进路,进而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需要重访马克思,以三个新视角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进程:第一,以出场学视域重新理解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现代性进路,进而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新启示;第二,重新理解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中如何从“观”的革命走向“体系”革命,进而为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体系观”的指导原则;第三,重新理解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进程背后作为方法论自觉的研究范式的转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创新提供范式自觉。新视角的考察将马克思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思想脉络关联起来,不仅有助于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原初理解图式,更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视域与理论阐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内在关联应当成为马哲史研究的重大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以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解答了关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之问”“列宁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其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不仅创造了与世界多元现代化类型和道路并在的一元,更是一种具有历史超越性和先进性的创新形态。其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之新源于道路之新,我们不能脱离道路之新对本质之新单向度、固化地予以阐释,要动态地、辩证地加以把握,全面揭示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对以往被超越的现代化老路内在矛盾的扬弃和发展的构序,进而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篇章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8,I0002,I0003,共9页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华丽篇章,满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宋朝以降,苏州就率先发起向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五次探索,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探索的重要先驱之一和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最完整的现...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华丽篇章,满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宋朝以降,苏州就率先发起向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五次探索,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探索的重要先驱之一和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最完整的现代化沧桑历史记载和丰富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实践要成为人文经济发展的典范,成为打造现代化科技强链与产业创新强链融合的示范,成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开放枢纽,成为以新时代苏州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示范,成为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的行动障碍与突破策略--基于S市G区F街道数字治理创新实践的参与式观察 被引量:41
4
作者 吴新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91,共10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城市基层治理主体开始了数字治理的行动探索。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并不必然实现对城市基层治理行动的赋能。通过对S市G区F街道数字治理创新实践的参与式观察,发现必须在城市基层治理行动中...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城市基层治理主体开始了数字治理的行动探索。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并不必然实现对城市基层治理行动的赋能。通过对S市G区F街道数字治理创新实践的参与式观察,发现必须在城市基层治理行动中形成技术系统与治理系统的互嵌耦合,才能够实现数字技术的赋能效用。目前城市基层数字治理的行动效能并没有充分呈现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城市基层治理的治理优势,存在着多重行动障碍。基于技术-治理双向互动的分析框架,城市数字治理行动效能障碍的根源,可以归结为数字技术与治理机制的“脱嵌”所造成的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与精准化服务的价值偏差、目标偏向、结构失衡。对此,城市基层数字治理行动应在主体、结构、过程、规范、资源五个方面确立技术-治理互嵌耦合的行动策略,促成技术要素与治理要素的正向耦合,均衡推进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进而实现数字技术对城市基层治理的赋能,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市基层治理 数字治理 技术治理的互嵌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主导下基层编制如何动态统筹?——基于乡镇与街道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慧凤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9,198,共16页
编制作为中国特色组织管理制度,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为基层政府治理提供基本保障。随着基层事务增加和属地责任增强,无限扩大的行政责任与长期固化的编制之间产生了结构、功能、资源等三大矛盾,急需探索基层编制改革。鉴于此,... 编制作为中国特色组织管理制度,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为基层政府治理提供基本保障。随着基层事务增加和属地责任增强,无限扩大的行政责任与长期固化的编制之间产生了结构、功能、资源等三大矛盾,急需探索基层编制改革。鉴于此,基于编制分析视角,论文探讨基层政府在编制刚性束缚下,如何积极探索资源整合与编制统筹的创新路径。通过双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以机构改革带来的编制调整为契机,通过对不同资源(行政资源、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基层编制的动态统筹,使编制功能在基层政府治理中得以发挥,这为基层编制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基层编制改革也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治理体制机制的成熟程度对编制统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整合 编制统筹 基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消费主义陷阱下消费主体的身份困境和破解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怡 胡小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特别是消费逐渐与数字定制、数字化虚拟以及数据圈地相联系,使得消费异化为资本的剥削工具。数字消费主义所制造的消费迷雾,使得消费主体陷入身份焦虑、消费危机以及情感异化等困境之中,成为无益于数字消费社会...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特别是消费逐渐与数字定制、数字化虚拟以及数据圈地相联系,使得消费异化为资本的剥削工具。数字消费主义所制造的消费迷雾,使得消费主体陷入身份焦虑、消费危机以及情感异化等困境之中,成为无益于数字消费社会的数字消费主体。基于数字消费的剥削本质,需要从劳动属性、劳动价值以及数字消费拜物教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对消费主体身份进行政治解构,对消费主体的身份困境进行深入追问和研究。化解数字消费主体的身份危机,必须建立和维护好数字消费、防范数字资本的无限扩张、重塑数字技术应用的消费认知以及树立科学的数字消费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消费主义 数字化虚拟 消费主体 身份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