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法上的公民拒绝权研究——以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5
1
作者 章志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转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频频出现的公民直接抵制公权力活动的现象值得关注,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为公民拒绝权研究提供了独特分析视角。作为人的一项应有权利,公民拒绝权源自近代宪法思潮中的抵抗权。行政法律规范对公民拒绝权的明确认... 转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频频出现的公民直接抵制公权力活动的现象值得关注,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为公民拒绝权研究提供了独特分析视角。作为人的一项应有权利,公民拒绝权源自近代宪法思潮中的抵抗权。行政法律规范对公民拒绝权的明确认可,实现了其由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飞跃,标志着行政相对人主体性的回归。公民拒绝权由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有赖于无效行政行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行政诉讼类型化思潮的兴起则为此提供了宝贵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拒绝权 应有权利 法定权利 实有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关注: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立法专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克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192,共6页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须解决好一系列重要的制度设计问题。这其中包括:通过比例原则进一步限缩征地范围,构建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取得机制,确立管制性征收制度规范土地用途管制,明确房地一体征收...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须解决好一系列重要的制度设计问题。这其中包括:通过比例原则进一步限缩征地范围,构建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取得机制,确立管制性征收制度规范土地用途管制,明确房地一体征收、分别补偿制度,通过协议价购程序弱化征地强制性,构建征地无效与失效制度以遏制权力滥用,通过补偿方式创新构建起长效补偿机制,建立先补偿后腾地的事前补偿机制,确立司法最终救济的征收解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征收 公益征收 比例原则 经营性征收 协议价购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合作:困境、成因及法律规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登辉 王克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70,共7页
区域合作在我国各地不断地实践着,并呈现出合作类型多、领域广、层次杂等特点,与此同时,合作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统一的法治环境尚未形成,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造成困境的法律成因包括... 区域合作在我国各地不断地实践着,并呈现出合作类型多、领域广、层次杂等特点,与此同时,合作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统一的法治环境尚未形成,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造成困境的法律成因包括相关立法的滞后、合作协议缺乏法律效力、缺乏公众参与导致外部制约不足以及传统管制思维作祟。对于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相应的规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区域协作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强化合作协议的约束力,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区域合作以及地方政府要树立治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以此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困境 法律成因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征收”与“房屋拆迁”的含义与关系辨析——写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发布实施之际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克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我国,"房屋征收"与"房屋拆迁"的含义与关系一直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国务院1991年制定、2001年修正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使用的是"房屋拆迁"①,宪法使用的是"私有财产征收"②,
关键词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财产征收 国有土地 关系辨析 拆迁条例 国务院 私有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克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7,192,共14页
权能是所有权制度的核心内容。相较于私人所有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不仅在理论上争议极大,立法上亦不清晰。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双重所有,不仅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力属性,而且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权能是所有权制度的核心内容。相较于私人所有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不仅在理论上争议极大,立法上亦不清晰。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双重所有,不仅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力属性,而且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法定性、有限性和义务性;国家所有权在市场条件下的干预权属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必须针对自然资源的市场失灵进行设定,且仅应以解决市场失灵为限。由影响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两大因素所决定,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由资源产权的设定、分配与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管制,资源税费的征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监管,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内容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 全民所有 国家干预权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行政裁量“法外”依据的公共政策--兼论行政裁量的法外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章志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作为特定社会时期行政任务的一种宣示,公共政策往往隐藏在行政机关的裁量活动过程之中。当下诸多社会热门事件的发生,显示出公共政策导入行政裁量所具有的助长运动式执法和裁量怠惰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通过事前预防、事中说理及事后... 作为特定社会时期行政任务的一种宣示,公共政策往往隐藏在行政机关的裁量活动过程之中。当下诸多社会热门事件的发生,显示出公共政策导入行政裁量所具有的助长运动式执法和裁量怠惰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通过事前预防、事中说理及事后审查三重机制的建立、实现公共政策对行政裁量运作的良性指引。对公共政策影响行政裁量的描述与规范,能够为行政裁量的有效控制提供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裁量 公共政策 裁量基准 法内控制 法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没有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与杨立新等诸先生商榷 被引量:17
7
作者 章正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11,284,共7页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有学者将该法明文规定的一些法定连带责任解释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明显与立法不符。另有学者以旧中国、德国民法早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解释《侵权责任法》当中的某些规定,同样缺少事实和法律依据。学者们所谓...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有学者将该法明文规定的一些法定连带责任解释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明显与立法不符。另有学者以旧中国、德国民法早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解释《侵权责任法》当中的某些规定,同样缺少事实和法律依据。学者们所谓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明显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不符,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这些所谓的不真正连带的规定,本质上体现的是赔偿请求权让与的法理,各债务人的债务根本不具连带性,亦不发生连带的效果,与普通债务相比,只不过债务人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而已,在性质上与连带以及不真正连带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不真正连带责任 赔偿请求权让与 债务人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以厦门市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以厦门市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讨论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召开前的信息发布状况,介绍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及其代表性,分析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中公众意见的表达方式,阐述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表达意见的有效性。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利益表达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法律解释权刍议 被引量:7
9
作者 上官丕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适用法律离不开解释法律,法官理应有权解释法律,法官享有法律解释权是司法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尚未明确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不利于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及法治国家的构建。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适用法律离不开解释法律,法官理应有权解释法律,法官享有法律解释权是司法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尚未明确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不利于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及法治国家的构建。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或《立法法》的有关条款或者以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承认法官享有法律解释权。法官的法律解释权是一种应用性解释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主要是立法性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承认法官享有在司法实践中事实上就在行使的法律解释权与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关于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规定并不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法律解释权 应用性解释权 立法性解释权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与承袭:中国传统历法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7,共12页
随着近代中国的法律转型,中国传统历法在民国初建时也发生着阳历之转型。与其他典型法律的转型不同,历法的转型自晚明以来即有西历东渐的理论准备,但社会大众对传统历俗又有着浓厚依恋,这就使得历法的转型显得纷繁复杂,且困难重重。这... 随着近代中国的法律转型,中国传统历法在民国初建时也发生着阳历之转型。与其他典型法律的转型不同,历法的转型自晚明以来即有西历东渐的理论准备,但社会大众对传统历俗又有着浓厚依恋,这就使得历法的转型显得纷繁复杂,且困难重重。这种转型的不彻底性对生活中的种种法律时间产生了混乱影响。即使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欲以强力废除旧历,也遇到很强的民众抵触。历法的转型艰难,表明传统阴历在"现代性"之外的坚韧生命力,同时也表明阴、阳之历的"共生共荣"或许就是历法转型的最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历法 西历东渐 阳历 法律时间 法律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现行立法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正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9,285-286,共10页
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是指在理论上、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明确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对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分别予以考量的一种合同规制模式。该范式的产生基础有两个:一是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二是法律行为概念和思想体系的形成。该范式为... 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是指在理论上、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明确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对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分别予以考量的一种合同规制模式。该范式的产生基础有两个:一是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二是法律行为概念和思想体系的形成。该范式为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所采纳,但是我国现行法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一些规定存在着体系上、逻辑上的不协调现象。合同是否成立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合同是否有效属于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问题,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应该基于这个基本事实予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成立 合同生效 合同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正义”的误区及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我国程序独立价值说或优先价值说是在打着"重程序"的旗号下,吸收国外的程序本位主义理论而兴起的,同时又迎合了审判实践的现实需要,即,为提高审判效率放弃客观真实,转而追求法律真实。然而,这也导致法律正义原本具有的"... 我国程序独立价值说或优先价值说是在打着"重程序"的旗号下,吸收国外的程序本位主义理论而兴起的,同时又迎合了审判实践的现实需要,即,为提高审判效率放弃客观真实,转而追求法律真实。然而,这也导致法律正义原本具有的"一元"属性被人为地割裂成"二元正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这就违背了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裁判者角度而言,程序正义是可以感知的实然状态,实体正义是存在于观念中的应然状态;就当事人而言,他们的"正义"观念中无疑包含实体内容的法律正义。质言之,实体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内在生命和灵魂,程序正义则是法律正义的物化载体。而"二元正义"观以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各自独立为前提,必然造成程序正义的缺位,实体正义也将失去其外在形式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与实体 二元正义 反思与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权占有和间接占有的两个基本问题——与李锡鹤教授商榷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正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8,308,共7页
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占有是事实而非权利,无论是有权占有还是无权占有,甚或是权属不明或者权属有争议之占有,均可享受占有之诉的保护。除私力救济外,争议中的任何一方无权单方面改变占有之现状。赃款、赃物的追缴应该通过行政处... 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占有是事实而非权利,无论是有权占有还是无权占有,甚或是权属不明或者权属有争议之占有,均可享受占有之诉的保护。除私力救济外,争议中的任何一方无权单方面改变占有之现状。赃款、赃物的追缴应该通过行政处罚程序或者刑事诉讼程序予以解决,不应该通过占有之诉予以解决。间接占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早已为我国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所接受,其存在不违背任何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权占有 间接占有 占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兼议公益拆迁与非公益拆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克稳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9期39-40,共2页
我国的房屋拆迁实际上是在土地所有权制度与房屋所有权制度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当国家因建设需要使用某一国有土地时,法律上建立了强... 我国的房屋拆迁实际上是在土地所有权制度与房屋所有权制度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当国家因建设需要使用某一国有土地时,法律上建立了强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制度,当国家因建设需要取得集体土地时,法律上建立了土地征收制度,但是,附着于土地上的房屋基本上都是私有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房屋拆迁 公益拆迁 土地所有权制度 国有土地使用权 国家所有 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公有制 集体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有保护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反思
15
作者 章正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70,共10页
占有保护请求权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两类: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而从具体的权利上看,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以及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性质上属于物上请求权,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上则属于债权请求权。我国现行... 占有保护请求权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两类: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而从具体的权利上看,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以及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性质上属于物上请求权,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上则属于债权请求权。我国现行《物权法》第245条所规定的占有保护制度事实上具有替代占有权利推定制度的作用,部分承担了占有权利推定的法律功能。针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之抗辩事由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告方面未曾占有某物、被告方面不存在侵占妨害占有的行为、除斥期间届满、原告的占有为无权占有、原告对于损害的发生及扩大与有过失以及被告享有本权等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保护请求权 占有的权利推定 抗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