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化学实验电势-pH曲线测定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华南平 王苹 《大学化学》 CAS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大学化学实验电势-pH曲线测定中采用的电极反应S+2H++2e-=H2S(g)的电极电势表达式有误,导致所绘制的电势-pH曲线与教科书要求不符;没有给出电极反应FeY-+e-=FeY2-的标准电极电势φ,易使学生误将电极反应Fe3++e-=Fe2+的φ=0.771V作为电... 大学化学实验电势-pH曲线测定中采用的电极反应S+2H++2e-=H2S(g)的电极电势表达式有误,导致所绘制的电势-pH曲线与教科书要求不符;没有给出电极反应FeY-+e-=FeY2-的标准电极电势φ,易使学生误将电极反应Fe3++e-=Fe2+的φ=0.771V作为电极反应FeY-+e-=FeY2-的φ;仅从两个电极反应电极电势的差值来确定脱硫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pH范围不够全面,应结合溶液中络合物的稳定性、液相催化湿法脱硫原理、脱硫溶液pH对H2S吸收反应的影响、对再生反应的影响和脱硫过程的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使学生有全面综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电极电势 大学化学实验 曲线 测定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 脱硫原理 溶液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超细氧化铋粉末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波 任志刚 +1 位作者 童剑英 顾建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1-412,共2页
Ultrafine bismuth oxide powders of high purity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of NaOH in the presence of dispersant.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i2O3 powders was suggested.The effects ... Ultrafine bismuth oxide powders of high purity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of NaOH in the presence of dispersant.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i2O3 powders was suggested.The effects of electrolyte,dispersant and calcining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Its compostion,size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IR,XRD and 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 is spherodic and dispersed evenly.Its average size is 30~40nm.The electrochemical dissolution of metal anode may be recommended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the synthesis of ultrafine bismuth oxide pow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氧化铋粉末 电化学方法 制备 机械粉碎法 熔融喷雾法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Ⅰ)与2-甲基-3-丁炔-2-醇中性膦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8
3
作者 顾建胜 任志刚 +2 位作者 袁雅仙 蒋嵘 童剑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5-97,共3页
The complexes of Cu with 2-methyl-3-butyn-2-ol(HL) and triphenylphosphine(pph3) or bis (diphenylphophine) methane (dppm) were prepared by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n nonaqueous solution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 The complexes of Cu with 2-methyl-3-butyn-2-ol(HL) and triphenylphosphine(pph3) or bis (diphenylphophine) methane (dppm) were prepared by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n nonaqueous solution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and 13C NMR measurements as CuL, CuL. pph3 and CuL. dpp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丁炔醇 配合物 电化学合成 中性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淬灭法测定SOD 被引量:5
4
作者 储海虹 吴莹 +1 位作者 狄俊伟 屠一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6,129,共3页
在硼酸缓冲溶液(pH 6.7)中性介质中,O2和H2O2均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ECL)有敏化作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此敏化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淬灭作用,SOD的浓度与两种发光体系的ECL光强成线性关系,可用于SOD的测定,为SOD的测定提供了一种灵... 在硼酸缓冲溶液(pH 6.7)中性介质中,O2和H2O2均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ECL)有敏化作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此敏化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淬灭作用,SOD的浓度与两种发光体系的ECL光强成线性关系,可用于SOD的测定,为SOD的测定提供了一种灵敏、可靠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电化学发光 超氧化物歧化酶 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PPh_3)_nX(n=1,2,3;X=Cl,Br,I)的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3
5
作者 修福荣 任志刚 +2 位作者 袁亚仙 顾建胜 戴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8-790,共3页
Some complexs of Ag(PPh 3 ) n X( n =1,2,3;X=Cl,Br,I) were electrosynthesized using NH 4 X or I 2 in non aqueous medium, in yield >95%.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effect of material ratio on t... Some complexs of Ag(PPh 3 ) n X( n =1,2,3;X=Cl,Br,I) were electrosynthesized using NH 4 X or I 2 in non aqueous medium, in yield >95%.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effect of material ratio on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When n (PPh 3 )∶ n (NH 4 X)=3∶1, Ag(PPh 3 ) 2 X(X=Cl,Br) were obtained; when n (PPh 3 )∶ n (NH 4 I/I 2 )=1∶1, AgPPh 3 I was obtained; when n (PPh 3 )∶ n (NH 4 I)= 2∶1 or 3∶1, Ag(PPh 3 ) 3 I was obtained. This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chemical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配合物 三苯基膦 电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体材料化学去毛刺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建刚 洪若瑜 王廖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8,共3页
化学去毛刺以其独特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阐述了化学去毛刺的机理。介绍了国内外钢基体材料化学去毛刺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列举了一些典型配方,指出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环保型配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化学去毛刺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处理化学污泥溶出铝盐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恩红 刘中京 +1 位作者 刘德启 张静 《中外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用铝盐作为水处理絮凝剂所产生的化学污泥往往含有大量的铝,对其综合利用,既能节省资源,又能避免二次污染。pH值是从化学污泥中浸提铝的关键影响因素,铝只有在pH值<1.7(酸浓度>0.02mol/L)时才能溶出,当酸浓度增加到4.0mol/L(pH值=... 用铝盐作为水处理絮凝剂所产生的化学污泥往往含有大量的铝,对其综合利用,既能节省资源,又能避免二次污染。pH值是从化学污泥中浸提铝的关键影响因素,铝只有在pH值<1.7(酸浓度>0.02mol/L)时才能溶出,当酸浓度增加到4.0mol/L(pH值=0.6)时,铝溶出率最大。在酸性环境中,铝溶出时间很短,一般在4min后就达到了溶解平衡。搅拌与提高温度都能提高铝的溶出率。污泥中含有或向其中加入不同官能团小分子化合物也是铝溶出的强化条件,特别是含有-OH或含-OH与-NH2有机物共存时对铝的增溶效果最明显,一般可增溶10%以上,并可使铝溶出的pH值<1.7的上限延伸到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泥 酸处理 污水处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直接测定饮料中的麦芽酚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君 狄俊伟 +1 位作者 吴莹 屠一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麦芽酚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饮料样品中麦芽酚含量的电分析测试方法。在pH=8.5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麦芽酚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于0.55 V...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麦芽酚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饮料样品中麦芽酚含量的电分析测试方法。在pH=8.5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麦芽酚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于0.55 V(vs.SCE)产生不可逆的氧化峰。该修饰电极对麦芽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促进作用,阳极峰电流与溶液中麦芽酚的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5.0×10^-6~9.0×10^-4mol/L,检出下限为2.0×10^-6mol/L。对含5.0×10^-5mol/L的麦芽酚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极稳定性,可用于饮料样品中麦芽酚的直接测定,避免了繁复费时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啤酒、可乐和葡萄酒样品中麦芽酚测定,回收率为9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伏安法 麦芽酚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根桥联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寿武 李宝龙 +1 位作者 朱霞 汪守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4-156,149,153,共5页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基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根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磁性、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基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根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磁性、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桥联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配位化学 氰根桥联配合物 自组装 合成 抗磁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酮及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纪顺俊 吴林 胡丽华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9-461,共13页
综述了环酮及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的有机进展 .较详细地介绍了单环酮、芳香酮、二元酮和二元环酮的光氧化反应、光还原反应、光偶联反应 ,尤其是对非增感光氧化反应。
关键词 衍生物 研究进展 环酮 芳香环酮 光化学 激光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6)H_(20)N_2)_3PMo_(12)O_(40)/PVA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化学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莹 闻荻江 +2 位作者 徐玲 王振平 牛彩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在制备的具有超分子特性的新型有机-无机配合物(C16H20N2)3PMo12O40中,3,3′,5,5′-四甲基联苯胺 (C16H20N2,TMB)与杂多酸阴离子PMo12O40 3-(PMA)之间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作用,紫外光可促进TMB的氧化,转而促进(TMB)3PMA分子内的电子转移... 在制备的具有超分子特性的新型有机-无机配合物(C16H20N2)3PMo12O40中,3,3′,5,5′-四甲基联苯胺 (C16H20N2,TMB)与杂多酸阴离子PMo12O40 3-(PMA)之间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作用,紫外光可促进TMB的氧化,转而促进(TMB)3PMA分子内的电子转移。将此化合物掺杂到聚乙烯醇(PVA)中形成复合薄膜后,由于 PVA氢键的传导和包合作用,对(TMB)3PMA光色性有较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在H2SO4介质中,(TMB)3- PMA/PVA复合薄膜在Au电极上能进行多步准可逆电化学反应,且该修饰电极对IO3-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联苯胺 钼磷杂多酸 聚乙烯醇 光化学性能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金银核壳纳米线及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丽 袁亚仙 +2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顾仁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氧化铝模板由交流电沉积制备纯银纳米线.然后借助化学还原法,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coreAushell复合纳米线.电子显微镜(SEM,TEM)显示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量有关,而且包... 采用氧化铝模板由交流电沉积制备纯银纳米线.然后借助化学还原法,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coreAushell复合纳米线.电子显微镜(SEM,TEM)显示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量有关,而且包裹层较薄的复合纳米线表面存在大量的孔洞.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具有孔洞效应的复合纳米线经多次循环扫描后即可过渡到无孔洞效应的表面.以对巯基苯胺(PATP)作为探针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用于表征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核壳结构 孔洞效应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和溶胶-凝胶法固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盐生 彭少华 +2 位作者 沈春平 狄俊伟 屠一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研究了在L-半胱胺酸存在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固定于硅溶胶-凝胶中的电化学行为,实现了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并且提高了其峰电流的响应,详细研究了影响酶电极制备的多种因素。制备的酶电极对超氧阴离子具有很快的安培响应,测定超氧阴离子... 研究了在L-半胱胺酸存在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固定于硅溶胶-凝胶中的电化学行为,实现了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并且提高了其峰电流的响应,详细研究了影响酶电极制备的多种因素。制备的酶电极对超氧阴离子具有很快的安培响应,测定超氧阴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1-0.8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2%(n=8)。该方法综合了自组装和溶胶-凝胶技术的优点,电极制备简单,酶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溶胶-凝胶 自组装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oc-APT合成及其自组装修饰金电极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如 葛健锋 +1 位作者 王梅 顾仁敖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3,共7页
 以L 苯丙氨酸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得到氨基醇,再用Boc基团对中间体进行氨基保护得到(S) 3 苯基 2 叔丁氧羰基氨基 1 丙醇,甲磺酰化后与硫代乙酸钾在DMF中反应得到(S) 3 苯基 2 叔丁氧羰基氨基 1 丙硫醇乙酸酯,再脱除乙酰基后得到目标产物...  以L 苯丙氨酸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得到氨基醇,再用Boc基团对中间体进行氨基保护得到(S) 3 苯基 2 叔丁氧羰基氨基 1 丙醇,甲磺酰化后与硫代乙酸钾在DMF中反应得到(S) 3 苯基 2 叔丁氧羰基氨基 1 丙硫醇乙酸酯,再脱除乙酰基后得到目标产物(S) 3 苯基 2 叔丁氧羰基氨基 1 丙硫醇(N Boc APT).分别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自组装技术将N Boc APT修饰于金电极表面,并测定其相关的电化学性能;此外,还将金纳米粒子组装在上述修饰电极上,并研究亚甲基蓝于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对该电极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氨基硫醇 N-Boc-APT 金电极 表面吸附 纳米粒子 亚甲基蓝 自组装 电化学 不对称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储海虹 郭文英 +1 位作者 狄俊伟 屠一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6-678,共3页
在pH 7.0~13.0溶液中,半胱氨酸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有敏化作用,电化学发光强度随溶液中半胱氨酸浓度线性增强.在pH 8.0时其线性范围为2.0×10-8~4.5×10-5mol/L.本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为半胱氨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半胱氨酸 电化学发光 鲁米诺 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钐离子在油/水界面迁移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狄俊伟 徐肖邢 +1 位作者 吴莹 范瑞溪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钐离子在油/水界面迁移的电化学行为①狄俊伟*徐肖邢**吴莹范瑞溪(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近年来,人们对中性载体推动金属离子在油/水界面转移的报道较多[1~4].通常的实验研究大多采用水相中的金属离子M... 钐离子在油/水界面迁移的电化学行为①狄俊伟*徐肖邢**吴莹范瑞溪(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近年来,人们对中性载体推动金属离子在油/水界面转移的报道较多[1~4].通常的实验研究大多采用水相中的金属离子MZ+大大过量,而于油相中溶解少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钐离子 O/W界面迁移 界面迁移 溶剂萃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曲酸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君 狄俊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5,共3页
考查了曲酸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板上的电化学行为,相对于裸玻碳电板,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曲酸的峰电流明显增加。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曲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mol·L-1,检出限(3S/N)为... 考查了曲酸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板上的电化学行为,相对于裸玻碳电板,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曲酸的峰电流明显增加。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曲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mol·L-1,检出限(3S/N)为5.0×10^-6mol·L-1。用此修饰电极连续测定一种酱油样品的曲酸含量,得到一致的结果,而用裸玻碳电极时所得结果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方法用于酱油、黄酒等复杂样中曲酸的直接测定,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差脉冲伏安法 多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酸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君 狄俊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8-9,16,共3页
对曲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值为5.0的0.3molL/NaAc-HAc缓冲溶液中,曲酸在约0.67V处有一示差脉冲伏安氧化峰,重复测定8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7%n(=8)。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可应用于曲酸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 曲酸 示差脉冲法 玻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延维 屠一锋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4期148-149,共2页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的电化学行为。方法: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及微分脉冲极谱等多种电化学手段进行测定。结果:在pH为5.0的NaAc-HAc溶液中,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简称CTRX)有两个灵敏的伏安峰,峰电流与头孢曲松钠的浓度在4.0×...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的电化学行为。方法: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及微分脉冲极谱等多种电化学手段进行测定。结果:在pH为5.0的NaAc-HAc溶液中,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简称CTRX)有两个灵敏的伏安峰,峰电流与头孢曲松钠的浓度在4.0×10^(-7)5.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用于注射剂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其中一个峰属于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另一为非吸附性的可逆过程,测得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 微分脉冲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氨基醇-铜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与晶体结构
20
作者 袁亚仙 任志刚 +2 位作者 陈维一 张勇 顾仁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The complex(C24H24NO)2Cu·CH3CN(HL=S-(1-Benzy1-pyrrolidin-2-yl)-diphenyl-methanol)was (synthesiz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Cu metal anodes in acetonitrile solution.The final product was (charac... The complex(C24H24NO)2Cu·CH3CN(HL=S-(1-Benzy1-pyrrolidin-2-yl)-diphenyl-methanol)was (synthesiz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Cu metal anodes in acetonitrile solution.The final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IR,and SEM and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gonal,space group P3121 with a=9.8201(15),b=9.82501(15),c=36.516(6)?,α=β=90°,γ=120°,V=3049.6(8)?3,Z=3,ρcalc.=1.290g/cm3,F(000)=1251.In the complex two hydroxy oxygen atoms and two pyrrolidin nitrogen atoms from the ligand coordinate to copper(II)ion,forming a distorted square pl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电化学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