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状况 被引量:7
1
作者 邰崇禧 汪康乐 +2 位作者 陆升汉 高凤明 顾季青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通过对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两届本科生教育实习状况的调查剖析 ,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情况 ,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寻找教育实习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旨在深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实习管理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 苏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模式创新——苏州大学推行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小凤 张朋 李兴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6-61,共6页
在对高校体育资源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大学实地走访,了解其体育资源的存量、社会共享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是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一种模式创新。苏州大学通过推行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可以... 在对高校体育资源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大学实地走访,了解其体育资源的存量、社会共享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是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一种模式创新。苏州大学通过推行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有效整合体育资源,文章对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在苏州大学推广的可行性、新模式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等进行分析,以期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资源教学效果与社会效益兼顾,并使高校体育资源综合收益最大化、长期化,运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资源 社会共享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思政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海峰 陶玉流 张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7-59,共3页
体育运动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功能性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具有同向同行性,因此,通过体育课程思政来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具有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体育课程思政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逻辑基础、内容形式和推进路径... 体育运动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功能性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具有同向同行性,因此,通过体育课程思政来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具有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体育课程思政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逻辑基础、内容形式和推进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对体育历史记忆、传统体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共产党体育思想、我国体育事业辉煌成就的课堂教授,以及有效的制度设计、教学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国家认同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发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元平 朱国生 毛国莹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88,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大学体院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前国内综合性大学体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综合性大学体院发展策略进行思考,认为综合性大学体院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本前提是办院理念的创新和准确的办院定位,多视角探究综合...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大学体院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前国内综合性大学体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综合性大学体院发展策略进行思考,认为综合性大学体院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本前提是办院理念的创新和准确的办院定位,多视角探究综合性大学体院发展理念,力图为各体育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综合性大学 体育学院 办院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域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特色及其优化策略探究
5
作者 熊瑛子 胡喆旖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6,F0003,共12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九章新增“体育仲裁”章,促使我国独立体育仲裁机构建设落到实处。比较国际体育仲裁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家体育仲裁实践可知,我国体育仲裁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发展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研...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九章新增“体育仲裁”章,促使我国独立体育仲裁机构建设落到实处。比较国际体育仲裁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家体育仲裁实践可知,我国体育仲裁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发展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研究表明,中国体育仲裁已形成以国家立法为中心、位阶分明的规范体系;独立仲裁是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通过严格的仲裁员遴选程序、仲裁员监督及赋予仲裁庭独立裁决权来实现;立法鼓励单项体育协会建立内部纠纷解决机制,同时,对于尚无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的协会提供仲裁救济;人民法院在“法律适用错误”等7种情形下可以撤销体育仲裁裁决。建议未来的改革中,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应兼顾服务属性,发展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以求更为妥善地解决体育领域的纠纷,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仲裁 中立性 受案范围 服务属性 国际体育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的实践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6
作者 王家宏 崔李明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4,共12页
基于消费场景、城市体育生态圈、产业关联及流量经济等多维理论框架,探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的实践机制、潜在风险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场景再造与业态融合的供给创新机制、低门槛与情感联... 基于消费场景、城市体育生态圈、产业关联及流量经济等多维理论框架,探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的实践机制、潜在风险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场景再造与业态融合的供给创新机制、低门槛与情感联结的需求激活机制、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释放的产业联动机制、顶层设计与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协同机制以及叙事传播与流量聚合的消费催化机制是“苏超”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的实践机制。当前,“苏超”在战略定位与协同治理、赛事管理与市场监管、供给质量与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职业足球实现双轨并行发展等方面依旧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为此,研究提出,强化战略引领与多元协同,提升赛事运营与组织管理效能,创新赛事产品服务供给与品牌塑造,建构民众参与和社会动能表达,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与生态重构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 体育消费 潜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木子 杨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数智技术,提高培养者的数字智商,营造数智化环境,从而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数据智能,用以服务、支持和管理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培养单位从低效协同向高效协同转变、培养环境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转变、培养过程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提出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补齐数智技术短板、搭建数智支持平台、构建数字智商培训体系、激发数据智能价值等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希冀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作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驱动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的机理、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雨欣 陶玉流 +2 位作者 吴相雷 何萍 王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127,共9页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网络、规范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本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发挥着赋能效应、融通效应、增值效应、普惠效应。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信任缺失,共享意愿与能力难以提高;认知桎梏,共享理念与行为深陷泥淖;联结松散,共享深度与广度备受掣肘;规范乏力,共享效果与质量无法保障。据此,提出实践进路:创设“普遍信任”的文化空间,孕育共享机遇;夯实“内外联合”的资本积累,优化能力培育;健全“数字赋能”的学习网络,打造共享平台;强化“协同融通”的互惠规范,保障共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体育教师 知识共享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饭圈乱象治理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露豪 张大志 田文波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体育饭圈乱象屡屡引发争议,已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究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与社会治理手段。研究认为: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主要呈现在资本逻辑下体育的泛娱乐化发展、流量至上导向下媒... 体育饭圈乱象屡屡引发争议,已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究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与社会治理手段。研究认为: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主要呈现在资本逻辑下体育的泛娱乐化发展、流量至上导向下媒介信息的片面化传播以及乌合之众效应下粉丝情绪的极端化倾向等方面。基于此,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三治”融合治理思想融入体育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中,治理体育饭圈乱象应当以自治为基,激发体育饭圈治理内生动力;以法治为本,提升体育饭圈治理法制化水平;以德治为先,铸就新时代体育饭圈治理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体育饭圈 三治融合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的实践模式与优化路径
10
作者 刘望 樊炳有 王政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加强协会内部治理是推动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支撑,也是适应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动调试。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探讨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的实践模式、问题表征... 加强协会内部治理是推动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支撑,也是适应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动调试。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探讨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的实践模式、问题表征与优化路径。精英主导型、法人主导型和混合型运行模式是其内部治理实践的基本样态,但实践中仍面临党建组织体系不健全、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组织权事关系不科学、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构建党建引领、软法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四位一体的优化路径,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软法制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以激励监督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体育协会 内部治理 实践模式 问题表征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中平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11
作者 潘辰鸥 樊炳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增长极、以完善区域协调政策、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平衡点,以标准、财政和技术驱动的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极两点三驱动”理论框架,通过差异化的均等化战略、提升城市群均等化供给水平、完善均等化评估监测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各要素的互动共生、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性、系统性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 极化中平衡 城市群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不确定性挑战及应对策略
12
作者 李琛珞 樊炳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37,共8页
不确定性的存在对传统体育现代化力图构建的确定性图景产生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不确定性也成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重要视角。本文从现代化“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出发,以现代化“共时性与历时性”为视角,梳理体育现... 不确定性的存在对传统体育现代化力图构建的确定性图景产生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不确定性也成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重要视角。本文从现代化“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出发,以现代化“共时性与历时性”为视角,梳理体育现代化在过程、方式、结果、主体及环境等层面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挑战,表现为局部滞后与治理淆杂、技术危机与范式偏差、路径依赖与价值冲突、资源失调与利益失衡和先验时空与矛盾变化。由此提出应对策略,实现理论变革:从“分类诊断”到“整体把握”的认知取向,从“滞后性风险应对”到“不确定性导向革新”的范式转变,从“西方视野”到“本土话语”的研究转型,从“结构预设”到“本体复归”的理念革新,从“先验时空”到“时空重塑”的研究视角;助力实践转向:迈向优质均衡的体育现代化,引入动态适应的优化策略,高水平开放激活内生式发展源动力,发挥主体协同的聚合效应,构建韧性治理的体育治理体系。本研究旨在为体育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体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变革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研究——基于试点城市动态面板的QCA分析
13
作者 崔李明 王家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4,共10页
提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对激活内需、优化消费结构至关重要。基于TOE分析框架,运用汇总型动态QCA方法,对2020-2022年我国19个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展开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是数字技术设施、技术创... 提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对激活内需、优化消费结构至关重要。基于TOE分析框架,运用汇总型动态QCA方法,对2020-2022年我国19个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展开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是数字技术设施、技术创新、公民外部需求、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升级、社会保障、政府支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存在能够独立解释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的单一必要条件;(2)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的条件组态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可归纳为“技术创新-产业拉动型”“政府支持-需求驱动型”和“产业升级-市场推动型”3种构型;(3)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升的组态路径在时间维度上总体保持稳定,但在空间维度上表现出东、中、西部区域差异。建议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支持与居民需求激活协同效应,强化产业升级与市场化协同联动效应,注重因城施策,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消费水平 试点城市 组态路径 动态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促进身体文化的延续、整合与共享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美蓉 金子誉 +1 位作者 房纹萱 周思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可强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哲学思辨法,探讨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延续与发扬的机理。研究认为,中国传统体育以特有的身体学、行为学、姿态学的方... 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可强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哲学思辨法,探讨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延续与发扬的机理。研究认为,中国传统体育以特有的身体学、行为学、姿态学的方式延续中华文明,并融合成新的礼乐文化,形成中华文明的特殊符号。中国传统体育可以唤醒身体交往的集体记忆,促成身体实践的文化认同,凸显身体姿态的文化追求。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行为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身体形象促进中华文化自洽性共享,身体符号融汇西方体育文化促进认可。中国传统体育在交叉融合中突破,在优化组合中跃升,发掘新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文化 东方文明 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富裕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动态分析——以太湖周边苏州城镇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胜国 邰崇禧 汪康乐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特征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富裕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呈现走强趋势、动机日趋健康化、场所仍显简陋化、内容侧重实物化、水平明显贫民化、影响...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特征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富裕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呈现走强趋势、动机日趋健康化、场所仍显简陋化、内容侧重实物化、水平明显贫民化、影响因素丰富多样化、未来发展趋势乐观科学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居民体育消费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城镇居民 体育消费 发展特征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体育学院(系)继续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改革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家宏 刘志民 +2 位作者 王维群 李翔 李心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62,共4页
综观目前我国高师体院(系)的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之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继续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体院(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培养可持续... 综观目前我国高师体院(系)的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之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继续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体院(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体育学院 继续教育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在大学生中的扩散过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慧琳 闫伟 王颜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当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北京3所高校140名大学生亚运会期间接触各类媒体体育信息进行了调查,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扩散过程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证实大学生主要通过不同媒介获得体育信息,人数比较多,体育... 当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北京3所高校140名大学生亚运会期间接触各类媒体体育信息进行了调查,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扩散过程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证实大学生主要通过不同媒介获得体育信息,人数比较多,体育信息传播速度比较快。此项调查旨在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媒介教育和传播工作者工作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体育信息 大学生 扩散过程 体育新闻事件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及切入点 被引量:9
18
作者 陆森召 李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7-128,134,共3页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当代体育大学生政治思想的现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主 要存在于社会、教育、学校及个人方面的原因。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为个人、学校、教育。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难点 切入点 素质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女大学生体育课选项动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清 李格 蔡赓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8,共6页
体育选项课作为上世纪80年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本研究以运动项目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条件设置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选项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体育动... 体育选项课作为上世纪80年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本研究以运动项目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条件设置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选项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体育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对高校女大学生在体育课项目选择方面的动机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是:选择瑜伽、网球、排球、羽毛球、轮滑等项目的学生居多;选择室外项目学生的自主性动机较高,良好的动机质量有助于产生主动、积极的体育行为;选择室内项目学生的控制性动机较高,更易表现出消极的体育行为;选择室内项目学生的无动机水平高,部分学生有逃避、拒绝体育活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女大学生 体育课选项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裕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需求调查研究——以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邰崇禧 赵胜国 刘昌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产阶层的概念进行明晰,并对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中产阶层的体育健身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认知水平较高;健身信息获得途径主要趋向网络化;体育健身动机趋向休闲时尚、发...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产阶层的概念进行明晰,并对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中产阶层的体育健身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认知水平较高;健身信息获得途径主要趋向网络化;体育健身动机趋向休闲时尚、发展自我等深层拓展性;体育健身的连续性行为尚未形成;城镇体育组织机构建设起步较早,实际组织化程度却不高;体育健身消费行为滞后中产化;选择健身场所日趋品位化;健身项目呈现时尚、动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认知 健身行为 城镇中产阶层 阶层区隔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