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一体化规划理论与实施机制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振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规划 模式 机制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瓶颈及其破解——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留青 侯爱敏 陈瑾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公平性。通过研究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总结苏州在打破瓶颈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包括更...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公平性。通过研究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总结苏州在打破瓶颈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包括更新理念、统筹规划、多元筹资、统一标准和完善管理机制等,并分析这些经验的可推广性,为正在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市和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一体化 苏州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高端服务业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爱敏 饶郁聪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2年第2期67-74,共8页
高端服务业对助推服务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高端服务业的提质升级会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给城市转型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苏州高端服务业的提升对策研究对苏州整体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推动与启示作... 高端服务业对助推服务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高端服务业的提质升级会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给城市转型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苏州高端服务业的提升对策研究对苏州整体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推动与启示作用。通过数据对标、座谈调研、现状评估总结出近几年苏州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成就和不足,在不足中发掘制约苏州高端服务业的关键痛点,针对性提出沪苏协同、集聚升级、人才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高端服务业 沪苏协同 产业集聚 创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与空间不同组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苏南典型政区为例
4
作者 卞文涛 侯爱敏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78-85,共8页
全球尺度重构背景下,以苏南典型政区为例,基于权力、空间耦合联动视角,考察了苏南典型政区经济发展。首先将权力、空间联动模式分为4种:高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高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 全球尺度重构背景下,以苏南典型政区为例,基于权力、空间耦合联动视角,考察了苏南典型政区经济发展。首先将权力、空间联动模式分为4种:高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高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此路径下,苏南典型政区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征:(1)当城市内权力体系和空间体系同构时:①"高配+战略"组合下的政区易于吸引核心经济要素的集聚,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②"低配+非战略"组合在发展前期服务于重点政区,而后期能借助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取得稳步发展。(2)当城市权力体系和空间体系异构时:①"低配+战略"组合会致使该政区内的战略性空间资源在低权力平台上耗散;②"高配+非战略"组合下的政区又无法在短期内释放制度供给力,进而导致整个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空间 组合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肖萍 侯爱敏 +1 位作者 孟凡霄 马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7,共6页
在全国各地撤县(市)设区广泛推进、引发城市空间重组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视角,剖析了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文章将撤县(市)设区归纳为3种划界模式—整建制拼合式、整建制包围式和拆分包围式,并借助典型... 在全国各地撤县(市)设区广泛推进、引发城市空间重组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视角,剖析了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文章将撤县(市)设区归纳为3种划界模式—整建制拼合式、整建制包围式和拆分包围式,并借助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整建制拼合式推动中心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但边界空间难以实现融合往往成为矛盾焦点;整建制包围式推动中心城区规模快速扩张,但空间调整依然受限,外围边界空间被低效浪费,如果再佐以权力交接和体制改革的妥协折衷,对城市空间的发展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拆分包围式助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状式的大都市区空间形态演化,城市空间与功能实现优化组合,原有边界空间相互融合,外围空间品质得到提升,但也要注意是否会引起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市)设区 划界模式 空间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高新区化工企业的水环境风险源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晓明 王园 +1 位作者 夏健伟 夏豪刚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对苏州高新区的15家主要化工企业进行筛选,识别出对水环境有潜在风险的4家化工企业,运用危害量化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泄露、扩散等相关模型计算企业潜在污染事故对水环境的危害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危害范围内环境敏感点的情况,构建水环... 对苏州高新区的15家主要化工企业进行筛选,识别出对水环境有潜在风险的4家化工企业,运用危害量化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泄露、扩散等相关模型计算企业潜在污染事故对水环境的危害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危害范围内环境敏感点的情况,构建水环境风险危害指数模型,由此计算各环境风险源的环境危害指数,从而为苏州高新区的水环境管理和风险预警提供政策依据,也对其它经济开发区的水环境风险分析提供了示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高新区 水环境风险 危害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振兴要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惠娴 侯爱敏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4期56-57,共2页
我国乡村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存在贫困加剧、环境恶化、特色流失等问题,乡村发展亟待重视。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的影响,阐述新时期乡村地域文化产生的危机与嬗变,认为现代化、政府决策、文化认同的淡化与缺失、文化价... 我国乡村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存在贫困加剧、环境恶化、特色流失等问题,乡村发展亟待重视。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的影响,阐述新时期乡村地域文化产生的危机与嬗变,认为现代化、政府决策、文化认同的淡化与缺失、文化价值内核的失序是引起文化嬗变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乡村发展结合地域文化,通过文化自我革新、打造文化产业基地、构建文化认同纽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公众参与意识等方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乡村振兴 城市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战略空间与权力配置的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机理研究——以镇江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解文峰 侯爱敏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8年第2期58-64,共7页
以镇江为例,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战略性空间资源配置与经济产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的机理。研究发现,在选取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中,镇江独特的区划格局造成了该阶段的战略性空间的闲置浪费、低效利用或利用成本偏高,... 以镇江为例,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战略性空间资源配置与经济产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的机理。研究发现,在选取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中,镇江独特的区划格局造成了该阶段的战略性空间的闲置浪费、低效利用或利用成本偏高,使镇江在集聚每个发展阶段的核心产业要素时错失"沿路"重要发展机遇、降低"沿江"发展投入产出效益、挤压"创新服务驱动阶段"战略性空间,最终形成累积效应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偏低,造成镇江在苏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持续下滑。文章认为行政区划的设置与调整须考虑到战略性空间的完整性,战略性空间必须完整地与高等级的资源配置权力结合才能充分释放潜力,即区划调整必须伴随体制设计优化,否则战略性空间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使得区划调整无法化解行政区经济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负面效应 战略空间 镇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经济浪潮下的城市空间:影响与回应
9
作者 邹琪 侯爱敏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文章通过对共享经济特征、类别、态势的研究,认为共享经济浪潮下城市实体空间将向去中心化、收缩化方向发展,空间内涵将更加多元化,城市社会空间也将打破私人与公共的限制,营造一种新型的"共享空间"。最后提出共享经济的空间... 文章通过对共享经济特征、类别、态势的研究,认为共享经济浪潮下城市实体空间将向去中心化、收缩化方向发展,空间内涵将更加多元化,城市社会空间也将打破私人与公共的限制,营造一种新型的"共享空间"。最后提出共享经济的空间影响将给城市规划带来空间布局、非中心区配套设施、城市空间治理三个方面的挑战,规划应通过推行多尺度、分散化的空间布局,精细化供给配套设施,协同化构建城市空间治理体系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 空间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