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内窥镜辅助重度广泛型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佳虹 夏娇娇 +5 位作者 雷浪 江晟 贡宏纯 张晔 程艳 李厚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评估牙周内窥镜在辅助治疗年轻患者的重度广泛型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观察了13例重度广泛型牙周炎患者738个位点,在经过牙周非手术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标的差异。根据所接受的治疗分为3组:A组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S... 目的评估牙周内窥镜在辅助治疗年轻患者的重度广泛型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观察了13例重度广泛型牙周炎患者738个位点,在经过牙周非手术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标的差异。根据所接受的治疗分为3组:A组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SRP)治疗(n=7,408个位点);B组内窥镜辅助下行SRP治疗(n=4,188个位点);C组SRP治疗后3个月在内窥镜辅助下再次行SRP治疗(n=2,142个位点)。根据每个位点的基线PD值再将各组分为2个亚组:4<PD≤6 mm记为亚组1,PD>6 mm记为亚组2。记录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退缩程度(GR)、探诊出血(BOP)。结果治疗后3个月,A1组PD、AL和GR的改善程度比B1组更明显(P<0.05),但2组的BOP值则无明显差异;B2组的PD下降量显著高于A2组(P<0.001),并且BOP的改善情况优于A2组(P<0.0001),GR值则大于A2组(P<0.0001),但A2、B2组治疗前后A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8)。C1组在内窥镜辅助治疗前后的PD、AL及GR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有效降低了BOP(P<0.0001)。C2组PD以及AL值在内窥镜辅助治疗后有所改善,并且与仅行SRP治疗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P=0.0002),同时其GR更为明显(P=0.0005)。结论在使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年轻患者重度广泛型牙周炎时,对于4~6 mm深的牙周袋,仅采用单纯的SRP治疗已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大于6 mm深的牙周袋,采用牙周内窥镜辅助治疗时可以增加其疗效,这可能是对当前牙周非手术治疗方案的一个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内窥镜 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清创方法对模拟维护期治疗的牙周炎患牙根面结构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娇娇 张晔 李厚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2-886,共5页
目的:评价3种清创方式对牙周炎患牙根面结构的影响,为牙周维护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3颗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患牙标记出66个方形的体外研究区域(4 mm×4 mm),分别完成根面刮治后,随机分成超声处理组、手工刮... 目的:评价3种清创方式对牙周炎患牙根面结构的影响,为牙周维护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3颗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患牙标记出66个方形的体外研究区域(4 mm×4 mm),分别完成根面刮治后,随机分成超声处理组、手工刮治组和喷砂抛光组,模拟牙周炎维护期阶段进行清创。记录每组治疗前、治疗1、20、50、100次维护后的根面粗糙度Ra值;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1)牙根表面菌斑、牙石残留;(2)划痕、凹槽等损伤情况;(3)牙骨质剥脱、牙本质暴露。结果:3组均随着清创次数的增加Ra值减小,提示根面逐渐趋于光滑。其中手工组对根面粗糙度的改变最大,在完成1次治疗后,Ra即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根面抛光的效果明显,在完成20次治疗时,Ra已趋于稳定。扫描电镜观察手工组根面损伤最严重;超声次之;喷砂组损伤最小,保留根面牙骨质效果最好。结论:龈下喷砂在根面抛光的同时对根面的损伤最小,超声次之,手工刮治器械损伤最大。在维护治疗阶段清洁菌斑生物膜推荐使用喷砂器械以尽量保存根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维护治疗 超声 喷砂 根面粗糙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机械负荷加重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东 李艳华 姚红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研究异常机械负荷在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方法:36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collagenase type Ⅱ group,CⅡ组)、大张嘴组(wide mouth opening group,MS组)... 目的:研究异常机械负荷在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方法:36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collagenase type Ⅱ group,CⅡ组)、大张嘴组(wide mouth opening group,MS组)和Ⅱ型胶原酶+大张嘴组(collagenase type Ⅱ+wide mouth opening group,CⅡ+MS组)。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测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和聚蛋白多糖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ADAMTS5)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CⅡ、MS和CⅡ+MS组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后区总厚度、钙化层厚度和番红O阳性面积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CⅡ、MS和CⅡ+MS组中MMP3和ADAMTS5的阳性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00);与CⅡ和MS组相比,CⅡ+MS组软骨钙化层厚度显著降低(均P=0.000),ADAMTS5表达显著增高(均P=0.000);MS和CⅡ+MS组软骨后区潮线呈波浪状。结论:异常机械负荷促使髁突软骨后区退变及改建,这将有助于异常负荷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Ⅱ型胶原蛋白酶 机械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