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素对CD11b、P-selectin、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2
1
作者 姜开余 顾振纶 阮长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目的 考察丹参素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CD11b、P selectin、ICAM 1、VCAM 1、E selectin的影响 ,以期探明其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由TNFα、fMLP和凝血酶诱导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的... 目的 考察丹参素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CD11b、P selectin、ICAM 1、VCAM 1、E selectin的影响 ,以期探明其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由TNFα、fMLP和凝血酶诱导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 人粒细胞受到fMLP刺激后 ,细胞表面CD11b表达明显增加。丹参素与粒细胞预孵30min后 ,则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D11b的表达。血小板与凝血酶 (1× 10 3U·L-1)共孵 2 0min ,可明显增加血小板表面P selectin的表达。丹参素 (10 0~ 30 0mg·L-1)与血小板预孵 30min ,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表面P selectin的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经TNFα处理后 ,明显增加细胞表面ICAM 1、VCAM 1和E selectin的表达 ,不同浓度的丹参素与HUVEC预孵 2h ,对TNFα诱导HUVEC表面ICAM 1的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作用 ,对TNFα诱导的VCAM 1、E selectin表达则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丹参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粒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这可能是丹参素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细胞粘附分子 CD116 抗血栓形成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鸡胚神经细胞缺氧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开余 钱曾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观察了三七总皂甙(PNS)对氰化钠引起鸡胚脑神经细胞缺氧和大鼠全脑缺血纹状体细胞外嘌呤类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NS(50和100mg·L-1)明显延缓缺氧2h神经细胞的能量耗竭,促进再给氧期细胞内高能磷酸化... 观察了三七总皂甙(PNS)对氰化钠引起鸡胚脑神经细胞缺氧和大鼠全脑缺血纹状体细胞外嘌呤类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NS(50和100mg·L-1)明显延缓缺氧2h神经细胞的能量耗竭,促进再给氧期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大鼠脑缺血前给予PNS(200mg·kg-1,ip)能明显降低缺血和再灌注期纹状体细胞外液次黄嘌呤,黄嘌呤和肌苷含量的升高。提示:PNS对神经细胞氰化钠损伤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三七总皂甙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