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细胞源性IL-8对人树突状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鲁严 刘继明 +3 位作者 王月丹 朱一蓓 徐颖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源性白细胞介素 8(IL 8)对人树突状细胞 (DC)的作用。方法 :用TNF α分别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IL 8,并将这 2种不同来源的IL 8分别加入DC常规诱导培养的早期 (第 3天 )及后期 (第 7天 ) ,培养至第 9天收获细胞。采... 目的 :探讨内皮源性白细胞介素 8(IL 8)对人树突状细胞 (DC)的作用。方法 :用TNF α分别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IL 8,并将这 2种不同来源的IL 8分别加入DC常规诱导培养的早期 (第 3天 )及后期 (第 7天 ) ,培养至第 9天收获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分析DC的表型 ;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 12的含量 ;PI染色观察DC凋亡。结果 :在DC培养的早期 (第 3天 )加入内皮源性IL 8可以抑制DC的成熟 ,FCM分析表明 :CD1a ,CD40 ,CD80 ,CD83 ,HLA DR等DC表面标志显著下降 ,而CD14表达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组。同时 ,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分泌的IL 12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P <0 0 1) ,而加入单核细胞来源的IL 8则无此效应。两种细胞来源的IL 8均不会引起DC凋亡。结论 :内皮细胞源性IL 8可以抑制体外培养早期DC的成熟 ,促使其向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树突状细胞 肿瘤细胞 免疫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6、sIL-2R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吉祥 陆安山 +4 位作者 刘志达 韩惠琴 谢炜 沈华英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8-238,共1页
关于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IL6、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采用ELISA技术和细胞因子依赖株的生物学方法,分别检测了LN患者经雷公藤多甙(TW)治疗前后血清中sIL2R和IL6水平,并... 关于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IL6、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采用ELISA技术和细胞因子依赖株的生物学方法,分别检测了LN患者经雷公藤多甙(TW)治疗前后血清中sIL2R和IL6水平,并探讨LN发病的某些免疫机制及TW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多甙 SIL-2R 外周血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gp130(sgp130)在IL-6/IL-6R系统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宗江 张学光 戴燕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在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人可溶性gp130(sgp130)分子的基础上,研究sgp130在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系统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转人膜型gp130的BAF130细胞和... 目的:在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人可溶性gp130(sgp130)分子的基础上,研究sgp130在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系统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转人膜型gp130的BAF130细胞和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XG4CNTF和分离得到新鲜MM细胞,通过3HTdR的掺入做生物学检测,观察sgp130在上述细胞上对IL6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sgp130对IL6和可溶性IL6R引起BAF13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外,sgp130对IL6刺激XG4CNTF细胞和分离得到新鲜MM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结论:sgp130为IL6的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 GP130 生物学作用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1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永珍 王江方 +1 位作者 张学光 茅子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5-166,169,共3页
采用B9-11细胞检测正常人血清IL-11水平,实验结果表明:①rhIL-11能刺激B9-11细胞,而正常人血清和普通全培养基不能刺激其生长,最后导致细胞死亡。②rhIL-6也能刺激B9-11细胞增殖,用抗IL-6单... 采用B9-11细胞检测正常人血清IL-11水平,实验结果表明:①rhIL-11能刺激B9-11细胞,而正常人血清和普通全培养基不能刺激其生长,最后导致细胞死亡。②rhIL-6也能刺激B9-11细胞增殖,用抗IL-6单抗BE-8能完全中和所加rhIL-6的活性,剩余的rhIL-11仍然刺激B9-1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生物活性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配体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许志祥 张学光 胡华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6-237,共2页
Flt3配体 (FL)是一种能够刺激早期造血的细胞因子。FL可促进体内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 ,从而具有重要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对乳腺癌、纤维母细胞肉瘤、肝癌、淋巴瘤等肿瘤的体内、外实验亦证... Flt3配体 (FL)是一种能够刺激早期造血的细胞因子。FL可促进体内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 ,从而具有重要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对乳腺癌、纤维母细胞肉瘤、肝癌、淋巴瘤等肿瘤的体内、外实验亦证实FL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本文就FL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配体 树突状细胞 NK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νδT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表型及增殖动力学的研究
6
作者 李新燕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2-343,共2页
νδT细胞是一群在细胞表型、TCR限制性结合的多样及选择性解剖分布部位和功能等方面皆不同于δβT细胞的又一T细胞亚群。其表型通常为CD3^-、CD4^-、CD8^-,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功能.能溶解各种肿瘤细胞,同时亦参与抗微生物免疫反... νδT细胞是一群在细胞表型、TCR限制性结合的多样及选择性解剖分布部位和功能等方面皆不同于δβT细胞的又一T细胞亚群。其表型通常为CD3^-、CD4^-、CD8^-,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功能.能溶解各种肿瘤细胞,同时亦参与抗微生物免疫反应,在机体肿瘤的免疫反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型 增殖动力学 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体外扩增 肿瘤 分布部位 MHC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νδT细胞细胞毒活性研究
7
作者 李新燕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是机体抗瘤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因此寻找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CTL是目前肿瘤生物疗法中急待解决的焦点之一。νδT细胞是T细胞的另一亚类,大量的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是机体抗瘤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因此寻找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CTL是目前肿瘤生物疗法中急待解决的焦点之一。νδT细胞是T细胞的另一亚类,大量的实验表明:这群细胞与LAK,NK细胞相似,其胞浆中富含穿孔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细胞毒活性 CTL 肿瘤细胞 胞浆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杀伤 研究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显著提高小鼠生产单抗腹水产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27
8
作者 邱玉华 张学光 +1 位作者 谢炜 朱学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6-367,共2页
一种显著提高小鼠生产单抗腹水产量的新方法邱玉华,张学光,谢炜,朱学东(苏州医学院免疫研究室苏州215Q07)本文在常规致敏的基础上,将不完全佐剂(IFA)与降植烷(pristane)联合应用进行再次致敏,以寻找一种能... 一种显著提高小鼠生产单抗腹水产量的新方法邱玉华,张学光,谢炜,朱学东(苏州医学院免疫研究室苏州215Q07)本文在常规致敏的基础上,将不完全佐剂(IFA)与降植烷(pristane)联合应用进行再次致敏,以寻找一种能获得高产量单抗腹水的新方法,并对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腹水 杂交瘤 IFA 降植烷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人sIL-6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sIL-6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邱玉华 张学光 +2 位作者 郭玲 刘俊恒 王江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8-60,20,共4页
以重组人sIL-6R蛋白作为抗原,获得3株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株,分别命名为SI10,SI11和SI12。3株McAb均属小鼠IgG1亚类。竞争抑制试验的结果表明,3株McAb识别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将杂交瘤细... 以重组人sIL-6R蛋白作为抗原,获得3株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株,分别命名为SI10,SI11和SI12。3株McAb均属小鼠IgG1亚类。竞争抑制试验的结果表明,3株McAb识别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同系小鼠腹腔诱生的McAb腹水,经proteinG纯化后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双McAb夹心ELISA法,该法用于血清sIL-6R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为5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可溶性受体 单克隆抗体 ELISA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13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上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宗江 王月丹 +4 位作者 邱玉华 周照华 谢炜 朱华亭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时,gp130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在含有DC分化成熟所需的各种因子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d和7d,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上gp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时,gp130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在含有DC分化成熟所需的各种因子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d和7d,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上gp130分子的表达。结果:gp130分子在单核细胞上低表达,经培养分化成熟成为DC后,DC上的gp130分子表达被上调,特别是在TNFα和抗CD40刺激型单克隆抗体存在下。结论:gp130分子表达于DC前体细胞(单核细胞)并随其分化成熟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GP130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及其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和粘附行为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江方 张学光 +4 位作者 张毅 郑列琳 刘征辉 夏学鸣 茅子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0-294,共5页
分析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及其骨髓基质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CD11a、CD11b、CD18、CD34、CD44、CD49d和基质细... 分析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及其骨髓基质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CD11a、CD11b、CD18、CD34、CD44、CD49d和基质细胞上表达的CD54,CD49b均有显著性改变(明显下降或显著增高);同时,来自ALL的基质细胞在粘附分子表达和粘附行为上亦不同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认为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ALL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粘附分子 骨髓基质细胞 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_(80)KD)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江方 刘蓓玲 +2 位作者 郑列琳 钱黎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5-345,共1页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长因子。由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80kD)可以与IL-6协同作用增强IL-6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SIL-6R 急性白血病 分化发育 患者 造血细胞 血清 生物效应 分泌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识别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7膜热休克蛋白-70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晓丰 张学光 +1 位作者 李新燕 吴士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XG7选择性激发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机制。方法:运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手段获取MM细胞XG7膜蛋白组分,检查每一组分对γδT细胞的刺激效应,对其中的有效组分作Westernblo... 目的:探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XG7选择性激发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机制。方法:运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手段获取MM细胞XG7膜蛋白组分,检查每一组分对γδT细胞的刺激效应,对其中的有效组分作Westernbloting等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其中一种为热休克蛋白70的膜蛋白能选择性扩增人外周血的γδT细胞。结论:表达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7细胞膜上的热休克蛋白70多肽是γδT细胞所识别的配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热休克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νδT细胞的动态分析
14
作者 李新燕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1-341,共1页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离得到的νδT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患者自体肿瘤细胞表面Ig的独特型抗原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患者 骨髓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肿瘤 杀伤 独特型 特异性识别 抵抗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