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红 张天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9-192,共4页
本文选择2017-2023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效应和调节机制两个方面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依存性,即该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会显著影响邻近省份的绿色经济... 本文选择2017-2023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效应和调节机制两个方面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依存性,即该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会显著影响邻近省份的绿色经济发展,与其邻近省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推动效应具有滞后性,当数字技术创新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周边区域的绿色发展产生正向空间外溢效应;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配置能够增强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二者均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东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中部地区,两者之间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效率未表现出统计学水平上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经济效率 劳动力资源 资本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以苏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殷志扬 韩喜秋 +2 位作者 顾金峰 程培堽 王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1-256,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其次是家庭农场,最低的是专业合作社;在追求粮食产值最大化的过程中,3种经营主体均不同程度地在粮食播种面积、劳动总工时、农业生产总成本等要素投入方面存在冗余;劳动力投入比例过高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分别是导致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粮食播种面积投入过剩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则是导致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粮食作物 生产效率 经济发达地区 江苏苏州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 数据包络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苏州市14家农业园区和52家农业企业的调研 被引量:5
3
作者 殷志扬 王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325-332,共8页
通过对苏州市14家农业园区和52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各个农业园区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承担的主要职能,梳理园区管理机构对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以厘清农业园区内的企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园区所提... 通过对苏州市14家农业园区和52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各个农业园区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承担的主要职能,梳理园区管理机构对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以厘清农业园区内的企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园区所提供的项目申报与审核、协调解决难点问题以及政策信息宣传与辅导这3个方面的服务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但是20%被调查的企业对农业园区管理机构的农业生产服务表示不满意。当前农业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设施用地指标紧张、融资困难、农业人才匮乏、设施维护成本高昂、土地租赁合同期短、农业园区规划滞后等。基于此,从提高政府领导对农业园区的重视程度、鼓励根据市场需求异地调拨土地指标、加大对农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企业招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加大商业银行涉农信用贷款发放力度、创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农业园区管委会统筹运作能力和理顺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权限与分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管理制度 农业企业 苏州市 农业生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杨延申 郭婷婷 +1 位作者 郭泉 张立中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CLES),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CLES),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感知强度在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3.68%,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非农职业教育培训 政策感知 有序PROBIT模型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 被引量:14
5
作者 顾金峰 程培堽 +2 位作者 储宇奇 阳金萍 陆晨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1-504,共4页
以苏州78家66.67 hm2以上农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农业园区建设和经营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农业园区主要采用"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化服务能力普遍... 以苏州78家66.67 hm2以上农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农业园区建设和经营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农业园区主要采用"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化服务能力普遍较弱,经济效益总体情况良好。但园区之间差异明显,社会效益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园区在生态效益方面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普遍较弱。苏州农业园区面临的最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人才匮乏、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机制、资金筹备困难和缺乏市场化运行机制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近期、中期、长期不同层面,提出了促进苏州农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园区 现状 问题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野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钱鑫 程培堽 王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制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区域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尝试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业 农旅融合 蒋巷村 三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农业园区化程度评价及其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 被引量:4
7
作者 程培罡 顾金峰 +2 位作者 潘华露 董国卫 陆晨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477,共4页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通过园区面积、总产值等占全市农业的比例定量描述苏州农业园区化程度;以《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标杆,定量评价苏州农业园...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通过园区面积、总产值等占全市农业的比例定量描述苏州农业园区化程度;以《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标杆,定量评价苏州农业园区在苏州市农业现代化和保护发展“四个百万亩”进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按面积计算的苏州农业园区化程度约为20%;农业园区对提高“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比重”“粮食单产”“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4项现代化指标的作用显著,贡献度接近20%或以上;农业园区对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的作用不是很显著,贡献度在3.5%左右;此外,农业园区在保护和发展“四个百万亩”中的作用还非常有限,约为22%~23%,因此改进的空间还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农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经济发达地区农地流转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文剑 程培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7,共3页
本文依据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总结了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股份合作社 现状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培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351-355,共5页
应用2014—2016年统计数据,通过耕地覆盖率等相对指标,从规模、速度、结构、质量和效果5个维度,对江苏省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已占主导地位,... 应用2014—2016年统计数据,通过耕地覆盖率等相对指标,从规模、速度、结构、质量和效果5个维度,对江苏省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已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强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其发展状况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即家庭农场发展不足;各市(区)呈现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仍然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有待向产品深加工等中下游环节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苏州市 家庭农场 发展状况评价 规模 结构 速度 效果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属性与企业化升级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金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0,共2页
农业经营主体是市场主体以及农业商品生产者,本质属性是兼具农业特点,但与资本经济有所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和非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其中非农业经... 农业经营主体是市场主体以及农业商品生产者,本质属性是兼具农业特点,但与资本经济有所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和非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其中非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结构有较大的缺陷,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现在逐渐朝着企业化升级。文章主要探究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属性,分析农业发展中的难题,提出有效的发展措施,实现农业经营主体的企业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经济属性 企业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11
作者 郭文剑 殷志扬 周友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1-404,共4页
探讨了土地资源约束对苏州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出土地资源对苏州市经济增长的"增长阻尼"为1.626%,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清理闲置土地;稳步推进并适度扩大对外贸易;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吸收优秀... 探讨了土地资源约束对苏州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出土地资源对苏州市经济增长的"增长阻尼"为1.626%,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清理闲置土地;稳步推进并适度扩大对外贸易;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吸收优秀人才来苏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经济增长 增长阻尼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支出现状与改进策略
12
作者 殷志扬 郝景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65-268,共4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举措。以苏州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太仓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以及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和相城区部分行政村2021和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举措。以苏州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太仓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以及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和相城区部分行政村2021和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费用支出金额、支出占比和支出结构,分析影响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费用支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苏州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户均支出、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的总支出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以及苏州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中垃圾清理费用的支出占比均存在大幅下降的空间。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降本增效:第一,优化村干部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头雁”作用;第二,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励作用,对村公共卫生外包服务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第三,在城乡结合部可以考虑将保洁项目整体打包,提高村庄保洁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整治 日常管护费用 支出金额 支出占比 支出结构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及实践
13
作者 张晓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48,共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从内在逻辑来看,数字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动能支持;通过数据驱动乡村精准治理,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智能支持;通... 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从内在逻辑来看,数字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动能支持;通过数据驱动乡村精准治理,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智能支持;通过人才驱动乡村创新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数字乡村建设面临城乡数字不平等加大发展差距、“数字形式主义”“数字排斥”频现、乡村数字人才力量较为薄弱等现实挑战,在实践过程中,应制定科技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克服“治理陷阱”,提升数字治理成效;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数字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监管部门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35
14
作者 傅进 殷志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以负责监管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农业部门的视角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难题:农产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存在法律上的盲区,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监管,但在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其次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以负责监管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农业部门的视角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难题:农产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存在法律上的盲区,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监管,但在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其次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背后的原因,即监管对象的复杂性和监管手段单一性;光靠"堵"是不够的,更需要"疏通"。最后,提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难的对策:要明确监管客体的责任,倒逼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监管手段多元化,强化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影响上游安全农产品的提供;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构建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客体 监管手段 保障措施 可追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感知收益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的影响——基于苏州地区55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殷志扬 朱珠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84-389,共6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将消费者对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感知收益划分为3个维度,"可以购买到优质农产品"(维度Ⅰ)、"降低购买成本"(维度Ⅱ)、"网购过程方便"(维度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将消费者对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感知收益划分为3个维度,"可以购买到优质农产品"(维度Ⅰ)、"降低购买成本"(维度Ⅱ)、"网购过程方便"(维度Ⅲ)。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的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维度Ⅰ对生鲜农产品网购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维度Ⅱ、维度Ⅲ对生鲜农产品网购行为的影响虽然也为正,但并不显著。家庭月稳定收入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当消费者的家庭月稳定收入突破10 000元关口时,家庭月稳定收入对消费者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的行为影响为正,且非常显著。自己做饭的消费者是那些很少在家做饭的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概率的1. 68倍,而那些不仅要为自己家庭做饭还要给父母做饭的消费者是那些很少在家做饭的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概率的3. 63倍,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感知收益 网购生鲜农产品 消费者 江苏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的认知现状、原因及对策——来自江苏省苏州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7
16
作者 傅进 殷志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41,共4页
以《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江苏省苏州地区的消费者对当前食品领域消费安全状况的评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认知程度以及消费者对这部法律认知程度不高的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 以《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江苏省苏州地区的消费者对当前食品领域消费安全状况的评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认知程度以及消费者对这部法律认知程度不高的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总体而言消费者对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消费者尚未真正树立相关者责任意识,消费教育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利用相关法律为自己的食品安全进行维权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过高,从而导致消费者主动参与消费者维权的动力显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 消费者 食品安全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家庭农场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志扬 韩喜秋 +2 位作者 顾金峰 程培堽 王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29-334,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范围内的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的23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规模报酬可变模型对这些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3.04%的被调查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范围内的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的23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规模报酬可变模型对这些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3.04%的被调查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达到了最优的要素配置阶段,同时有13.04%的被调查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处于技术有效率但规模无效率的状态;69.23%的被调查家庭农场在粮食播种面积、劳动总工时和农业生产总成本方面投入冗余,粮食生产总成本过高是影响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协调好粮食生产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劳动力以及农业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结构,并有效控制粮食生产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苏州市 家庭农场 粮食作物 生产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要素配置 影响因素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因素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基于苏州地区的实地调研
18
作者 殷志扬 程培堽 钱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4-568,共5页
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包括供电设施在内的15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项目作为满意度评价对象,对苏州市区内的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以及下辖的吴江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太仓市等61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进行入... 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包括供电设施在内的15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项目作为满意度评价对象,对苏州市区内的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以及下辖的吴江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太仓市等61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有序Probit回归分析,发现制度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对当地公共物品投资满意度评价,具体表现在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投资决策机制的满意度评价越高、对"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越好,其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满意度的总体评价也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公共物品投资 满意度 制度因素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有机农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1 位作者 郭泉 修文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7,共3页
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 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大力度出台政策、合理安排资金补贴和拓展有机全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有机农业 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品牌农业的作用解析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孙布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56,共2页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手段,品牌农业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增强居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并提升农民荣誉感。在“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基础上...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手段,品牌农业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增强居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并提升农民荣誉感。在“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基础上,农产品品牌化尤其区域公共品牌发展恰逢其时,品牌建设应做好策划和定位,搭建系统组织架构,从品种、品质、品味和品牌四方联动创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品牌 品牌农业 区域公用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