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无创检测技术的人体血糖平衡延迟时间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苏亚 孟卓 +3 位作者 于海民 王龙志 刘铁根 姚晓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了研究在人体血糖快速变化情况下,皮肤组织液糖浓度与血液(指血、静脉血)中血糖变化的延迟关系,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技术,通过人体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和血糖钳夹实验,测量了随血糖变化的皮肤光衰减系数,并对人体血糖平衡延迟时间问题做... 为了研究在人体血糖快速变化情况下,皮肤组织液糖浓度与血液(指血、静脉血)中血糖变化的延迟关系,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技术,通过人体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和血糖钳夹实验,测量了随血糖变化的皮肤光衰减系数,并对人体血糖平衡延迟时间问题做了研究。为了避免由于延迟因素造成预测血糖值误差过大,选择700μm^800μm以下皮肤深度的真皮网状层作为分析计算区域。结果表明,延迟时间一般随着皮肤区域深度的增加而缩短;在不同的皮肤深度区域,血糖平衡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研究有助于提高光学无创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学相干层析 无创血糖检测 血糖平衡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PM对单模光纤连接损耗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 朱益清 姚晓天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4,共3页
对于单模光纤的连接损耗的计算,通常所用的模场解析法,需要将光纤的模场用高斯场近似才能得到,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存在时连接损耗的计算比较困难。本文利用BPM方法对光纤连接处的光场进行模拟数值计算,进而得到光纤连接的传输效率。
关键词 连接损耗 倾斜角度 横向错位 端面间隙 传输效率 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拉制过程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苗培培 朱益清 +2 位作者 王俊 陶星晨 姚晓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7,共5页
基于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在拉锥过程中光纤锥形的渐变特性和光纤之间熔融度的变化特点,构建了光纤耦合器在拉制过程中波导结构的变化模型.利用光束传播法对耦合器的拉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耦合器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耦... 基于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在拉锥过程中光纤锥形的渐变特性和光纤之间熔融度的变化特点,构建了光纤耦合器在拉制过程中波导结构的变化模型.利用光束传播法对耦合器的拉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耦合器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耦合器的能量分布图.理论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间熔融度与制作耦合器时的氢气流量及拉伸速度有关,氢气流量大,拉伸速度小,熔融度就大;光纤之间的耦合作用与拉伸长度及熔融度有关,拉伸长度增加或熔融度增大,都会使光纤间的耦合更加显著;拉伸长度不大时,锥形区的耦合可以忽略;随着拉伸长度的增加,光纤变细,耦合作用逐渐增强,锥形区的耦合现象越明显,同时光场也逐渐由纤芯向外发散,产生附加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器件 波导结构 光束传播法 数值模拟 耦合器 拉伸过程 熔融度 光纤耦合 分光比 光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拉制微纳光纤耦合器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丁蕊 朱益清 姚晓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2-465,共4页
为了对微纳光纤耦合器进行研究,采用光束传播法,在不同熔融区长度和不同波长输入光情况下对微纳光纤耦合器的熔融拉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取得了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变化的曲线和光场分布,并分析了耦合器的3个阶段的模场变化和光场特点... 为了对微纳光纤耦合器进行研究,采用光束传播法,在不同熔融区长度和不同波长输入光情况下对微纳光纤耦合器的熔融拉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取得了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变化的曲线和光场分布,并分析了耦合器的3个阶段的模场变化和光场特点。结果表明,当拉伸到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阶段时,两光纤的输出光功率趋于相等且不再随拉伸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熔融拉锥耦合器在各个阶段的光场分布特点不同;熔锥型的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与熔融区的光纤直径直接关联,且此光纤直径与输入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小,熔融区需经拉伸达到的光纤直径越小。这一结果对研究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的成立条件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纳光纤耦合器 光束传播法 光场分布 光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型宽带光纤耦合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梦薇 任偲源 +1 位作者 朱益清 姚晓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762,共6页
为了探究非对称耦合器的特性,利用具有折射率差异的两根光纤制作了宽带耦合器.采用数值计算模拟了不同折射率差光纤耦合器的光场分布以及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两种宽带耦合器的带宽差异以及熔融度对功率转换比的影响... 为了探究非对称耦合器的特性,利用具有折射率差异的两根光纤制作了宽带耦合器.采用数值计算模拟了不同折射率差光纤耦合器的光场分布以及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两种宽带耦合器的带宽差异以及熔融度对功率转换比的影响;采用光束传播法,通过仿真模拟得到了理论带宽.结果表明,耦合的功率转换比随两根光纤的不对称情况而变化,功率转换比调节到耦合器分束比的大小时,耦合器带宽最宽;熔融度对宽带耦合器分束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dB光纤耦合器在C+L波段波长响应平缓,带宽范围达到150nm;分束比3:7和1:9的耦合器带宽范围分别是210nm和330nm;分束比1:99的耦合器带宽范围是420nm.此研究结果对制作非对称宽带耦合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宽带耦合器 光束传播法 折射率差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型微纳光纤耦合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梦薇 朱益清 姚晓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4,共9页
针对熔融拉锥系统制得的熔锥型微纳光纤耦合器,选择适当的连续函数描述其光场分布,采用归一化的三角分布和矩形分布的加权叠加,以及高斯分布和三角分布的加权叠加实现了模场沿耦合器区域的连续变化;利用局部模式耦合理论推导出腰区及腰... 针对熔融拉锥系统制得的熔锥型微纳光纤耦合器,选择适当的连续函数描述其光场分布,采用归一化的三角分布和矩形分布的加权叠加,以及高斯分布和三角分布的加权叠加实现了模场沿耦合器区域的连续变化;利用局部模式耦合理论推导出腰区及腰区附近锥形区的耦合系数计算公式,并得到微纳光纤耦合器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长度的增加,光能量在两臂中来回交替耦合的程度变小并且呈现包络样,直至腰区耦合功能消失.通过实时监测拉制微纳光纤耦合器的输出光功率,得到火焰扫描宽度以及氢气流量对双纤失去耦合效应拉伸长度的影响:火焰扫描宽度(均匀腰区)越宽,拉伸长度临界值越大;氢气流量(熔融度)越大,拉伸长度临界值越小.实验结果显示,当光纤耦合器腰区直径达到1.6μm时,耦合功能消失,两输出端口光功率相同且恒定,微纳光纤耦合器具备稳定的光学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纳光纤 局部模式 耦合器 拉伸过程 熔融度 光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环振动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灿 李志宏 +1 位作者 徐建才 孟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建立了光纤环振动响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到光纤环振动瞬态响应振幅与振动激励频率和加速度振幅呈正比的结论,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此为依据建立包括若干参数的光纤环振动性能全面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光纤环的振动性能。搭建光纤环振动性能测... 建立了光纤环振动响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到光纤环振动瞬态响应振幅与振动激励频率和加速度振幅呈正比的结论,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此为依据建立包括若干参数的光纤环振动性能全面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光纤环的振动性能。搭建光纤环振动性能测试系统,并对大量光纤环进行振动性能全面测试,振动灵敏度为1°/(h.Hz),非线性度为10%,重复性误差约为2%,振动致零偏漂移量级约为1°/h,证明了该评价系统对不同固胶光纤环有很好的区分度,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光纤环的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光纤环 振动 非互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偏振串扰对光纤陀螺零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虞杰 邹欢欢 +3 位作者 李子忠 于超 李果华 姚晓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5,共6页
保偏光纤环是保偏型光纤陀螺(FOG)的关键组成部分。偏振光在保偏光纤环内发生的二次偏振串扰在FOG干涉输出端会产生很多次干扰项引入相位误差,从而影响FOG的静态参数,如零偏稳定性。文章设计了一套实验夹具用于对保偏光纤环精准施压,通... 保偏光纤环是保偏型光纤陀螺(FOG)的关键组成部分。偏振光在保偏光纤环内发生的二次偏振串扰在FOG干涉输出端会产生很多次干扰项引入相位误差,从而影响FOG的静态参数,如零偏稳定性。文章设计了一套实验夹具用于对保偏光纤环精准施压,通过控制两个夹具在保偏光纤的消偏长度内施压产生大量的二次串扰高点。测得光纤环的偏振串扰数据,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零偏仿真值,与实际测试得到的零偏数据对比,理论仿真值与实际测试值一致。随着施压产生的二次串扰强度增大,FOG的零偏稳定性也随之恶化,施压产生的二次串扰点强度最大时,与未施压时相比,实验环1的零偏稳定性从0.006 3°/h恶化到0.015 1°/h,实验环2的零偏稳定性从0.012 5°/h恶化到0.017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环 二次偏振串扰 相位误差 零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束传播法的单模光纤连接横向偏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陶星晨 朱益清 姚晓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5,共3页
利用基于光束传播法的BPM软件对单模光纤连接时横向偏移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可得到传输效率与偏移量的变化曲线及光纤连接处的光场图。分析讨论了相同光纤、不同光纤横向偏移时的连接问题。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光场分布图可以直观... 利用基于光束传播法的BPM软件对单模光纤连接时横向偏移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可得到传输效率与偏移量的变化曲线及光纤连接处的光场图。分析讨论了相同光纤、不同光纤横向偏移时的连接问题。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光场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横向偏移时单模光纤连接时的损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束传播法 单模光纤 光纤连接 横向偏移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温度激励下高精度光纤环瞬态特性研究
10
作者 马行星 李果华 +2 位作者 虞杰 邹欢欢 姚晓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9,共7页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组成的核心部件,不同绕制方式绕成的光纤环性能差别很大,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梯度会影响光纤环的瞬态特性。针对采用八级对称绕法绕制的高精度光纤环,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来研究其瞬态特性,建立高精度光纤环存在等...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组成的核心部件,不同绕制方式绕成的光纤环性能差别很大,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梯度会影响光纤环的瞬态特性。针对采用八级对称绕法绕制的高精度光纤环,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来研究其瞬态特性,建立高精度光纤环存在等效不对称度情况下的径向和轴向温度激励模型,分析其在两种温度激励下的热致非互易误差角度大小,采用智能桌面温箱和温度激励装置搭建实验平台,对两种热致非互易误差角度大小进行实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可得到高精度光纤环的等效不对称度大小,分析光纤环瞬态特性,判断其绕制性能,对光纤环用于光纤陀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 等效不对称度 八级对称绕法 温度激励 热致非互易误差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