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街区创意更新共生效应评估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小宇 郑晓晖 +1 位作者 朱云浩 孙嘉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探索创意资源驱动下城市更新的有关现象和规律,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城市更新行动和技术指南,破解老旧城区更新的普遍难题。选取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创意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权力—空间”三元共生视角,...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探索创意资源驱动下城市更新的有关现象和规律,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城市更新行动和技术指南,破解老旧城区更新的普遍难题。选取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创意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权力—空间”三元共生视角,构建包含文化共生、权力共生和空间共生3个一级指标,活力度、传承度、促进度、联系度、融合度和提升度6个二级指标,以及9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进而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创意更新的共生效应进行系统性研究。在全景式研究的基础上,选取4个街坊进行比较分析,并初步揭示文化、权力、空间要素在创意更新中的关联作用模式,为下一步创意更新驱动机制和实施路径的研究以及开展全面的城市更新体检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更新 共生效应 创意生态系统 文化 权力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涛 乐云 +1 位作者 黄有亮 张春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105,110,共5页
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CO2、CH4等已成为人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而人为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因此进行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源及排放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CO2、CH4等已成为人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而人为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因此进行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源及排放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垃圾处理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并以苏州市为例,在调查该市2001—2010年历年城市垃圾处理状况的基础上,核算了各年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情况。最后指出,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可为有关政府部门寻求碳减排途径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处理 碳排放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困局下的大型工程规划设计决策审视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有亮 张涛 +1 位作者 陈伟 刘佳佳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10期64-66,78,共4页
大型工程规划设计决策正面临着以"邻避"为代表的环境异议的困局。"邻避情结"解析结论表明,传统的先验性由专家共同体确定工程技术参数与边界条件的决策程序已不合时宜。文章勾画出当下大型工程规划设计决策的背景图... 大型工程规划设计决策正面临着以"邻避"为代表的环境异议的困局。"邻避情结"解析结论表明,传统的先验性由专家共同体确定工程技术参数与边界条件的决策程序已不合时宜。文章勾画出当下大型工程规划设计决策的背景图像,认为在风险社会下公众有强烈的直接参与决策需求,如果体制内无法满足,他们则倾向于以"集体行动"等方式在体制外寻求他们的决策权。为此,文章提出以一种"响应式"策略构建决策机制,并从社区主义和新公共参与理论、他国经验及本地的"邻避"案例等几方面,论证了该策略与中国的社会管理改革方向相一致,是一个技术上更加胜任且符合民主和伦理精神的决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规划设计 工程决策 邻避 风险社会 响应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碎石混凝土抗弹丸侵彻效应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虎成 唐德高 +2 位作者 陈向欣 陈妙峰 魏宝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4-518,共5页
通过实弹射击试验,研究了刚玉碎石混凝土的抗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刚玉碎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侵彻能力。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弹丸在刚玉碎石混凝土中的侵彻深度减小了约10%。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刚玉碎石混... 通过实弹射击试验,研究了刚玉碎石混凝土的抗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刚玉碎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侵彻能力。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弹丸在刚玉碎石混凝土中的侵彻深度减小了约10%。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刚玉碎石混凝土的侵彻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抗侵彻性能 侵彻 刚玉碎石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火电厂主厂房减隔震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健泽 刘恺 +4 位作者 李昂 戴靠山 尹业先 李家宏 张瑞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27-232,264,共7页
燃煤火力发电是目前主流发电形式之一。文章基于一实际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对其结构布置不规则与重型煤斗引起的质量不规则特点,采用煤斗隔震与附加金属消能器技术,发展了该火电厂主厂房的减隔震结构体系。为考察该火电厂主厂房减隔... 燃煤火力发电是目前主流发电形式之一。文章基于一实际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对其结构布置不规则与重型煤斗引起的质量不规则特点,采用煤斗隔震与附加金属消能器技术,发展了该火电厂主厂房的减隔震结构体系。为考察该火电厂主厂房减隔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1∶10缩比试验模型并开展振动台试验。分析结构层间位移响应、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隔震层与消能器耗能损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层间位移角响应满足规范位移限值要求,煤斗设备隔震和附加消能器有效发挥耗能作用,保护结构构件不发生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火电厂 煤斗隔震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