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糖替代蔗糖浸渍处理对草莓脯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牛丽影 蔡晨翔 +4 位作者 李大婧 何茸茸 聂梅梅 吴海虹 唐冬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6,共7页
为明确海藻糖全部或部分替代蔗糖浸渍对草莓脯品质的影响,研究海藻糖添加量为草莓质量的0%~40%(与蔗糖复合添加)时草莓脯的固增率、失水率、水分活度、游离糖含量、水分状态、质构以及色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海藻糖添加量的增加,... 为明确海藻糖全部或部分替代蔗糖浸渍对草莓脯品质的影响,研究海藻糖添加量为草莓质量的0%~40%(与蔗糖复合添加)时草莓脯的固增率、失水率、水分活度、游离糖含量、水分状态、质构以及色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海藻糖添加量的增加,草莓脯固增率线性降低,而水分活度、海藻糖含量线性增加,3种状态水的弛豫时间与峰面积、色泽参数均呈二次函数分布,说明海藻糖和蔗糖的互作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水分自由度和色泽的影响。另外,海藻糖的过多添加可加大草莓脯质构的个体差异,添加量为35%和40%时,黏力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4%和67%,高于其他样品的变异系数(17%~46%)。研究结果可为海藻糖替代蔗糖在草莓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渗透脱水 草莓脯 水分状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苏州风味豌豆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2
作者 华景清 姚哲源 +1 位作者 倪赟 许丹丹 《蔬菜》 2013年第8期29-32,共4页
针对苏州风味豌豆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了原辅料接收、油炸、烘烤、裹粉及调味、金属探测5个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详细的HACCP实施计划,将生产全过程的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苏州风味豌豆生产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 HACCP 苏州风味豌豆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草莓脯的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牛丽影 陈建 +6 位作者 王锐 何茸茸 张钟元 刘春菊 肖亚冬 聂梅梅 李大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46,共8页
为了解目前市售草莓脯的品质特点,本文对15个品牌草莓脯产品的色泽、质构及糖酸含量等理化指标分别采用色差计、质构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强度标度法对感官特性进行了评分。结果显示:草莓脯的水分含量为12.49%~23.86%,色度... 为了解目前市售草莓脯的品质特点,本文对15个品牌草莓脯产品的色泽、质构及糖酸含量等理化指标分别采用色差计、质构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强度标度法对感官特性进行了评分。结果显示:草莓脯的水分含量为12.49%~23.86%,色度值L^(*)值分布于23.25~34.39,a^(*)值5.17~19.83,b^(*)值5.78~17.04;质构参数中硬度、咀嚼性和粘力差异显著(P<0.05)。草莓脯中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葡萄糖,二者分别为总糖的30.17%~52.43%和28.49%~55.15%,蔗糖和麦芽糖含量略低,不同样品间差别较大,分别为总糖的0.00%~33.00%和0.00%~14.08%。有机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分别为7.98~13.05 mg/g和4.48~8.17 mg/g。感官评分结果显示色泽、粘度与整体接受度变幅较大。对草莓脯及品质指标进行双向聚类发现样品聚为2类而品质指标聚为3组。类别I中的草莓脯因具有较高的a^(*)、b^(*)、弹性值与感官色泽、粘度、整体接受度评分而与类别II中的样品区分,说明草莓脯品质差异主要体现为色泽与粘度差异。另外,由指标聚类结果可知,柠檬酸、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咀嚼性相关;麦芽糖、蔗糖、水分含量与粘力相关。研究结果为草莓脯产品的质量评价与品质调控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脯 理化特征 感官评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荠菜微波干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仇徐亮 冯蕾 +6 位作者 聂梅梅 刘春泉 李大婧 张钟元 李建林 邱晓峰 唐冬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7,共13页
为提高荠菜的微波干燥品质,采用不同超声功率(4、6、8和10 W/g)对荠菜进行预处理,研究荠菜的传质特性、微观结构、水分分布、酶活性、微波干燥特性、色泽、复水性、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超声对照组,超声预处理显著... 为提高荠菜的微波干燥品质,采用不同超声功率(4、6、8和10 W/g)对荠菜进行预处理,研究荠菜的传质特性、微观结构、水分分布、酶活性、微波干燥特性、色泽、复水性、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超声对照组,超声预处理显著降低了荠菜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P<0.05),提高了干物质损失率;(2)超声预处理后,荠菜内部细胞间隙及直径增大,荠菜的水分自由度增大,当超声预处理功率为6 W/g时,细胞结构较为完整;(3)超声预处理促使荠菜微波干燥速率提高,超声预处理功率为6 W/g时,荠菜干燥速率较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2.1531×10^(−6) m^(2)/s;(4)荠菜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Page模型决定系数R^(2)(0.9891~0.9950)较高,均方根误差RMSE(0.0242~0.0351)及卡方值χ^(2)(0.0006~0.0012)较低,拟合效果最佳;(5)超声预处理功率为6 w/g时,微波干制荠菜的复水比较高,叶绿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39.29、24.66、7.70 mg/g,这3种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未超声对照组(P<0.05);(6)相较于新鲜荠菜,超声预处理提高了微波荠菜干制品中的氮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芳香成分响应值及丰富度、咸味和酸味强度。综合分析,以6 W/g超声功率对荠菜进行预处理,荠菜微波干制品品质最佳。该研究可为荠菜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波干燥 荠菜 微观结构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蓝莓脆粒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温欣 肖亚冬 +5 位作者 聂梅梅 李大婧 刘春菊 牛丽影 包怡红 唐冬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8-217,共10页
为了筛选适宜加工蓝莓脆粒的品种,开展了冻干蓝莓脆粒品质评价研究。该研究以江苏省内8个南高丛和兔眼蓝莓品种果实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为蓝莓脆粒,测定含水率、总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硬度等其18项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 为了筛选适宜加工蓝莓脆粒的品种,开展了冻干蓝莓脆粒品质评价研究。该研究以江苏省内8个南高丛和兔眼蓝莓品种果实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为蓝莓脆粒,测定含水率、总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硬度等其18项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脆粒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莓脆粒的品质指标中糖酸比和总酸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7.89%和40.25%。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葡萄糖含量、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AEAC、干样含水率、产出率和硬度可作为评价蓝莓脆粒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依据各品种的综合品质得分进行排序,得分排名前三位的蓝莓品种分别为莱克西、灿烂和顶峰,其余品种得分均为负值,说明这三种蓝莓较适宜进行干制加工,其中莱克西品种最适宜加工为蓝莓脆粒。研究结果为江苏省内蓝莓干制加工专用品种筛选和品质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脆粒 主成分分析 品种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