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升余弦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秉坤 王华 陈岚 《电讯技术》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PHS基带系统中的高性能成形滤波器,对比两种实现方法在基带芯片中的性能,利用最少的非零比特位来表示符号数的编码技术即符号数(Canonic Sign D igit,CSD)。采用子结构共享技术改进数字滤波器结构,实现了2进制补码与CS...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PHS基带系统中的高性能成形滤波器,对比两种实现方法在基带芯片中的性能,利用最少的非零比特位来表示符号数的编码技术即符号数(Canonic Sign D igit,CSD)。采用子结构共享技术改进数字滤波器结构,实现了2进制补码与CSD的转换和系统中升余弦Nyquist成形滤波器的ASIC设计,在TSMC 0.18μm工艺下进行了功能仿真、综合和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S 基带系统 升余弦滤波器 CSD 子结构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L的多格式解码芯片前期设计优化
2
作者 罗少波 祝永新 +2 位作者 Leah Clark 王益华 陈庆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通过使用ARMESL工具仿真基于Linux的多媒体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及计算加速的体系,这种架构可很快地映射到后期芯片设计中。给出了解码系统中IQIT、IP和DB等核心模块的软硬件分配、资源调度、存储分配方案。通过软硬件划分和优化,最终... 通过使用ARMESL工具仿真基于Linux的多媒体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及计算加速的体系,这种架构可很快地映射到后期芯片设计中。给出了解码系统中IQIT、IP和DB等核心模块的软硬件分配、资源调度、存储分配方案。通过软硬件划分和优化,最终系统能够实时解码多格式多媒体文件。所提出的多媒体加速观点适合于嵌入式系统和PC多核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系统级 多媒体 对称多处理体 解码系统 嵌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用范数的双曲正切函数变步长LMS算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还秋云 邱晓晖 刘晓飞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传统LMS算法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但是性能方面存在收敛速度和稳态均方误差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一种引用范数的双曲正切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误差(HT-VSS)LMS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从收敛速度、跟踪性能、稳态均... 传统LMS算法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但是性能方面存在收敛速度和稳态均方误差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一种引用范数的双曲正切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误差(HT-VSS)LMS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从收敛速度、跟踪性能、稳态均方误差以及抗干扰性能等四个方面展开,其他变步长LMS算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不管在高信噪比还是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本文算法性能优于其他变步长算法,即能同时获得较快的收敛速度、跟踪性能以及较小稳态均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算法 变步长 信道均衡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C的无线传感网络组网方式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涛 于峰崎 刘笃仁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WSN)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以往的自组织组网方法仍有一些不足。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以往的组网方法,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MAC的自组织组网方法,最后与SMAC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提高... 无线传感网络(WSN)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以往的自组织组网方法仍有一些不足。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以往的组网方法,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MAC的自组织组网方法,最后与SMAC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使网络链接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也减少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组网方式 超帧 时分多路访间 时隙分配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红外传感器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振 于峰崎 程勇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6-38,共3页
对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二极管型红外传感器进行物理建模和理论推导,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该红外传感器利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变化特性来感测红外线。从电流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着手,推导出电压与温度变化关系,对红外传感器的一些... 对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二极管型红外传感器进行物理建模和理论推导,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该红外传感器利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变化特性来感测红外线。从电流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着手,推导出电压与温度变化关系,对红外传感器的一些重要参量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基本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二极管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元操作的宏模块功耗建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飞 张戈 韩承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0-854,共5页
为了有效支持系统芯片(SOC)的功耗分析和第三方IP的功耗评估,并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了元操作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基于元操作的宏模块功耗建模方法,建立了元操作功耗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周期精确的功耗模型,它描述了宏模块每个时钟周期的... 为了有效支持系统芯片(SOC)的功耗分析和第三方IP的功耗评估,并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了元操作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基于元操作的宏模块功耗建模方法,建立了元操作功耗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周期精确的功耗模型,它描述了宏模块每个时钟周期的动态功耗变化情况。文中论述了这一模型的开发方法和使用方法,并指出,建立元操作功耗模型的关键是模块的功能定义、模块的功能到元操作的映射以及门级功耗样本的产生和收集。通过与门级功耗分析的实验数据对比,此元操作功耗模型的功耗分析误差在4%以内,功耗分析效率可以提高百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芯片(SOC) 功耗分析 低功耗设计 设计重用 宏模块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MOS工艺兼容的PMOS管红外探测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照 于峰崎 高淑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717-1720,共4页
二极管连接的MOS管以恒定电流偏置时,栅源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其温度变化率与偏置电流和MOS管的宽长比等因素有关.对此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Hspice进行了仿真.当取偏置电流为60μA,MOS管的宽长比为2/2时,仿真得到的栅源电压温度变化... 二极管连接的MOS管以恒定电流偏置时,栅源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其温度变化率与偏置电流和MOS管的宽长比等因素有关.对此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Hspice进行了仿真.当取偏置电流为60μA,MOS管的宽长比为2/2时,仿真得到的栅源电压温度变化率为2.13mV/K.基于此温度特性,提出用PMOS管作为红外探测敏感元件,利用标准CMOS工艺,结合体硅加工技术制作红外探测器的方法,并将PMOS管串联以进一步增加探测器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CMOS工艺 MOSFET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宏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振 颜永红 +2 位作者 代建玮 刘继周 齐良颉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47,共3页
根据电化学表面基模型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能够描述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ISFET)静态特性的仿真模型,借助此模型,对器件的电学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关键词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 表面基 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级的温度感知漏电功耗估计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飞 张戈 +1 位作者 姚志刚 肖天昊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针对CMOS集成电路设计对芯片漏电功耗估算的要求以及漏电功耗与温度呈指数依赖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温度感知的模块级漏电功耗估计策略。该策略通过在漏电功耗估计过程中引入热分析技术,把模块由于自身耗能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及时反馈到... 针对CMOS集成电路设计对芯片漏电功耗估算的要求以及漏电功耗与温度呈指数依赖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温度感知的模块级漏电功耗估计策略。该策略通过在漏电功耗估计过程中引入热分析技术,把模块由于自身耗能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及时反馈到漏电功耗估计过程中,从而精确计算出模块在工作温度实时变化条件下的漏电功耗。其核心是在功耗估算过程中建立温度-功耗循环,此循环的基础是漏电建模和散热建模。该策略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的漏电功耗估计方法不能反映温度实时变化的影响的缺陷,有效提高门级漏电功耗估计方法的准确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流 功耗估计 温度感知设计 简化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离子敏场效应管SPICE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肃 韩富强 于峰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18,22,共4页
完全用CMOS工艺实现离子敏场效应型晶体管(ISFET)成为可能,这种ISFET的栅极结构是由绝缘体、多晶硅、金属层叠起来,称之为多层栅结构。从ISFET的传感机理出发,通过分析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阈值电压的原理,利用通用电路模拟程... 完全用CMOS工艺实现离子敏场效应型晶体管(ISFET)成为可能,这种ISFET的栅极结构是由绝缘体、多晶硅、金属层叠起来,称之为多层栅结构。从ISFET的传感机理出发,通过分析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阈值电压的原理,利用通用电路模拟程序(SPICE)建立了这种多层栅结构ISFET的物理模型,并对其静态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 器件模型 通用电路模拟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