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场光纤声波数据计算产液剖面:模型与应用
1
作者 胡晓东 蒋宗帅 +5 位作者 王小玮 周福建 赵杨 龚浩楠 王雅晶 余迪明 《石油科学通报》 2025年第3期553-564,共12页
生产井产液剖面的实时准确监测对油田开发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评估产层产液占比、优化水平井压裂改造参数、调整生产动态。而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技术的产液剖面测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实时性强的优点... 生产井产液剖面的实时准确监测对油田开发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评估产层产液占比、优化水平井压裂改造参数、调整生产动态。而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技术的产液剖面测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实时性强的优点,适用于油气田井下高温高压、狭小复杂环境。然而现有分布式光纤产业剖面监测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及室内实验,而在矿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光纤井下信号受复杂噪声干扰,响应特征多变,缺乏利用DAS技术分析井下流动事件及产量剖面计算的成熟分析流程与模型。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矿场产液剖面计算的模型与计算流程,在生产井开展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监测采集不同工况光纤数据,对其进行频率分析确定有效频段,并从声波能量的角度计算产液剖面,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声波光纤数据产量剖面计算的分析处理方法较少的问题。针对3口矿场实测数据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测试在400~800Hz频率范围内,开关井状态下的FBE能量差值最大,能够在保留较多流动信息的情况下滤除大多数背景或环境噪声。在开井后,3口井均存在一定的能量响应滞后情况,且在生产过程中,产层位置并不是覆盖所有深度,存在优势进液区域,但第二次开井后,整体产液剖面分布更为均匀。先后两次开关井的FBE能量强度不同,第一次生产过程的绝对FBE能量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学光纤传感 稠油井 矿场数据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岩心孔隙度测量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张金晴 陶国亮 +3 位作者 黄代 罗翠娟 刘凌波 仰云峰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0,共8页
页岩孔隙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流体侵入法和电子/射线辐射法两大类。其中,辐射法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应用范围不广。由于页岩孔隙结构具有纳米级特征,氦气凭借其分子小、化学性质稳定、渗透性优异,成为测量页岩孔隙度最常用的流体... 页岩孔隙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流体侵入法和电子/射线辐射法两大类。其中,辐射法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应用范围不广。由于页岩孔隙结构具有纳米级特征,氦气凭借其分子小、化学性质稳定、渗透性优异,成为测量页岩孔隙度最常用的流体介质。氦气流体在侵入页岩内部时,其渗透效果受样品尺度和孔隙连通性的影响。块状样品因其复杂的孔隙迂曲度而需要较长的压力平衡时间,而颗粒样品能够显著改善页岩纳米孔隙的连通性,探测到更多的孔隙空间,因此所测孔隙度更加真实可靠。为了明确何种粒径具有最佳的样品代表性,并探明在页岩油岩心中复杂的可溶有机质—有机溶剂—纳米孔隙相互作用机制下溶剂抽提对孔隙度的影响,从样品尺度和溶剂抽提两个关键因素出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页岩孔隙度测试方面的进展,并对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岩心孔隙度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块样视密度和颗粒氦气孔隙度相结合的方法测试页岩油岩心孔隙度效果最佳。建议选用粒径为主体孔径的3~4个数量级的样品,这样既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又能提高实验效率。不建议对页岩油岩心进行溶剂抽提,推荐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方法尽可能清除孔隙中含有的可溶有机质,从而提高孔隙度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岩心 孔隙度 样品尺度 溶剂抽提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碳同位素在川南威远地区页岩气井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光 孙合辉 +3 位作者 吐洪江 仰云峰 殷黎明 徐守辉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页岩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对页岩气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的地质及工程因素使产量预测成为气田开发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页岩气吸附特征和渗流机理,系统监测页岩气生产井天然气样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生产历史数据与产量递减规律... 页岩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对页岩气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的地质及工程因素使产量预测成为气田开发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页岩气吸附特征和渗流机理,系统监测页岩气生产井天然气样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生产历史数据与产量递减规律,建立调和递减模型和双曲递减模型来预测页岩气井早期产量。监测数据显示,生产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前期持续变轻,增产措施实施后变重,且在日产量与甲烷碳同位素值同时达到最大后,甲烷碳同位素值又开始变轻,分析认为可能是吸附气采出后扩散效应加剧分离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生产气甲烷碳同位素变化与产气量变化有良好对应关系,结合生产实际,前期采用双曲递减、后期采用指数递减的产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通过产能准确动态监测及储量评估,可有效指导页岩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碳同位素 威远地区 递减模型 努森扩散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康淑娟 仰云峰 +3 位作者 王华建 江文滨 何坤 刘冉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8,共10页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层段青山口组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48%~6.97%,平均3.40%,Tmax值(抽提后)介于440~453℃,平均448℃,产率指数(PI)介于0.28~0.67,表明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井场和室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获得的页岩油含量介于4.00~19.49 mg/g,平均13.74 mg/g;其中游离油含量介于3.41~13.63 mg/g,平均8.70 mg/g;束缚油含量介于0.60~9.43 mg/g,平均5.04 mg/g。游离油由受限油和可动油组成,受限油含量介于1.81~8.49 mg/g,平均4.15 mg/g;可动油含量介于1.36~11.05 mg/g,平均4.55 mg/g,两者比例约为1∶1。以可动油含量平均值推算,可动油资源量为12 kg/m3,揭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具有良好的可动页岩油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密闭热释 溶剂抽提 岩石热解 青山口组 中央坳陷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