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森林在城市河道修复中的价值探索--以苏州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云龙 莫建刚 曹盘红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本文基于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设过程中水下森林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处理现状,提出了建设水下森林的基本原则,从恢复生态环境优势和开发水下森林自然景观来实现城市生活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局面,为未来城市... 本文基于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设过程中水下森林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处理现状,提出了建设水下森林的基本原则,从恢复生态环境优势和开发水下森林自然景观来实现城市生活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局面,为未来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 水下森林 城市河道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工程设计——以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家成 蔡志军 +1 位作者 莫建刚 曹盘红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6期54-58,共5页
项目通过整合湿地、农田、林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在农村生产生活区与河湖生态区之间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有效拦截并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削减排入太湖的氮磷负荷,增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 项目通过整合湿地、农田、林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在农村生产生活区与河湖生态区之间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有效拦截并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削减排入太湖的氮磷负荷,增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太湖水生态构建安全屏障。该项目采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维,以控源加生态净化为重点和核心,实现多功能利用。2021年4月,该项目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列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生态安全缓冲区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对漆酶诱导雌激素自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高曦 陈美骅 孙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2-1050,共9页
本文选择17β-雌二醇(E2)、17α-炔雌醇(EE2)和双酚A(BPA)作为环境中3种典型的代表性雌激素,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腐植酸(HA)对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诱导雌激素转化动力学、产物分布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漆... 本文选择17β-雌二醇(E2)、17α-炔雌醇(EE2)和双酚A(BPA)作为环境中3种典型的代表性雌激素,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腐植酸(HA)对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诱导雌激素转化动力学、产物分布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在3 h内对3种雌激素的去除率均高于95%,E2、EE2和BPA的转化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2.48、2.03 h^(-1)和1.45 h^(-1)。添加HA有效抑制了E2(k=1.04 h^(-1))和EE2(k=0.64 h^(-1))的转化,但促进了BPA的去除(k=3.13 h^(-1)),漆酶诱导HA和长链BPA自聚物发生共聚合反应,所形成的BPA-HA共聚物快速降低了长链BPA自聚物的产量,从而消除了其对漆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抑制作用。产物鉴定证实了雌激素的转化产物主要为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等低聚物。雌激素和HA的共聚合机制分为2个步骤:首先,雌激素和HA被漆酶单电子氧化,该过程形成大量的活性自由基中间体;随后,这些不稳定的活性自由基中间体通过C C、C O C或C N C键共价结合,生成多种结构复杂的雌激素自聚物和共聚物。研究表明,HA能够影响漆酶诱导雌激素自聚合,形成更加复杂的共聚合产物,从而消除环境雌激素污染、封存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真菌漆酶 雌激素 聚合反应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