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浅成低温-斑岩型金矿成矿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卿敏 葛良胜 +3 位作者 唐明国 庞继尧 冯建兵 韩秀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85-986,共2页
毕力赫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境内,是内蒙古103地质队1989年发现并探明的一个小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2007年,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与金曦公司联合在矿田开展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新发现大型斑岩型金矿体(卿敏等,2008),... 毕力赫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境内,是内蒙古103地质队1989年发现并探明的一个小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2007年,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与金曦公司联合在矿田开展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新发现大型斑岩型金矿体(卿敏等,2008),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晚古生代 内蒙古 华北地台北缘 火山机构 黄金地质 国家危机 花岗闪长斑岩 活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天井中深孔掏槽爆破布孔优化及围岩损伤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树新 庄宇 +2 位作者 戴谦君 安帅 曹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1,共8页
盲天井掏槽爆破仅由下方切割巷道提供自由面,岩石夹制作用大,空孔参数的选取是改善自由面的关键,优化掏槽布孔参数是提高爆破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空孔效应的计算模型和岩石的损伤分区理论优化布孔参数,基于优化后的掏槽布孔参数建立3... 盲天井掏槽爆破仅由下方切割巷道提供自由面,岩石夹制作用大,空孔参数的选取是改善自由面的关键,优化掏槽布孔参数是提高爆破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空孔效应的计算模型和岩石的损伤分区理论优化布孔参数,基于优化后的掏槽布孔参数建立3种直眼掏槽方式的布孔模型,分析了损伤演化、应力分布和槽腔范围,并对最佳方案开展现场验证。结果表明:空孔布置在径向裂隙区域可使槽腔内岩石充分破坏,改进后的布孔参数计算公式考虑了空孔自由面效应的影响;四空孔桶形掏槽的爆破槽腔比三空孔菱形掏槽更为均匀,并且比五空孔桶形掏槽的能量浪费更少。基于四空孔桶形掏槽,通过试验得出250 mm为最佳空孔和辅助孔间距。对最佳布孔方案进行现场试验,爆破结果表明了优化的布孔参数可以取得良好爆破效果。本研究对于相关爆破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槽爆破 盲天井 爆破参数优化 炮孔布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右旗毕力赫金矿区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29
3
作者 卿敏 唐明国 +4 位作者 葛良胜 韩先菊 冯建兵 袁士松 赵玉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4-524,共11页
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矿区出露一套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火山岩组合,安山岩属于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较高的MgO含量(2.05%~10.29%),低的FeOT/MgO比值和TiO2含量(0.21%~0.85%);C... 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矿区出露一套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火山岩组合,安山岩属于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较高的MgO含量(2.05%~10.29%),低的FeOT/MgO比值和TiO2含量(0.21%~0.85%);Cr(44×10-6~473×10-6)、Ni(19.3×10-6~249.4×10-6)含量高,亏损Nb、Ta、Ti、P,无或弱的Eu/Eu*异常,具有安底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81±4.3Ma和281±12Ma,为早二叠世,这与毕力赫金矿成矿年代以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结晶年龄一致,表明了矿区成岩-成矿作用与晚古生代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俯冲-造山作用有关,指示华北克拉通北缘寻找晚古生代浅成低温-斑岩型金(铜)矿具有巨大潜力。火山岩以及与成矿相关侵入岩出现U-Pb年龄为1.8Ga、2.0Ga和2.4Ga的古老继承性锆石,暗示矿区存在华北克拉通基底,古老变质基底岩石可能是制约本区金矿成矿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安山岩 活动大陆边缘 毕力赫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金属矿山尾矿库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珊丹 郭建英 +4 位作者 荣浩 王小莉 张铁钢 邢恩德 吴旭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地处草原生态脆弱区的金属矿山尾矿库土壤中营养物质匮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高,且由于降水量偏低、无霜期较短等气候条件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极为困难。通过微生物菌肥、有机肥野外施用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金... 地处草原生态脆弱区的金属矿山尾矿库土壤中营养物质匮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高,且由于降水量偏低、无霜期较短等气候条件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极为困难。通过微生物菌肥、有机肥野外施用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金属矿山尾矿库土壤酶活性和主要养分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独施肥或配合施肥对土壤中脲酶活性都有积极的作用,配合施肥更有利于增加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与土壤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变化相比,施肥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相对不明显;施用有机肥可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施用微生物菌肥高35.1%,配合施肥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单独施肥,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中脲酶活性和氮、磷元素含量是影响尾矿库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土壤质量要优于施用有机肥的土壤,配合施肥的土壤养分状况要优于单独施肥的土壤,且适量的配合施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该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金属矿废弃地土壤恢复与完善生态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土壤 施肥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评价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哈尔金矿矿床类型与金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福辰 李丽 马满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9-55,共7页
白音哈尔金矿共发现金矿化(脉)体10余条,分别赋存于近南北向、北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规模不等,以4、2号脉(群)规模较大,初步认为白音哈尔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金矿,金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多种矿物中。... 白音哈尔金矿共发现金矿化(脉)体10余条,分别赋存于近南北向、北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规模不等,以4、2号脉(群)规模较大,初步认为白音哈尔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金矿,金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多种矿物中。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产于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中,围岩有一定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白音哈尔 华力西晚期成矿 断裂控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毕力赫斑岩型金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雪峰 陈衍景 +5 位作者 王玭 张成 蔡云龙 邓轲 许强伟 李凯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34,共16页
毕力赫金矿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段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乃庙早古生代弧增生杂岩带内,该矿床为一个斑岩型矿床,成矿岩体为早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文中对成矿岩体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毕力赫花岗闪... 毕力赫金矿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段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乃庙早古生代弧增生杂岩带内,该矿床为一个斑岩型矿床,成矿岩体为早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文中对成矿岩体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毕力赫花岗闪长岩具有安第斯型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岩体SiO2含量(质量分数)介于61.3%~64.4%,K_2O/Na_2O值介于0.52~0.87,A/CNK值介于0.82~0.95,属准铝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体相对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显示负Eu异常(δEu=0.50~1.03)。岩体浅部(zk086-53)与深部(zkI005-105)两个样品的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8.1±1.8)Ma(MSWD=1.17,1σ)和(267.7±4.1)Ma(MSWD=1.06,1σ);继承锆石除外,样品中锆石εHf(t)值分别为3.2~8.7和-0.6~8.3,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1 085~737Ma和1 330~762Ma。成矿岩体可能源于洋壳俯冲脱水导致的新生地壳部分熔融而产生的底侵中基性岩浆与由底侵导致的古老基底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索伦缝合带 毕力赫金矿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的采空区治理方法优选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东杰 刘树新 +2 位作者 任凤玉 郑有伟 张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90,共8页
地下矿山采用空场法或崩落法开采时,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对井下作业人员、地表环境及工业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法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及高效开采尤为重要。以锡林浩特萤石矿浅孔留矿法开采现状为工程背景,采... 地下矿山采用空场法或崩落法开采时,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对井下作业人员、地表环境及工业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法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及高效开采尤为重要。以锡林浩特萤石矿浅孔留矿法开采现状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与AHP-FUZZY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区存在对竖井稳固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选了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保安矿柱内的矿体被部分开采破坏,其破坏角变化范围为15°~17°;并且副井附近的最大主应力与剪应力分别为3.0 MPa与1.5 MPa,最大位移值为9.0 cm,竖井的安全运行必将受到空区威胁;综合安全、经济、合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优选得到崩落部分顶柱+全尾砂充填采空区为最佳治理方法,为在产矿山的采空区治理方法优选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治理 AHP-FUZZY 数值模拟 竖井稳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