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间手术增加围术期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董雪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7-828,共2页
围术期不良事件(peri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PAEs)一直是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有研究[1-2]认为,夜间手术影响PAEs,原因可能与夜间手术的类型、医护人员数量减少和睡眠不足、夜间患者病情较重、生物昼夜节律变化等密切相关。本文... 围术期不良事件(peri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PAEs)一直是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有研究[1-2]认为,夜间手术影响PAEs,原因可能与夜间手术的类型、医护人员数量减少和睡眠不足、夜间患者病情较重、生物昼夜节律变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夜间手术影响PAEs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减少PAEs的发生提供参考。夜间手术对PAEs的影响目前,关于夜间手术的具体定义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不足 具体定义 围术期医学 不良事件 生物昼夜节律 医护人员 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呼气末正压影响因素与个体化实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闫声明 袁田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1-663,共3页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如何合理设置呼吸参数,避免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已经成为麻醉学研究的热点。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已被证明对健康肺患者有益[1]。作为LP...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如何合理设置呼吸参数,避免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已经成为麻醉学研究的热点。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已被证明对健康肺患者有益[1]。作为LPV的重要组成部分,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被认为是最小化肺组织动态应变的最重要措施[2]。全麻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对PEEP的需求因人而异,符合患者个体生理的PEEP会产生更大的肺保护效应[3]。目前,临床工作中提出多种个体化PEEP实施方法。本文旨在简要阐述PEEP的影响因素与个体化PEEP实施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PEEP 麻醉学 肺保护 动态应变 呼吸参数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宇娟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造成世界各地死亡、残疾和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T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死亡率可达30%~40%[1-3]。TBI的病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造成世界各地死亡、残疾和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T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死亡率可达30%~40%[1-3]。TBI的病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导致神经元、轴突、胶质和血管的剪切、撕裂和/或拉伸的机械性损伤[4]。随后,由于兴奋性毒性物质的产生、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等,引起损伤部位、周围组织甚至是远离损伤部位的脑组织进一步恶化,即发生继发性脑损伤[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创伤性脑损伤 病理发展 血脑屏障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再认识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宇娟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全球每年约有3.13亿人需接受大型外科手术[1],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s)是术后最常见的中期并发症。近期一项涉及了29个国家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9413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2670例(28.36%)出现PPCs... 全球每年约有3.13亿人需接受大型外科手术[1],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s)是术后最常见的中期并发症。近期一项涉及了29个国家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9413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2670例(28.36%)出现PPCs风险增加,严重PPCs的发生率达2.8%[2],即使是轻微的PPCs也与患者术后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密切相关[3]。因此,努力减少PPCs对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性研究 术后肺部并发症 肺保护性通气 外科手术 机械通气 PULMONARY 围术期 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在预测机械通气脱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董雪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8-1230,共3页
临床上机械通气常应用于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以及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对于需脱离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来说,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对其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过早的拔管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甚至再插管等不良结果,而延迟拔管使... 临床上机械通气常应用于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以及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对于需脱离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来说,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对其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过早的拔管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甚至再插管等不良结果,而延迟拔管使患者气管阻塞、气管狭窄引起肺炎,进而预后较差。因此,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仍然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功能 拔管后 机械通气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