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蔡俊 张亮 +3 位作者 张志强 陶玉平 杨建东 冯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15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75)。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单...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15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75)。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单侧PLIF,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法和时间在VAS评分、OD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具有创伤较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管狭窄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