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心怡 王春梅 +3 位作者 汤雨佳 王天秀 王婉萍 方方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116,共5页
目的 整合有关改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改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经循证培训的多名研究... 目的 整合有关改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改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经循证培训的多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6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1篇、Meta 1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从筛查与评估、多学科团队管理、准确造口定位、造口知识指导、造口技能培训、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价7个方面,共总结出26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最佳证据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能为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措施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社会疏离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患视角下的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术前访视困境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何丽君 毕雅昕 +1 位作者 刘祎 王道荣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护患双视角下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术前访视困境的双重原因。方法 2024年6-7月,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手术室护士及13名行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对访... 目的 探讨护患双视角下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术前访视困境的双重原因。方法 2024年6-7月,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手术室护士及13名行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护患视角下的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术前访视困境可归纳为3个核心主题和8个亚主题,即:术前访视的需求差异(信息需求差异、沟通目标差异、执行方式差异),术前访视的实施困境(认知偏差困境、访视时间冲突、信息消化迟滞),术前访视困境的应对策略(优化沟通方式、组建多学科访视团队制订个性化方案)。结论 基于护患访视认知的差异,充分考虑患者及护士的实际需求,帮助提高患者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同时优化手术室护理访视方案,提高访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视角 达芬奇机器人 结直肠肿瘤 术前访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相关自身抗体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吉开娟 孙超 赵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71,共9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用于早期肿瘤诊断,肿瘤自身抗体作为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在ESCC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大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ESCC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背景,种类发展,分析每种抗体在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潜力,探讨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ESCC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自身抗体 早期诊断 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4)》更新要点解读
4
作者 缪阳杨 范松松 +3 位作者 彭睿 曹俊 张佳豪 柏斗胜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3-437,共5页
随着胰腺癌诊疗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胰腺癌诊疗指南》两个版本。本文系统对比两个版本指南在诊断分层、治疗路径及支持治疗等方面的差异,重点剖析新版指南在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手术策... 随着胰腺癌诊疗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胰腺癌诊疗指南》两个版本。本文系统对比两个版本指南在诊断分层、治疗路径及支持治疗等方面的差异,重点剖析新版指南在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手术策略优化、标本处理流程规范化及营养支持方面的创新突破,并结合国际前沿研究,分析指南修订背后的科学逻辑与临床价值,呼吁临床医生依托新版指南,动态评估患者的生物学特征与治疗耐受性,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最终实现患者生存期延长与生存质量提升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疗指南 指南更新 多学科协作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章帅 刘军 +5 位作者 史茜菁 吴阳 梁好 董浩 陆戴龙 朱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之间的关联性,并评估其作为女性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体检的22 979例成年女性,根据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报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之间的关联性,并评估其作为女性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体检的22 979例成年女性,根据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报告结果将参与者分成胆囊结石组(n=1 763)和非胆囊结石组(n=21 216)。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亚组分析与中介效应被用于探讨TyG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女性胆囊结石总体患病率为7.7%。胆囊结石组的年龄、BMI、空腹血糖、TG、TyG指数、TC、Hb、尿素氮、尿酸、血肌酐、TBil、LDL-C水平均高于非胆囊结石组(P值均<0.05),且患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女性体检人群更易患有胆囊结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yG指数四分位组中Q3(8.97~9.38)和Q4(≥9.38)组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分别是Q1(<8.63)组的1.38倍(95%CI:1.15~1.62,P<0.001)和1.39倍(95%CI:1.16~1.68,P<0.001)。调整所有协变量后,TyG指数连续变量也显示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呈独立正相关(OR=1.24,95%CI:1.11~1.39,P=0.004)。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揭示了TyG指数与胆囊结石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联(P for nonlinear=0.008),且阈值分析显示,TyG指数在拐点8.95以下部分的效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5~1.97,P=0.042)。亚组分析显示,BMI<25 kg/m2、年龄<50岁、年龄≥50岁、无糖尿病、无脂肪肝、TC<5.72 mmol/L、TBil<21μmol/L、Hb 110~150 g/L、BUN<7.5μmol/L、有高血压、无高血压的女性人群中,其TyG指数与胆囊结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对交互作用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亚组进行了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在TyG指数对胆囊结石的影响中,BMI占中介效应的23.0%,脂肪肝占15.7%,糖尿病占21.0%。结论 在女性人群中,较高的TyG指数提示更高的胆囊结石风险。降低TyG指数或许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胆囊结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胆囊结石 胰岛素抵抗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腹部MRI影像学参数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6
作者 孙华 李争光 +5 位作者 吴火峰 宰爽嘉 张永博 陈浏阳 戴睿 张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80例患者,男性159例,女性121例,年龄24~87岁(51.4±15.1岁)。分别将患者L4/5及L5/S1节段椎间盘按照Pfirrmann分级结果分组:Ⅱ级纳入正常组,Ⅲ~Ⅴ级纳入退变组(无Ⅰ级患者)。在MRI T2加权像上,根据改良Goutalli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测量腹部脂肪相关指标,包括腹壁脊柱径(abdominal diameter,AD)、矢状直径(sagittal diameter,SAD)、腹侧皮下脂肪厚度(ventr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VST),在L5/S1节段椎间盘后缘水平测量患者背侧皮下脂肪厚度(dors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DST),内脏脂肪比率(visceral fat ratio,VFR)。在MRI TI加权像上计算VBQ评分(L1~L4椎体平均信号强度除以L3水平脑脊液的信号强度)。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之间的差异,并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因素的优势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s,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及VB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7例(正常组),Ⅲ~Ⅴ级173例(退变组);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1例(正常组),Ⅲ~Ⅴ级179例(退变组)。L4/5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12、r=0.244、r=0.234、r=0.244、r=0.254),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39,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5/S1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24、r=0.201、r=0.150、r=0.201、r=0.2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75,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SAD(OR=1.065)、DST(OR=0.904)、VBQ评分(OR=2.143)及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5.110)密切相关;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OR=0.889)、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4.739)密切相关。结论:腰椎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 腹部脂肪 椎体骨质量分数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营养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雨轩 姚祖云 +1 位作者 费强信(综述) 石磊(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与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及新式吻合器的运用,CRC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日益提高,但其术后并发症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与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及新式吻合器的运用,CRC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日益提高,但其术后并发症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掌握营养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加强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质量,降低CR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本文就近年国内外CRC术后并发症营养预测指标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营养预测指标评估内容及效能,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制定易获得、低成本、术前可调理的CRC术后并发症营养预测指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1例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刘丹 顾学文 +5 位作者 王媛媛 田秀春 王翠梅 徐清 汪成成 肖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原发性MCA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组织学...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原发性MCA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组织学形态、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测序结果。结果肿瘤剖开可见囊腔形成,切面半透明状、有光泽,灶区呈黏冻样;囊腔内衬胞质富含黏液的高柱状细胞,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囊腔内含丰富黏液。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E-cadherin弥漫阳性,TRPS1呈高表达,CK5/6呈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30%,ER、PR和HER2均阴性。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PIK3CA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10的碱基发生c.1633G>A变异,exon8的碱基发生c.1357G>A变异;TP53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7的碱基发生c.731G>A变异。患者随访30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乳腺原发性MCA临床罕见,大部分为三阴型乳腺癌,但预后良好;高通量NGS技术基因突变检测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与TP53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性囊腺癌 突变 PIK3CA T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矫 甄勇 +2 位作者 宋炳伟 刘健伟 耿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7-572,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例)和血肿量≥50 ml组(37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211例患者中139例(65.88%)行动脉瘤夹闭术,72例(34.12%)行动脉瘤栓塞术,除3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因术中恶性脑膨出行去骨瓣减压术外,其余208例均成功夹闭或栓塞动脉瘤,术后无一例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预后良好58例(27.49%)、预后不良59例(27.96%)、死亡94例(44.55%),3组患者临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24),仅血肿量≥50 ml组临床预后差于无血肿组(Z=-2.655,P=0.00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202/211),无血肿组为95.24%(100/105)、血肿量<50 ml组为95.65%(66/69)、血肿量≥50 ml组为97.30%(36/37),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867)。结论 伴脑内血肿的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血肿量≥50 ml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贡献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10
作者 刘星宇 顾志娥 +4 位作者 王心慰 黄娇华 谷雨芳 柏基香 束余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5,107,共6页
目的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照顾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评估工具,总结并分析目前评估工具的构建方法、特点及如何选择,为以后国内开发相关标准化评估工具提供指导。方法遵循范围综述指南,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 目的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照顾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评估工具,总结并分析目前评估工具的构建方法、特点及如何选择,为以后国内开发相关标准化评估工具提供指导。方法遵循范围综述指南,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Scopus、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库,以及1个灰色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包含11种评估工具。9个评估工具直接改编自其患者版本,2个评估工具针对照顾者的特点开发。国内目前汉化2个,自主开发1个。纳入的评估工具大多来自意大利,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患有多种慢性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结论目前评估照顾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工具多改编自患者版本,且部分工具信效度有所欠缺。未来医疗科研人员可遵循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的标准,依托理论框架或规范指南从二元视角,围绕本国居民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开发和验证照顾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照顾者 自我护理贡献 测评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楠 于海龙 +4 位作者 李梦瑶 卢光玉 祁雅婕 杭景 李育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分析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中国...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分析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18日。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9项研究调查了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5项研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较低,主要受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社会支持及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否影响临床决策的结论并不一致。结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未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预先指示 临终照护 影响因素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患者椎间盘真空现象分析:298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晴 杨盛 +5 位作者 孟博 张钰 陈浏阳 孙华 张永博 张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6-833,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真空现象在腰痛患者中的发生率,明确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软骨下硬化症的相关性,并分析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真空现象在腰痛患者中的发生率,明确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软骨下硬化症的相关性,并分析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纳入研究患者按有/无真空现象分组,进行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根据腰椎三维CT评估所有腰椎节段的椎间盘真空现象以及软骨下硬化症,根据腰椎MRI评估所有腰椎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等级以及Modic改变。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连续型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及确定椎间盘真空现象各影响因素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s,ROC)进一步分析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腰痛患者298例,男103例,女195例,年龄62.34±8.76岁,腰椎间盘真空组118例,腰椎间盘非真空组180例,腰椎间盘真空现象、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以及软骨下硬化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9.60%(n=118)、76.17%(n=227)、66.78%(n=199)和27.18%(n=81)。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OR=8.960)、Modic改变(OR=5.086)及软骨下硬化症(OR=2.954)显著相关。年龄(OR=1.125,P<0.001)、体重指数(OR=1.316,P<0.001)及吸烟(OR=12.755,P=0.035)是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慢性腰痛人群中,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软骨下硬化症存在显著相关性。年龄、体重指数及吸烟是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椎间盘真空现象 椎间盘退变 MODIC改变 软骨下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13
作者 曹雯燕 李育平 刘晓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45,共2页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M)又称为Takotsubo心肌病,是一种因情绪或躯体受到创伤后,在应激状态下,心脏出现短暂的局部左心室功能障碍,因其形状类似于早期日本渔民用于捕捉章鱼的瓦罐而得名。因其损伤可逆,最初SCM被认为是...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M)又称为Takotsubo心肌病,是一种因情绪或躯体受到创伤后,在应激状态下,心脏出现短暂的局部左心室功能障碍,因其形状类似于早期日本渔民用于捕捉章鱼的瓦罐而得名。因其损伤可逆,最初SCM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发现其会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血栓性栓塞等恶性并发症,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良预后,故目前的临床工作者需提高对该病的警惕^([1])。我们报道1例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SCM的患者,讨论SCM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心肌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淼 张喜成 +1 位作者 陈兆雷 孙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7-1398,共2页
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不仅会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重度颈动脉狭窄还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1]。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的预防性病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解除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不仅会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重度颈动脉狭窄还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1]。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的预防性病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解除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欧美等发达国家,CEA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2]。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42例成功施行CEA手术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CEA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 颈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支架置入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石磊 赵伟 +2 位作者 周宇 陈平 房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1-9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支架置入术与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肠道支架置入术与... 目的通过对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支架置入术与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肠道支架置入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死亡率、永久造口率、一期吻合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使用Rev 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肠道支架置入术与急诊手术比较,在永久造口率〔OR=0.37,95%CI(0.21,0.67),P=0.000 9〕、一期吻合成功率〔OR=2.51,95%CI(1.54,4.10),P=0.000 2〕及并发症发生率(OR=0.14,95%CI(0.08,0.27),P<0.000 01〕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二者在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52,2.31),P=0.80〕。结论与急诊手术相比,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有较好的疗效,且较为安全可靠,永久造口率明显降低,一期吻合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但二者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支架 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道荣 罗伟伦 +6 位作者 赵建国 鱼海峰 汪刘华 陈杰 蒋国庆 潘东松 樊敬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疗效,以探讨腹腔镜及相关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3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疗效,以探讨腹腔镜及相关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3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手术死亡者。平均手术时间(137±43)min,平均手术切除淋巴结(5~25)枚,术中冷冻切片显示远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患者平均住院(9~25)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1例。随访时间平均(23±17)个月,随访中新发现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4例,术后切除肿瘤种植1例,术后患者死亡7例,3年总生存率为84.4%。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安全可行,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目的和效果,并可能取得更加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Fahr病一家系报告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亮 宋炳伟 +3 位作者 甄勇 张恒柱 张楠 刘建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8-509,共2页
Fahr病由Fahr于1930年首次报道并命名,国内1983年蒋雨平首先报道,称为特发性双侧对侧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可散发或呈家族性发病,目前尚无明确病因。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医患双方筛查意识的加强,近年来Fahr病报道数量有所增多,但因其... Fahr病由Fahr于1930年首次报道并命名,国内1983年蒋雨平首先报道,称为特发性双侧对侧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可散发或呈家族性发病,目前尚无明确病因。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医患双方筛查意识的加强,近年来Fahr病报道数量有所增多,但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率低,故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或忽略家族中的潜在病患。笔者近期发现一Fahr病高发家系,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CT表现和遗传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HR病 家族性 脑内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体位垫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柏基香 苏雪晴 +2 位作者 王燕 吴珠静 俞帆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43-43,共1页
对于住院的昏迷、偏瘫伴躁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折等患者均需要协助翻身和(或)加以适当约束,以保患者安全。这些患者由于病情需要体位垫持续或间断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但是目前国内医疗市场的体位... 对于住院的昏迷、偏瘫伴躁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折等患者均需要协助翻身和(或)加以适当约束,以保患者安全。这些患者由于病情需要体位垫持续或间断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但是目前国内医疗市场的体位垫应用于患者时由于躁动经常会移位,患者的膝关节、足跟部、足外踝得不到有效防护,易形成压疮或擦伤,约束带只能起到约束作用,达不到抬高肢体的功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2012年1月,笔者研制了一种可避免皮肤损伤、避免移位和有效维持肢体功能位的体位垫,应用于临床12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体位垫 翻身 约束 压疮 肢体功能位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持续性头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建男 何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耐受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头痛耐受力和护理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持续性头痛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复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佶 徐启武 闻金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重 1例。 18例随访 2个月至 9年 ,症状体征继续改善者 15例 ,无变化 2例 ,死亡 1例。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MR检查即能明确诊断复发椎管内肿瘤 ;只要提高手术技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肿瘤复发 诊断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