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金涛 卜新春 温胜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88-93,共6页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从区域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选取29个评价指标,利用综合协调度评价法构建了甘肃省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体系,研究了甘肃省14市州的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整体发展水平做了定量评价...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从区域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选取29个评价指标,利用综合协调度评价法构建了甘肃省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体系,研究了甘肃省14市州的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整体发展水平做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水平不均衡,生态环境条件不一致,各市州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也不相同;甘肃省14个市州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度偏低,以综合协调度水平为分类标准,可将甘肃省各市州分为3种类型:a.同步协调型,包括张掖市、白银市、甘南州、武威市、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和金昌市;b.趋近协调型,包括临夏州、酒泉市和嘉峪关市;c.生态主导型,包括定西市、陇南市和兰州市。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影响协调度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度 区域发展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宝华 邓亚虹 +1 位作者 孙璇 慕焕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了揭示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重塑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对工程实践的影响,通过不同围压、含水率条件下重塑土样在4种加载速率条件下的三轴CU试验,对重塑土在不同状态下的加载速率效应进行分析,并从土的结构性入手对其与原状土加载速率效应... 为了揭示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重塑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对工程实践的影响,通过不同围压、含水率条件下重塑土样在4种加载速率条件下的三轴CU试验,对重塑土在不同状态下的加载速率效应进行分析,并从土的结构性入手对其与原状土加载速率效应的差异进行讨论。基于重塑土样的三轴试验成果,得到了加载速率对重塑土变形与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重塑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均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破坏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性,存在临界加载速率;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黏聚力c先增大后减小,也存在临界加载速率,而内摩擦角φ则保持了小幅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重塑土 土的结构性 破坏强度 临界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任祥 汪班桥 李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6-681,共6页
为了解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性,依托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锚杆受力特性等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激励作用下,锚杆格构支护下的滑坡整体性较好,未产生明显的坡面效应.各测点PGA随加载... 为了解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性,依托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锚杆受力特性等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激励作用下,锚杆格构支护下的滑坡整体性较好,未产生明显的坡面效应.各测点PGA随加载强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不同高程处的加速度响应“上大下小”,且随加载强度的增大,高程放大效应越来越明显.各测点PGA放大系数在低强度加载下,随加载强度增大略有减小,而中高强度加载下随加载强度的增大首先缓慢增大,然后趋于稳定.低强度加载下,锚杆主动抗震抗滑特性未完全发挥,各层锚杆的轴力峰值差异不大,底层锚杆的轴力峰值略高于其他四层;随着加载强度的增大,锚杆主动抗震抗滑特性增强,各层锚杆受力情况发生了调整,最终调整为“第一层(顶层)>第五层(底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二层”,且顶层锚杆的受力随加载强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他四层则趋于稳定.试验成果可为高烈度地区锚固滑坡的抗震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滑坡 振动台 锚杆格构 动力响应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原州区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娟 张小红 +1 位作者 温胜强 刘小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分析生态移民土地利用过程中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生态移民的生态风险管理及移民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原州区“十二五”时期4个生态移民村(丰泽、金轮、和润及泉港)为例,基于2016年高分影像数据,同时... [目的]分析生态移民土地利用过程中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生态移民的生态风险管理及移民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原州区“十二五”时期4个生态移民村(丰泽、金轮、和润及泉港)为例,基于2016年高分影像数据,同时参考移民前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经野外GPS校验,通过计算障碍影响指数和生境景观连接度指数,分析生态移民村土地利用生境景观分异。[结果]丰泽村和金轮村的生境景观连接度呈下降态势,和润村和泉港村呈上升态势。4个生态移民村的变化趋势明显,但极高连接度和高连接度比例很小。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为因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园地普遍,其中泉港村与和润村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7.49%和21.28%,同时金轮村、和润村、泉港村无后备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突出。[结论]4个生态移民村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明显,生态用地被分割,移民的非农活动比重大造成耕地撂荒,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明显,生境景观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生态压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土地利用 景观连接度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战略”的祁连山肃南段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洁 温胜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168-171,176,共5页
本文根据“黄河战略”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具体要求,结合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情况,阐述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河战略 生态环境保护 祁连山 甘肃肃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