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南县2426名中小学生迟发型佝偻病调查 被引量:23
1
作者 章殷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8-310,共3页
调查2426名中小学生,患迟发型佝偻病151人,患病率6.2%,但男女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是肌肉关节活动时疼痛、多汗,小腿及四肢指、趾抽痉。本文认为亚热带迟发型佝偻病的主要特点是偏食为主要诱因... 调查2426名中小学生,患迟发型佝偻病151人,患病率6.2%,但男女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是肌肉关节活动时疼痛、多汗,小腿及四肢指、趾抽痉。本文认为亚热带迟发型佝偻病的主要特点是偏食为主要诱因,误诊率高,早期轻症病例多见,治疗以维生素D_3 60万U肌注每月1次共2~3次较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维生素D缺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苍南县城乡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2
作者 章殷捷 叶文宣 +4 位作者 章月影 丁振尧 卢立党 王珍珍 邓君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36-738,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城镇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探讨城乡区域等环境因素在其发生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 6~ 12岁儿童 1983人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 :问卷回收率 ...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城镇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探讨城乡区域等环境因素在其发生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 6~ 12岁儿童 1983人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 :问卷回收率 94 3 % ,农村检出率 12 8% ,城镇 7 7%。多元相关分析显示 ,引起农村城镇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除了打骂或放纵管教方式和考试压力外 ,其它各不相同 ,农村与母亲不良因素有关、城镇与自身状况及父亲问题有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苍南县 儿童行为问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玮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3期69-70,共2页
就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生在本院的有完整记录的护理纠纷案例24起,源自护理人员方面原因有:服务态度欠佳5起,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6起;护患交流欠缺3起;源自患者方面的原因有6起;源自社会方面的原因4起。针对这些原因并联系基层医... 就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生在本院的有完整记录的护理纠纷案例24起,源自护理人员方面原因有:服务态度欠佳5起,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6起;护患交流欠缺3起;源自患者方面的原因有6起;源自社会方面的原因4起。针对这些原因并联系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加强法律教育,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护士素质,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就医教育;倡导社会舆论加大对医院及医护人员正面宣传的力度,以期减少医院护理纠纷的发生,稳定医院的正常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理纠纷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院基建管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晓芳 《卫生经济研究》 2009年第7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基础设施 基建管理 合作医疗政策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保险 医疗需求 医疗业务 市场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线粒体tRNA^(Met)4435A>G和核基因YARS2突变的原发性高血压家系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美丽 贺云帆 +3 位作者 陈阿德 庄载受 潘孝勇 管敏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探讨m.4435A>G和YARS2 c.572G>T(p.G191V)突变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前期收集的高血压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及外显子测序数据,对一例携带m.4435A>G和YARS2 p.G191V突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家系开展临... 目的:探讨m.4435A>G和YARS2 c.572G>T(p.G191V)突变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前期收集的高血压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及外显子测序数据,对一例携带m.4435A>G和YARS2 p.G191V突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家系开展临床资料采集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收集外周静脉血并构建永生化淋巴细胞系进行线粒体转移RNA(tRNA)、线粒体蛋白质、腺苷三磷酸(ATP)、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内活性氧检测。结果: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母系成员均携带高度保守的m.4435A>G突变,该突变影响线粒体tRNA的二级结构和折叠自由能并改变其稳定性,预测其将影响反密码子环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携带m.4435A>G和YARS2 p.G191V突变的细胞株相关线粒体tRNA稳态水平、部分线粒体蛋白表达量、ATP产量和MMP水平下降,且活性氧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YARS2 p.G191V突变通过影响线粒体tRNA稳态水平加重了m.4435A>G引起的线粒体翻译及线粒体功能改变,进一步导致细胞功能障碍,表明在本家系中YARS2 p.G191V与m.4435A>G突变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呼吸链 线粒体功能障碍 母系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腰穿后腰痛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章殷捷 叶怀庄 +1 位作者 徐一引 叶文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09-1510,共2页
目的 探讨腰穿后腰痛成因 ,指导预防。方法 比较不同的颅内压、穿刺针、儿童配合情况及麻醉方式对腰穿后腰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儿童腰穿后腰痛发生率为 8 8% ,将颅内压正常、使用细的穿刺针、腰穿时配合、仅做皮下浸润麻醉者分别... 目的 探讨腰穿后腰痛成因 ,指导预防。方法 比较不同的颅内压、穿刺针、儿童配合情况及麻醉方式对腰穿后腰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儿童腰穿后腰痛发生率为 8 8% ,将颅内压正常、使用细的穿刺针、腰穿时配合、仅做皮下浸润麻醉者分别与颅内压增高、使用粗的穿刺针、腰穿时不配合、做皮下至硬脊膜外逐层浸润麻醉者比较 ,其腰痛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腰穿后腰痛的发生与脑脊液外漏和麻醉剂刺激有关。颅内压正常、细的穿刺针、腰穿时配合、仅做皮下浸润麻醉者 ,其腰痛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 腰痛 穿刺针 发生率 颅内压 配合 皮下浸润麻醉 结论 指导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安义 刘莉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U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溶液250 mL...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U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因子Ⅰ(F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1、hs-CRP、Fg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血清NO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ET-1、hs-CRP、Fg及TNF-α水平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积分诊断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章殷捷 柳会琼 +3 位作者 谢玉程 叶文宣 叶怀庄 刘日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确定晚发性佝偻病 (DR)诊断的金标准 ,并对简易积分诊断进行评价。方法  346名DR可疑儿童中 ,按其病理生理指标确诊DR ,并以此为金标准 ,对骨碱性磷酸酶 (BALP)检查结果和DR积分情况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DR在可疑... 目的 确定晚发性佝偻病 (DR)诊断的金标准 ,并对简易积分诊断进行评价。方法  346名DR可疑儿童中 ,按其病理生理指标确诊DR ,并以此为金标准 ,对骨碱性磷酸酶 (BALP)检查结果和DR积分情况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DR在可疑人群中检出率为 4 3 6 % ,血BALP >30 0IU/L时DR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 10 0 0 % ,2 0 0IU/L时阴性预测值为 95 6 % ;DR积分 2分时阴性预测值为 96 6 % ,4分时正确指数和Kappa值最高 ,分别为 70 7%和 0 6 3。DR积分≥ 4分时 ,积分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结论 DR积分诊断是筛查DR可疑儿童较为理想、准确的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晚发性佝偻病 积分 诊断 骨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行为和N行为问题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章殷捷 叶文宣 +1 位作者 章月影 丁振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 了解引起儿童A行为和N行为相关因素的不同 ,以便指导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选择 6~12岁无行为问题儿童和行为问题儿童各 186例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自制相关因素调查表分别测评。结果 除了儿童疾病史和采用打骂或放... 目的 了解引起儿童A行为和N行为相关因素的不同 ,以便指导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选择 6~12岁无行为问题儿童和行为问题儿童各 186例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自制相关因素调查表分别测评。结果 除了儿童疾病史和采用打骂或放纵管教方式为共同因素外 ,引起A行为和N行为的相关因素各不相同。结论 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和避免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是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儿童 A行为 N行为 相关因素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0
作者 章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82-3684,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 57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标准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 57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标准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格拉斯哥评分(GCS)、颅内压(ICP)、脑水肿体积、中线移位情况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d和7d时评分GCS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CP、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生存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明显改善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 血肿 硬膜下 脑水肿 去大骨瓣减压 侧裂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新剂型燃烧法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小青 李慧灵 +1 位作者 曾松芳 吴伟志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空气消毒 苍术 燃烧法 苍术烟薰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血浆25-羟基维生素D_3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怀庄 章殷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检测晚发性佝偻病 (DR)儿童血浆 2 5 -羟基维生素D3 (2 5 -OH -D3 )水平。方法 从 2 0 2 8名6~ 11岁小学生中筛检出DR可疑者 2 2 1人 ,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 ,经 10 %二氯甲烷 -正己烷提取 ,用LichrospherC18(5 μm ,2 ... 目的 检测晚发性佝偻病 (DR)儿童血浆 2 5 -羟基维生素D3 (2 5 -OH -D3 )水平。方法 从 2 0 2 8名6~ 11岁小学生中筛检出DR可疑者 2 2 1人 ,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 ,经 10 %二氯甲烷 -正己烷提取 ,用LichrospherC18(5 μm ,2 5 0mm× 4 6mm)色谱柱分离 ,97%甲醇 - 3%水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检测波长为2 6 5nm ,检测其血浆 2 5 -OH -D3 水平。结果 血浆 2 5 -OH -D3 在 2 0~ 32 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2 ) ,方法的回收率为 96 34%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5 8% ,最小检出浓度为 0 0 6ng/ml(S/N =3)。确诊DR 15 1人 ,血浆 2 5 -OH -D3 水平为 (5 2 8± 1 99)ng/ml。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 ,可作为确诊DR的病因学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晚发性佝偻病 儿童 血浆 25-羟基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对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殷捷 陈英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5-396,共2页
为探讨晚发性佝倭病(晚佝)血锌及铁对其影响,本文测定39例晚佝和23例健康儿童血清锌、铁,并将晚佝儿随机分2组治疗:Ⅰ组肌注VD_330万U,Ⅱ组口服锌、铁8周。治疗前晚佝组血锌、铁比健康组低。用药8周后,两组锌、铁均有上升,而以Ⅱ组为明... 为探讨晚发性佝倭病(晚佝)血锌及铁对其影响,本文测定39例晚佝和23例健康儿童血清锌、铁,并将晚佝儿随机分2组治疗:Ⅰ组肌注VD_330万U,Ⅱ组口服锌、铁8周。治疗前晚佝组血锌、铁比健康组低。用药8周后,两组锌、铁均有上升,而以Ⅱ组为明显,Ⅱ组血钙上升,但较Ⅰ组低。Ⅰ、Ⅱ两组晚佝治愈率分别为85%及68%,经统计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中有2例合并贫血单用VD无效后加服铁剂,血钙恢复。提示:晚佝存在锌、铁缺乏,在VD治疗时应注意锌、铁补充,尤对单用VD治疗效果不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儿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于无痛胃镜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增相 吴建胜 +1 位作者 付美英 陈先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82例患者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处理并发症。结果:182例患者中有176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完成时间为3~8min。镜检中及镜检后,有2例血...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82例患者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处理并发症。结果:182例患者中有176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完成时间为3~8min。镜检中及镜检后,有2例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加大吸入氧气量等处理后迅速缓解;1例血压迅速下降,3例心率低于60次/min,经给予静注麻黄碱10mg或阿托品1mg后即恢复正常;8例恶心呕吐经观察30min后缓解。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二异丙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行为问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殷捷 邓君芳 +1 位作者 柳会琼 叶文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59-1059,共1页
目的 探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 (DR)与行为问题 (BP)的关系。方法 选择BP儿童 2 13例 ,按是否存在DR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各类BP构成比及症状出现率。结果 两组患儿各类BP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N -BP... 目的 探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 (DR)与行为问题 (BP)的关系。方法 选择BP儿童 2 13例 ,按是否存在DR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各类BP构成比及症状出现率。结果 两组患儿各类BP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N -BP儿童中拒绝上学、睡眠困难、腹痛或呕吐的出现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儿童DR与BP在症状方面的表现说明DR儿童与N -BP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性佝偻病 儿童 行为问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调控BDNF-TrkB通路诱导HepG2细胞阿霉素耐受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圣旺 银晓刚 董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HepG2细胞阿霉素(adriamycin,ADM)耐受性产生的促进及其机制。方法以NaHS为H2S的供体,体外培养HepG2细胞,CCK-8法检测ADM对HepG2细胞的IC50值,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HepG2细胞阿霉素(adriamycin,ADM)耐受性产生的促进及其机制。方法以NaHS为H2S的供体,体外培养HepG2细胞,CCK-8法检测ADM对HepG2细胞的IC50值,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 NaHS(100、200、400μmol·L-1)预处理HepG2细胞30 min能呈浓度依赖性地升高ADM处理72 h后对HepG2细胞的IC50值;200μmol·L-1NaHS预处理HepG2细胞30 min能明显降低0.32 mg·L-1ADM处理24 h后对HepG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NaHS(100、200、400μmol·L-1)作用HepG2细胞24h后,细胞BDNF的表达量明显增加;10 nmol·L-1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kinase B,TrkB)阻断剂(K252a)预处理30 min可明显降低200μmol·L-1NaHS对HepG2细胞ADM IC50的增强作用和对ADM(0.32mg·L-1,24 h)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 H2S可促进HepG2细胞ADM耐受性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DNF-Trk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耐受性 HEPG2细胞 阿霉素 BDNF—Tr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姜思思 庄小英 王苏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36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观护理,观察组按初始、转变、互助实施和评价4个阶段实施互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后术...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36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观护理,观察组按初始、转变、互助实施和评价4个阶段实施互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互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造口 互动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安义 刘莉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试... 目的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试验所用药物及其包装盒编号进行双级设盲并作盲底保存,于试验结束后揭盲。治疗组给予双丹滴丸20粒+空白模拟颗粒1包(5g),tid,po;对照组给予双丹颗粒(阳性对照药)1包(5g)+空白模拟滴丸20粒,tid,po。疗程28d。于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血压(ABPM)检查与血清AngⅡ及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①24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节律性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丹滴丸具有较良好的平稳降压作用,且与双丹颗粒作用相当;并能有效降低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清AngⅡ水平,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滴丸 高血压 原发性 动态血压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克荣 虞学助 +2 位作者 沈世峰 周炳同 陈国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6-1297,共2页
患者女性,69岁。于20年前B超示右肾积水,无尿痛、血尿,无排尿困难,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未予重视。2016年10月26日来我院就诊,体检:双肾无叩击痛,膀胱区无充盈。CT检查:右肾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右侧... 患者女性,69岁。于20年前B超示右肾积水,无尿痛、血尿,无排尿困难,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未予重视。2016年10月26日来我院就诊,体检:双肾无叩击痛,膀胱区无充盈。CT检查:右肾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明显扩张、积水,右侧输尿管壁稍增厚,右肾实质变薄、内见多发囊性灶伴钙化,右侧肾盏内见多发结节状致密影。左肾形态可,实质内见囊状低密度影及结节状钙化影,左侧肾盂、输尿管走行区未见明显扩张,肾周脂肪囊清楚,肾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 绒毛管状腺瘤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殷捷 丁振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8-279,共2页
了解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经青霉素或头孢唑啉钠治疗3d以上无效的咳嗽患儿187例进行PCRMP-DNA检查。结果阳性率29.9%,5岁以下阳性率为32.7%,5岁以上阳性率为25.3%,二者无显... 了解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经青霉素或头孢唑啉钠治疗3d以上无效的咳嗽患儿187例进行PCRMP-DNA检查。结果阳性率29.9%,5岁以下阳性率为32.7%,5岁以上阳性率为25.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喘息性疾患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支气管炎及肺炎,咳嗽时间越长阳性率越高。结论MP感染在5岁以下小儿并不少,它与喘息性疾患密切相关,故对长期咳嗽小儿应重视MP-DN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喘息性疾病 诊断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